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非囚秦:秦王一讀韓非作品就高興得拍桌子,李斯徹底敗了

中國在歷史上有幾個思想活躍,人才輩出的年代。為大家最為熟知的是春秋戰國和民國這兩個階段。為什麼一直有不如先人的論調,瞭解這兩個時期之後,我們就知道,現在所有的思想基調,

都被古人在兩千年之前給奠定了。

今天要說的是韓非子,韓非子(約前280-前233),是中國戰國時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戰國時期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族。原為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苟卿。

韓非子不同于一般落魄學子,

是正兒八經的官富二代。出身為韓國的公子,不僅出身好,學習也好,是荀子的學生,唯一的缺點就是說話不太利索,有些口吃。出身好,學習也好,老師也帶見,身為同窗的李斯也自歎不如。但是因為那個時候,因為自己嘴巴不太好使,求職之路不怎麼順暢(富二代還忙著找工作),和自己的同學李斯的會能說道相比,韓非很是不占上風。嘴巴不怎麼好使,只能在筆頭上面下功夫了。
韓非知道自己表達能力很有限,所以就下苦功夫著作。自己本來就天資聰穎,經過一番雕琢刻苦,那寫出來的文章明白曉暢,雄辯有力,旁徵博引,氣脈貫通,被稱為先秦諸子上乘散文之列。

酒香不怕巷子深,文章寫得好,自己的作品就有了知名度,秦王讀到了韓非的作品,高興地拍桌子直叫,讀的愛不釋手,廢寢忘食。還經常感慨:我要是能和韓非經常聊聊天那就更完美了。

這時候在秦國上班的李斯知道了,就趁這個機會向秦王討好,表示道:此書的作者我是認得的,他叫韓非,是韓國的公子,當年跟我是同學。現在他就在韓國住著呢。”秦王一聽,說:“真的嗎?!傳我的命令,馬上發兵攻韓,把韓國拿下來,我就能見到韓非啦!”

秦國大兵壓境,韓王慌了手腳。正倉皇間,忽然傳來消息,說秦軍此次攻韓,只為得到韓非。韓王擦擦汗,好不容易鎮定下來,說:“我道是為了什麼呢!為了一個人,興師動眾的,叫公子非趕緊給我收拾東西,立馬滾到秦國去!”韓非以韓國求和使者的身份到了秦國,秦王大喜過望,把韓非扣留在秦國,每天與他談論治國方略。韓非對“法”“術”“勢”等觀念和方針的闡釋與秦王的想法一拍即合,

使秦王感到相見恨晚,預備拜韓非做客卿。

這時候最著急的莫過於李斯了。李斯一直覬覦相位,如今來了韓非,憑藉韓非的才能,遲早要得到秦王的重用,那自己只能喝西北風了。於是李斯就三天兩頭在秦王耳邊吹風,說韓非是韓國公子,秦國有朝一日要滅韓,韓非終究會有二心的云云。秦王政架不住李斯的思想攻勢,下令把韓非下到大獄裡去。在李斯的關照下,韓非的申訴狀遞不上去,秦王每天聽到的彙報都是韓非辱駡秦王、一心回國。終於有一天,嬴政喪失了耐心,默許了李斯的請示:處死韓非。

這時候的韓非心裡都已經明白了,他拿著毒酒,對李斯說到“世事有道,命運無常;乍死乍生,一存一亡。請你好自為之吧,不要落得同我一般下場。”

就這樣集法家思想大成的韓非就這麼被陷害了。但是世道有輪回,因果終有報,李斯最後也被趙高以腰斬處死。

韓非的申訴狀遞不上去,秦王每天聽到的彙報都是韓非辱駡秦王、一心回國。終於有一天,嬴政喪失了耐心,默許了李斯的請示:處死韓非。

這時候的韓非心裡都已經明白了,他拿著毒酒,對李斯說到“世事有道,命運無常;乍死乍生,一存一亡。請你好自為之吧,不要落得同我一般下場。”

就這樣集法家思想大成的韓非就這麼被陷害了。但是世道有輪回,因果終有報,李斯最後也被趙高以腰斬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