華文網

別等到寶寶不愛吃飯,才發現其實是你忽略了這一要點!

現在在我們家,有時都是孩子點菜,點飯。慣會撒嬌的可哥,那天湊近我,甜甜的對我說:“阿姨,我想吃面魚,你什麼時候做呀!”是呀,好長時間沒給孩子們蒸了,想吃還不好說嘛,說幹就幹。

這次蒸的不大不小,得有平時她們吃的饅頭的2個,孩子們沒有一個剩的,很是開心。

❖雙魚饅頭❖

烹飪指南

參考月齡:2歲+

❖ 製作步驟 ❖

1、準備食材:事先醒好的紫薯麵團,2粒紅豆;

2、用擀麵杖把麵團擀成厚度差不多6mm的面片,再用刀子在面片上切3刀,如下圖所示;

3、上圖面片中的1/4半圓,用手捏成小魚的頭部,如下圖所示;

4、在小魚頭部點綴2粒紅豆,作為小魚的眼睛,再用勺子壓出印跡,小魚的頭部就完成了,如下圖所示;

5、用乾淨的梳子或者用牙籤在魚身上壓出小孔,作為魚的魚鱗,如下圖所示;

6、剩下的半個面片用刀切三下,用梳子壓出魚尾巴上的條紋,如下圖所示;

7、每個切口,用手捏一捏,然後用筷子中間夾緊,如下圖所示;

8、這樣就完成了,然後經過二次發酵後,就可以上鍋蒸了。

❖溫馨小貼士❖

1、造型饅頭,一定要面硬,酵母粉的量也不能大。不然,發酵後影響美觀;魚鱗是用小梳子壓上去的,

壓的時候要略用力,不然發酵後不明顯;麵團發好後,揉入足量乾粉,可以使饅頭狀態更加穩定,減少回縮可能性;饅頭冷水進鍋,水燒開後開始計時;饅頭蒸熟後,關火不要急著開蓋子,燜5分鐘後再開;開蓋子要迅速,不然鍋蓋上面的水滴會滴落饅頭表面,影響美觀。

有時候孩子並不是因為寶媽做的東西不好吃而不吃,而是因為外觀,所以孩子的心理就是好吃的前提下,做的東西還要有視覺上的衝擊,孩子對美的事物都會有一種好奇、探究、想佔有的心理,有了這樣的心理驅使下,他們才會樂意接受你的食物,如果你在製作過程中還讓寶貝一起參與,寶貝會更加開心,並在此活動中乘機對孩子教育上的滲透。讓孩子談談通過做食物有什麼感想?讓寶貝認識到每一個食物的來之不易,要珍惜食物,珍惜食物也是對做美食的人一種尊重的表現。看,多好的家庭教育機會啊!除了可以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另外還能培養孩子熱愛家庭勞動的習慣和創造美的興趣愛好。家庭教育就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讓孩子從生活瑣事做起!

做的東西還要有視覺上的衝擊,孩子對美的事物都會有一種好奇、探究、想佔有的心理,有了這樣的心理驅使下,他們才會樂意接受你的食物,如果你在製作過程中還讓寶貝一起參與,寶貝會更加開心,並在此活動中乘機對孩子教育上的滲透。讓孩子談談通過做食物有什麼感想?讓寶貝認識到每一個食物的來之不易,要珍惜食物,珍惜食物也是對做美食的人一種尊重的表現。看,多好的家庭教育機會啊!除了可以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另外還能培養孩子熱愛家庭勞動的習慣和創造美的興趣愛好。家庭教育就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讓孩子從生活瑣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