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工獎金獎,看看金在哪兒

師傅說,幹玉雕一定要把眼睛養貴。

——雕叔說玉

今年“天工獎”名單公佈如此快,讓雕叔猝不及防,金獎一出來,抽了兩根煙,如大家一樣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這幾天“天工獎”,伴隨著特朗普來京訪華一樣成為了熱議的話題。外行更多的是看熱鬧,內行路過念叨“年年歲歲,歲歲又年年”的感慨,私下吐槽的還是蠻多的,雖然有不少好作品,但總體看下來,亮點不多,比起去年的期待稍微好一點。

溜達了現場,我們回過頭來,細細的品味今年的15件金獎作品,看看這次的金獎到底“金”在什麼地方。按照名單的順序,首先是《中華祥瑞圖》。

光聽聽名字就霸氣,和我們中國夢一樣。

但好像沒多大關係

看圖作者似乎想想表達的是,

這樣的世外桃源大概就是我們想所嚮往之地。

我只能聯想到這裡了

和田玉《中華祥瑞圖》作者:蘇然

整件作品採用的是浮雕的手法來刻畫一幅山水圖景,談工和藝算不上如何出彩,最主要的是和田玉籽料,

而且大,據說是這是一塊20公斤重的和田玉下刀創作。

原料為是一塊20公斤,在今天能找到這種份量的新疆和田玉,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切成了很大的四塊,其中兩塊設計了雕刻完成的《中華祥瑞圖》

工藝:★★

創意:★★

材料:★★★★

和田玉《天賜鴻禧》作者:劉月川、劉霆

第二件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和田玉獨籽,畫面描繪描繪了一幅引人入勝的仙境圖景,對這塊材料做了大量的留白,人物刻畫還是比較細膩傳神,畫面中線條柔美、構圖繁簡合宜,雕刻技法精湛,整件作品有濃郁的東方古典藝術氣息。

工藝:★★★

創意:★★

材料:★★★★

和田玉《萬世之功》作者:崔磊

由於看的不是很清楚,從取材自傳統文化,但在雕刻和設計上都能看到創新之處,牌形大氣,氣度威嚴俱在,雕刻人物立體傳神到位,在和田玉雕刻中算是比較難得的精品。

工藝:★★★★

創意:★★★

材料:★★★★

析木玉《綠度母》作者:張永來

析木玉,從2015在玉雕界異軍突起,並在天工獎上一舉成名。每年的天工獎中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今年也不例外,這件作品工藝絕對要給五分,無論是在神態,姿態及細節的刻畫上,無可挑剔。創意上,中規中矩。材料上,這材料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工藝:★★★★★

創意:★★

材料:★★★★

翡翠 《玉皇頂》作者:王國清

這是多彩的翡翠,光材料就價值不菲,作品對俏色的運用很巧妙,再搭配高貴的紫色與場景中帝王的泰山封頂契合。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黃龍玉 《至情在野》作者:劉東

這件作品,一看就可以看出作者繪畫功底不一般,對層次的把握,人物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章法有度,藝術感極強。不過確實如此,查看設計過程,確實如此,劉東老師的作品耐看,經得其時間的檢驗。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瑪瑙 《鄉情》作者:于傑、李東波

這件作品,本人比較喜歡。材料一般,但面對這麼多的好材料,一點也不遜色。這或許就說的玉雕的魅力,就是把不起眼的石頭化腐朽為神奇。作品的取材於生活,描述的是在人間最溫情的一瞬間,作品無論是在俏色的處理還是工藝上都非常到位,手法上有點像結合油畫的感覺。作者名字頭一次出現,不過感覺應該是個潛力股。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青玉 《交龍紋方壺》作者:朱玉峰、朱玉林

器皿,就不好說了,不做過多評價。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和田玉《蟠龍瓶》作者:張文勝、馬秀芳

很早之前就看到這件作品未拋光的驚豔曝光,在此之前很少見到這樣的手法,線條很順,很舒服。工藝的力度,對細節的偏執,心與手的溫度,在心裡揮之不去啊,發個此前曝光的圖,大家去細細品味。

翡翠 《花開見佛》作者:張志堅

由於看很多曝光的作品,拍的不是很清晰,找了張清晰的細節圖。翡翠種水色工都給力,但從創意,題材各個角度,嗯。。。也許每個人的看法不一吧。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翡翠《太平盛世》作者:胡立華

額,這件,一時不知從什麼角度去介紹,大概“金”在對活環運用和傳統技法的傳承和發揚,當然也許是我沒有發現亮點,大家可以在下面拍磚。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水晶 《觀音》作者:蘇志和

水晶運用的佛教題材比較多,也許更市場有很大關係。最大的亮點就是是個重器。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青田石 《花語鶯歌》作者:虞東偉

雖然這種材料也是頭一次登上天工獎金獎,不過沒看出作品亮點能讓人折服,建議大家上玉雕界官網,四會的玉雕師雕的還是蠻多,尤其是對印度七彩瑪瑙的運用。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壽山石 《依山傍水》作者:羅嘉林、林建飛

現場圖不太清晰,找了張清晰的照片。這件作品依石俏色雕刻,色彩及視覺衝擊很不錯,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在眾多作品也算是比較搶眼。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壽山石 《鴛錦雲章》作者:葉承基

印章的話接觸的不是太多,不做過多評論,但卻是難找什麼亮點。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和田玉《萬世之功》作者:崔磊

由於看的不是很清楚,從取材自傳統文化,但在雕刻和設計上都能看到創新之處,牌形大氣,氣度威嚴俱在,雕刻人物立體傳神到位,在和田玉雕刻中算是比較難得的精品。

工藝:★★★★

創意:★★★

材料:★★★★

析木玉《綠度母》作者:張永來

析木玉,從2015在玉雕界異軍突起,並在天工獎上一舉成名。每年的天工獎中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今年也不例外,這件作品工藝絕對要給五分,無論是在神態,姿態及細節的刻畫上,無可挑剔。創意上,中規中矩。材料上,這材料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工藝:★★★★★

創意:★★

材料:★★★★

翡翠 《玉皇頂》作者:王國清

這是多彩的翡翠,光材料就價值不菲,作品對俏色的運用很巧妙,再搭配高貴的紫色與場景中帝王的泰山封頂契合。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黃龍玉 《至情在野》作者:劉東

這件作品,一看就可以看出作者繪畫功底不一般,對層次的把握,人物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章法有度,藝術感極強。不過確實如此,查看設計過程,確實如此,劉東老師的作品耐看,經得其時間的檢驗。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瑪瑙 《鄉情》作者:于傑、李東波

這件作品,本人比較喜歡。材料一般,但面對這麼多的好材料,一點也不遜色。這或許就說的玉雕的魅力,就是把不起眼的石頭化腐朽為神奇。作品的取材於生活,描述的是在人間最溫情的一瞬間,作品無論是在俏色的處理還是工藝上都非常到位,手法上有點像結合油畫的感覺。作者名字頭一次出現,不過感覺應該是個潛力股。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青玉 《交龍紋方壺》作者:朱玉峰、朱玉林

器皿,就不好說了,不做過多評價。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和田玉《蟠龍瓶》作者:張文勝、馬秀芳

很早之前就看到這件作品未拋光的驚豔曝光,在此之前很少見到這樣的手法,線條很順,很舒服。工藝的力度,對細節的偏執,心與手的溫度,在心裡揮之不去啊,發個此前曝光的圖,大家去細細品味。

翡翠 《花開見佛》作者:張志堅

由於看很多曝光的作品,拍的不是很清晰,找了張清晰的細節圖。翡翠種水色工都給力,但從創意,題材各個角度,嗯。。。也許每個人的看法不一吧。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翡翠《太平盛世》作者:胡立華

額,這件,一時不知從什麼角度去介紹,大概“金”在對活環運用和傳統技法的傳承和發揚,當然也許是我沒有發現亮點,大家可以在下面拍磚。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水晶 《觀音》作者:蘇志和

水晶運用的佛教題材比較多,也許更市場有很大關係。最大的亮點就是是個重器。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青田石 《花語鶯歌》作者:虞東偉

雖然這種材料也是頭一次登上天工獎金獎,不過沒看出作品亮點能讓人折服,建議大家上玉雕界官網,四會的玉雕師雕的還是蠻多,尤其是對印度七彩瑪瑙的運用。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壽山石 《依山傍水》作者:羅嘉林、林建飛

現場圖不太清晰,找了張清晰的照片。這件作品依石俏色雕刻,色彩及視覺衝擊很不錯,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在眾多作品也算是比較搶眼。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

壽山石 《鴛錦雲章》作者:葉承基

印章的話接觸的不是太多,不做過多評論,但卻是難找什麼亮點。

工藝:★★

創意:★

材料:★★★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