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產證可以不寫我的名字,但二胎必須跟老娘姓

(本文由國館原創,點擊上方關注)

跟誰姓不重要,流著誰的血才值得在意。

——國館君按

2016年10月剛公佈二胎政策,

2017年邗江公道就有一對夫妻因此要離婚!

二胎政策開放,

對很多家庭無疑是發福利:

以往不管你有多錢有權,

孩子都不能多要一個,

現在只要你們願意,

都可以擁有兩個孩子。

還離婚?想跟別人生二胎去?

這對夫婦倒是想生二胎,

不過二胎生完之後跟誰姓,

老公說:“當然是跟我姓了。”

老婆說:“憑什麼呀?大寶已經跟你姓了,

我們家就我一個女兒,二寶要跟我姓。”

老公說:“這算什麼?Ta跟你姓,

我成了什麼?倒插門啊?繼父啊?”

兩人掰扯不下,跑去民政局離婚,

而妻子還懷著二胎。

離婚,在我看來,

是一件非常嚴肅而且能不碰就不碰的事情。

走到離婚,從前以為會是因為天大的事情,

比如出軌、比如家暴、比如性不和諧,

從來沒想過會是因為小孩跟誰姓的問題。

孩子都是親生的,

跟誰姓,有那麼重要嗎?

重要!

而且不僅邗江夫妻覺得重要,

成千上百的二胎家庭都覺得重要!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

對2032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

47.5%的受訪者認為孩子應該隨父親的姓。

54.7%的受訪者能夠接受孩子隨母親姓,

23.2%的受訪者則表示對此不能接受。

受訪者中,男性占48.5%,女性占51.5%,

78.0%的受訪者有孩子,22.0%沒有。

交叉分析顯示,

65.2%的男性受訪者認為孩子姓什麼很重要,

顯著高於女性受訪者的比例(46.2%)。

46.1%的男性受訪者能接受,

低於女性受訪者的比例(62.8%)。

孩子跟誰姓,不僅是兩夫妻的事,

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有的家庭,因為孩子跟誰姓,

親媽跟女兒反目。

廣州一個月子中心裡的林女士,

生完二胎後情緒一直不穩定,

醫生護士都懷疑她有產後抑鬱傾向,

檢查,一點事也沒有。

照顧不周,也不是,老公和親媽都在。

誰能想到呢?

根源就在親媽身上。

林女士在媽媽群裡吐槽:

“我生二寶,我媽過來,

根本不是來照顧我的,

是來爭孩子的姓氏權的。”

這一句把群裡的僵死粉都炸出來,

林女士接著說:“我生大寶時,

她還是這樣,

月子裡一定要來爭孩子的姓氏權,

實在鬧不過她,最後孩子是跟我姓了,

老公也成前夫了,我跟前夫會離婚,

原因很多,但這個是最致命的原因。”

大家問她為什麼會這樣,

林女士說:“我們家都是女兒,

我媽這輩子沒個兒子續香火不高興,

一定要折騰得我們的孩子跟家裡姓。”

大家問她自己怎麼想,

林女士說:“我不想孩子跟我姓,

大寶已經跟我姓了,

老公視大寶如己出,

我很感動,雖然他是少數民族,

沒有子隨父姓的習俗,

但我想把二寶的姓名權交給他。”

孩子跟誰姓,為什麼會成為二胎時代的無解難題?

—第一代獨生子女為人父母

我朋友宋巍說剛訂婚那陣特別難受。

我打趣說:“怎麼?想悔婚啊?”

沒想到他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還沒玩夠呀?”

他說:“那倒不是。是岳父,

訂婚前一晚,喝得酩酊大醉,

酒後吐真言,跟我說:‘我就一個女兒,

你們以後,一定要生兩個,

哪個跟我姓,你現在給我個准話。’”

我說:“這不正好嗎?准岳父這話一出,

鐵定就是把女兒的後半生交給你了。”

他說:“我們倆本來就要在一起的,

是他早不說,晚不說,

偏偏訂婚前一晚說,還要喝著酒說,

讓我一個晚輩怎麼說不,

我們家就我一個孩子,

我們兩個外地人又想紮根廣州,

怎麼生兩個?如果只生一個

跟他們家姓,

我爸媽還不急得砍死我。”

我說:“那不答應還訂得了婚嗎?”

他說:“我打了馬虎眼,說生兩個就生個,

其他到時再說。

但老丈人現在十天半個月就打電話要個准話,頭疼。”

獨生子女這一代人,

從小過著“4+2+1”的生活,

小時候嘗遍沒有兄弟姐妹的滋味,

如今又有擔負起贍養兩家父輩和爺輩的責任,

還要生二胎,

說他們是幸福的一代,是實話,

說他們是肩負重壓的一代,更是實話。

問他們在不在意孩子跟誰姓,

他們大多數說:“不在意,

但我爸媽只有我一個孩子,

他們在意。”

他們的壓力不僅僅是沒有兄弟姐妹分擔

贍養父輩、爺輩的重擔,

更多是精神壓力,只生一個,

或者兩個孩子都跟父親姓,

獨生女的娘家會覺得自家絕後了。

—宗法思想入中國家庭骨髓

下班回家,在社區裡遇到樓下的趙嬸,

逮著我就問:“你學過法律的沒有呀?”

我說:“輔修過一點點,你怎麼遇到什麼事了。”

她劈裡啪啦開始倒苦水了:

“我今天帶孫兒去打疫苗,

護士叫號了,我愣了好一會兒,

你說我們老趙家,衡衡怎麼姓劉,

我說護士小姐啊,你叫錯了,

我們姓趙,人護士小姐打開醫保卡,

指著跟我說,這不寫著嗎?

我一看真的打成“劉智衡”,

我打電話給我兒子,

問他是不是搞錯小孩的出生證了,

後面連帶全弄錯了。

他說:‘是啊,那時不是說了嗎,

女兒跟我姓,二胎跟媽媽姓。’

說得特別正常,他們一年前說的時候,

我氣得心臟病都犯了,住院了,

他們答應我再商量,結果卻偷偷背著我,

把衡衡的出生證姓氏定成‘劉’。

你說,我就這麼一個孫兒啊,

成了老劉家的,

這不是養大的豬被白菜拱了是什麼?

我說哪裡有人跟媽媽姓,

那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傻兒子還說,

法律上就規定孩子可以跟媽媽姓。

你告訴我,哪條法律規定了?”

我當然知道法律就是這麼規定的,

但不敢去觸趙嬸的神經,

只能“嗯嗯哦哦”地回應她,

像她這樣六七十歲的年紀,

已經太習慣“孩子跟父親姓”的風俗,

平時也有事沒事地八卦:

社區裡哪個孩子跟媽媽姓,

是不是半路夫妻帶來的。

其實,會覺得孩子一定要跟父親姓才是正常的,

是因為中國從古至今已經形成了宗法制的傳統。

宗法制,是以父系一脈及其親屬為依託形成的關係網,

古時候,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家裡的權力和財物是要大老婆生的大兒子去繼承的,

所以人們特別重視兒子,以及兒子跟隨姓。

宗法制盛行不衰,所以人們覺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持久的就是正義的。

父系社會盛行不衰,所以人們忘了,

在那以前,我們是母系社會,後代是隨母親姓的。

而如今,孩子跟誰姓被提出來,

說明男女平權意識在提升,

這些都是不同社會階段男女社會地位的反映。

—父輩的壓力、鄰居親戚的眼光

寫文章之前,我在朋友圈裡做故事徵集,

大部分的新手爸爸媽媽都說“只要是親生的,

不在意孩子跟誰姓”,

但有個94年的男生說“我在意”。

我一開始以為逮著個“封建殘餘”了,

後來他說:“我爺爺是入贅到我奶奶家的,

我們家叔叔姑姑都跟奶奶姓,

只有我爸跟爺爺姓,

小時候我在村裡老受人指指點點,

雖然爸爸不停跟我解釋,

爺爺奶奶很相愛,

整個大家庭也沒有因為姓不同,而有區別對待,

但這不一樣,村裡大人會逗你:‘你跟誰姓啊’

‘你知道為什麼你們家人會兩種姓嗎’

我以後結婚生小孩,會讓他們統一跟我姓,

不想讓他們跟我小時候一樣,

要回答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

遭受很多莫名其妙的眼光。”

茨威格說:“上帝贈送你的每一樣禮物,

都暗中標明了價格。”

二胎時代,孩子跟誰姓會成為一個問題。

不外乎多種選擇,也多個糾結。

總的來說,爺爺一輩,比為人父母這一輩更在乎。

也許是因為,他們年輕時經歷了第一波獨生浪潮,

沒有體驗過擁有兩個孩子的甜蜜與負擔,

越得不到,越看得重,

越看得重,越不想鬆手。

孩子跟誰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複雜到說誰對誰錯,實在太簡單粗暴。

很欣賞韓寒在《後會無期》裡講的一句話:

“小孩子才談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在孩子跟誰姓這個問題上,

與其說誰是誰非,

或者給出客觀公正的解決方案,

我更願意講幾個有智慧的處理方式,

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夫妻統一戰線,孩子跟誰姓都沒問題

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真實故事:

題主萌媽說,想要二胎時,還沒開放二胎政策,

但自己是獨生子女,可以提供證明來生個二胎。

她生二胎,是想給自己父親找個安慰,

老人家身體不好,老抱怨自己無後,

自暴自棄,不願意好好保養。

萌媽跟萌爸說:“我想生二胎。”

萌爸很高興:“夫人懂我,正有此意。”

萌媽說:“我想二胎跟我姓。”

萌爸就皺眉了:“這個……那以後ta叫你爸媽什麼?”

萌媽說:“外公外婆啊。”

萌爸松了口氣說:“那以後我想把ta加進我家族譜,

還怎麼加?”

萌媽說:“這個更簡單,你再給ta起一個名字,

加族譜的名字就跟你姓。”

萌爸說:“這樣可以啊。”

兩人統一意見之後,跟雙方父母說,

萌媽爸媽自然高興極了,

萌爸父母雖然有點支支吾吾,

但也點了頭。

一年以後,小萌出生,

意外的又是一個小男孩。

萌爸父母立刻就反悔了,

說男孩子不能跟媽媽姓。

那時萌爸剛好辭職在家,

他父母當下就抓住機會,

說可以給他們十幾萬,

而且幫他們帶小萌,

只要孩子跟回爸爸姓。

但萌爸萌媽沒有妥協,

堅定之前談好的,

自己帶娃,自己找工作,

出月子就辦了出生證,

小萌跟媽媽姓。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說的就是這個理。

—如果姥姥願意,孩子就跟姥姥姓

同事劉叔馬上當爸爸了,

整天纏著我們給他孩子起名字,

我忙著交稿,哪有時間理他:

“這個劉什麼,有點難起……”

他說:“你只管想名字,這個姓就先別操心。”

我順勢就問他:“什麼?你這是說,

孩子跟誰姓,你不介意?”

他說:“是啊,這有什麼?愛跟誰姓跟誰姓。”

我說:“那以後還是你兒子不是你兒子啦?”

他說:“不僅我不介意,我爸媽也不介意,

我老婆也不介意,名字嘛,就是給人叫而已。”

我說:“難得啊。”

他說:“我丈母娘就我老婆一個女兒,

從我老婆懷孕到現在,老太太從老家趕來,

每天三餐加宵夜,胎教產檢,

比我們這做爸媽的,還上心一百倍。

昨天我加班,她還陪我老婆做了一天檢查,

我趕過去接他們,她指著四維圖就跟我說:

‘你看你看,長得特別好’

我看她高興的:‘三個月後,他出來,

如果姥姥願意,他跟姥姥姓也行’。

我丈母娘樂得哼起歌來,

孩子姓什麼,大家高興就行,

孩子叫什麼,你給我多想幾個。”

—玫瑰不會因為不叫玫瑰而失去芬芳

我有個小學同學就是跟媽媽姓的,

那時候我們也覺得奇怪,

會問他為什麼,

其實心裡想的是也許是爸媽離婚了,

沒想到他反倒給我們撒了一把狗糧:

媽媽生他時,難產,生了46個小時,

爸爸很愛媽媽,陪著媽媽進產房,

看著她呻吟、咬牙大叫、大出血、

面部變形、九死一生才把他帶到這世上。

就在他出生那一刻,

爸爸對著產床上奄奄一息的媽媽說:

“你辛苦了!兒子跟你姓,

是你懷孕、嘔吐、身材變形、水腫、

陣痛、用力使勁,才有他的。

你受的苦比我多,

他就應該跟你姓。”

那同學,應該被人問了很多次這個問題,

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他,

也不影響他爸媽的關係。

反而,每一次叫他,就像又感受了一把愛意。

羅密歐與茱麗葉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是因為兩家有世仇,

但發現了這一切,又想跟茱麗葉在一起的羅密歐說:

“玫瑰不會因為不叫玫瑰而改變它的芬芳,

你不能愛上羅密歐家族的人,

那我改個名字就是了,

我還是原來的我。”

計較孩子姓什麼,

不如關心父母是否足夠相愛,

真愛了,孩子姓什麼都是真愛的結晶。

本期編輯✎ 林飽飽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

大家問她自己怎麼想,

林女士說:“我不想孩子跟我姓,

大寶已經跟我姓了,

老公視大寶如己出,

我很感動,雖然他是少數民族,

沒有子隨父姓的習俗,

但我想把二寶的姓名權交給他。”

孩子跟誰姓,為什麼會成為二胎時代的無解難題?

—第一代獨生子女為人父母

我朋友宋巍說剛訂婚那陣特別難受。

我打趣說:“怎麼?想悔婚啊?”

沒想到他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還沒玩夠呀?”

他說:“那倒不是。是岳父,

訂婚前一晚,喝得酩酊大醉,

酒後吐真言,跟我說:‘我就一個女兒,

你們以後,一定要生兩個,

哪個跟我姓,你現在給我個准話。’”

我說:“這不正好嗎?准岳父這話一出,

鐵定就是把女兒的後半生交給你了。”

他說:“我們倆本來就要在一起的,

是他早不說,晚不說,

偏偏訂婚前一晚說,還要喝著酒說,

讓我一個晚輩怎麼說不,

我們家就我一個孩子,

我們兩個外地人又想紮根廣州,

怎麼生兩個?如果只生一個

跟他們家姓,

我爸媽還不急得砍死我。”

我說:“那不答應還訂得了婚嗎?”

他說:“我打了馬虎眼,說生兩個就生個,

其他到時再說。

但老丈人現在十天半個月就打電話要個准話,頭疼。”

獨生子女這一代人,

從小過著“4+2+1”的生活,

小時候嘗遍沒有兄弟姐妹的滋味,

如今又有擔負起贍養兩家父輩和爺輩的責任,

還要生二胎,

說他們是幸福的一代,是實話,

說他們是肩負重壓的一代,更是實話。

問他們在不在意孩子跟誰姓,

他們大多數說:“不在意,

但我爸媽只有我一個孩子,

他們在意。”

他們的壓力不僅僅是沒有兄弟姐妹分擔

贍養父輩、爺輩的重擔,

更多是精神壓力,只生一個,

或者兩個孩子都跟父親姓,

獨生女的娘家會覺得自家絕後了。

—宗法思想入中國家庭骨髓

下班回家,在社區裡遇到樓下的趙嬸,

逮著我就問:“你學過法律的沒有呀?”

我說:“輔修過一點點,你怎麼遇到什麼事了。”

她劈裡啪啦開始倒苦水了:

“我今天帶孫兒去打疫苗,

護士叫號了,我愣了好一會兒,

你說我們老趙家,衡衡怎麼姓劉,

我說護士小姐啊,你叫錯了,

我們姓趙,人護士小姐打開醫保卡,

指著跟我說,這不寫著嗎?

我一看真的打成“劉智衡”,

我打電話給我兒子,

問他是不是搞錯小孩的出生證了,

後面連帶全弄錯了。

他說:‘是啊,那時不是說了嗎,

女兒跟我姓,二胎跟媽媽姓。’

說得特別正常,他們一年前說的時候,

我氣得心臟病都犯了,住院了,

他們答應我再商量,結果卻偷偷背著我,

把衡衡的出生證姓氏定成‘劉’。

你說,我就這麼一個孫兒啊,

成了老劉家的,

這不是養大的豬被白菜拱了是什麼?

我說哪裡有人跟媽媽姓,

那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傻兒子還說,

法律上就規定孩子可以跟媽媽姓。

你告訴我,哪條法律規定了?”

我當然知道法律就是這麼規定的,

但不敢去觸趙嬸的神經,

只能“嗯嗯哦哦”地回應她,

像她這樣六七十歲的年紀,

已經太習慣“孩子跟父親姓”的風俗,

平時也有事沒事地八卦:

社區裡哪個孩子跟媽媽姓,

是不是半路夫妻帶來的。

其實,會覺得孩子一定要跟父親姓才是正常的,

是因為中國從古至今已經形成了宗法制的傳統。

宗法制,是以父系一脈及其親屬為依託形成的關係網,

古時候,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家裡的權力和財物是要大老婆生的大兒子去繼承的,

所以人們特別重視兒子,以及兒子跟隨姓。

宗法制盛行不衰,所以人們覺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持久的就是正義的。

父系社會盛行不衰,所以人們忘了,

在那以前,我們是母系社會,後代是隨母親姓的。

而如今,孩子跟誰姓被提出來,

說明男女平權意識在提升,

這些都是不同社會階段男女社會地位的反映。

—父輩的壓力、鄰居親戚的眼光

寫文章之前,我在朋友圈裡做故事徵集,

大部分的新手爸爸媽媽都說“只要是親生的,

不在意孩子跟誰姓”,

但有個94年的男生說“我在意”。

我一開始以為逮著個“封建殘餘”了,

後來他說:“我爺爺是入贅到我奶奶家的,

我們家叔叔姑姑都跟奶奶姓,

只有我爸跟爺爺姓,

小時候我在村裡老受人指指點點,

雖然爸爸不停跟我解釋,

爺爺奶奶很相愛,

整個大家庭也沒有因為姓不同,而有區別對待,

但這不一樣,村裡大人會逗你:‘你跟誰姓啊’

‘你知道為什麼你們家人會兩種姓嗎’

我以後結婚生小孩,會讓他們統一跟我姓,

不想讓他們跟我小時候一樣,

要回答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

遭受很多莫名其妙的眼光。”

茨威格說:“上帝贈送你的每一樣禮物,

都暗中標明了價格。”

二胎時代,孩子跟誰姓會成為一個問題。

不外乎多種選擇,也多個糾結。

總的來說,爺爺一輩,比為人父母這一輩更在乎。

也許是因為,他們年輕時經歷了第一波獨生浪潮,

沒有體驗過擁有兩個孩子的甜蜜與負擔,

越得不到,越看得重,

越看得重,越不想鬆手。

孩子跟誰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複雜到說誰對誰錯,實在太簡單粗暴。

很欣賞韓寒在《後會無期》裡講的一句話:

“小孩子才談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在孩子跟誰姓這個問題上,

與其說誰是誰非,

或者給出客觀公正的解決方案,

我更願意講幾個有智慧的處理方式,

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夫妻統一戰線,孩子跟誰姓都沒問題

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真實故事:

題主萌媽說,想要二胎時,還沒開放二胎政策,

但自己是獨生子女,可以提供證明來生個二胎。

她生二胎,是想給自己父親找個安慰,

老人家身體不好,老抱怨自己無後,

自暴自棄,不願意好好保養。

萌媽跟萌爸說:“我想生二胎。”

萌爸很高興:“夫人懂我,正有此意。”

萌媽說:“我想二胎跟我姓。”

萌爸就皺眉了:“這個……那以後ta叫你爸媽什麼?”

萌媽說:“外公外婆啊。”

萌爸松了口氣說:“那以後我想把ta加進我家族譜,

還怎麼加?”

萌媽說:“這個更簡單,你再給ta起一個名字,

加族譜的名字就跟你姓。”

萌爸說:“這樣可以啊。”

兩人統一意見之後,跟雙方父母說,

萌媽爸媽自然高興極了,

萌爸父母雖然有點支支吾吾,

但也點了頭。

一年以後,小萌出生,

意外的又是一個小男孩。

萌爸父母立刻就反悔了,

說男孩子不能跟媽媽姓。

那時萌爸剛好辭職在家,

他父母當下就抓住機會,

說可以給他們十幾萬,

而且幫他們帶小萌,

只要孩子跟回爸爸姓。

但萌爸萌媽沒有妥協,

堅定之前談好的,

自己帶娃,自己找工作,

出月子就辦了出生證,

小萌跟媽媽姓。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說的就是這個理。

—如果姥姥願意,孩子就跟姥姥姓

同事劉叔馬上當爸爸了,

整天纏著我們給他孩子起名字,

我忙著交稿,哪有時間理他:

“這個劉什麼,有點難起……”

他說:“你只管想名字,這個姓就先別操心。”

我順勢就問他:“什麼?你這是說,

孩子跟誰姓,你不介意?”

他說:“是啊,這有什麼?愛跟誰姓跟誰姓。”

我說:“那以後還是你兒子不是你兒子啦?”

他說:“不僅我不介意,我爸媽也不介意,

我老婆也不介意,名字嘛,就是給人叫而已。”

我說:“難得啊。”

他說:“我丈母娘就我老婆一個女兒,

從我老婆懷孕到現在,老太太從老家趕來,

每天三餐加宵夜,胎教產檢,

比我們這做爸媽的,還上心一百倍。

昨天我加班,她還陪我老婆做了一天檢查,

我趕過去接他們,她指著四維圖就跟我說:

‘你看你看,長得特別好’

我看她高興的:‘三個月後,他出來,

如果姥姥願意,他跟姥姥姓也行’。

我丈母娘樂得哼起歌來,

孩子姓什麼,大家高興就行,

孩子叫什麼,你給我多想幾個。”

—玫瑰不會因為不叫玫瑰而失去芬芳

我有個小學同學就是跟媽媽姓的,

那時候我們也覺得奇怪,

會問他為什麼,

其實心裡想的是也許是爸媽離婚了,

沒想到他反倒給我們撒了一把狗糧:

媽媽生他時,難產,生了46個小時,

爸爸很愛媽媽,陪著媽媽進產房,

看著她呻吟、咬牙大叫、大出血、

面部變形、九死一生才把他帶到這世上。

就在他出生那一刻,

爸爸對著產床上奄奄一息的媽媽說:

“你辛苦了!兒子跟你姓,

是你懷孕、嘔吐、身材變形、水腫、

陣痛、用力使勁,才有他的。

你受的苦比我多,

他就應該跟你姓。”

那同學,應該被人問了很多次這個問題,

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他,

也不影響他爸媽的關係。

反而,每一次叫他,就像又感受了一把愛意。

羅密歐與茱麗葉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是因為兩家有世仇,

但發現了這一切,又想跟茱麗葉在一起的羅密歐說:

“玫瑰不會因為不叫玫瑰而改變它的芬芳,

你不能愛上羅密歐家族的人,

那我改個名字就是了,

我還是原來的我。”

計較孩子姓什麼,

不如關心父母是否足夠相愛,

真愛了,孩子姓什麼都是真愛的結晶。

本期編輯✎ 林飽飽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