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稚園孩子“會玩”比“會學”更重要!可惜90%的父母不知道

看大海、聽風聲、聽船鳴與鳥叫、聞海浪的味道……撿樹葉、淋雨、爬樹、挖沙子、細數繁星……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小事兒都是孩子成長的動力源。

英國兒童教育專家指出:

對兒童的早期教育應從娛樂和遊戲開始,

兒童在入學前幾年間所學的東西,比一生中任何時候都要多,學得也快,且絕大部分知識是在玩耍中學到的。

玩,要玩出水準

這裡所說的玩,不包括玩電子遊戲,但也並不是完全排斥。不過,沉迷於電子遊戲不是一件好事。下面推薦幾個適合孩子玩的遊戲,

爸爸媽媽們和孩子一起動起來吧!

1、戶外遊戲

應給予寶寶充分的戶外活動時間,首先能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增強身體素質,其次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家人在草地上玩老鷹抓小雞、丟手絹、扮壞蛋都是很好的戶外遊戲,還能讓孩子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學習與別人相處的能力。

2、繪畫塗鴉

繪畫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開發,

培養孩子的視覺審美功能,還能提高孩子的創新能力。

在家裡準備一面大的畫板,立在牆上,有條件的可以直接用整面牆作為畫板,向孫儷那樣讓孩子自由發揮吧!

3、和麵等手工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和麵的時候,一不留神寶寶就抓走一塊麵團,

還把麵粉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媽媽就狠狠的教訓孩子,然而這樣做很可能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媽媽應該和孩子一起動手,教給孩子做不同形狀的麵食;或者捏出各種形狀之後,用彩筆塗上顏色,並晾乾;也可以讓孩子自由創作,

他們的作品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

4、畫地圖

從小培養孩子的方向感是很重要的。向他介紹胡同、街道、交通路線及回家的路,當寶寶快3歲時,他最好能夠記住家庭的地址及電話號碼。

在日常散步中,給孩子指出沿途的標誌物,畫張簡單的地圖,標上家附近的標誌物。

外出時,帶上這張地圖,在經過每個標誌物時,指給他看。告訴他如何用這張地圖找到回家的路。

5、睡前故事

科學研究顯示,經常讀書給小孩聽,可增進父母之間的情感。孩子喜歡聽到熟悉的聲音,而書中的文字、圖畫和故事更能刺激他們的腦部發育。躺在父母的懷裡聽故事,是孩子成長中最幸福的時光吧。

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後學習能力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會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更為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6、旅行

31歲的媽媽Karen Edwards和爸爸Shaun Bayes很喜歡旅行,他們利用產假帶著出生10周的女兒走遍了愛爾蘭、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地。一家三口2014年11月從倫敦出發,直到2015年9月才返回英國。

他們在不同的土地上教孩子走路,在眾多不同語言的國家,她說最好的語言就是微笑。旅行給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旅行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也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快途徑。

其實,不止智商、情商重要,孩子的“玩商”也很重要。玩耍的同時,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所以,寶爸寶媽們,帶上孩子一起盡情玩耍吧!

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後學習能力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會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更為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6、旅行

31歲的媽媽Karen Edwards和爸爸Shaun Bayes很喜歡旅行,他們利用產假帶著出生10周的女兒走遍了愛爾蘭、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地。一家三口2014年11月從倫敦出發,直到2015年9月才返回英國。

他們在不同的土地上教孩子走路,在眾多不同語言的國家,她說最好的語言就是微笑。旅行給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旅行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也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快途徑。

其實,不止智商、情商重要,孩子的“玩商”也很重要。玩耍的同時,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所以,寶爸寶媽們,帶上孩子一起盡情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