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征信,你需要知道的三大誤區!

隨著央行對民營市場開放個人征信服務,個人信用資料在大眾生活中重要性日漸凸顯,這意味著日後申請貸款時,銀行會獲借款人更多的資訊,另外民營征信資料獲取源更廣,

將會滲透群眾生活細節,而其信用報告評分的高低也將影響到個人租車買房子等,“未來,信用越來越重要,無信者寸步難行”。

然鵝,即便如此,很多人對個人征信還是存在一些誤區。

誤區一:不貸款、不辦理信用卡 征信就好

在很多人認為,只要不與銀行打交道,

不貸款、不辦理信用卡,個人征信就非常好,但事實卻與此相反。

從未與銀行有過信貸往來的人,業內稱之為“白戶”,這類人士若有貸款需求,申請難度將反而很大。因為貸款機構無從考查其還款意願,為了降低放貸風險會謹慎放貸。

所以,為了讓貸款不受阻,大家可以考慮申請一張信用卡或辦理一筆小額貸款,並保持良好的還款習慣,累積良好的信用分值。

誤區二:只要貸款、信用卡不逾期 征信一定好

貸款、信用卡使用情況會載入央行征信報告,一旦出現還款逾期的情況,就會留下不良信用記錄,但並非貸款、信用卡不逾期,征信就一定好。比如很多城市已經將市民拖欠水電費、拖欠電信費用、交通違法等納入征信系統。

所以,除了需要注意貸款、信用卡的還款情況以外,日常生活被納入征信系統的行為也應引起重視,以免被“誤傷”。

誤區三:征信查詢次數太多影響貸款審批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向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的時候,金融機構會審查讀取個人信用報告,作為是否貸款重要依據之一。而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查詢記錄包括了查詢日期、查詢操作員、查詢原因等內容,也是銀行重要參考項,若查詢記錄過多,確實會影響金融機構對貸款申請用戶的信用評定及放貸。

但並不是是所有的查詢都會影響貸款!

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原因分為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貸款審批、異議查詢等。

其中,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款審批按風險要素看可以屬於負面類。只有當這類查詢記錄過多的時候才會產生不利影響,而本人查詢不算在內,因此,如果是個人查詢自己的相關征信記錄的話,並不會對貸款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