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電信聯通再度聯手六模全網通 持續加碼VoLTE+CA

市場競爭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策略高下之分,高明的策略兵不血刃。

中國電信聯通聯手以落實提速降費的名義推廣全網通,體現了兩家弱者面對強者競爭的睿智。上一次,頗有看點的應該是2013年春天中國電信面對TD-LTE商用策略採取以租代建的回應,

被行業媒體評價為頗有政治智慧。

3月31日,當工信部相關領導“月臺”支持全網通發展時,與2015年12月11日的上一次牽手意義完全不一樣了,正面的積極解讀為推廣全網通有了政策明確的支持。

朋友問中國移動未來是否會加入其中?comobs分析如下:

1.六模全網通是為了以規模市場拉動終端成本的下降,根本目的從表像看,以電聯雙方合力降低存量市場換機4G門檻,讓用戶能夠在全管道看到,並選擇全模全頻手機,通過雙卡手機中的第二卡槽低資費流量,獲取增量市場的提升,這是進攻也是防守;

2.深層次的意義是隨著競爭的升級,讓用戶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好的服務,

詳見六模全網通之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價值不可磨滅;

3.從市場格局看:目前,中國電信有2.19億移動用戶,其中4G用戶為1.32億;中國聯通2.66億移動用戶,其中4G用戶1.2億;中國移動8.54億移動用戶,4G用戶是5.59億;如果以並不科學的視角將中國電信、聯通市場合計一起看:兩者移動用戶是4.85億,4G用戶是2.52億。市場依然不均衡的。

4.一個奇怪的現象是,今年2月,中國電信、移動、聯通4G用戶分別淨增498萬、639.5萬、558萬,

說明中國移動4G用戶增長是在大幅減緩,與往年同期大不一樣,而中國電信近四個月保持平穩增長。

其次,中國移動自身還有"8億"的2G/3G用戶,如何理解這個8億呢?儘管中國移動4G用戶滲透率達到了65%,但中國移動去年VoLTE用戶只有3000萬戶,也就是說,8億用戶還在用著中國移動的2G/3G網路通話。所以不難理解全網通此刻對於市場格局的意義所在,挖角要趁早,以後換機考慮因素會越來越多。

5.六模全網通的市場有多大,取決於六模全網通存在的目的,如果是出於競爭為目的,六模全網通的有效市場或許只對上述4.85億電聯使用者部分有效,如果出於為了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不再受模式制式困擾,那麼就是大勢所趨。

事態發展的下一步,如果三家運營商單純因為六模均展開低品質的流量競爭互相牽制對方,長遠看最終受益的並非三家運營商。

因此,六模全網通只是戰爭的開始,

而不是結束,有媒體用尚方寶劍形容政策對電聯的扶持並不為過,但如果考慮中國移動預期將在年中獲發FDD牌照,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失衡,但如果不發FDD牌照,不利於中國移動未來蜂窩物聯網的發展,無論是NB-IoT還是eMTC,FDD才是最優選,儘管eMTC支持TDD。

6.使用者選擇權的競爭從來不是只以終端競爭為最終導向,而是網路、終端、業務應用、服務一體化的流程到品質的競爭。

舉個例子,去年十一剛過,在上海,一位移動用戶拿著磨砂黑版的iPhone7Plus在梅賽德斯賓士中心上傳圖片,他抱怨了一句這個手機真差,要知道iPhone7Plus支持的可是全模全頻,而我身邊的用戶投向了羡慕的眼光——把iPhone7 Plus砸給她吧。那麼,影響用戶的感受一定是綜合因素所決定的。

尤其是面向5G,終端的權重是在下降,比拼的是毫秒級端到端的回應,海量連接下智慧家庭的應用,高速網路下的VR、AR和視頻體驗………雙連接5G終端強調更多的是對頻率的支援。

另一方面,2014年~2016年三年間,中國移動平均月離網率分別為3.13%、2.78%、2.32%。不能說中國移動做得很好,市場就應該同情離網率高的弱勢企業,這對於市場領先的企業持續發展是有損害的。因此,筆者在一年前的文章中期待電聯在網路、業務、內容等層面面向未來能夠實現進一步協同,發揮各自優勢;

7.不得不說,六模全網通這一仗打得很精彩,連坐在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旁邊的餘承東被媒體拍到的照片心情看著都是很愉悅,後面劉江峰與林斌交流些什麼,至少看上去幾位心情都不錯,劉江峰座位旁邊是馬道傑,不遠處是羅永浩……

其實,終端產業鏈的引導發展勢頭從2016年下半年逐步向電聯全網通傾斜,這背後也少不了友商階段性的神助攻。今年,全網通終端看點顯然是加碼4G,800MHz/900MHz LTE、雙卡VoLTE和多CA組合。

8.今年,中國電信、聯通也在後面鬆綁終端入庫、補貼的KPI考核,希望爭取更多的合作夥伴。同時,中國電信將大力扶持新興品牌。

賽諾預測,今年全網通市場銷售占比將超8成顯然有所保守,電信聯通更精確到了銷量占比超過85%。那麼,六模全網通是不是大勢所趨?

會場的PPT上,主辦方似乎有意將海思排在了高通、MTK前面,麒麟晶片去年支援了六模全網通。當初,華為為了降低研發費用開發了六模,這對於今年手機市場整體發展不及預期的環境,以及華為終端提升利潤空間將起到實質的對沖作用。因此,中國電信聯通此舉意在拉攏華為叫板中國移動。

目前,全網通全系列有38個晶片平臺支援,全網通款型達到了700款,預計未來三星展訊等也將支持全網通。

9.六模全網通儘快做到成本下降,才是推動普及的基礎,在全球退網CDMA的此刻,六模的出現使命是儘快推動C網用戶升級4G,有助於2G/3G頻率重耕。

值得注意的是,800MHz VoLTE全網通公版終端即將上市,面向市場預計在700元以下市場,意在降低門檻。

10.自從王曉初董事長任職中國聯通之後,筆者的腦海中還僅停留在2015年六模成本將實現與五模相當的階段,如果六模成本能夠降至比以中國移動主導的五模終端成本甚至更低,全體產業鏈沒有可能不支持六模。

促成六模整機成本的下降,將有助於電信聯通長遠發掘高ARPU用戶的潛力;如果中國移動支援六模發展,中國電信和聯通將借兵打仗;如果六模整機專利繳費在低端市場等同於三模,那麼,全模全頻手機走向世界指日可待……一切只是基於假設,你覺得可能嗎?然而,未來中國市場長期存在的主流制式是GSM/WCDMA/LTE,甚至是未來幾年之後主流市場只存在GSM/LTE。

高通應該看到六模全網通階段性對產業的促進作用和對行業格局的影響,從長遠看,降低專利費不是虧本的買賣。

11.如果高通不適時下調全網通整機專利費,降低市場的准入門檻,未來市場會走向兩種極端格局,而管道將越來越分裂,這是一種必然。

同時,筆者也認為,高通出於商業的角度,不可能降低專利費,這也就意味著六模雖火,但中國電信全網商用VoLTE之時,便是六模逐步走下神壇開啟之日。

順便談談愛立信為什麼按固定收費標準收取5G必要專利費?意圖很明顯,按整機收費的模式和價值將在5G時代不會走得太遠,因為終端考慮的更多是CA、多天線等4G特性,4G的VoLTE加上4G+5G雙連接組合才是市場主流,但2G依然長期存在,3G逐步被4G替代,其次國產終端走高必要像華為、中興學習,注重5G研發。

舉個例子,去年十一剛過,在上海,一位移動用戶拿著磨砂黑版的iPhone7Plus在梅賽德斯賓士中心上傳圖片,他抱怨了一句這個手機真差,要知道iPhone7Plus支持的可是全模全頻,而我身邊的用戶投向了羡慕的眼光——把iPhone7 Plus砸給她吧。那麼,影響用戶的感受一定是綜合因素所決定的。

尤其是面向5G,終端的權重是在下降,比拼的是毫秒級端到端的回應,海量連接下智慧家庭的應用,高速網路下的VR、AR和視頻體驗………雙連接5G終端強調更多的是對頻率的支援。

另一方面,2014年~2016年三年間,中國移動平均月離網率分別為3.13%、2.78%、2.32%。不能說中國移動做得很好,市場就應該同情離網率高的弱勢企業,這對於市場領先的企業持續發展是有損害的。因此,筆者在一年前的文章中期待電聯在網路、業務、內容等層面面向未來能夠實現進一步協同,發揮各自優勢;

7.不得不說,六模全網通這一仗打得很精彩,連坐在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旁邊的餘承東被媒體拍到的照片心情看著都是很愉悅,後面劉江峰與林斌交流些什麼,至少看上去幾位心情都不錯,劉江峰座位旁邊是馬道傑,不遠處是羅永浩……

其實,終端產業鏈的引導發展勢頭從2016年下半年逐步向電聯全網通傾斜,這背後也少不了友商階段性的神助攻。今年,全網通終端看點顯然是加碼4G,800MHz/900MHz LTE、雙卡VoLTE和多CA組合。

8.今年,中國電信、聯通也在後面鬆綁終端入庫、補貼的KPI考核,希望爭取更多的合作夥伴。同時,中國電信將大力扶持新興品牌。

賽諾預測,今年全網通市場銷售占比將超8成顯然有所保守,電信聯通更精確到了銷量占比超過85%。那麼,六模全網通是不是大勢所趨?

會場的PPT上,主辦方似乎有意將海思排在了高通、MTK前面,麒麟晶片去年支援了六模全網通。當初,華為為了降低研發費用開發了六模,這對於今年手機市場整體發展不及預期的環境,以及華為終端提升利潤空間將起到實質的對沖作用。因此,中國電信聯通此舉意在拉攏華為叫板中國移動。

目前,全網通全系列有38個晶片平臺支援,全網通款型達到了700款,預計未來三星展訊等也將支持全網通。

9.六模全網通儘快做到成本下降,才是推動普及的基礎,在全球退網CDMA的此刻,六模的出現使命是儘快推動C網用戶升級4G,有助於2G/3G頻率重耕。

值得注意的是,800MHz VoLTE全網通公版終端即將上市,面向市場預計在700元以下市場,意在降低門檻。

10.自從王曉初董事長任職中國聯通之後,筆者的腦海中還僅停留在2015年六模成本將實現與五模相當的階段,如果六模成本能夠降至比以中國移動主導的五模終端成本甚至更低,全體產業鏈沒有可能不支持六模。

促成六模整機成本的下降,將有助於電信聯通長遠發掘高ARPU用戶的潛力;如果中國移動支援六模發展,中國電信和聯通將借兵打仗;如果六模整機專利繳費在低端市場等同於三模,那麼,全模全頻手機走向世界指日可待……一切只是基於假設,你覺得可能嗎?然而,未來中國市場長期存在的主流制式是GSM/WCDMA/LTE,甚至是未來幾年之後主流市場只存在GSM/LTE。

高通應該看到六模全網通階段性對產業的促進作用和對行業格局的影響,從長遠看,降低專利費不是虧本的買賣。

11.如果高通不適時下調全網通整機專利費,降低市場的准入門檻,未來市場會走向兩種極端格局,而管道將越來越分裂,這是一種必然。

同時,筆者也認為,高通出於商業的角度,不可能降低專利費,這也就意味著六模雖火,但中國電信全網商用VoLTE之時,便是六模逐步走下神壇開啟之日。

順便談談愛立信為什麼按固定收費標準收取5G必要專利費?意圖很明顯,按整機收費的模式和價值將在5G時代不會走得太遠,因為終端考慮的更多是CA、多天線等4G特性,4G的VoLTE加上4G+5G雙連接組合才是市場主流,但2G依然長期存在,3G逐步被4G替代,其次國產終端走高必要像華為、中興學習,注重5G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