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借錢、賣車庫、刷花唄,他花了100w卻只造了一個院子

「你們文藝青年是不是都愛留長髮?」

「不是啊!只是在大理找不到好的理髮店。

這是我和徐捷的第一次對話,這個答案,我是服氣的。

文末有驚喜

到達大理古城已經7點多了,我下了車,站在巷子口,大概30秒之後,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伴著背後的一束光,從巷子裡跑出來,怎麼看,都像電影裡大人物亮相的場景。

徐捷,新大理人,一個留著卷毛長髮,皮膚黝黑的小身板重慶人。

在大城市裡,30歲左右的年輕人,有的迫切於安家立業,有的感到前途迷茫,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焦慮的神情。

同樣30歲的徐捷,臉上卻總是雲淡風輕,就和他在大理的院子一樣。

果念既不靠洱海,也看不見蒼山,它藏在大理古城一條七彎八拐的小巷子裡,左右兩邊都是民宅。門口的招牌已經摘了,一不小心,可能就走過頭了。

果念只有四間房,與其說是酒店或客棧,倒不如說是4間臥室的家。

如果你足夠瞭解謝柯,住進果念,你就知道這是他獨有的設計語言。

謝柯是西南地區很有名的設計師,徐捷的民宿卻只是4間房的小院子。相差將近20歲的兩人,後來成了忘年之交。

徐捷(左)和謝柯(右)

在大理,看似不可能的事,往往發生的概率更高。

「他身上有年輕人少見的乾淨氣質,特別真誠,他來大理是為了生活,和我氣味相投」

在大理人民路相遇之後,謝柯決定自降設計費幫助這個內斂的年輕人。

開工之後,

困難比想像中更多。首先就是錢,父親反對他做民宿的事,開源節流中的源就沒了。於是,他賣了在重慶的車位,找朋友東拼西湊了一些,甚至,還借了花唄。

當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會想到一萬種達到目的的辦法。

不滿意當地的工藝,於是花了3個月等重慶的施工團隊;大設計師的檔期總是排的很滿,然後花了2個月等設計稿;眼看著就剩軟裝了,又等了1個月。

就這樣,他花了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打造果念。

原來這是一座老房子,

改造後,有了4間獨立的房間,

每間房都有一個小陽臺,

進房間,要通過兩扇門。

乾淨的木頭、純淨的白牆,

很簡單,但一點不冷,

一桌一椅,甚至牆上的小裝飾畫,

都搭配地恰到好處。

尋著香味找去

祖馬龍的香薰藏在最角落裡

主人朋友精心定制了卡包

讓開門這件小事多了點儀式感

正對院子的玻璃房裡,

擺放了自主吧台和精心挑選的書,

咖啡的香氣溢滿了整個院子,

桌上有隨手可拿的新鮮水果,

一切都和在自己家一樣。

大理的天氣特別適合種花,

果念的小院子裡,

鼠尾巴草已經瘋長,

扶梯兩邊的炮仗花也開的正旺。

在古城,這樣的院子小屋也許並不特別,但這就是一個普通大理人最真實的生活。

「重慶」到「大理」到距離是1000公里,徐捷來了3次。第3次的時候,就沒有走了。

「為什麼留在大理?」

滾妹來到大理後,問了每一個新大理人同樣的問題。當然不是因為聽了一首歌這麼簡單了~

家族企業、為吃一頓飯包下一座島,偶像劇裡男主角的戲份,竟然在他的身上也沒差。

徐捷算是家族企業,來大理之前一直給家裡做事,每天工作8小時,吃喝不愁。和老婆馬爾地夫的蜜月旅行,僅僅為了吃頓飯,竟然直接包下了一座島(嫉妒使我醜陋~

「以前我對錢沒有概念,開車2小時,只為了吃到想吃的餐廳。」(更氣了

發完這篇稿子,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去大理——目的是打劫。

講道理,徐捷是我遇見過最謙虛、最低調的年(fu)輕(er)人(dai)。

「一輩子庸庸碌碌,按照家裡安排好的軌跡生活下去,我不甘心。」

大多數人沒有勇氣離開城市,可能是因為放不下燈紅酒綠,可能是因為有很多的牽掛。

這些在徐捷眼裡,都不是事。我問他,來到這裡沒有朋友不孤單嗎?他給我算了一筆賬,一個月認識1個朋友,一年就有12個朋友了,搓個麻將都得開3桌了,我竟然就這麼被他說服了。

來了大理生活後,他開始計較柴米油鹽,開始學習做飯,這些以前從來不會接觸的事,在這裡成了徐捷的日常。

「這裡的學校很好啊,沒有應試教育,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山裡接觸大自然,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教......」

聽著徐捷吧啦吧啦大理怎麼好,顯然,他已經愛上大理無可自拔了,正盤算著舉家搬遷。

葉榆路-大象咖啡館

從果念的小巷子出來,人民路往東再右轉,是葉榆路,這是徐捷空閒下來時,最常待的地方。

大理的火熱離不開人民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些久居大理的人們,已經轉移到了這條安靜的葉榆路上了。

葉榆路-柴米多餐廳

葉榆路藏著很多網紅店,適合發呆放空的大象咖啡館,原材料全部來自有機農場、一到週六就有市集的柴米多餐廳。

一杯咖啡,一份提拉米蘇,就能待上一天。

「我不怕貧窮,不怕吃苦,

不怕沒有漂亮衣服,

我討厭規規矩矩,

討厭庸庸碌碌,

我只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

於是花了3個月等重慶的施工團隊;大設計師的檔期總是排的很滿,然後花了2個月等設計稿;眼看著就剩軟裝了,又等了1個月。

就這樣,他花了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打造果念。

原來這是一座老房子,

改造後,有了4間獨立的房間,

每間房都有一個小陽臺,

進房間,要通過兩扇門。

乾淨的木頭、純淨的白牆,

很簡單,但一點不冷,

一桌一椅,甚至牆上的小裝飾畫,

都搭配地恰到好處。

尋著香味找去

祖馬龍的香薰藏在最角落裡

主人朋友精心定制了卡包

讓開門這件小事多了點儀式感

正對院子的玻璃房裡,

擺放了自主吧台和精心挑選的書,

咖啡的香氣溢滿了整個院子,

桌上有隨手可拿的新鮮水果,

一切都和在自己家一樣。

大理的天氣特別適合種花,

果念的小院子裡,

鼠尾巴草已經瘋長,

扶梯兩邊的炮仗花也開的正旺。

在古城,這樣的院子小屋也許並不特別,但這就是一個普通大理人最真實的生活。

「重慶」到「大理」到距離是1000公里,徐捷來了3次。第3次的時候,就沒有走了。

「為什麼留在大理?」

滾妹來到大理後,問了每一個新大理人同樣的問題。當然不是因為聽了一首歌這麼簡單了~

家族企業、為吃一頓飯包下一座島,偶像劇裡男主角的戲份,竟然在他的身上也沒差。

徐捷算是家族企業,來大理之前一直給家裡做事,每天工作8小時,吃喝不愁。和老婆馬爾地夫的蜜月旅行,僅僅為了吃頓飯,竟然直接包下了一座島(嫉妒使我醜陋~

「以前我對錢沒有概念,開車2小時,只為了吃到想吃的餐廳。」(更氣了

發完這篇稿子,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去大理——目的是打劫。

講道理,徐捷是我遇見過最謙虛、最低調的年(fu)輕(er)人(dai)。

「一輩子庸庸碌碌,按照家裡安排好的軌跡生活下去,我不甘心。」

大多數人沒有勇氣離開城市,可能是因為放不下燈紅酒綠,可能是因為有很多的牽掛。

這些在徐捷眼裡,都不是事。我問他,來到這裡沒有朋友不孤單嗎?他給我算了一筆賬,一個月認識1個朋友,一年就有12個朋友了,搓個麻將都得開3桌了,我竟然就這麼被他說服了。

來了大理生活後,他開始計較柴米油鹽,開始學習做飯,這些以前從來不會接觸的事,在這裡成了徐捷的日常。

「這裡的學校很好啊,沒有應試教育,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山裡接觸大自然,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教......」

聽著徐捷吧啦吧啦大理怎麼好,顯然,他已經愛上大理無可自拔了,正盤算著舉家搬遷。

葉榆路-大象咖啡館

從果念的小巷子出來,人民路往東再右轉,是葉榆路,這是徐捷空閒下來時,最常待的地方。

大理的火熱離不開人民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些久居大理的人們,已經轉移到了這條安靜的葉榆路上了。

葉榆路-柴米多餐廳

葉榆路藏著很多網紅店,適合發呆放空的大象咖啡館,原材料全部來自有機農場、一到週六就有市集的柴米多餐廳。

一杯咖啡,一份提拉米蘇,就能待上一天。

「我不怕貧窮,不怕吃苦,

不怕沒有漂亮衣服,

我討厭規規矩矩,

討厭庸庸碌碌,

我只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