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者節」今天,向你們說一聲“辛苦啦”!

鐵肩擔道義,是每一個正直記者的夢想;心裡有百姓、筆下有乾坤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遵循。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記者的肩膀有時候遠非“鐵肩”。當我們在做一些新聞報導的時候,

我們也會有處於孤立無援的時候。面對的,除了紛繁複雜的稿件、沉重的採訪機器外,甚至還有危險——活生生來自生命的威脅。但是,真正的記者是無所畏懼的,因為我們需要的是真相,是歡笑和感動的淚水。

記者節,向每一位新聞從業者說一聲:您辛苦啦!

△2000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記者,以他們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質,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中國故事。在突發事件、災難和戰爭現場,總有他們不懼危險沖向前線的身影;當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總有他們深入調查尋求真相;在偏遠貧困地區也總有他們不畏艱難,

報導基層最真實的一面……

何為新聞工作者?

范長江·說

“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聞記者這樣有更多誘惑與壓迫的。一個稍稍有能力的記者,在他的旁邊一方面擺著:優越的現實政治地位,社會的虛榮,金錢與物質的享受,

溫暖美麗的女人,這些力量誘惑他出賣貞操,放棄認識,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擺著:誹謗,污蔑,冷眼,貧困,軟禁,殺頭,這些力量強迫他顛倒是非,出賣靈魂。新聞記者要能堅持真理,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實在非常重要。”

普利策·說

“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現實生活中的記者

記者做到了

不去看工資卡的餘額

是否還付得起各種貸款

不在意風吹日曬

已經黝黑的皮膚

不打擾因工作時差

還沒來得及親吻的寶寶

不理會為了包庇黑暗

而襲來的誘惑脅迫與暴力

是觀察者、記錄者

也是參與者、改造者

背負向真相掘進的使命

拿起筆桿、鍵盤、話筒、攝像機

每一筆都成了

歷史的追光

時代的注腳

前行的基石

記者

記著初心

記著擔當

記著堅守

記著作為

記者的不易與堅守

容顏易老

江山依舊

而記者

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樣子

總是心事重重加班不停

仿佛有上千萬的生意要談

現實是

“就我這樣

我媽已經對我的終身大事不抱幻想了”

記者或許有輕重不一的強迫症

24小時不關機

時不時如觸電似的抓起手機

生怕錯過一條來信一通電話

常常為找不到選題而焦慮

反復批閱手機裡成批的新聞帳號

共識是

“要成功先發瘋”

記者們有時候像尊雕塑般長期久坐於案前

因而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

肩頸、腰椎僵硬疼痛症狀

所以調侃著說

“一塊鋼筋砸下來

頸椎沒事

鋼筋碎了一地”

記者們對時間的感知和普通人不一樣

發稿哪怕慢了一秒

捶胸頓足!仰天長嘯!!

如果七八點下班

還會說

“這是愉快滴不加班滴一天”

記者們看到一切文字

都會不自覺地去檢查錯別字

標點使用是否合規

遣詞造句是否精確

會不會引起讀者的歧義

然後說

“是‘地’!不是‘的’!

是‘得’!不是‘的’!!”

(掀桌子)

記者在熬夜界是一把好手

嘲笑自己靠咖啡香煙“續命”

夜深了又到了靈感亂飛的時刻

寫下去——停不下來

然後說

“我見過淩晨123456點的

美麗世界

記者對於節假日的理解

不是去哪裡玩去哪裡吃

而是怎麼借勢做新聞報導

真正休假時恨不得昭告天下

其實已經小心翼翼在旅行箱裡

給筆記型電腦騰了位置

然後說

“我控制不住伸向電腦的手啊”

記者們的生活其實簡單極了

倦了傷心了

就發朋友圈打趣自己一番

真的倦了傷心了

把苦咽進喉嚨吞進肚裡

然後說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

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即使再苦

也願堅守

祝記者們

節日快樂

前行的基石

記者

記著初心

記著擔當

記著堅守

記著作為

記者的不易與堅守

容顏易老

江山依舊

而記者

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樣子

總是心事重重加班不停

仿佛有上千萬的生意要談

現實是

“就我這樣

我媽已經對我的終身大事不抱幻想了”

記者或許有輕重不一的強迫症

24小時不關機

時不時如觸電似的抓起手機

生怕錯過一條來信一通電話

常常為找不到選題而焦慮

反復批閱手機裡成批的新聞帳號

共識是

“要成功先發瘋”

記者們有時候像尊雕塑般長期久坐於案前

因而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

肩頸、腰椎僵硬疼痛症狀

所以調侃著說

“一塊鋼筋砸下來

頸椎沒事

鋼筋碎了一地”

記者們對時間的感知和普通人不一樣

發稿哪怕慢了一秒

捶胸頓足!仰天長嘯!!

如果七八點下班

還會說

“這是愉快滴不加班滴一天”

記者們看到一切文字

都會不自覺地去檢查錯別字

標點使用是否合規

遣詞造句是否精確

會不會引起讀者的歧義

然後說

“是‘地’!不是‘的’!

是‘得’!不是‘的’!!”

(掀桌子)

記者在熬夜界是一把好手

嘲笑自己靠咖啡香煙“續命”

夜深了又到了靈感亂飛的時刻

寫下去——停不下來

然後說

“我見過淩晨123456點的

美麗世界

記者對於節假日的理解

不是去哪裡玩去哪裡吃

而是怎麼借勢做新聞報導

真正休假時恨不得昭告天下

其實已經小心翼翼在旅行箱裡

給筆記型電腦騰了位置

然後說

“我控制不住伸向電腦的手啊”

記者們的生活其實簡單極了

倦了傷心了

就發朋友圈打趣自己一番

真的倦了傷心了

把苦咽進喉嚨吞進肚裡

然後說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

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即使再苦

也願堅守

祝記者們

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