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詩詞中常用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中國一直講究含蓄之美,古詩更是多用典故、隱喻。那你們知道古詩詞中常出現的典故都出自哪裡嗎?一起來看看吧~

——

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願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

桑梓

桑梓:代指家鄉。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躬敬止。”是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

對它要表示敬意。後來人們用來喻指故鄉。

毛澤東《七絕》: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采薇

隱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弑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

采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

三徑

指隱居生活。

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後,在院子裡竹下開闢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後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

哀鴻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詩·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詩歌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

九月無襦淮水湄。

————

樓蘭

指邊境敵人。

《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

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

紅豆

常用於象徵愛情或相思。

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相思樹”。

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抱柱

堅守信約。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

李白《長幹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台。

——

漲知識了嗎?弄清楚了這些典故的來歷,以後在讀古詩詞時就能更好的把握整首詩的意思哦~

抱柱

堅守信約。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

李白《長幹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台。

——

漲知識了嗎?弄清楚了這些典故的來歷,以後在讀古詩詞時就能更好的把握整首詩的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