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影裡的老蘇州城:原來是那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

很多導演都鍾情過蘇州的美,更何況這裡是曹雪芹心中“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彼時的蘇州有著超凡脫俗的容貌,在《紅樓夢》的前 80 回中,“蘇州”及“姑蘇”的字眼,共出現了 18 次,

可見作者對這裡的情愫。

而有一部電影,用短短2個小時,便道盡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蘇州城。

▲楊凡的《遊園驚夢》

選題選材很符合導演一向的風格,

這裡不多說,光是安靜欣賞三位主演的顏,就夠了。“遊園”和“驚夢”本是昆曲《牡丹亭》中亦真亦幻的一段愛情故事,電影選做名字,本身就包含了極大的戲劇性。

“在夢裡”,這是電影開頭的開場白,像一個發生在深宅裡,美好頹靡的夢境,夢的驚醒便成為了整部電影的敘事謎底所在。

給宮澤理惠、王祖賢、吳彥祖做背景的蘇州城,我覺得甚至是有點搶戲的。

很多鏡頭都讓人光顧著看遠處的桂花樹,高處的飛簷樓閣,而忽略了正在說著話的主人公。

好在影片的節奏慢悠悠,作為配樂的《牡丹亭》也娓娓道來,眼睛和耳朵來得及接收導演想傳達的美景和話語,像是從不著急把話說完的蘇州人,再著急也說不快的蘇州話。

看網上的評論,有人覺得導演手法奇怪,節奏拖遝,把好好的美景拍得催人犯困,我倒覺得挺好。大概這樣的風情,是唯江南以外的人不大懂的。

慢是一種藝術,能接受慢的人是有涵養和耐性的;能做到慢的人是有境界的,活得通透,少些欲望,卻帶點寂寞。

遊園 ·〔皂羅袍〕

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城美景奈何天,

賞心悅事誰家院。

影片大多都是用濾光鏡頭,那倒影似的楓葉和緩慢的推進,把蘇州園林獨有的空間設計,拍得格外靈動優雅。

正如二管家情不自持時,說的那句“夫人,您真高貴”,翠花(宮澤理惠飾)站在鏡頭裡,就是和園林的氣質合二為一的。同樣的靜謐,風情,矜貴,撩人。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以書寫回憶的形式,使得審美體驗的時間超越了影片時間。在老年榮蘭的回憶中,空間是片段式的、變幻的、閃現的。榮府,是一個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所有的蘇州園林一樣,宅園合一,既供榮老爺和姨太太們居住,也供游玩賞景,小巧、自由、精緻、淡雅。

老年榮蘭的很多回憶,都來自榮府各處景致的剪影,雕花鏤空的窗戶,以及青磚黛瓦、亭台樓榭,遊廊小徑蜿蜒其間,一湖碧波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眾從可觸摸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幻想。

驚夢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兒閑尋遍,

在幽閨自憐。

除了園林,這江南意向的光影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昆曲和戲子。

昆曲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昆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到晚明方至鼎盛的昆曲,仿佛是註定要成為一面鏡子,照出末世文化的無所適從。

席慕蓉的《戲子》中說:“請千萬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當真/也別隨著我的表演心碎/ 親愛的朋友/今生今世/我只是個戲子/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電影以《牡丹亭》貫穿始終,最驚豔的便是翠花和榮蘭幾度唱和的《皂羅袍》。翠花的唱腔,由昆曲表演藝術家,當時已是第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住的王奉梅配音,而做功身段則由昆劇演員親自指導,拿捏到位,情真意切。

一到昆曲的前奏響起,鏡頭便慢起來,亦是配合昆曲的詞。不管是《皂羅袍》,還是《山桃紅》,抑或《懶畫眉》和《步步嬌》,一曲曲下來,主角二人唱的既是景語,更是情語。

尋夢 ·〔懶畫眉〕

最撩人春色是今天,

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

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

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

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影片中,王祖賢飾演的榮蘭,是家道中落的新女性,“父母雖走得走,但給我留下了進步的思想”,於是她去做了女校的老師。女校取景自蘇州同裡,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女校——麗則女學。

麗則女學最早在同裡退思園裡,後來學生多了,容納不下,校長就在外面購地興建了新的校舍,那一年,是1916年,大概100年前。退思園現在是同裡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當年大名鼎鼎的麗則女學,時過境遷,卻一度成為性文化博物館。

影片對中國古典元素的運用,不僅找到了非常好的表現形式,而且韻味悠長。大量的留白仿佛讓故事性更加完整。

導演把宮澤理惠精緻的面容、王祖賢俊俏的氣質、和林青霞沙啞性☆禁☆感的聲線融會在一起,再配以昆曲優雅的唱作,委婉的滲透進《紅樓夢》的故事,送給觀眾們一個美得無與倫比的江南形象。王祖賢的唱作略顯生疏,卻也更顯得真實。

兩個主人公間的曖昧流轉,配合著蘇州獨有的模糊氣質,烘托中國古典戲曲的美感,讓人皆沉醉於這個獨特的時空,久久不願醒來,只一遍又一遍地感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蘇州還被哪些電影電視取過景?

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

來自/但莫微信

是唯江南以外的人不大懂的。

慢是一種藝術,能接受慢的人是有涵養和耐性的;能做到慢的人是有境界的,活得通透,少些欲望,卻帶點寂寞。

遊園 ·〔皂羅袍〕

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城美景奈何天,

賞心悅事誰家院。

影片大多都是用濾光鏡頭,那倒影似的楓葉和緩慢的推進,把蘇州園林獨有的空間設計,拍得格外靈動優雅。

正如二管家情不自持時,說的那句“夫人,您真高貴”,翠花(宮澤理惠飾)站在鏡頭裡,就是和園林的氣質合二為一的。同樣的靜謐,風情,矜貴,撩人。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以書寫回憶的形式,使得審美體驗的時間超越了影片時間。在老年榮蘭的回憶中,空間是片段式的、變幻的、閃現的。榮府,是一個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所有的蘇州園林一樣,宅園合一,既供榮老爺和姨太太們居住,也供游玩賞景,小巧、自由、精緻、淡雅。

老年榮蘭的很多回憶,都來自榮府各處景致的剪影,雕花鏤空的窗戶,以及青磚黛瓦、亭台樓榭,遊廊小徑蜿蜒其間,一湖碧波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眾從可觸摸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幻想。

驚夢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兒閑尋遍,

在幽閨自憐。

除了園林,這江南意向的光影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昆曲和戲子。

昆曲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昆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到晚明方至鼎盛的昆曲,仿佛是註定要成為一面鏡子,照出末世文化的無所適從。

席慕蓉的《戲子》中說:“請千萬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當真/也別隨著我的表演心碎/ 親愛的朋友/今生今世/我只是個戲子/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電影以《牡丹亭》貫穿始終,最驚豔的便是翠花和榮蘭幾度唱和的《皂羅袍》。翠花的唱腔,由昆曲表演藝術家,當時已是第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住的王奉梅配音,而做功身段則由昆劇演員親自指導,拿捏到位,情真意切。

一到昆曲的前奏響起,鏡頭便慢起來,亦是配合昆曲的詞。不管是《皂羅袍》,還是《山桃紅》,抑或《懶畫眉》和《步步嬌》,一曲曲下來,主角二人唱的既是景語,更是情語。

尋夢 ·〔懶畫眉〕

最撩人春色是今天,

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

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

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

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影片中,王祖賢飾演的榮蘭,是家道中落的新女性,“父母雖走得走,但給我留下了進步的思想”,於是她去做了女校的老師。女校取景自蘇州同裡,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女校——麗則女學。

麗則女學最早在同裡退思園裡,後來學生多了,容納不下,校長就在外面購地興建了新的校舍,那一年,是1916年,大概100年前。退思園現在是同裡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當年大名鼎鼎的麗則女學,時過境遷,卻一度成為性文化博物館。

影片對中國古典元素的運用,不僅找到了非常好的表現形式,而且韻味悠長。大量的留白仿佛讓故事性更加完整。

導演把宮澤理惠精緻的面容、王祖賢俊俏的氣質、和林青霞沙啞性☆禁☆感的聲線融會在一起,再配以昆曲優雅的唱作,委婉的滲透進《紅樓夢》的故事,送給觀眾們一個美得無與倫比的江南形象。王祖賢的唱作略顯生疏,卻也更顯得真實。

兩個主人公間的曖昧流轉,配合著蘇州獨有的模糊氣質,烘托中國古典戲曲的美感,讓人皆沉醉於這個獨特的時空,久久不願醒來,只一遍又一遍地感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蘇州還被哪些電影電視取過景?

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哦!

來自/但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