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胡亂停放的共用單車還能繼續嗎

共用單車本來是可以解決民眾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值得我們大力推廣——有關資料顯示,上海市民每次乘坐軌道交通平均耗時62分鐘,在地鐵內的時間僅有35分鐘,其餘的27分鐘則用於兩頭接駁。

相對于城市的傳統公共自行車來說,共用單車更加自由靈活方便,因此更能吸引大眾的眼球。

但試想,如果共用單車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真的能解決民眾問題嗎?並不是,因為共用單車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城市治理了,由於人們隨處放置單車,人行道也被單車佔用,這會對城市的交通、環境等造成很大影響。

另外,對於單車的損壞,其責任應該歸咎於誰,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比如,共用單車企業是否能夠確定責任在用戶身上,甚至在那一段路程出現事故,而不是其他因素所為?像沒有定位功能的單車就不能確定這些問題,雖然摩拜單車有定位功能,但真的就能確定是騎車人所為嗎?

所以,這就需要設計者在此基礎上進行改善,只有進一步的創新才能實現更好的為人民大眾服務,但是如果共用單車企業不能解決上述問題,那共用單車只能走向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