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能成為亞洲微電影節永久主辦地的雲南小城,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

11月7日晚,以“新時代之夢”為主題的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嘉賓、藝術家、微電影獲獎者和臨滄人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一年來亞洲微電影的成就與輝煌。

其中,由蘭州市城關區司法局、蘭州浩發影視公司出品的《永不放棄》獲本屆亞洲微電影最高獎項——金海棠獎。

本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共收到應徵作品4360部,初評入圍500部,終評入圍一等獎40部,二等獎85部,三等獎140部,共有265部作品獲獎。可見這個微電影節的規模之大,影響力之廣,含金量之高!

說到這裡,那麼......重點來了!

就是這個極具分量的微電影節,其主辦地就在我們大雲南的臨滄市,而且還是永久主辦地哦!一時間,這個位於雲南西南邊陲的低調小城,成為了我們大雲南、大中國乃至大亞洲的主角!

那麼,這個能夠成為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主辦地的西南小城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城市呢?

彩雲之南的臨滄,有著令人陶醉的生態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有著令人振奮的發展之美、幸福之美、和諧之美;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優勢、悠久厚重的人文積澱;有著物華天寶的豐沃資源、獨領風騷的邊地風情;有著和衷共濟的發展環境、潛力併發的發展態勢。

還是世人矚目的“世界佤鄉,天下茶倉”。

作為專注為大家推薦雲南旅遊好多年的小編,怎麼能不借著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位于祖國西南邊陲的生態小城那些好玩和好吃的呢?走,跟著小編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臨滄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臨滄為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與緬甸交界,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有3個國家口岸和17條通道。

臨滄地處橫斷山系怒山山脈南延部分,屬滇西縱谷區,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

水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水電能源基地,雲南重要的蔗糖和酒業生產基地,居於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中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國最大的澳洲堅果基地市。

臨滄是佤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居住著23個民族,先後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恒春之都、中國最佳適宜居住城市等榮譽稱號。

【臨滄有什麼玩場】

說起臨滄的玩場,那可真是的太多了。這裡既有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又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還有歷史厚重的名勝古跡。就怕你來到這裡,玩不過來!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臨翔區城郊25公里處,其風光在歷史上曾為緬寧十佳之一,傳說因為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論道而得名。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徵為一體,是大自然賦予的極佳旅遊地。

南美拉祜古村

位於臨滄市臨翔區西南部,行走於村中,曲徑通幽。拉祜族特色的木屋在鬱鬱蔥蔥的植物間若隱若現,儼然是一個遠離喧囂的避世古村落。村中有很多體驗式木屋,節假日對外開放。屋外是散落的村舍,古樸自然,幾乎沒有現代設施的痕跡,而屋內卻是現代化的精美內裝,別有洞天、舒 適便利。加之村中保存完好的拉祜族傳統文化,讓人有種誤入另一個時空的穿越感。

翁丁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原生態佤族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列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這裡生活著傳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民,保留著原始的民居建築及其獨有的佤族文化,這裡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有人評價翁丁寨裡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縮影一般,記錄著佤山的遠古和現在。

滄源崖畫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岩畫。分佈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猛省、曼帕、丁來、吳良等10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約距今3000年。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紅色顏料繪成。顏料可能是用動物血調和赤鐵礦粉製作的。崖畫主要是狩獵、採集等生產活動及娛神等宗教活動的場面。還有戰爭凱旋圖,上繪幹欄式房屋建築及手持兵器、驅趕豬羊勝利而歸的人們。所畫粗獷古樸,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位於臨滄市滄源自治縣西北部,面積約600多公頃。由於是熱帶雨林區,各種闊葉植物生長迅速,形成平衡的生態群落,為各種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所。珍稀動物有:金錢豹、亞洲象、孟加拉虎、金絲猴、長臂猿、大蟒、巨蜥等,珍禽有:綠孔雀、犀鳥、白鷳、錦雞等。滄源自治縣一帶同湖北神農架一樣也曾有過“野人”的傳說,雖然至今沒人能證實“野人”的存在,但這裡確是一片神秘的土地。

廣允緬寺

位於臨滄市滄源自治縣城猛董大街北側,始建於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築。現存住殿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鬥世木架結構,由一圍廓式歇山頂三重簷殿堂與四方形五重簷亭閣組合而成。殿堂內牆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牆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建築藝術上,漢式建築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

猛庫大雪山

位於臨滄市雙江縣猛庫鎮境內,是邦馬山主峰,海拔3233.5米,從縣城所在地遠遠望去,重巒疊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綠色屏障。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樹群,雙江猛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直到1997年發生乾旱時才被世人發現。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這個野生古茶樹群以其神秘的生存環境和極高的科研價值吸引了無數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調研。對於千年古茶樹群的價值研究也一直在繼續,這裡是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

永德大雪山

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距縣城直線距離19公里,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是自然旅遊、探險旅遊的理想勝地。

魯史古鎮

位於臨滄市鳳慶縣縣城東北部,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200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列為全國210個特色小鎮之一;2013年成為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魯史古鎮是滇西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從總體上看,街場的佈局及民宅的建設風格都具有濃郁的宗教文化特點。同時,民居建築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響,也兼具南詔風格。

古墨村

位於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以其保存較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靈秀的情人河、獨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純樸濃郁的民風民俗獲評“中國傳統村落”“2013中國避暑小鎮”“牽手2014中國最美村鎮”。是一個坐落在滇西茶馬古道的一個古村。古墨的得名,是因為早期這裡出的文墨之人非常多。據說,這個村子在清朝年間考取進士的就有七人。這裡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磨坊群,碾子坊、榨油坊、造紙坊錯落有致,巧奪天工。建築都是採用石條為基、壘石為牆、青石板為頂、石頭鋪路、石板為橋的風格。

南汀河風景名勝區

位於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由孟定片區、景戈片區、福音山片區、清水河片區組成。這裡有鬱鬱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季雨林景觀;有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景觀;有蒼翠碧綠的大青山、火草山生物景觀;有豐厚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工藝品;有眾多的佛寺、白塔、岩畫、古人類穴居遺址等名勝古跡;有熱鬧非凡的邊貿口岸。可供邊貿購物、邊境跨國旅遊觀光,邊疆民族文化、邊境商貿歷史考察研究。

臨滄瀾滄江保護區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境內,跨臨滄、鳳慶、雲縣、雙江、耿馬、滄源六縣。區內植物區系極其複雜和多種,40%以上的面積屬於保存完好的天然原始狀態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區內有16個植被群系,植被類型為針葉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灌叢和竹林。保護區內發現迄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茶樹群落,面積約3.73平方千米。

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漫灣鎮,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佈,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

【臨滄有什麼節慶】

臨滄生活著這麼多的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節日,就怕去到臨滄的你,過不過來。在這裡,就先給你介紹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如果想感受臨滄當地的民族特色,你可以選擇在這些節日的時候過來。

摸你黑

佤族司崗裡摸你黑狂歡節每年“五一”期間在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辦。“摸你黑”起源於佤族民間用鍋底灰、牛血、泥土等塗抹在臉上驅邪並祈福求平安的習俗,已演變成用具有美容功效的天然植物“娘布洛”配製的塗料來相互塗抹,相互祝福。佤族的傳統觀念認為,神藥“娘布洛”抹在臉上身上會給人帶來祝福。

新米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是傳統新米節,這天全寨人聚集村寨廣場舉行傳統的“剽牛祭祀”、迎新穀、吃新米、鬥牛、摔跤、打獵、拉木鼓等活動。傍晚,他們燃起篝火、敲響木鼓、鳴放禮炮、吹起蘆笙、竹笛,彈響三弦,跳起傳統木鼓舞、甩發舞,舉行打歌狂歡活動,年輕人更是利用吉日尋找知音、傳播愛情,以示天長地久。人們通宵達旦, 歌舞狂歡,品嘗佳餚,豪飲美酒,慶賀豐收,與天“通話”,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瀾滄江啤酒狂歡節

從2005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屆,雲南瀾滄江酒業集團通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雲南臨滄市雲縣啤酒節以其自身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展示出了持續生命力,成為一個受當地人民群眾喜愛,並對周邊縣市產生廣泛影響的區域性節日活動。

永德芒果之鄉文化旅遊節

被譽為“芒果之鄉”“堅果之鄉”“訶子之鄉”的永德,以“綠色永德、湖濱城市、恒春古都、大美勝地”為定位,盛產芒果、荔枝、茶葉等特色產品,歷來就有芒果之鄉的美譽。每年的火紅7月,永德都會迎來盛大的芒果之鄉文化旅遊節。節日期間,永德將舉辦民族民間文藝展演、吃芒果比賽、芒果王評比、優質芒果產品展銷、永德文化旅遊產品展銷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臨滄有什麼好吃的】

臨滄好吃的真的是太多了,而且還具有民族特色,來到臨滄,要是不放開肚子痛痛快快的吃一次,那真的是對不起自己的臨滄之行了!臨滄的特色美食真是多的數不清,在這裡就不給你一一介紹了,如果你真的去到臨滄,你可以好好的問問當地人,在這裡就選擇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介紹給你吧,可別流口水!

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佤族語稱“布安納亞”,是佤族菜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也是佤族待客的上等佳餚,因其比稀粥要稠一些,有經過加工的雞肉混合,故俗稱雞肉爛飯。

稀豆粉米線

稀豆粉米線是臨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製作以豌豆粉、米線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後煮成稀粥燉好備用,在燙好的米線上蓋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生薑、油辣椒、花椒油、蒜泥、青蒜葉、味精、醬油等,食之味香可口。

火腿木瓜雞

臨滄風味佳餚,主要原料是臘火腿、白花木瓜、山地子雞。此屬藥膳佳餚,吃之不僅口感好,還有保健價值。

製作方法:把雞斬成小塊,用水煮去掉血水,木瓜去皮和核,切絲,薑切絲;火腿切片。鍋放少許油先把雞肉和薑先炒一下,放入木瓜絲、火腿和鹽一起炒出香味,加水煮到雞肉酥爛可口,加胡椒粉即可起鍋。

佤族酸肉

佤族酸肉是滄源佤族自治縣小吃。將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淨,切片,入缸,加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陶罐,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和泥,密封罐口,醃漬1個月以上即成酸肉。在儲存期間隨時可以取食,但取後仍需蓋嚴罐口,取出的部分需在三、五天內吃完,否則容易變質。食用時大多切成薄片,與青蒜同炒。

在臨滄,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這麼多好吃的美食,這麼多特色的節日,絕對值你把旅遊的時間交給它。連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都把家安在這裡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來呢?

臨滄是佤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居住著23個民族,先後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恒春之都、中國最佳適宜居住城市等榮譽稱號。

【臨滄有什麼玩場】

說起臨滄的玩場,那可真是的太多了。這裡既有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又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還有歷史厚重的名勝古跡。就怕你來到這裡,玩不過來!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臨翔區城郊25公里處,其風光在歷史上曾為緬寧十佳之一,傳說因為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論道而得名。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徵為一體,是大自然賦予的極佳旅遊地。

南美拉祜古村

位於臨滄市臨翔區西南部,行走於村中,曲徑通幽。拉祜族特色的木屋在鬱鬱蔥蔥的植物間若隱若現,儼然是一個遠離喧囂的避世古村落。村中有很多體驗式木屋,節假日對外開放。屋外是散落的村舍,古樸自然,幾乎沒有現代設施的痕跡,而屋內卻是現代化的精美內裝,別有洞天、舒 適便利。加之村中保存完好的拉祜族傳統文化,讓人有種誤入另一個時空的穿越感。

翁丁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原生態佤族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列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這裡生活著傳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民,保留著原始的民居建築及其獨有的佤族文化,這裡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有人評價翁丁寨裡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縮影一般,記錄著佤山的遠古和現在。

滄源崖畫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岩畫。分佈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猛省、曼帕、丁來、吳良等10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約距今3000年。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紅色顏料繪成。顏料可能是用動物血調和赤鐵礦粉製作的。崖畫主要是狩獵、採集等生產活動及娛神等宗教活動的場面。還有戰爭凱旋圖,上繪幹欄式房屋建築及手持兵器、驅趕豬羊勝利而歸的人們。所畫粗獷古樸,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位於臨滄市滄源自治縣西北部,面積約600多公頃。由於是熱帶雨林區,各種闊葉植物生長迅速,形成平衡的生態群落,為各種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所。珍稀動物有:金錢豹、亞洲象、孟加拉虎、金絲猴、長臂猿、大蟒、巨蜥等,珍禽有:綠孔雀、犀鳥、白鷳、錦雞等。滄源自治縣一帶同湖北神農架一樣也曾有過“野人”的傳說,雖然至今沒人能證實“野人”的存在,但這裡確是一片神秘的土地。

廣允緬寺

位於臨滄市滄源自治縣城猛董大街北側,始建於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築。現存住殿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鬥世木架結構,由一圍廓式歇山頂三重簷殿堂與四方形五重簷亭閣組合而成。殿堂內牆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牆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建築藝術上,漢式建築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

猛庫大雪山

位於臨滄市雙江縣猛庫鎮境內,是邦馬山主峰,海拔3233.5米,從縣城所在地遠遠望去,重巒疊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綠色屏障。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樹群,雙江猛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直到1997年發生乾旱時才被世人發現。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這個野生古茶樹群以其神秘的生存環境和極高的科研價值吸引了無數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調研。對於千年古茶樹群的價值研究也一直在繼續,這裡是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

永德大雪山

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距縣城直線距離19公里,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是自然旅遊、探險旅遊的理想勝地。

魯史古鎮

位於臨滄市鳳慶縣縣城東北部,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200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列為全國210個特色小鎮之一;2013年成為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魯史古鎮是滇西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從總體上看,街場的佈局及民宅的建設風格都具有濃郁的宗教文化特點。同時,民居建築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響,也兼具南詔風格。

古墨村

位於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以其保存較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靈秀的情人河、獨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純樸濃郁的民風民俗獲評“中國傳統村落”“2013中國避暑小鎮”“牽手2014中國最美村鎮”。是一個坐落在滇西茶馬古道的一個古村。古墨的得名,是因為早期這裡出的文墨之人非常多。據說,這個村子在清朝年間考取進士的就有七人。這裡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磨坊群,碾子坊、榨油坊、造紙坊錯落有致,巧奪天工。建築都是採用石條為基、壘石為牆、青石板為頂、石頭鋪路、石板為橋的風格。

南汀河風景名勝區

位於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由孟定片區、景戈片區、福音山片區、清水河片區組成。這裡有鬱鬱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季雨林景觀;有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景觀;有蒼翠碧綠的大青山、火草山生物景觀;有豐厚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工藝品;有眾多的佛寺、白塔、岩畫、古人類穴居遺址等名勝古跡;有熱鬧非凡的邊貿口岸。可供邊貿購物、邊境跨國旅遊觀光,邊疆民族文化、邊境商貿歷史考察研究。

臨滄瀾滄江保護區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境內,跨臨滄、鳳慶、雲縣、雙江、耿馬、滄源六縣。區內植物區系極其複雜和多種,40%以上的面積屬於保存完好的天然原始狀態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區內有16個植被群系,植被類型為針葉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灌叢和竹林。保護區內發現迄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茶樹群落,面積約3.73平方千米。

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漫灣鎮,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佈,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

【臨滄有什麼節慶】

臨滄生活著這麼多的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節日,就怕去到臨滄的你,過不過來。在這裡,就先給你介紹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如果想感受臨滄當地的民族特色,你可以選擇在這些節日的時候過來。

摸你黑

佤族司崗裡摸你黑狂歡節每年“五一”期間在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辦。“摸你黑”起源於佤族民間用鍋底灰、牛血、泥土等塗抹在臉上驅邪並祈福求平安的習俗,已演變成用具有美容功效的天然植物“娘布洛”配製的塗料來相互塗抹,相互祝福。佤族的傳統觀念認為,神藥“娘布洛”抹在臉上身上會給人帶來祝福。

新米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是傳統新米節,這天全寨人聚集村寨廣場舉行傳統的“剽牛祭祀”、迎新穀、吃新米、鬥牛、摔跤、打獵、拉木鼓等活動。傍晚,他們燃起篝火、敲響木鼓、鳴放禮炮、吹起蘆笙、竹笛,彈響三弦,跳起傳統木鼓舞、甩發舞,舉行打歌狂歡活動,年輕人更是利用吉日尋找知音、傳播愛情,以示天長地久。人們通宵達旦, 歌舞狂歡,品嘗佳餚,豪飲美酒,慶賀豐收,與天“通話”,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瀾滄江啤酒狂歡節

從2005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屆,雲南瀾滄江酒業集團通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雲南臨滄市雲縣啤酒節以其自身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展示出了持續生命力,成為一個受當地人民群眾喜愛,並對周邊縣市產生廣泛影響的區域性節日活動。

永德芒果之鄉文化旅遊節

被譽為“芒果之鄉”“堅果之鄉”“訶子之鄉”的永德,以“綠色永德、湖濱城市、恒春古都、大美勝地”為定位,盛產芒果、荔枝、茶葉等特色產品,歷來就有芒果之鄉的美譽。每年的火紅7月,永德都會迎來盛大的芒果之鄉文化旅遊節。節日期間,永德將舉辦民族民間文藝展演、吃芒果比賽、芒果王評比、優質芒果產品展銷、永德文化旅遊產品展銷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臨滄有什麼好吃的】

臨滄好吃的真的是太多了,而且還具有民族特色,來到臨滄,要是不放開肚子痛痛快快的吃一次,那真的是對不起自己的臨滄之行了!臨滄的特色美食真是多的數不清,在這裡就不給你一一介紹了,如果你真的去到臨滄,你可以好好的問問當地人,在這裡就選擇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介紹給你吧,可別流口水!

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佤族語稱“布安納亞”,是佤族菜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也是佤族待客的上等佳餚,因其比稀粥要稠一些,有經過加工的雞肉混合,故俗稱雞肉爛飯。

稀豆粉米線

稀豆粉米線是臨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製作以豌豆粉、米線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後煮成稀粥燉好備用,在燙好的米線上蓋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生薑、油辣椒、花椒油、蒜泥、青蒜葉、味精、醬油等,食之味香可口。

火腿木瓜雞

臨滄風味佳餚,主要原料是臘火腿、白花木瓜、山地子雞。此屬藥膳佳餚,吃之不僅口感好,還有保健價值。

製作方法:把雞斬成小塊,用水煮去掉血水,木瓜去皮和核,切絲,薑切絲;火腿切片。鍋放少許油先把雞肉和薑先炒一下,放入木瓜絲、火腿和鹽一起炒出香味,加水煮到雞肉酥爛可口,加胡椒粉即可起鍋。

佤族酸肉

佤族酸肉是滄源佤族自治縣小吃。將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淨,切片,入缸,加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陶罐,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和泥,密封罐口,醃漬1個月以上即成酸肉。在儲存期間隨時可以取食,但取後仍需蓋嚴罐口,取出的部分需在三、五天內吃完,否則容易變質。食用時大多切成薄片,與青蒜同炒。

在臨滄,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這麼多好吃的美食,這麼多特色的節日,絕對值你把旅遊的時間交給它。連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都把家安在這裡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