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賜教:2017年“緩震之王”美稱應花落誰家?耐克、阿迪還是AJ?

一雙球鞋是否成優秀,出來考量它的外觀之外,還有最主要的就是性能,而緩震能力的檢驗就是審核的標準之一,不過作為一個sneakerhead我相信我們都有屬於自己心中的“緩震之王”,

而用“如履雲端”來形容它們,恰到好處。

1.Nike LeBron 15

首先先上一款最具有競爭“最佳緩震”的戰靴——Nike LeBron 15,此鞋款是Nike為詹姆斯所打造的第15代的戰靴,可以說是誠意十足,除了有出色的外觀外,還有非常強悍的硬體設定,此款一出就掃除了前兩代正代戰靴的陰霾,重新為勒布朗系列正名。

此鞋款是由著名設計師Jason Petrie與詹姆斯聯合而設計的,其擁有的氣墊可以讓人目瞪口呆,Max Air氣墊+Zoom Air氣墊單元的完美融合,所帶來的緩震體驗是絕佳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優秀的場地感;升級版的Battleknit鞋面也為定向伸展、貼合鎖定的能力提升了不少,

不同位置的球員都能夠將LeBron15上腳後的威力進行最大化。

而對於第15代戰靴,勒布朗-詹姆斯是這麼說的:“迄今為止,這是我最喜歡的運動鞋”。在很多個場合也都是上腳的LeBron15,行動已經證明了詹皇對它的喜愛之情。Zoom Air+Max Air的中底緩震組合也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再搭配粗獷張揚的外底設計,

LeBron15無疑是擁有了“皇帝”級別的舒適緩震體驗。

2.Nike KD 10

除開LeBron15不說(LeBron15還沒有出現之前),要想在Nike旗下的眾多球鞋中,

挑選出一雙極致緩震的代表的話,我想應該會有很多人會選擇KD10吧。這雙擁有著總冠軍光環加成的超級戰靴,有著頗高的歷史地位,而且還擁有著旗艦級別的實戰性能,尤其是緩震能力更是讓不少人稱讚不已。

Nike KD10與第九代KD戰靴(包括精英版),其在外觀造型上是非常相似的,

而且中底的設計方面也是如出一轍,因為這點受到了不少的批評之聲,雖說有批評,但也不得不承認,從KD9開始的這套全掌視覺化Zoom Air緩震設計方案的確是非常優秀的,其被沿用到了三代KD戰靴之中。

KD10並不是完全照搬了KD9,而是在KD9上出現“斷管”的情況進行的改善,強化了導管位置,並取消了原有的斜向切割紋理設計,這樣強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實戰體驗可以更加放心。誠意十足的全掌Zoom Air再搭配上同心圓水波紋的外底,KD10的出色緩震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3.Adidas CE Boos 2017

2016年的夏天Adidas Crazyexplosive Boost2016的出現就像一把熊熊的熱火,點燃了全球各大地區的籃球場:緩震體驗的出色之處,加上時尚潮流的外觀,再搭配上恰到好處的包裹性等,這一系列因素疊加在一起,讓其口碑和銷量節節升高。也正是因為去年的影響,CE Boost2017才能與我們相見。

CE Boost2017採用的是前低後高的雙密度全掌Boost材料,而作為中底的緩震主力,內嵌了一塊非常碩大的TPU穩定片,其還延續了CE Boost2016的珊瑚狀多向紋理的外底設計,不僅讓全掌Boost科技的緩震性能得到了最大化,還增加了不少的人性化細節提升了穿著體驗。

CE Boost2017的鞋後跟內置了環狀TPU穩定片,增強了腳踝鎖定能力,而且為了避免對跟腱的干擾,後跟的設計是稍微下傾的,這樣保證了實戰當中的細節體驗。諸多的細節讓CE Boost2017顯得更加的人性化,而其還兼有極其優秀的緩震能力為基石,無愧是阿迪陣營的當家鞋款之一。

4.Adidas D Rose 8

Adidas D Rose8其外觀是比較接近團隊鞋款的,但是千萬不可忽略這雙阿迪史上首雙第八代戰靴的優秀之處。而且其還算作為羅斯2017年度夏天來到中國所力推的鞋款,D Rose8也因為“玫瑰的眼淚”而重新擁被人們所關注,雖然設計上有些敷衍了事了,不過阿迪在D Rose系列上的緩震配置可絕對是沒有偷工減料的,這點不可忽視。

D Rose8仍然是延續了中底的全掌Boost和高幫設計,而且厚度是非常驚人的,Boost顆粒密密麻麻地堆疊起來,就只從視覺上看已然有種震懾力。在與之前傳統印象當中的“軟”不同的是D Rose8的中底設計更加科學,一塊神似梅比烏斯之環的TPU增加了整體球鞋的抗扭轉能力,能夠讓穿著者在大幅度的突破中保持穩定性。

全掌Boost科技仍然會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其最大程度地讓球鞋在緩震和回彈方面的表現得到了保證,在配合經過強化的腳踝和鞋面包裹設計,無亂是以突破進攻的球員,還是以跳投為主的球員,D Rose8都能夠為他們全方位地提供非常棒的舒適體驗。

5.Air Jordan 32

每一年的Air Jordan新發售都會引來無數雙關注的眼睛,而Jordan brand進入中國也已經有了20周年,全新的AJ32也是選擇了更為討好亞洲人的楦型方案,顏值的上升和整體設計理念的創新,讓其自發佈以來就擁有了非常好的口碑。

眾多鞋迷對於Air Jordan的關注主要是看中性能,AJ32搭載的是前後Zoom氣墊的設計方案,Flight Speed系統的加持也是延續了前代作品中優秀的中底緩震性能,整體的抗扭轉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Flyknit鞋面出色依舊如初,即使沒有了內靴的輔助也能夠給穿著者帶來緊致的包裹性,其是兼具了實戰性能和不俗的顏值,所以受歡迎也是無可厚非的。

除此之外,其採用低幫設計的AJ32 Low版本,在與常規版本比較之時,會更顯得輕盈,滿足了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的選擇,而作為Jordan brand年度旗艦的它,無疑是眾多Jrordan粉絲心中當之無愧的最佳緩震戰靴王了吧。

6.Air Jordan 31

Air Jordan31回歸到了全掌Zoom,所以緩震性能方面毫無疑問是頂級的。Flight Speed系統加上全掌Zoom,除了保持了了超級緩震的同時讓場地感也發揮的淋漓盡致,優秀的啟動速度和回饋,讓Air Jordan31的緩震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AJ31作為致敬初代Air Jordan的戰靴,其在情懷和故事方面絕對是滿溢的:Swoosh和Wings飛翔標誌一同出現在鞋身上就已經充滿了話題性,再以Banned配色首發,更是凸顯了Nike在行銷之道上的老到之處。

再來說說實戰性能,除了有澎湃無比的全掌Zoom氣墊,一雙鞋上出現了Flyweave 高性能編織材質搭和革材質,也是球鞋歷史上的初創之舉,帶來實戰性能真的是質的飛躍。

Air Jordan31可能還存有一定的小問題就是“中底容易打滑”的現象,小編在這裡只是單純論及緩震性能的話,所以其他方面小編做過多的調理。滿血版本的全掌Zoom的的確確是“不是針對誰”的存在,極致的緩震和回饋,真的是Nike致敬經典最好的禮物了。

 7.Air Jordan 30.5

Air JordanXX9的中底有多舒服?那就去看看Jordan brand旗下的頭號代言人威斯布魯克的選擇吧,你會知曉的。Air Jordan 30.5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實戰戰靴之一,但是威少依然任性地選擇了前代旗艦的底子,由此可以見到這一延續了三代的中底設計是有多麼的成功了吧。

設計上雖然和前作是相同的,均是採用的橋狀中底設計加上前掌Zoom氣墊的緩震配置,但是FlightSpeed技術系統經過革新之後還是帶來了更加明顯的實戰效果,能夠很好的幫助穿著者瞬間的提速和急停,助力更是自如的賽場發揮。

除了中底緩震效果優秀以外,Air Jordan31的鞋面科技Flyknit的加持也讓這雙30.5的包裹性得到了最基礎的保證,Flyweave和皮革元素的巧妙糅合也給舒適體驗帶來了極致的效果,同時兼具者時尚的氣息。

每一個人心中的緩震之王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同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緩震體驗恰到好處,適合自己才最重要。如果你也喜歡上文介紹的鞋款,可加zlhlove708,小編能夠幫助到你。

每個品牌都在不斷的研究創新,小編相信往後還會有更多的好球鞋與大家見面的!不過對於2017年“緩震之王”美稱應該花落誰家? 耐克、阿迪還是AJ?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強化了導管位置,並取消了原有的斜向切割紋理設計,這樣強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實戰體驗可以更加放心。誠意十足的全掌Zoom Air再搭配上同心圓水波紋的外底,KD10的出色緩震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3.Adidas CE Boos 2017

2016年的夏天Adidas Crazyexplosive Boost2016的出現就像一把熊熊的熱火,點燃了全球各大地區的籃球場:緩震體驗的出色之處,加上時尚潮流的外觀,再搭配上恰到好處的包裹性等,這一系列因素疊加在一起,讓其口碑和銷量節節升高。也正是因為去年的影響,CE Boost2017才能與我們相見。

CE Boost2017採用的是前低後高的雙密度全掌Boost材料,而作為中底的緩震主力,內嵌了一塊非常碩大的TPU穩定片,其還延續了CE Boost2016的珊瑚狀多向紋理的外底設計,不僅讓全掌Boost科技的緩震性能得到了最大化,還增加了不少的人性化細節提升了穿著體驗。

CE Boost2017的鞋後跟內置了環狀TPU穩定片,增強了腳踝鎖定能力,而且為了避免對跟腱的干擾,後跟的設計是稍微下傾的,這樣保證了實戰當中的細節體驗。諸多的細節讓CE Boost2017顯得更加的人性化,而其還兼有極其優秀的緩震能力為基石,無愧是阿迪陣營的當家鞋款之一。

4.Adidas D Rose 8

Adidas D Rose8其外觀是比較接近團隊鞋款的,但是千萬不可忽略這雙阿迪史上首雙第八代戰靴的優秀之處。而且其還算作為羅斯2017年度夏天來到中國所力推的鞋款,D Rose8也因為“玫瑰的眼淚”而重新擁被人們所關注,雖然設計上有些敷衍了事了,不過阿迪在D Rose系列上的緩震配置可絕對是沒有偷工減料的,這點不可忽視。

D Rose8仍然是延續了中底的全掌Boost和高幫設計,而且厚度是非常驚人的,Boost顆粒密密麻麻地堆疊起來,就只從視覺上看已然有種震懾力。在與之前傳統印象當中的“軟”不同的是D Rose8的中底設計更加科學,一塊神似梅比烏斯之環的TPU增加了整體球鞋的抗扭轉能力,能夠讓穿著者在大幅度的突破中保持穩定性。

全掌Boost科技仍然會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其最大程度地讓球鞋在緩震和回彈方面的表現得到了保證,在配合經過強化的腳踝和鞋面包裹設計,無亂是以突破進攻的球員,還是以跳投為主的球員,D Rose8都能夠為他們全方位地提供非常棒的舒適體驗。

5.Air Jordan 32

每一年的Air Jordan新發售都會引來無數雙關注的眼睛,而Jordan brand進入中國也已經有了20周年,全新的AJ32也是選擇了更為討好亞洲人的楦型方案,顏值的上升和整體設計理念的創新,讓其自發佈以來就擁有了非常好的口碑。

眾多鞋迷對於Air Jordan的關注主要是看中性能,AJ32搭載的是前後Zoom氣墊的設計方案,Flight Speed系統的加持也是延續了前代作品中優秀的中底緩震性能,整體的抗扭轉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Flyknit鞋面出色依舊如初,即使沒有了內靴的輔助也能夠給穿著者帶來緊致的包裹性,其是兼具了實戰性能和不俗的顏值,所以受歡迎也是無可厚非的。

除此之外,其採用低幫設計的AJ32 Low版本,在與常規版本比較之時,會更顯得輕盈,滿足了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的選擇,而作為Jordan brand年度旗艦的它,無疑是眾多Jrordan粉絲心中當之無愧的最佳緩震戰靴王了吧。

6.Air Jordan 31

Air Jordan31回歸到了全掌Zoom,所以緩震性能方面毫無疑問是頂級的。Flight Speed系統加上全掌Zoom,除了保持了了超級緩震的同時讓場地感也發揮的淋漓盡致,優秀的啟動速度和回饋,讓Air Jordan31的緩震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AJ31作為致敬初代Air Jordan的戰靴,其在情懷和故事方面絕對是滿溢的:Swoosh和Wings飛翔標誌一同出現在鞋身上就已經充滿了話題性,再以Banned配色首發,更是凸顯了Nike在行銷之道上的老到之處。

再來說說實戰性能,除了有澎湃無比的全掌Zoom氣墊,一雙鞋上出現了Flyweave 高性能編織材質搭和革材質,也是球鞋歷史上的初創之舉,帶來實戰性能真的是質的飛躍。

Air Jordan31可能還存有一定的小問題就是“中底容易打滑”的現象,小編在這裡只是單純論及緩震性能的話,所以其他方面小編做過多的調理。滿血版本的全掌Zoom的的確確是“不是針對誰”的存在,極致的緩震和回饋,真的是Nike致敬經典最好的禮物了。

 7.Air Jordan 30.5

Air JordanXX9的中底有多舒服?那就去看看Jordan brand旗下的頭號代言人威斯布魯克的選擇吧,你會知曉的。Air Jordan 30.5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實戰戰靴之一,但是威少依然任性地選擇了前代旗艦的底子,由此可以見到這一延續了三代的中底設計是有多麼的成功了吧。

設計上雖然和前作是相同的,均是採用的橋狀中底設計加上前掌Zoom氣墊的緩震配置,但是FlightSpeed技術系統經過革新之後還是帶來了更加明顯的實戰效果,能夠很好的幫助穿著者瞬間的提速和急停,助力更是自如的賽場發揮。

除了中底緩震效果優秀以外,Air Jordan31的鞋面科技Flyknit的加持也讓這雙30.5的包裹性得到了最基礎的保證,Flyweave和皮革元素的巧妙糅合也給舒適體驗帶來了極致的效果,同時兼具者時尚的氣息。

每一個人心中的緩震之王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同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緩震體驗恰到好處,適合自己才最重要。如果你也喜歡上文介紹的鞋款,可加zlhlove708,小編能夠幫助到你。

每個品牌都在不斷的研究創新,小編相信往後還會有更多的好球鞋與大家見面的!不過對於2017年“緩震之王”美稱應該花落誰家? 耐克、阿迪還是AJ?還請大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