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周年寄語|我們無法預想十年之後在做什麼,但我們清楚前行的方向

Hi,大家。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文話童心已經兩周歲,而一周年時那篇感言發佈,好像不過是在昨天。中國人素來講求儀式感,今天,我們延續傳統,文話童心團隊全體成員再跟新老朋友們一起盤點一下我們的發展故事,

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援和陪伴。

2015年11月9日公號上線的時候,我們曾發過一篇介紹自己理想和情懷的文章,雖然調調聽起來有點老幹部,但那是真的。我們確實希望能以一己之力為孩子們,甚至為社會做一點點貢獻。我們想把浩瀚的歷史和繽紛的世界講成有趣的故事,我們希望能給孩子們民族情懷和國際視野,我們也希望做孩子們“有趣又有料”的朋友。

現在,兩年過去了,我們一直在堅定地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這兩年,截至發表感言的今天,公號共發表各類原創文章近400篇。國家、民族、藝術家、節日、非遺各個系列在不斷呈現新故事;新增了小童播講的《最美中國童話》和《聲律啟蒙》等90餘篇;超強攻略、育兒公社、童心陪伴等欄目不斷擴容。

面對浮躁、焦慮的育兒萬象,我們用了大量的篇幅來重申道法自然的理念,比起那些顯而易見的成績,文話童心希望孩子們能不急不緩地健康成長,讓內心充盈著滿滿的愛與思想。

這兩年,文話童心的群規模從無到有,發展到目前的八個育兒主群和已經數不清的各種主題群。大家在群裡討論各種育兒困惑和心得,幾乎所有問題在群裡都能得到解答。

二群的一位爸爸說,文話童心是他繼知乎和果殼之後,第三大優質資訊來源。能得到爸爸的如此贊許,我們誠惶誠恐,唯有更加努力,才好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這兩年,文話童心的公益講座一直在持續。除了第一年我們跟隨身處全球各地的嘉賓領略了那些國家教育當中最值得借鑒的理念之外,

新一年我們又開啟了全新的學霸系列講座。

隨著群裡的孩子們陸續從幼稚園升到小學,爸爸媽媽們的關注重點也從各種娛樂轉向教育,那麼教育的本質何在?被重點中學點招錄取就是教育成功了嗎?我們請身處全球教育塔尖的學霸們聊聊他們的成長之路和切身體會。還有家長們十分關注的安全教育及防性侵知識,

我們也努力請來專家及時普及。都說知識最昂貴,但我們選擇公益做講座,因為我們想和更多的爸爸媽媽一同進步,肩負好我們的使命。

這兩年,我們不斷地從線上熱聊發展到線下活動。像我們在發刊詞裡提到的那樣,“我們不願意孩子長大以後缺乏想像力,過著乏味的生活。用人類世代積澱的文明浸潤珍貴的童心,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所以我們遍篩京城最優質的各種資源,開展看劇看展活動。

除了日常的音樂會賞析,我們還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大麥超劇場、小不點等等合作開展包場看劇,從去年七耳兔的《尋找樂器之王》、小不點的《紙美人》《海的眼睛》到今年中國兒藝的《成語魔方》以及各種經典劇碼,再到大麥超劇場的《漁夫和金魚》,兒童戲劇滋養了孩子們童年的心田。

我們緊跟重磅級大展,與國家博物館公共教育部合作帶領孩子們參觀大英展、秦漢文明展,引領孩子們走進中國美術館,賞楊柳青年畫,看國際雙年大展。

我們還遍尋京城好老師,用有趣有料的講解給孩子們展示了博物館正確的打開方式,國家大劇院的歌劇戲劇回顧展和北京畫院的明清人物展正是如此。當然了,說到展覽,不能不提今年暑假周老師帶隊的20場莫内展,次次30秒搶光。這一次次的看劇和展覽之後,那些美好的審美體驗像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裡生根發芽。我們希望孩子們將來在享受柴米油鹽的日常味道的同時,更能為音樂吸引,被繪畫打動,為戲劇而沉醉。

這兩年,我們努力為大家謀取福利,真正為家長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文話童心有幸成為國家大劇院合作的第一個社會團體,為熱愛文化生活的群友們辦理了權益豐富的免費會員卡。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聽聽糖耳朵節目為文話童心的寶寶們組織了三場主題不同的兒歌朗誦會,讓今年的春天充滿了詩意。中國兒藝為我們特別開設了戲劇體驗坊,孩子們在戲劇啟蒙中放飛自我,突破自我。

站在時代發展前沿,放眼未來教育,我們也在拓展視野,做大文化格局,瘋狂動物體驗、程式設計和樂高教育,以及各種強身健體的體育類活動(橄欖球、功夫、棒球等等)多次返場。我們的活動不僅為孩子們週末去哪兒提供了更多的高品質選擇,同時也增進了爸爸媽媽們在親子時光中的獲得感、幸福感。

這兩年,我們團隊的陣容在不斷擴大,戰鬥力在不斷增強。每一篇文章我們都追求精品,每一次活動我們都希望不留遺憾。雖然有些辛苦,但群友們的回應讓我們覺得欣慰無比。

這期間,文話童心的團隊成員從外地升級到外國,我們分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除了線上的選題會線下的見面會熱烈討論不斷,我們在工作中也克服困難、精誠合作、無縫銜接。一次次午飯時間或者深夜走廊的電話會議見證了團隊成員堅持的不容易。

因為,我們有個小小的夢想,希望文話童心的社群發展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社區建設的作用,鄰里守望、凝心聚力,在彼此育兒路上抱團前行的同時,為大國之崛起貢獻每個人的一點力量。我們希望在孩子們這一代身上,激發文化自覺,展示文化自信,勇於社會擔當。相信,那種自幼習得的從容與大氣可以讓他們在與其他文明深度交往的未來,很好地代表我們這個東方大國!

這兩年,如果有最想要感謝的人,就是堅定站在我們身旁,助力團隊發展、熱心孩子成長的群志願者們。他們分佈在各個育兒群裡,兼顧好自己工作生活的同時,積極參與群聊話題和精華整理,才有了“育兒公社”內容的精彩紛呈;他們熱情貢獻資訊和才智,積極回答群友問題,營造出“爭”當志願者的良好社群風氣;他們不吝分享各自特色的陪伴方式,讓我們吸收到更多來自身邊的、優質靠譜的育兒養料;他們還經常參與線下活動組織,點點滴滴,熱心為孩子們服務,為我們分憂。讓志願服務成為現代文明的詮釋和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種,文話童心的群友們,你們給了我們深深的感動。

新起點,新征程,面對大家的信任,我們誠惶誠恐,唯有堅守我們的初心,竭盡所能去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故事,更好的資源,以及更好的育兒生活方式,努力成為孩子們最貼心的成長夥伴!比爾蓋茨曾說,“大多數人都會高估一年能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會低估十年能做什麼。”光陰荏苒,我們確實無法預想十年之後我們會在做什麼,但我們清楚前行的方向,堅定不移,一直向前就好。

如果我們曾經同行,那就攜手一路同行。如果我們才片刻相逢,願我們可以永遠相伴。當孩子們長大,我們老去,感謝生命中所有最好的安排,有你們同在~~

— The End —

長按識別添加客服並備註“入育兒群”,加入文話童心大家庭 ↓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精彩~

”所以我們遍篩京城最優質的各種資源,開展看劇看展活動。

除了日常的音樂會賞析,我們還與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大麥超劇場、小不點等等合作開展包場看劇,從去年七耳兔的《尋找樂器之王》、小不點的《紙美人》《海的眼睛》到今年中國兒藝的《成語魔方》以及各種經典劇碼,再到大麥超劇場的《漁夫和金魚》,兒童戲劇滋養了孩子們童年的心田。

我們緊跟重磅級大展,與國家博物館公共教育部合作帶領孩子們參觀大英展、秦漢文明展,引領孩子們走進中國美術館,賞楊柳青年畫,看國際雙年大展。

我們還遍尋京城好老師,用有趣有料的講解給孩子們展示了博物館正確的打開方式,國家大劇院的歌劇戲劇回顧展和北京畫院的明清人物展正是如此。當然了,說到展覽,不能不提今年暑假周老師帶隊的20場莫内展,次次30秒搶光。這一次次的看劇和展覽之後,那些美好的審美體驗像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裡生根發芽。我們希望孩子們將來在享受柴米油鹽的日常味道的同時,更能為音樂吸引,被繪畫打動,為戲劇而沉醉。

這兩年,我們努力為大家謀取福利,真正為家長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文話童心有幸成為國家大劇院合作的第一個社會團體,為熱愛文化生活的群友們辦理了權益豐富的免費會員卡。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聽聽糖耳朵節目為文話童心的寶寶們組織了三場主題不同的兒歌朗誦會,讓今年的春天充滿了詩意。中國兒藝為我們特別開設了戲劇體驗坊,孩子們在戲劇啟蒙中放飛自我,突破自我。

站在時代發展前沿,放眼未來教育,我們也在拓展視野,做大文化格局,瘋狂動物體驗、程式設計和樂高教育,以及各種強身健體的體育類活動(橄欖球、功夫、棒球等等)多次返場。我們的活動不僅為孩子們週末去哪兒提供了更多的高品質選擇,同時也增進了爸爸媽媽們在親子時光中的獲得感、幸福感。

這兩年,我們團隊的陣容在不斷擴大,戰鬥力在不斷增強。每一篇文章我們都追求精品,每一次活動我們都希望不留遺憾。雖然有些辛苦,但群友們的回應讓我們覺得欣慰無比。

這期間,文話童心的團隊成員從外地升級到外國,我們分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除了線上的選題會線下的見面會熱烈討論不斷,我們在工作中也克服困難、精誠合作、無縫銜接。一次次午飯時間或者深夜走廊的電話會議見證了團隊成員堅持的不容易。

因為,我們有個小小的夢想,希望文話童心的社群發展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社區建設的作用,鄰里守望、凝心聚力,在彼此育兒路上抱團前行的同時,為大國之崛起貢獻每個人的一點力量。我們希望在孩子們這一代身上,激發文化自覺,展示文化自信,勇於社會擔當。相信,那種自幼習得的從容與大氣可以讓他們在與其他文明深度交往的未來,很好地代表我們這個東方大國!

這兩年,如果有最想要感謝的人,就是堅定站在我們身旁,助力團隊發展、熱心孩子成長的群志願者們。他們分佈在各個育兒群裡,兼顧好自己工作生活的同時,積極參與群聊話題和精華整理,才有了“育兒公社”內容的精彩紛呈;他們熱情貢獻資訊和才智,積極回答群友問題,營造出“爭”當志願者的良好社群風氣;他們不吝分享各自特色的陪伴方式,讓我們吸收到更多來自身邊的、優質靠譜的育兒養料;他們還經常參與線下活動組織,點點滴滴,熱心為孩子們服務,為我們分憂。讓志願服務成為現代文明的詮釋和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種,文話童心的群友們,你們給了我們深深的感動。

新起點,新征程,面對大家的信任,我們誠惶誠恐,唯有堅守我們的初心,竭盡所能去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故事,更好的資源,以及更好的育兒生活方式,努力成為孩子們最貼心的成長夥伴!比爾蓋茨曾說,“大多數人都會高估一年能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會低估十年能做什麼。”光陰荏苒,我們確實無法預想十年之後我們會在做什麼,但我們清楚前行的方向,堅定不移,一直向前就好。

如果我們曾經同行,那就攜手一路同行。如果我們才片刻相逢,願我們可以永遠相伴。當孩子們長大,我們老去,感謝生命中所有最好的安排,有你們同在~~

— The End —

長按識別添加客服並備註“入育兒群”,加入文話童心大家庭 ↓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