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崔臻和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管弦流韻 描繪嶺南生活

“嶺南意象·山水清溪”崔臻和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現場

崔臻和

東莞時間網訊3月10日晚,“嶺南意象·山水清溪”崔臻和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在東莞玉蘭大劇院上演。

本次音樂會是全省首個以嶺南題材和東莞風土人情與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音樂會,演出作品融匯了嶺南地區的客家山歌、咸水歌等音樂元素,

既充分運用民族管弦樂豐富的表現力,也描繪出一幅嶺南人民幸福生活的畫卷,盡顯嶺南文化特色。

3月11日上午,崔臻和音樂作品研討會在市文化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來名業界專家對崔臻和音樂作品提出專業建議。

音樂會充滿嶺南特色

3月10日晚,玉蘭大劇院座無虛席,尤其是下半場更是掀起了觀看的高☆禁☆潮。音樂會分為“嶺南意象”和“山水清溪”兩大部分,演出曲目全部為崔臻和原創,

涵蓋大型民族管弦樂、新民樂組合、人聲與樂隊三大類別,既有以疍家咸水歌為元素創作的《傳說》《聽雨》,還有以客家山歌為元素創作的《春歌》《迎客來》等,融匯了嶺南地區的客家山歌、咸水歌等音樂元素,充分運用民族管弦樂豐富的表現力,展現出嶺南地區的古今往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描繪出一幅嶺南人民幸福生活的畫卷,盡顯嶺南文化特色。

據瞭解,該音樂會是東莞市文化館2017年音樂舞蹈季的重頭戲,同時也是“藝起來”--東莞市文藝名家推廣計畫暨“綻放的玉蘭”系列普及公益活動的重點專案之一。音樂會還邀請到廣東民族樂團、聆聽中國室內樂團擔任演奏班底,傳統與現代流行音樂元素融合的民族管弦樂,以及東西方跨界音樂組合,豐富多元的樂章展現出崔臻和音樂創作的才華。

崔臻和表示,好的作曲家不僅需要專業技巧,

更需要好的材料,其中民間傳統音樂就是他創作的材料,且嶺南有很多可以融入其創作的素材。本次音樂會的上半場“嶺南意象”的作品大多是其致敬傳統,具有明顯的“廣東烙印”;下半場“山水清溪”,則用流行樂的形式來表現民間傳統音樂,是一種跨界音樂。其中,《春歌》是以清溪客家山歌為音樂元素,融入了西方音樂的表達方式,飄逸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客家風情。

作品的可聽性很強

本次音樂會演出的曲目彙聚了崔臻和近年來創作的一批民樂作品,內容包括採擷於嶺南大地的傳說、民俗和情趣而凝結出的“嶺南意象”,描繪廣東客家(東莞)風情畫卷的“山水清溪”,以及以展現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的廣東,在新的歷史時期再創輝煌的信心與風貌的作品。

在3月11日的研討會上,中國歌劇研究會會長王祖皆表示,崔臻和對民族器樂如此喜歡和熟悉,對民族器樂充滿擔當,“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在東莞這樣的二線城市,能拿出這樣高規格高水準的音樂會,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並直言“毫不遜色於《山西印象》《富春山居圖》等大型音樂作品”。王祖皆最愛《聽雨》《潮歌》《麒麟粵舞》等,認為這些作品隱含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大主題,對傳統的廣東音樂有繼承、融合與創新,也用了很多流行音樂元素,有些段落甚至融入了西方音樂,中西合璧,可聽性很強。

簡介

崔臻和

國家一級作曲、音樂製作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創作了聲樂、器樂、戲曲、曲藝、影視等各類音樂作品,獲獎作品達100餘件,主要代表作品有:民族管弦樂曲《嶺南意象》、管弦樂曲《聽雨》、嗩呐獨奏《絲路歡歌》等,歌曲《中國夢》《海峽之夢》《阿爸的草原》等,曾多次榮獲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中國原創歌曲獎、中國音樂電視金獎等。

崔臻和對民族器樂如此喜歡和熟悉,對民族器樂充滿擔當,“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在東莞這樣的二線城市,能拿出這樣高規格高水準的音樂會,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並直言“毫不遜色於《山西印象》《富春山居圖》等大型音樂作品”。王祖皆最愛《聽雨》《潮歌》《麒麟粵舞》等,認為這些作品隱含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大主題,對傳統的廣東音樂有繼承、融合與創新,也用了很多流行音樂元素,有些段落甚至融入了西方音樂,中西合璧,可聽性很強。

簡介

崔臻和

國家一級作曲、音樂製作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創作了聲樂、器樂、戲曲、曲藝、影視等各類音樂作品,獲獎作品達100餘件,主要代表作品有:民族管弦樂曲《嶺南意象》、管弦樂曲《聽雨》、嗩呐獨奏《絲路歡歌》等,歌曲《中國夢》《海峽之夢》《阿爸的草原》等,曾多次榮獲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中國原創歌曲獎、中國音樂電視金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