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60億美元,年度全球最大並購啟幕,美國醫療配藥市場要變天

文:王玉

CVS對美國第三大健康保險公司Aetna發起收購要約,如若成功,將成為本年度最大一筆收購。而其意義還不僅僅在於規模,垂直產業鏈的整合或許會撬動整個配藥產業鏈的競爭格局。

這種整合對未來中國醫療市場的改革也是某種重要經驗和提示。

近日,據路透社消息報導,美國連鎖藥店上市企業CVS Health(NYSE:CVS)已經向美國第三大健康保險公司Aetna(NYSE:AET)發起了收購要約,出價200美元/股(即時股價170美元/股),總價約660億美元。如果這筆交易能夠順利完成,

將成為本年度最大一筆收購。

藥店為何看上了保險公司?

Aetna是美國第三大健康保險公司,服務4670萬客戶,旗下主營健康保險類的險種業務,包括商業醫療、政府醫療、牙醫、集團健康及意外險等多種險種。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1.5億美元,淨利潤22.7億美元,稀釋EPS6.41美元/股,截止目前市值約560億美元,淨資產約180億美元。

相較於Aetna,CVS Health(下簡稱CVS,除非特別標注)的體量要更大一些。2016年銷售收入1775億美元,淨利潤53億美元,

截止目前市值約697億美元,淨資產約368億美元。

除了比較被人熟知的零售藥房業務CVS Pharmacy以外,旗下還有另外兩塊主要業務,分別為配藥服務(Pharmacy Services)和企業服務版塊。其中企業服務板塊是針對CVS自身的管理而設立的獨立運作單元,包括高級管理層、法律、合規、人力資源、IT和金融等部門。

從2016年各項業務的財務表現來看,配藥服務業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大概貢獻了應用收入的68%;但零售藥房業務則提供了主要的經營利潤,

大概占全部經營利潤的70%,而企業服務板塊卻一直在虧損,2016年經營虧損約為9億美元,為經營利潤規模的8.6%。

2014-2016各項業務單元財務表現

所以,CVS收購Aetna最可能產生協同效應的即在於此。Aetna目前已經與CVS簽訂長期協定,如果兩家合併,則可以打通整條垂直產業鏈,從而創造其他競爭對手不具備的貫穿價值鏈的優勢,從而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另一方面,

可以減輕作為甲方和乙方的利益衝突,作為同一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從而減少目前的內部溝通和利益衝突帶來的額外成本。這都會給CVS帶來極大的收益,是其收購的動力。

合併,有喜亦有憂

雖然,此次收購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正面效果;然而,硬幣的另一面確實收購可能帶來的 “副作用”。

首先,CVS收購Aetna,意味著CVS作為PRM將來很難接到其他家的生意了。由於CVS目前旗下已經有全國連鎖藥店業務,

再加上Aetna的健康保險,這意味著其他家健康保險選擇CVS作為PBM的可能性會有比較大程度上的降低。這一是因為合作者可能擔心CVS可能在價格折扣方面的價格歧視,從而導致其不願與CVS合作;二是自己的業務規模等核心資料一旦被另外一家競爭對手掌握,這恐怕是任何一家公司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CVS完成收購Aetna很可能意味著其他健康保險公司對其關上大門。

其次,這可能會促使整個行業產生結構性變化。其他的PRM和保險公司,忌憚新合併的CVS的競爭優勢,可能會各自尋求自己合適的合作夥伴尋求合併或長期合作,從而改變整個行業的競爭態勢和遊戲規則;如果出現這樣一個結果,那麼就將極大削弱CVS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不過,在其他實際的重組完成前,CVS可以在短期內享受一部分紅利。

反壟斷審查很可能是一道難關

除了可能的副作用以外,此次收購或許將面臨比較嚴格的反壟斷審查。因為,兩家合二為一雖然很可能為投保客戶帶來更大的藥品折扣,很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益處,但卻觸動了反壟斷最為關注的一點—自由競爭。從美國歷史上對壟斷的定義來看,是否妨礙其他市場參與者的自由競爭才是反壟斷審查最為關切的問題。

而就像筆者在前文所闡述的,CVS收購Aetna很可能會顛覆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如果市場上其他的PBM和健康保險公司不作出改變,那麼很可能無法“自由”的與新組成的CVS競爭。所以,可以預想的是這筆交易可能面臨非常嚴格的反壟斷審查。

另外,今年年初的時候,Aetna與另一家保險公司Humana Inc合併的案例就因反自由競爭的原因最終未能通過反壟斷審查。所以,時隔不久Aetna再次過審,前次的余溫尚存,對於CVS來說,未必有利。

中國醫療配藥產業的未來思考

PBM在中國的發展的大背景是醫藥分離改革。由於醫院擔當開處方和出售藥品兩項職責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而不從制度上改變這種現狀,靠行政監管平抑藥價的舉措就很難讓患者獲得實際的益處。而且,隨著醫保支出的不斷擴大,對於降低藥費支出也存在根本的需求。

中國企業在PBM領域已經有幾家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包括“中國醫保控費第一股”海虹控股(000503.SZ),以及今年10月份宣佈將開展PRM業務的南京醫藥(600713.SH)。然而,由於目前國內商業保險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分量尚且有限,藥品價格市場化程度有限等因素,相關企業的PBM業務開展的並不順利。

不過從這次CVS對Aetna收購要約來看,市場化的產業鏈整合才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王道,也是市場的需要。國內市場的發展或許離這個階段尚遠,但可以借鑒的是是否能夠避開重複建設。如果,現有的醫療保險公司或是PBM企業有足夠的長遠戰略眼光,提前做好產業發展佈局,或許中國也可能因一兩家產業結合著的出現而改變整個醫療市場的競爭格局,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國內醫療行業的難題。

聲明:該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地傳遞醫藥市場訊息,不代表新康界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 精彩回顧—

70億元骨質疏鬆藥物零售市場,群雄逐鹿!|資料說

點擊上圖閱讀文章

其次,這可能會促使整個行業產生結構性變化。其他的PRM和保險公司,忌憚新合併的CVS的競爭優勢,可能會各自尋求自己合適的合作夥伴尋求合併或長期合作,從而改變整個行業的競爭態勢和遊戲規則;如果出現這樣一個結果,那麼就將極大削弱CVS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不過,在其他實際的重組完成前,CVS可以在短期內享受一部分紅利。

反壟斷審查很可能是一道難關

除了可能的副作用以外,此次收購或許將面臨比較嚴格的反壟斷審查。因為,兩家合二為一雖然很可能為投保客戶帶來更大的藥品折扣,很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益處,但卻觸動了反壟斷最為關注的一點—自由競爭。從美國歷史上對壟斷的定義來看,是否妨礙其他市場參與者的自由競爭才是反壟斷審查最為關切的問題。

而就像筆者在前文所闡述的,CVS收購Aetna很可能會顛覆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如果市場上其他的PBM和健康保險公司不作出改變,那麼很可能無法“自由”的與新組成的CVS競爭。所以,可以預想的是這筆交易可能面臨非常嚴格的反壟斷審查。

另外,今年年初的時候,Aetna與另一家保險公司Humana Inc合併的案例就因反自由競爭的原因最終未能通過反壟斷審查。所以,時隔不久Aetna再次過審,前次的余溫尚存,對於CVS來說,未必有利。

中國醫療配藥產業的未來思考

PBM在中國的發展的大背景是醫藥分離改革。由於醫院擔當開處方和出售藥品兩項職責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而不從制度上改變這種現狀,靠行政監管平抑藥價的舉措就很難讓患者獲得實際的益處。而且,隨著醫保支出的不斷擴大,對於降低藥費支出也存在根本的需求。

中國企業在PBM領域已經有幾家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包括“中國醫保控費第一股”海虹控股(000503.SZ),以及今年10月份宣佈將開展PRM業務的南京醫藥(600713.SH)。然而,由於目前國內商業保險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分量尚且有限,藥品價格市場化程度有限等因素,相關企業的PBM業務開展的並不順利。

不過從這次CVS對Aetna收購要約來看,市場化的產業鏈整合才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王道,也是市場的需要。國內市場的發展或許離這個階段尚遠,但可以借鑒的是是否能夠避開重複建設。如果,現有的醫療保險公司或是PBM企業有足夠的長遠戰略眼光,提前做好產業發展佈局,或許中國也可能因一兩家產業結合著的出現而改變整個醫療市場的競爭格局,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國內醫療行業的難題。

聲明:該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地傳遞醫藥市場訊息,不代表新康界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 精彩回顧—

70億元骨質疏鬆藥物零售市場,群雄逐鹿!|資料說

點擊上圖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