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趕緊自查!現在你的手頭上的這些銀行卡可能沒法用了!

點擊上方“棲霞普法”訂閱關注我們

注意!

有些銀行卡老是不用

可能就不能用了

今年11月起,一批“雙零卡”將被限用。

根據浦發銀行日前發佈的公告,該行將於11月對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含)髮卡且今年前3個季度未發生任何交易的雙零卡進行帳戶資訊管理升級,升級後長期不用的“雙零卡”將不能正常使用。

這也是繼招商銀行後,又一家商業銀行對“沉睡卡”明確“清理”時限。那麼,哪些銀行卡可能會被清理?銀行卡被凍結又該如何處理?

清理“雙零卡”,多家銀行有動作

“雙零卡”是指帳戶餘額為零,且不存在任何未結清資訊的銀行卡。

浦發銀行公告稱,自2017年11月開始,對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含)髮卡且今年前3個季度未發生任何交易的“雙零卡”進行帳戶資訊管理升級。升級後,長期不用的“雙零卡”將不能正常使用,同時帳戶資訊將不會在包括網銀、手機銀行、電話銀行、自助設備等管道顯示。

這並非是銀行業對“雙零卡”的首次清理。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10家銀行表示將對“雙零卡”進行“休眠”操作,判斷未使用的標準時限為18個月至5年不等。

今年6月初,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於2017年7月15日開始,對不符合條件的長期未使用且餘額為零的個人帳戶進行銷戶處理。

工商銀行自2016年12月1日起,對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暫停其非櫃面業務,進行“凍卡”措施。

工行相關人士表示,如果沒有特殊備案,對長期未使用且餘額為零的個人帳戶,工商銀行一直以來都是採取自動銷戶的辦法。長期一般是指1-2年。由於不同地區和支行的執行有所差異,銀行卡具體是否被銷戶,需要持卡人自行到當地網點查詢。

“沉睡卡”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資料,截至2016年底,銀行卡累計髮卡量63.7億張,其中約21.9億張卡片為“沉睡卡”。也就是說,每個人持有的“沉睡卡”接近2張。

據瞭解,“沉睡卡”一直不被使用,將會造成許多隱患,不僅佔用銀行管理資源,而且還可能給持卡人帶來被盜刷和資訊洩露的風險。

“沉睡卡”有可能帶來的隱患如下:

增加持卡人支出。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管是否啟動,

一旦持卡人簽字確認,銀行就會收取年費,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只要信用卡申請被銀行批准了,卡片發了,啟動與否,都會出現在持卡人的信用報告裡。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拖欠年費,從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增加盜刷風險。“沉睡卡”長期處於睡眠狀態,被他人獲取後不易被持卡人察覺,盜刷風險大增。

造成銀行管理資源浪費,長期不動的帳戶還成為了銀行內部風險點。

所以,為了自己的資金安全,對於長期不用的銀行卡進行銷戶處理,尤其是單一磁條卡,如果確認不會再用了,建議去銀行進行銷戶。

銀行清卡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

央行規定:從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客戶在同一銀行只能開立一個I類帳戶。同時,從2016年10月1日起,若新開的個人銀行帳戶自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沒有交易記錄,該帳戶將無法通過除櫃面之外的其他管道辦理業務。

在之前,用戶辦理銀行卡,特別是辦理儲蓄卡時,由於並未受到相關限制,所以導致用戶在同一家銀行辦理多張銀行卡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招商銀行櫃員表示,若帳戶被自動銷戶後,帳戶原本欠繳的管理費、短信提醒費不需要補交,也不會影響個人征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強調,“沉睡卡”清理工作只會通過公告形式告知消費者,並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因此消費者應整理下自持銀行卡資訊,以防自身交易帶來不便。

身份證過期半年也將暫停非櫃面業務

與“沉睡”銀行卡的情況類似,近日,部分銀行紛紛發佈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規定,身份證件過期的市民,也將暫停銀行非櫃面業務。

民生銀行就宣佈對個人客戶身份證件過期6個月暫停非櫃面業務,而平安銀行也發佈公告稱,針對證件過期後仍未更新的客戶暫停其帳戶非櫃面業務。

從今年9月22日起,平安銀行每日新增的證件過期客戶,系統將作暫停非櫃面業務處理;如果證件有效期小於等於2017年9月22日,在滿足監管要求並兼顧客戶體驗的前提下,銀行對該批客戶延長3個月更新期限,即在2017年12月21日前對仍未更新的存量客戶限制非櫃面業務。

客戶可根據自身證件類型,自行選擇線上自助更新或線下網點更新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資訊更新後,次日就可恢復非櫃面業務辦理。

如何喚醒“沉睡卡”

有銀行人士建議,如果想喚醒這些“沉睡中”的卡片方法很簡單,只需要通過銀行櫃面、ATM自主管道、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等任意管道辦理一筆業務或者進行轉帳等交易,並不會被銀行強制進行銷戶。

為了避免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都在公告中寫明瞭“沉睡卡復活”的辦法。其他幾大銀行也相繼發佈了關於“沉睡卡”的相關處理規則,具體可上官網查詢。

銀行人士:應及時註銷,銷卡不用回原籍

央行去年發佈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對於半年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銀行會對其暫停非櫃面業務。同時,銀行會對存款人帳戶進行摸排清理並要求作出說明,對於無法核實的,銀行會引導存款人撤銷或歸併帳戶,保留一個Ⅰ類戶。

在此情況下,銀行人士建議持卡人應主動地對自己的Ⅰ類銀行卡帳戶進行整理和歸併,其中對於帳戶裡資金為零且長期不使用的帳戶應當及時註銷,在註銷銀行卡帳戶前應注意解除綁定的代扣代繳、協力廠商存管、關聯還款等各類協力廠商協議。

據瞭解,其實許多長期閒置的銀行卡,是持卡人在外地學習或工作時辦理的。由於跨地區使用會增加一些成本,而且原來異地銷戶或啟動需要到開戶行辦理,非常麻煩,所以銀行卡變成了“沉睡卡”。

目前商業銀行已經逐漸打破“銷卡回原籍”限制,據不完全統計,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已支持異地銷戶業務,不受開戶行地域限制,具體的辦理方式需向髮卡行諮詢。

所以,為了自己的資金安全,對於長期不用的銀行卡進行銷戶處理,尤其是單一磁條卡,如果確認不會再用了,建議去銀行進行銷戶。

銀行清卡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

央行規定:從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客戶在同一銀行只能開立一個I類帳戶。同時,從2016年10月1日起,若新開的個人銀行帳戶自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沒有交易記錄,該帳戶將無法通過除櫃面之外的其他管道辦理業務。

在之前,用戶辦理銀行卡,特別是辦理儲蓄卡時,由於並未受到相關限制,所以導致用戶在同一家銀行辦理多張銀行卡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招商銀行櫃員表示,若帳戶被自動銷戶後,帳戶原本欠繳的管理費、短信提醒費不需要補交,也不會影響個人征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強調,“沉睡卡”清理工作只會通過公告形式告知消費者,並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因此消費者應整理下自持銀行卡資訊,以防自身交易帶來不便。

身份證過期半年也將暫停非櫃面業務

與“沉睡”銀行卡的情況類似,近日,部分銀行紛紛發佈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規定,身份證件過期的市民,也將暫停銀行非櫃面業務。

民生銀行就宣佈對個人客戶身份證件過期6個月暫停非櫃面業務,而平安銀行也發佈公告稱,針對證件過期後仍未更新的客戶暫停其帳戶非櫃面業務。

從今年9月22日起,平安銀行每日新增的證件過期客戶,系統將作暫停非櫃面業務處理;如果證件有效期小於等於2017年9月22日,在滿足監管要求並兼顧客戶體驗的前提下,銀行對該批客戶延長3個月更新期限,即在2017年12月21日前對仍未更新的存量客戶限制非櫃面業務。

客戶可根據自身證件類型,自行選擇線上自助更新或線下網點更新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資訊更新後,次日就可恢復非櫃面業務辦理。

如何喚醒“沉睡卡”

有銀行人士建議,如果想喚醒這些“沉睡中”的卡片方法很簡單,只需要通過銀行櫃面、ATM自主管道、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等任意管道辦理一筆業務或者進行轉帳等交易,並不會被銀行強制進行銷戶。

為了避免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都在公告中寫明瞭“沉睡卡復活”的辦法。其他幾大銀行也相繼發佈了關於“沉睡卡”的相關處理規則,具體可上官網查詢。

銀行人士:應及時註銷,銷卡不用回原籍

央行去年發佈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對於半年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銀行會對其暫停非櫃面業務。同時,銀行會對存款人帳戶進行摸排清理並要求作出說明,對於無法核實的,銀行會引導存款人撤銷或歸併帳戶,保留一個Ⅰ類戶。

在此情況下,銀行人士建議持卡人應主動地對自己的Ⅰ類銀行卡帳戶進行整理和歸併,其中對於帳戶裡資金為零且長期不使用的帳戶應當及時註銷,在註銷銀行卡帳戶前應注意解除綁定的代扣代繳、協力廠商存管、關聯還款等各類協力廠商協議。

據瞭解,其實許多長期閒置的銀行卡,是持卡人在外地學習或工作時辦理的。由於跨地區使用會增加一些成本,而且原來異地銷戶或啟動需要到開戶行辦理,非常麻煩,所以銀行卡變成了“沉睡卡”。

目前商業銀行已經逐漸打破“銷卡回原籍”限制,據不完全統計,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已支持異地銷戶業務,不受開戶行地域限制,具體的辦理方式需向髮卡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