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京紅葉

一周前,同學說,一起去南京看楓葉吧。沒有太多的猶豫,約起。雖然路途不遠,但真要幾家人湊起來一起說走就走,也頗有困難。幸好,我們如期成行。

棲霞山位於南京東北郊,交通不是很方便。

現在紅楓節期間參觀的遊人很多,比較快捷的交通方式是乘坐地鐵2號線到“仙鶴門”站下車,出站後過馬路到對面乘坐公車138路,到“棲霞寺”站下車便是。138路公車間隔較長,等了約20分鐘才來了一輛,緊接著又來了第二輛。這一站上車的人很多,能擠上去就是勝利。

一進山門,就聽見大悲咒的旋律在回蕩。整個人的心立刻變得安靜下來。或許是因為在工作日,沒有什麼遊人。

紅葉在秋風蕭瑟中落滿了道路,感覺秋意甚濃。

棲霞上確實深得“隱”字,寺院就深隱在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紅葉之中。

暮鼓晨鐘,夜半鐘聲到客船

夜半鐘聲到客船。余秋雨曾寫過《不朽的失眠》,中國歷史上的那些狀元,只會存在於官方記載,而那些失意的、落第的,

卻因各樣的才情流傳千古。

當年《少林寺》風靡全國的時候,他們都離家出走去少林,想學武術。而我那時,卻是真正的想當一個和尚。現在看來,當和尚要有顏值、要有學歷、更要有慧根、還要會給女居士開光,所以,我的這個想法是幾乎沒有可能性的了。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葉,是棲霞山的一大特色。

火紅的楓葉燃燒了整座山頭,連天空也被印襯得格外鮮豔。面對這般熱情的楓葉,無人不喜,無人不愛。唐朝便有詩人杜甫有詩為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現在到了紅楓最佳觀賞季節,到處都是火紅的一片,樹上還有一些不特別紅的楓葉,顯然正在過渡期。

“泓澄冷泉色,寫我清曠心。” 門前,

有溪名‘冷泉’,水上有亭名‘冷泉亭’。當年蘇軾在杭州就任,曾經就坐在這冷泉亭中辦公,著實演繹出人傑地靈的完美故事,讓後世多少文人墨客為之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棲霞山作為南朝重地,自然也少不了寺廟。一枝紅葉從寺廟的黑瓦上伸出,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棲霞山是佛教發源地之一,設有佛學院,有2000年前發現的‘飛龍天’石窟,還有棲霞寺。寺內廟堂、禪房甚多,占地甚廣,參觀起來自會折騰不少,可是既是悟禪而來,心靜要緊,形式未必要面面俱全。

在遊客眼裡,棲霞山是景點之一;在香客眼裡,棲霞山是祈福之地。

對於寺廟,我是個信佛但只放在心裡的人,來到佛教聖地都會讓人心無雜念,平靜。逛景也好,拜佛也好,個人覺得不要帶著某種功利的目的去信佛,不要把佛信得那麼痛苦,生活喂給你的苦,你不能指著佛去替你消化。快樂地信佛,相信自己身上善的力量,快樂地安妥那顆潔淨如蓮的心。

拜佛也好,個人覺得不要帶著某種功利的目的去信佛,不要把佛信得那麼痛苦,生活喂給你的苦,你不能指著佛去替你消化。快樂地信佛,相信自己身上善的力量,快樂地安妥那顆潔淨如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