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治療血小板減少,這些藥來去匆匆,激素、丙球、輸血還能用嗎?

血小板減少患者如果治療疾病較晚,或者病情比較嚴重,多會採取激素+丙球的治療方式,來快速提升血小板數值。尤其對血小板數值過低的患者,這種方式扮演的角色相當於“衝鋒陷陣”,

使患者免于嚴重的出血症狀對生命構成的威脅。

可是這種“衝鋒陷陣”式的做法,也是有很多弊端的,它帶有自我傷害屬性,並且治療效果不能持久。

效果來的快,去得也快

西醫治療血小板減少,激素治療是常見手段,病情可以得到快速緩解,但療效有限。而且還可能引起病情的反復發作,尤其是有些醫生或患者過於追求血小板數值,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激素,很可能導致副作用,甚至會威脅到生命,抑制疾病的康復,得不償失。

激素治療不但影響身體,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精神因素!

具體來講,使用激素可能帶來以下危害:

滿月臉,有向心性肥胖,突出的鎖骨上窩和背頸部脂肪墊(水牛背);肢體遠端和手指細長,肌肉消瘦無力。皮膚薄,萎縮,傷口不易癒合,易擦傷。女性常有月經不規則。腹部可見紫紋。高血壓,腎結石,骨質疏鬆,糖耐量減退,抵抗力差和精神障礙等。

老年患者如果有“三高”,服用激素類藥物,則很可能導致血糖、血壓的進一步升高。

老年患者使用激素更應謹慎

我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交代:對部分血小板數值過低,出血風險大,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丙球、激素、輸血小板的效果明顯,

是暫時最佳治療手段。患者病情緩解,則應及時遵醫囑減停激素,用更為穩妥的方法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能從根本上調節免疫,使免疫機制恢復正常,保護血小板生成數量,保護其不受破壞,達到長期的效果。

如果你需要瞭解更多關於血液病的科學診治知識,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