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特野馬、雪佛蘭科邁羅和道奇挑戰者究竟誰牛

我對肌肉車有著濃厚的感情,因為肌肉車是真正的男人車。 對於野馬、大黃蜂、挑戰者來說,他們各有優缺點:

福特野馬GT是美系車中操控最好的選擇之一,野馬非常願意在彎道中行走,在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輪胎的幫助下獲得了充足的抓地力。油門、制動和離合器踏板的位置設計都令人滿意,很適合做跟趾動作。五前速手動變速箱換擋輕巧準確,相比大黃蜂和挑戰者的Tremec 6060手動變速箱更討人喜歡。野馬的這台V8發動機運轉順滑,315 hp的動力輸出可輕鬆應對1621千克的車身。

即使測試路面並不理想,但輪胎總是緊咬地面,因此我們可以很放心的調控V8的雄厚扭矩,加上野馬的轉向靈敏易控,比挑戰者和大黃蜂更容易拉高車速。 道奇挑戰者的方向盤大得如同遊艇舵盤一般,R/T偏軟的懸架設定令車身出現過多的側傾和搖晃,制動、轉向或者大力踩下油門都會對車身姿態造成過多影響。儘管挑戰者的這種車身特性擁有良好的預見性,
但在緊急情況下調整方向和車身動態卻並不容易。固特異Eagle RS-A輪胎的表現遠不及對手的倍耐力P Zero,你甚至可以在極限狀態下感受到胎肩的顫動。

雪佛蘭大黃蜂的這台V8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非常線性,轉向的速度比野馬更慢一些,

但也很準確並且具有預見性。抬起離合器踏板時,接合動作來得很快,如果速度稍快會導致發動機熄火。大黃蜂的操控安全性頗高,即使在不良路面,倍耐力輪胎的抓地力也很強。極限到來時大黃蜂會表現為轉向不足,補救起來並不困難。後輪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而不會出現打滑,大黃蜂的循跡能力值得一贊,即使彎道中有些凹凸,大黃蜂的車速也能輕鬆壓過挑戰者和野馬。
由於大黃蜂是新近推出的車型,因此我們對它的要求要比野馬和挑戰者更高一些。大黃蜂的離合器特性不太容易掌控,由於接合點比較模糊,容易導致發動機出現熄火。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相比野馬足足多出111 hp,透進座艙內的噪音卻比野馬要小。但論及轉向清晰度,大黃蜂就比野馬遜色許多。在車身在彎道中的穩定性,大黃蜂介於野馬和挑戰者之間,沒有挑戰者那種誇張的擺動,
但又與野馬的穩定感有些距離。在一些欠缺抓地力的彎道中,野馬雖然能靈巧的殺進彎心,但隨後便開始緊張起來,甚至出現側滑。大黃蜂的進彎動作不及野馬流暢,但卻擁有更高的極限,車身動態表現更趨成熟。

道奇挑戰者的方向盤大得如同遊艇舵盤一般,R/T偏軟的懸架設定令車身出現過多的側傾和搖晃,制動、轉向或者大力踩下油門都會對車身姿態造成過多影響。儘管挑戰者的這種車身特性擁有良好的預見性,但在緊急情況下調整方向和車身動態卻並不容易。固特異Eagle RS-A輪胎的表現遠不及對手的倍耐力P Zero,你甚至可以在極限狀態下感受到胎肩的顫動。挑戰者在彎道中容易出現轉向不足,制動系統也是三輛車中表現最差的。多彎的測試路段並不適合挑戰者,但它擅長於高速巡航,厚實的座椅帶來非常棒的舒適性。5.7升V8 Hemi發動機工作順暢,悅耳的運轉聲有選擇性的傳進車廂內,令人陶醉。駕駛員腳部空間有些狹窄,偏高的制動踏板與油門踏板相隔太遠,不適於做跟趾動作。 與大黃蜂相比,挑戰者也要寬敞四分之一還多。在筆直的高速公路巡航,挑戰者會提高極佳的舒適度。但在崎嶇的山路上,不得不因為車身搖擺幅度太大而收緊油門,V8發動機無處發揮,只能小心翼翼的前行。在極力控制車速時,你會發現挑戰者的制動系統非常脆弱,需要留出更長的制動距離。此外,挑戰者1884千克的整備品質相比大黃蜂SS多出134千克,相比野馬多出263千克,這也是挑戰者的操控性不及兩位對手的重要原因。

R/T偏軟的懸架設定令車身出現過多的側傾和搖晃,制動、轉向或者大力踩下油門都會對車身姿態造成過多影響。儘管挑戰者的這種車身特性擁有良好的預見性,但在緊急情況下調整方向和車身動態卻並不容易。固特異Eagle RS-A輪胎的表現遠不及對手的倍耐力P Zero,你甚至可以在極限狀態下感受到胎肩的顫動。挑戰者在彎道中容易出現轉向不足,制動系統也是三輛車中表現最差的。多彎的測試路段並不適合挑戰者,但它擅長於高速巡航,厚實的座椅帶來非常棒的舒適性。5.7升V8 Hemi發動機工作順暢,悅耳的運轉聲有選擇性的傳進車廂內,令人陶醉。駕駛員腳部空間有些狹窄,偏高的制動踏板與油門踏板相隔太遠,不適於做跟趾動作。 與大黃蜂相比,挑戰者也要寬敞四分之一還多。在筆直的高速公路巡航,挑戰者會提高極佳的舒適度。但在崎嶇的山路上,不得不因為車身搖擺幅度太大而收緊油門,V8發動機無處發揮,只能小心翼翼的前行。在極力控制車速時,你會發現挑戰者的制動系統非常脆弱,需要留出更長的制動距離。此外,挑戰者1884千克的整備品質相比大黃蜂SS多出134千克,相比野馬多出263千克,這也是挑戰者的操控性不及兩位對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