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自詡為“拿破崙”,卻成了近代史上最可悲的國家領袖

拿破崙在西方歷史上的影響毋庸置疑,因此自從拿破崙之後,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將拿破崙視為偶像,自詡為“拿破崙再世”。而在這些自詡為“拿破崙”的國家領導人中,巴拉圭前總統法蘭西斯柯·洛佩斯堪稱是最可悲也最可笑的一個了。

法蘭西斯柯·洛佩斯

法蘭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卡裡略,簡稱洛佩斯,其父卡洛斯·安東尼奧·洛佩斯·因斯福蘭是巴拉圭的獨裁總統。在洛佩斯父子兩代的治理下,巴拉圭一度成為南美地區人均最富裕的國家,

興建了鐵路、船廠、鋼鐵廠等等現代化設施。

由於歐洲殖民的原因,導致獨立後的南美各國之間存在很多領土主權上的爭端,作為內陸國的巴拉圭尤其如此。因此法蘭西斯柯·洛佩斯(以下簡稱小洛佩斯)上臺後從歐洲引進先進戰法和裝備,

將巴拉圭軍隊打造成南美最強的軍隊之一。

有了強大的軍隊,小洛佩斯便想通過戰爭成就如拿破崙一般的偉業。1864年,烏拉圭發生政變,由巴西支持的紅黨推翻了由巴拉圭支持的白黨。小洛佩斯于當年11月對巴西、烏拉圭宣戰,南美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巴拉圭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巴拉圭和烏拉圭之間隔著阿根廷領土,小洛佩斯向阿根廷借道。可是阿根廷也是烏拉圭紅党的支持者,當然拒絕了小洛佩斯的請求。結果小洛佩斯一怒之下向阿根廷宣戰。1865年5月,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組成對巴拉圭作戰的三國同盟。

時為巴西皇帝的佩德羅二世

巴拉圭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非常懸殊,當時巴西人口為1000萬、阿根廷150萬、烏拉圭25萬至30萬,而巴拉圭只有30萬至40萬,在資源、領土面積和武器製造也是相差懸殊,而且巴拉圭還處在極端不利的兩線作戰態勢之下。

雖然作戰勇猛的巴拉圭軍一度佔據戰場主動,但隨著三國同盟將戰爭潛力發揮出來,巴拉圭的失敗就已經是時間問題了。1868年,聯軍攻克巴拉圭首都亞松森。1870年,堅持抵抗的小洛佩斯被巴西軍擒獲後砍死,巴拉圭戰爭結束。

巴拉圭戰爭導致巴拉圭失去了5.5萬平方英里的領土,更要命的是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巴拉圭在戰爭中是全民皆兵,所以到戰爭結束時巴拉圭人口減少到22萬,其中男性人口不到3萬。而之前巴拉圭取得的經濟和工業成果也被徹底摧毀。

戰後的巴拉圭版圖,斜線部分為割讓領土

巴拉圭戰爭導致巴拉圭元氣大傷,至今都無法真正恢復。而夢想成為“拿破崙”的小洛佩斯雖然至今仍被某些人視為不屈的英雄,但仍然不可否認其在戰略決策上的嚴重失誤。

更要命的是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巴拉圭在戰爭中是全民皆兵,所以到戰爭結束時巴拉圭人口減少到22萬,其中男性人口不到3萬。而之前巴拉圭取得的經濟和工業成果也被徹底摧毀。

戰後的巴拉圭版圖,斜線部分為割讓領土

巴拉圭戰爭導致巴拉圭元氣大傷,至今都無法真正恢復。而夢想成為“拿破崙”的小洛佩斯雖然至今仍被某些人視為不屈的英雄,但仍然不可否認其在戰略決策上的嚴重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