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學生應聘面試的“潛規則”!你知道幾個?

首先強調,這裡要說的潛規則,不是慣常所說的那些暗黑潛規則。

面試在應聘的整個環節裡非常重要,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面試也是很多大學生很難跨過去的一道坎。

經歷了很多針對大學生的面試,也遇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找工作的大學生,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見聞和想法。不成系統,比較零散,希望大家能理解!

一、企業主要考察大學生什麼?

大學生都很關心,一般企業都會在面試的過程中考察哪些東西?其實,

不但是針對大學生的面試,基本上所有的面試都差不多。不外乎,要考察“現在的能力”、“未來的潛力”、“個人的素質”三個主要內容。

在這三個內容裡面,“現在的能力”是企業HR比較關心的,主要是因為後兩者在HR們看來,雖然很重要,但是現有的方法和工具根本不能保證,可以比較準確的測定實際情況,不容易得到可信度比較高的結果。所以,把握住“當前的能力”相對來說才是比較現實的。

這也是很多企業比較看重學歷、實習經歷、資格證書等等的主要原因。

可是,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現在的能力”需要長期積累,不是短時間可以突破的。恰恰是後兩者,才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方面。比如,通過參加面試培訓班等,突擊加強自己的某些能力、暫時補足短板。可以有效的拉高自己的面試成績!

二、為什麼很在意211、985?

總是有很多大學生,用憤憤不平的語氣發問,為什麼那麼多的公司總是要求畢業的學校是211和985呢?

原因真要細說起來很複雜,如果簡單的來說,大家可以先來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的面試和筆試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篩選人才,層層過濾,直到企業能找到覺得適用的人才。

所以說,很多企業要求985、211的原因已經可以呼之欲出了,

重點高校不也是一種選拔、過濾嗎?而且是可信度比較好的一種選拔,雖然它不能代表全部,最起碼可把握性比較大。企業的HR每天很辛苦,如果有人能代替他們,過濾一部分人才,又何樂而不為呢?當然,不是說不是985、211就低人一頭,這只是企業找概率的一種做法。

很多優秀的人才,企業如果不選擇,也可以說是企業的損失,大學生要放平心態,機會總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

三、不要總說自己學習能力很強!

很多大學生在面試時,總是想要突出自己,但是他們又對自己的實際能力不自信,所以很多時候,總是會刻意地表示出:”我現在能力還很不足,但是我學習能力很強,會很快做出貢獻。“

這樣說,看起來很討彩,其實實際效果非常不好。你在說自己學習能力很強的時候,就給出面試HR一個信號,對自己目前的能力不認可,同時,也不是你自己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強,別人就一定能相信。比較好的做法是,用實際的經歷和自己遇到的小問題來說明自己學習能力強的實際表現,也就是說用事實說話,用實際的結果來使別人相信自己,讓面試人員自己得出你想要表達的結果。這樣的效果遠比你自己表達要好得多!

四、回答問題要知道哪個問題是重點!

在面試時,經常有HR會問,”你前一段時間,曾經經歷過什麼挫折,或者遇到過哪些打擊?你是怎麼走出來的?我聽到過很多大學生非常多樣的回答,有說自己失戀被分手了,有說自己陷入過網貸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女生說她遇到最大的打擊是,剛入校時跟同寢室的室友吵了一架,原來,她一直生活在順境中,被寵著、慣著,和人吵架在她看來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其實,不管你如何回答第一個問題都不重要,因為HR真正想要的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至於第一個問題,只要有回答就可以了。

如果大學生能掌握住這類問題的回答重點,提前準備好一些相關的資料,面試肯定不會難。

今天,先和大家簡單地聊四點吧,當然還有一些潛規則,有機會了再跟大家一一分析。

其實實際效果非常不好。你在說自己學習能力很強的時候,就給出面試HR一個信號,對自己目前的能力不認可,同時,也不是你自己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強,別人就一定能相信。比較好的做法是,用實際的經歷和自己遇到的小問題來說明自己學習能力強的實際表現,也就是說用事實說話,用實際的結果來使別人相信自己,讓面試人員自己得出你想要表達的結果。這樣的效果遠比你自己表達要好得多!

四、回答問題要知道哪個問題是重點!

在面試時,經常有HR會問,”你前一段時間,曾經經歷過什麼挫折,或者遇到過哪些打擊?你是怎麼走出來的?我聽到過很多大學生非常多樣的回答,有說自己失戀被分手了,有說自己陷入過網貸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女生說她遇到最大的打擊是,剛入校時跟同寢室的室友吵了一架,原來,她一直生活在順境中,被寵著、慣著,和人吵架在她看來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其實,不管你如何回答第一個問題都不重要,因為HR真正想要的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至於第一個問題,只要有回答就可以了。

如果大學生能掌握住這類問題的回答重點,提前準備好一些相關的資料,面試肯定不會難。

今天,先和大家簡單地聊四點吧,當然還有一些潛規則,有機會了再跟大家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