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守寡時間最長的3個女人 第一名竟長達101年

導語: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人一生都被視為男人的附庸,而丈夫死後還要守節不嫁。尤其是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論越來越盛行,社會對女子守貞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到了清朝,女子根深蒂固的守貞節思想和行為更是達到無以復加的巔峰。下面筆者選出了清朝三位為守貞而堅持守寡時間最長的女性,她們的行為受到朝廷和地方的褒獎,樹立了貞節牌坊,甚至還載入了史冊。

段氏 守寡七十九年

《高節婦傳》記載,段氏女生于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長到十三四歲便早早地嫁給京城一位姓高的平民百姓,婚後兩人生下兩個兒子。但是很不幸,丈夫早逝,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方十七歲的妻子段氏。從此以後,段氏艱辛地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期間雖然哥哥力勸其再嫁,可是都被段氏嚴厲拒絕。

由於段氏的境遇太困難,她的一個兒子也早早死去,另一個兒子長大後也因為犯罪而被流放。

萬幸的是,段氏的孫子卻十分爭氣,不但發奮讀書還考取了康熙年間的進士得以光耀門楣,也侍奉著奶奶段氏安度晚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段氏以九十六歲高齡去世,她從十七歲守寡,竟然守了七十九年。

董氏 守寡八十年

《清史稿.列女傳》記載,董氏女從十五歲開始守寡,直至九十五歲去世,守寡整整八十年。

楊氏 守寡一百零一年

《清史稿.列女傳》記載,楊氏女生于順治十四年(1657年),長大後嫁李豁然為妻。康熙十五年(1676年),丈夫去世,楊氏僅十九歲。此後楊氏守寡帶著兒子生活,繼續孝敬公婆,兒子長大後雖娶妻生子但也不幸早亡。守寡的楊氏繼續帶著守寡的兒媳婦撫養孫子,並將孫子順利養大成人。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楊氏去世,享年一百二十歲,守寡竟長達一百零一年,創造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真實可查的守寡年數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後也許無來者了。

後記:由於封建禮教的摧殘壓迫,女性被禁錮了人身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她們從十幾歲的青春妙齡開始守寡,

是怎麼忍受著長達上百年的孤苦歲月的呢?筆者看到書中有一位寡婦的話,她也許說出了絕大多數女性度日的方式:“餓了就吃,累了就睡,其它時間就拼命勞動幹活,使自己時刻保持忙碌而無暇去想別的事情,慢慢就會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