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親子園虐☆禁☆童之後:孩子,我要怎樣才能保護你健康快樂成長?

文:白糖媽媽一起玩(白糖媽原創)

昨晚臨近12點發完文章後,我躺在床上,不小心點開了攜程親子園的虐☆禁☆童監控視頻。

視頻中的親子園工作人員粗暴的肢體動作已經讓我整顆心都揪了起來,

一連串地野蠻對待之後,居然直接推搡孩子導致頭撞桌角暈倒。

繼而是手拿一管喬裝打扮的芥末,對著各孩子隨手就來一口,不僅讓孩子難受大哭,還導致其中一個孩子一小時連拉六次肚子。而這個孩子,據說一天內被喂了半管芥末!

芥末是什麼?這一季的爸爸去哪兒曾有一個對爸爸的考驗,就是吃到塗抹芥末醬的餅乾,還要面不改色。第一個吃到的劉畊宏直接眼眶都紅了,眼淚也要下來了。

微量芥末,對大人尚且有如此大的殺傷力,更何況對一群不到3歲的孩子?

更可怕的是,從曝光出來的對孩子的問話中,我們可以推斷,用芥末“管教”孩子並不是這個涉事老師的專利,喬裝打扮成這樣的芥末簡直是老師們人手一管,

感情這個親子園的秘訣就是“芥末治園”?

肇事老師下跪也不能平息我們的怒火,有哪個家暴者不是每次下跪認錯,每次又繼續家暴?這是一個道理。更何況,根本就不只是一個人的問題。

看完視頻,原本打算睡覺的我久久無法平復心情,輾轉到淩晨4點才睡。

從震驚,到憤怒,到驚恐,到告訴自己冷靜下來思考。我一直在想,憤怒過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保護我們幼小的、天使一樣可愛的孩子,

不被虐待、順順利利地成長?

下面是我經過一天思考總結的一些想法,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1-

謹慎挑選幼托機構

小白糖兩歲的時候,白糖奶奶也曾問我過,是否願意把她送到家附近的幼托機構去上小小班。我一想到要把孩子送去看起來極其不規範的地方,就心裡打鼓。

中國的幼托市場基本是監管盲區,幼托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根本無法保證她們是否受過正規培訓。

而就算有所謂培訓,是否只是敷衍了事的形式主義,我們也無從得知。

硬體條件如攜程親子園這麼好的地方,都會出現如此令人髮指的虐☆禁☆童事件,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標準來為孩子選擇學校?

當時協力廠商機構披露出來的親子園照片

最怕就是,我們把自己用心呵護的心頭肉,所托非人。

-2-

挑選值得信任的幼稚園/親子園

這裡的值得信任包括:學校辦學資質齊全、園長教學理念值得認同、師資力量優質穩定、鄰里朋友口碑良好。

擇校是每個家長都很頭大的事情,然而這個事情卻馬虎不得,因為它關係著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小白糖初上幼稚園時,我也經歷了一段短期的焦慮。然而當我幾次在大會上聽到園長的演講之後,我的焦慮慢慢放下了。園長傳遞出來的教學理念,基本都是當前比較先進的,她自己也憑藉這些理念,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優秀的人才。而她對幼稚園伙食要求的嚴苛,也讓我們看到她對孩子健康的重視程度。

表面的客套可以偽裝,但教育理念的深入解析,就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幼稚園是否是在一個真心對待孩子的人的管理之下。

而好的管理,雖然不能百分百杜絕害群之馬,但至少可以減少很大比例。

而且在入園之前,我們積極參加了一次政府和社區組織的幼稚園早教體驗活動,在活動中也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師的整體素質。

除此之外,小白糖上幼稚園之前,我還主動和身邊孩子已經上幼稚園的朋友們討教經驗,除了對接下來的生活更加心中有數之外,也可以趁機瞭解朋友們對學校和老師的風評。

-3-

積極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如果我們選定了幼稚園/親子園,那麼我們首先要做到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遇到事情,本著瞭解真實情況的原則來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而不要一上來就用質問的口氣。

幼教工作其實非常不容易,咱們對付一個小孩都累得夠嗆,一想到老師阿姨要天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還要答覆家長們的各種問題,我就深表同情和理解。

但同情和理解並不代表對虐☆禁☆童的縱容。因為虐待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一旦容忍,就會更加有恃無恐。

但我們要明白,經過我們認真謹慎地選擇之後,其實大部分老師本心是好的,一整天辛勞之下,偶爾對孩子照顧不周,我們也都能理解。

我們積極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一是可以讓老師看到我們對自家孩子的重視,從而不會忽視我們的孩子;二是也能從老師口中瞭解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進而瞭解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對各種情況的出現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處理。

寫到這裡也要反思一下我自己,這學期因為忙於公眾號,和小白糖老師的主動溝通少了很多,一定要調整才行。

-4-

採用讓孩子舒服的方式來瞭解學校情況

小白糖小班的時候,有次放假一起午睡,她心血來潮扮演幼稚園阿姨,讓我扮演小朋友,由她來督促我快點入睡。

她模仿得惟妙惟肖,我也趁機瞭解了孩子們在學校裡是怎樣的情況。

後來,我也多次和她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常常能夠從中得出幼稚園的生活小片段。

當然,這裡也要提醒一句,孩子的小腦袋轉得很快,有時是真實反映,有時又會變成了即興創作,所以在玩這樣的角色扮演之前,要規定好規則,告訴孩子這次遊戲的規則是要演得像才行,以免風格跑偏。

除了角色扮演,我和小白糖還有常規的睡前聊天,我們彼此敞開心扉,也能聊到很多乾貨。

對於不到3歲的學前班孩子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還難以告訴父母自己在校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就要認真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身體反應,因為身體會告訴我們孩子是否真的舒服。

-5-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永遠站在他這一邊

要讓孩子願意向我們敞開心扉,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愛他,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會是他堅強的後盾。

如果孩子回來告訴我們在學校受到的委屈,我們卻自以為是地說,老師這樣是為你好,否則為什麼不對別人這樣。那麼恭喜,孩子以後可能就不願意再跟我們說了。

我想起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悲傷故事。當她剛開始遭受老師的性侵時,回家試圖和媽媽探討過這個問題,然而媽媽的答覆極其讓她心寒,從此她再也沒和媽媽聊過這件事,獨自面對長達多年的性侵,最終抑鬱成疾,放棄生命。

為人父母很不容易,當孩子試圖向我們透露什麼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努力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對待,讓孩子明白,就算全世界都放棄我,爸爸媽媽也永遠不會放棄我。

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和媽媽之間沒有秘密,不需要為其他任何人保守秘密,有什麼事都可以告訴孩子。以此來避免“壞人”做了壞事之後,還要求孩子保守秘密,讓我們得不到事情的真相,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們當然明白,這次虐☆禁☆童事件背後,更多反映出了監管問題,甚至法制問題。憤怒並沒有讓我們喪失理智,而是給了我們力量,來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以後更多的孩子,要求更好的保護和合理對待。

(關注微信公眾號“白糖媽媽一起玩”,ID: baitangmamayiqiwan

免費獲取原創親子遊記、育兒經驗、創意玩樂、好物分享、免費育兒微課。白糖媽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個人微信baitangmi。)

小白糖初上幼稚園時,我也經歷了一段短期的焦慮。然而當我幾次在大會上聽到園長的演講之後,我的焦慮慢慢放下了。園長傳遞出來的教學理念,基本都是當前比較先進的,她自己也憑藉這些理念,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優秀的人才。而她對幼稚園伙食要求的嚴苛,也讓我們看到她對孩子健康的重視程度。

表面的客套可以偽裝,但教育理念的深入解析,就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幼稚園是否是在一個真心對待孩子的人的管理之下。

而好的管理,雖然不能百分百杜絕害群之馬,但至少可以減少很大比例。

而且在入園之前,我們積極參加了一次政府和社區組織的幼稚園早教體驗活動,在活動中也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師的整體素質。

除此之外,小白糖上幼稚園之前,我還主動和身邊孩子已經上幼稚園的朋友們討教經驗,除了對接下來的生活更加心中有數之外,也可以趁機瞭解朋友們對學校和老師的風評。

-3-

積極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如果我們選定了幼稚園/親子園,那麼我們首先要做到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遇到事情,本著瞭解真實情況的原則來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而不要一上來就用質問的口氣。

幼教工作其實非常不容易,咱們對付一個小孩都累得夠嗆,一想到老師阿姨要天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還要答覆家長們的各種問題,我就深表同情和理解。

但同情和理解並不代表對虐☆禁☆童的縱容。因為虐待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一旦容忍,就會更加有恃無恐。

但我們要明白,經過我們認真謹慎地選擇之後,其實大部分老師本心是好的,一整天辛勞之下,偶爾對孩子照顧不周,我們也都能理解。

我們積極和老師進行正面溝通,一是可以讓老師看到我們對自家孩子的重視,從而不會忽視我們的孩子;二是也能從老師口中瞭解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進而瞭解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對各種情況的出現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處理。

寫到這裡也要反思一下我自己,這學期因為忙於公眾號,和小白糖老師的主動溝通少了很多,一定要調整才行。

-4-

採用讓孩子舒服的方式來瞭解學校情況

小白糖小班的時候,有次放假一起午睡,她心血來潮扮演幼稚園阿姨,讓我扮演小朋友,由她來督促我快點入睡。

她模仿得惟妙惟肖,我也趁機瞭解了孩子們在學校裡是怎樣的情況。

後來,我也多次和她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常常能夠從中得出幼稚園的生活小片段。

當然,這裡也要提醒一句,孩子的小腦袋轉得很快,有時是真實反映,有時又會變成了即興創作,所以在玩這樣的角色扮演之前,要規定好規則,告訴孩子這次遊戲的規則是要演得像才行,以免風格跑偏。

除了角色扮演,我和小白糖還有常規的睡前聊天,我們彼此敞開心扉,也能聊到很多乾貨。

對於不到3歲的學前班孩子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還難以告訴父母自己在校的情況,這時候我們就要認真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身體反應,因為身體會告訴我們孩子是否真的舒服。

-5-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永遠站在他這一邊

要讓孩子願意向我們敞開心扉,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愛他,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會是他堅強的後盾。

如果孩子回來告訴我們在學校受到的委屈,我們卻自以為是地說,老師這樣是為你好,否則為什麼不對別人這樣。那麼恭喜,孩子以後可能就不願意再跟我們說了。

我想起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悲傷故事。當她剛開始遭受老師的性侵時,回家試圖和媽媽探討過這個問題,然而媽媽的答覆極其讓她心寒,從此她再也沒和媽媽聊過這件事,獨自面對長達多年的性侵,最終抑鬱成疾,放棄生命。

為人父母很不容易,當孩子試圖向我們透露什麼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努力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對待,讓孩子明白,就算全世界都放棄我,爸爸媽媽也永遠不會放棄我。

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我們還需要告訴孩子,和媽媽之間沒有秘密,不需要為其他任何人保守秘密,有什麼事都可以告訴孩子。以此來避免“壞人”做了壞事之後,還要求孩子保守秘密,讓我們得不到事情的真相,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們當然明白,這次虐☆禁☆童事件背後,更多反映出了監管問題,甚至法制問題。憤怒並沒有讓我們喪失理智,而是給了我們力量,來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以後更多的孩子,要求更好的保護和合理對待。

(關注微信公眾號“白糖媽媽一起玩”,ID: baitangmamayiqiwan

免費獲取原創親子遊記、育兒經驗、創意玩樂、好物分享、免費育兒微課。白糖媽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個人微信baitang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