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居中藏著一個動漫博物館,可以看到宮崎駿的手稿哦!

宮崎駿的《龍貓》、《天空之城》,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中國的《黑貓警長》、《大鬧天宮》、《葫蘆娃》……60後、70後、80後,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都能在這裡找到,而且9成以上都是大師們的原作手稿。

在廣州華僑新村的一座民居裡“藏”有一個動漫博物館,

也是中國首家收藏有中外動漫名家作品的博物館。

在廣州打造一個承載動漫靈魂的地方

JC動漫館是一家私人博物館,其創辦人是《漫友》創辦人、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說起創辦動漫博物館的初衷,金城表示:“動漫是一種流行文化,同時也有藝術屬性。像中國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就在世界上獲得了很多動漫獎項,

藝術成就很高;而動漫大師的原作手稿一直是作為藝術品被藏家所追逐的,蘇富比等頂級拍賣行每年都有動漫手稿的拍賣專場。”

金城1997年創辦《漫友》雜誌,至今正好20年,在此期間與國內外同行以畫會友,交換、饋贈作品,加上在各種拍賣會上所得,逐漸積累了上萬幅的名家原作手稿,兩年前建立了JC動漫館。金城說:“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扶持動漫產業,

但動漫的源頭還是藝術創作,作品在精神上要有感召力,要挖掘其藝術價值。廣州文化產業根基很好,也希望在這座城市中有一個能承載動漫靈魂的地方,希望當漫畫作者靈感枯竭的時候,來這裡走一走就能獲得無窮力量。”

△蝙蝠俠展區

展館占地約1000平方米,分為陳列展區、專題展區,附有多功能廳和兩間藝術家工作室。目前展品約500幅左右,相對于金城上萬幅的收藏,展出的僅是一小部分。目前公眾想要參觀該博物館需要到JC動漫館的公眾號上進行預約,金城說:“展品每年會作一次更換和調整,但因為展館面積不大、又處在民居中,接待能力有限,一般都將預約公眾的參觀行程安排在週末。不過我們對業內同行和漫畫作者是隨時開放的,

也有不少外國同行慕名而來。”

目前也有政府部門在與展館接觸,希望以館內藏品為核心,另外打造面積更大,帶動文、商、旅的動漫景點。不過金城表示:“我們還是希望做得更純粹些,不能太商業化,希望展出的是動漫最核心的藝術魅力。”

看點一

鐵臂阿童木與孫悟空“合影”

眾多展品中有哪些最值得一看的?鐵臂阿童木與孫悟空的“合影”不能錯過。

日本漫畫在中國享有頗高的知名度,殊不知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父的手塚治蟲對中國動畫片《大鬧天宮》非常佩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幾次來到中國進行學習借鑒,以提升日本漫畫的表現力,在此期間他將自己創作的動畫人物鐵壁阿童木與中國的孫悟空畫在了一起。不過,動漫館裡展出的是一件複製品。

看點二

經歷200多輪舉牌拍回《天空之城》手稿

館內收藏的眾多宮崎駿的手稿是實實在在的真品!

展館和工作室內都擺放有不少可愛的龍貓玩偶,可見金城對宮崎駿的喜愛。在金城眼中,宮崎駿的魅力在於:首先是作品的和平主題、環保主題,其價值觀獲得人們的一致認同。此外,在表現力上比一般的日本漫畫更加豐富,不是一味的大眼睛,人物有生活味道。

動漫館內收藏有《龍貓》的手繪原稿,還有數十幅《天空之城》的鉛筆手稿,這是金城在日本一場拍賣會上花費幾百萬所得。當時日本媒體也對拍賣會進行了報導,稱:拍賣異常激烈,經過200多輪舉牌,宮崎駿手稿被一位中國買家拍走。金城坦言:“只是非常喜歡那個作品,舉牌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多少錢。”

看點三

《丁丁歷險記》手繪原稿價值上千萬

JC動漫館還有一個“鎮館之寶”——價值上千萬的《丁丁歷險記》的兩幅原作手稿。

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享譽世界,而對中國的“丁丁迷”來說,《藍蓮花》和《丁丁在西藏》是最感親切的,因為埃爾熱讓丁丁來到了中國,在十裡洋場的上海和神奇的西藏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金城說:“這兩幅丁丁的原稿曾是比利時參加1967年世界博覽會的展品,後來通過拍賣輾轉來到中國,非常難得。”

△《藍蓮花》手稿

看點四

《黑貓警長》原版資料贈與展館收藏

館內不僅收藏有國外著名的動漫作品,中國的動漫作品更加豐富。其中,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動畫片《黑貓警長》可謂是60後、70後、80後幾代人的集體回憶。作為60後的蘇女士還記著,當年自己正在讀大一,學校規定周日晚8點要回到學校,為了追看《黑貓警長》,特意向班主任申請晚些回校。

JC動漫館就收藏有《黑貓警長》的賽璐璐片、角色設計稿、分鏡稿等幾乎所有資料。金城告訴記者:“我和該片的編劇、美術、導演戴鐵郎是好友,現在戴先生已經90高齡,我每年都會去上海看望他,每次見面他還在和我討論下一部動畫片要做什麼。”據悉,有關《黑貓警長》的所有資料均是戴鐵郎無償贈送給動漫館的,金城表示:“這批資料的價值無限,為了回報戴先生的這種信任,唯有將作品的藝術成就、學術價值更好展現,並做好中國動漫藝術的傳承。”

呼籲新一代漫畫作者畫手繪原稿

現今,一些在網上連載的漫畫作品已經沒有手繪原稿,作者直接在電腦上畫,效率更高、效果更炫目。對此,金城表示有些遺憾,他說:“我們呼籲漫畫作者還要畫手繪原稿,手繪是漫畫家的重要技能,手繪稿是藝術品,是漫畫除了出版之外的二度價值,美術館收藏的都是手繪稿,沒有原稿對作者而言也是挺虧的。”金城還告訴記者,現在在歐美和日本,手繪稿還是主流,“因為中國的動漫發展歷史比較特殊,中間出現了斷代。老的動漫藝術家在改革開放後紛紛轉行,現在的動漫作者以80後為主,基本上是從頭來過。”

《漫友》《爆笑校園》《烏龍院》是80後、90後們的青春記憶,金城也表示:“我們也收藏有很多像夏達、朱斌的原稿,如果展館空間足夠、適當的時候也會做一些專題展出。”

那麼,對於現在的動漫市場,金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表示,當前市場上的網路漫畫過度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很難產生經典的大IP,“這也是由於網路漫畫剛剛興起,還處於娛樂、搞笑階段,思想性不夠強。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需要給讀者和創作者時間,未來希望能夠有更為豐富的人物形象出現和正確的價值觀指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淘金路58號首層

參觀要求:在公眾號JC動漫博物館上提前預約

費用:免費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杜娟、趙方圓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王燕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吳一釩

不過,動漫館裡展出的是一件複製品。

看點二

經歷200多輪舉牌拍回《天空之城》手稿

館內收藏的眾多宮崎駿的手稿是實實在在的真品!

展館和工作室內都擺放有不少可愛的龍貓玩偶,可見金城對宮崎駿的喜愛。在金城眼中,宮崎駿的魅力在於:首先是作品的和平主題、環保主題,其價值觀獲得人們的一致認同。此外,在表現力上比一般的日本漫畫更加豐富,不是一味的大眼睛,人物有生活味道。

動漫館內收藏有《龍貓》的手繪原稿,還有數十幅《天空之城》的鉛筆手稿,這是金城在日本一場拍賣會上花費幾百萬所得。當時日本媒體也對拍賣會進行了報導,稱:拍賣異常激烈,經過200多輪舉牌,宮崎駿手稿被一位中國買家拍走。金城坦言:“只是非常喜歡那個作品,舉牌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多少錢。”

看點三

《丁丁歷險記》手繪原稿價值上千萬

JC動漫館還有一個“鎮館之寶”——價值上千萬的《丁丁歷險記》的兩幅原作手稿。

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享譽世界,而對中國的“丁丁迷”來說,《藍蓮花》和《丁丁在西藏》是最感親切的,因為埃爾熱讓丁丁來到了中國,在十裡洋場的上海和神奇的西藏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金城說:“這兩幅丁丁的原稿曾是比利時參加1967年世界博覽會的展品,後來通過拍賣輾轉來到中國,非常難得。”

△《藍蓮花》手稿

看點四

《黑貓警長》原版資料贈與展館收藏

館內不僅收藏有國外著名的動漫作品,中國的動漫作品更加豐富。其中,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動畫片《黑貓警長》可謂是60後、70後、80後幾代人的集體回憶。作為60後的蘇女士還記著,當年自己正在讀大一,學校規定周日晚8點要回到學校,為了追看《黑貓警長》,特意向班主任申請晚些回校。

JC動漫館就收藏有《黑貓警長》的賽璐璐片、角色設計稿、分鏡稿等幾乎所有資料。金城告訴記者:“我和該片的編劇、美術、導演戴鐵郎是好友,現在戴先生已經90高齡,我每年都會去上海看望他,每次見面他還在和我討論下一部動畫片要做什麼。”據悉,有關《黑貓警長》的所有資料均是戴鐵郎無償贈送給動漫館的,金城表示:“這批資料的價值無限,為了回報戴先生的這種信任,唯有將作品的藝術成就、學術價值更好展現,並做好中國動漫藝術的傳承。”

呼籲新一代漫畫作者畫手繪原稿

現今,一些在網上連載的漫畫作品已經沒有手繪原稿,作者直接在電腦上畫,效率更高、效果更炫目。對此,金城表示有些遺憾,他說:“我們呼籲漫畫作者還要畫手繪原稿,手繪是漫畫家的重要技能,手繪稿是藝術品,是漫畫除了出版之外的二度價值,美術館收藏的都是手繪稿,沒有原稿對作者而言也是挺虧的。”金城還告訴記者,現在在歐美和日本,手繪稿還是主流,“因為中國的動漫發展歷史比較特殊,中間出現了斷代。老的動漫藝術家在改革開放後紛紛轉行,現在的動漫作者以80後為主,基本上是從頭來過。”

《漫友》《爆笑校園》《烏龍院》是80後、90後們的青春記憶,金城也表示:“我們也收藏有很多像夏達、朱斌的原稿,如果展館空間足夠、適當的時候也會做一些專題展出。”

那麼,對於現在的動漫市場,金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表示,當前市場上的網路漫畫過度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很難產生經典的大IP,“這也是由於網路漫畫剛剛興起,還處於娛樂、搞笑階段,思想性不夠強。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需要給讀者和創作者時間,未來希望能夠有更為豐富的人物形象出現和正確的價值觀指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淘金路58號首層

參觀要求:在公眾號JC動漫博物館上提前預約

費用:免費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杜娟、趙方圓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王燕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吳一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