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要將別人的幫助,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交往關係中,有這麼一種,看似善良之舉,實則引火焚身。

你好心幫助他,他卻將之當作理所當然。

01

前兩天,在我參加的一個讀書群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這個群有將近400名學員,群主是講師,平時負責給大家授課,每天負責備課、講課,十分繁忙。

群裡有一姑娘,在群裡說了句話:“我給群主留言了,怎麼兩天了,都不回復我呢?”

她的提問,沒有得到大家的應答,事情本以為便這樣平息。

但前天上午,姑娘再次就這個問題在群裡質問,作為一個讀者,

我向你提出問題,你連一句“你很忙”都不回復我,怎麼能這樣?

這一問題拋出,姑娘成了眾矢之的。群裡的小夥伴紛紛站出來,為群主說話。

小A說:“群主平時很忙,咱們群裡幾百個人,如果每個人問一個問題,那群主什麼都不用做了。”

小B說:“大家都不容易,有什麼疑問晚上討論時一起問,理解理解。”

小C說:“我們連群主的微信都還加不上,你知足吧,別那麼較真。”

在一番爭論後,平時不發表意見的群主站出來說明了這個問題:“課程的內容有兩個部分,

額外的文稿是我免費為大家整理的,如果所有的問題我都一一回答,課程我將無法保質保量的完成,請你理解。”

群主這番話刺激到了姑娘:“這不是付費課程嗎?我問個問題都不行嗎?”

據我瞭解,群主每天會花費幾個小時備課,準備晚上的直播,自己還要寫文工作,他幾乎將大部分的經歷全部投入課程中。

這件事到此為止,但有這麼一個道理。

回答你的問題是出於閒暇時的自願行為,不回答是別人的權利和自由。

幫助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如果上升至道德標準,那便失去了意義。

02

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對人的劣根性表述得入木三分。

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會經常出現那種“伸手黨”,在他們的世界裡,從來沒有不好意思這個概念。

說褒義點叫“自來熟”,說貶義點,就叫“沒眼色”。

我身邊便有這種“伸手党”人士。

一次朋友聚會上,一個不太熟的朋友坐在我旁邊。出於禮貌,互相打了招呼,也就是這聲招呼,讓我陷入了一場尷尬的交談中。

這位朋友問我平時喜歡做什麼,我隨口說了句,沒事喜歡畫畫,碼碼字。

這句話說出口的瞬間,

這位朋友緊緊抓住我的衣角:“你會畫畫啊,太好了,你能不能幫我做個產品設計圖啊,我就想要那種手繪稿的,很個性。”

我沒有應答。

她從手機裡翻出了她自營化妝品店的資料給我,邊說邊發到了微信上。

並說了句謝謝。

回到家,我看著微信裡的資料和她的那句謝謝,也沒太在意,隔了幾天,畫了一張產品圖發給她。

收到圖後,這位朋友發來這樣一段資訊:“謝謝啊,但我覺得這個地方要改一下,能不能再突出一點,對了,聽說你平時還有自己的公號,能不能幫我也建立一個,幫我做一期宣傳,我不會。”

是啊,你不會,我會。

但,這並不能成為我無限迴圈幫助你的理由。

我拒絕了她的請求,這位朋友反駁了我:“你太不給面子了吧,都是朋友,怎麼這麼小氣。”

我沒有猶豫,拉黑了她。

讓我聯想到經濟學中一個理論:感恩的邊際效應。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很餓,流落在街頭。這時候,有好心人給了你一個饅頭,你感恩戴德,你吃飽了。次日,你依然饑腸轆轆,這個好心人依然給了一個饅頭,你依然感激他的善良。

後面的幾天,好心人每天都會給你一個熱饅頭,但慢慢的,你發現,這饅頭怎麼不如前幾天好吃了呢?沒那麼甜,也沒那麼香了。

一個星期後,你接過饅頭的時候,問好心人:“你能給我點鹹菜嗎?這饅頭幹吃沒有味兒啊。”

半個月後,你開始不耐煩:“我不要饅頭了,你給我點錢吧。”

一個很多人的通病,那就是:幫助多了,你便將之當作是理所當然。一旦你停止了幫助,那麼你在他眼中,就是小氣,不善良。

03

在伸手黨的世界裡,你就應該幫助我,我是弱者,我需要被説明,並且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早年間的歌手叢飛,想必大家還有印象。

一位將自己畢生精力投身于慈善事業,卻在患病期間因資金問題無法治療的歌手。

叢飛生前,將自己大部分的積蓄捐給需要上學的貧困學生,成立基金會,為他們保駕護航。

這種故事的結局應該是好人有好報。但可惜的是,現實伸手黨們的醜惡嘴臉吞噬者奄奄一息的叢飛。

曾經被叢飛資助過的一位學生家長,在叢飛生病期間,問叢飛索要孩子的學費。他的理由是:你承諾的,會資助我家孩子大學畢業,現在怎麼不給錢了,你不是歌手嘛,怎麼會沒錢治病呢,你就是不想繼續資助了。

更有甚者說叢飛資助的行為是自願的,我們又沒有強迫他捐款。

叢飛臨終前,孩子還未滿周歲,家中已負債累累,年輕的妻子帶著孩子,面對丈夫病危的痛苦,承受著那些伸手要錢者的勒索。

此時,這些人,已不再是需要幫助的“弱者”,而是殘忍的“剝削者”。

最可怕的不是我幫助你,你沒有感恩,而是我選擇不幫時,你卻恩將仇報。

04

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一句名言表述的十分貼切: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幫助在最初時,都是充滿陽光雨露,感恩在心的。

但漸漸地,你越來越強大,“弱者們”產生一種你成功,就應該做更多的事情,所謂能者多勞的思想。

當初的善舉成為了“應該,必須”的事,成為了你的責任。

幫助者越來越被動,被幫助者佔據道德點的上風。

他們手插褲兜,嗤之以鼻的指責你:你怎麼能這樣,你怎麼能不幫我。

看,一個“正義凜然”的高姿態者正昂首挺胸的向你宣戰呢。

此時,你應該作何舉動,是不是要對那些正在恬不知恥,向你伸手“乞討”的人說些什麼呢?

能不能再突出一點,對了,聽說你平時還有自己的公號,能不能幫我也建立一個,幫我做一期宣傳,我不會。”

是啊,你不會,我會。

但,這並不能成為我無限迴圈幫助你的理由。

我拒絕了她的請求,這位朋友反駁了我:“你太不給面子了吧,都是朋友,怎麼這麼小氣。”

我沒有猶豫,拉黑了她。

讓我聯想到經濟學中一個理論:感恩的邊際效應。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很餓,流落在街頭。這時候,有好心人給了你一個饅頭,你感恩戴德,你吃飽了。次日,你依然饑腸轆轆,這個好心人依然給了一個饅頭,你依然感激他的善良。

後面的幾天,好心人每天都會給你一個熱饅頭,但慢慢的,你發現,這饅頭怎麼不如前幾天好吃了呢?沒那麼甜,也沒那麼香了。

一個星期後,你接過饅頭的時候,問好心人:“你能給我點鹹菜嗎?這饅頭幹吃沒有味兒啊。”

半個月後,你開始不耐煩:“我不要饅頭了,你給我點錢吧。”

一個很多人的通病,那就是:幫助多了,你便將之當作是理所當然。一旦你停止了幫助,那麼你在他眼中,就是小氣,不善良。

03

在伸手黨的世界裡,你就應該幫助我,我是弱者,我需要被説明,並且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早年間的歌手叢飛,想必大家還有印象。

一位將自己畢生精力投身于慈善事業,卻在患病期間因資金問題無法治療的歌手。

叢飛生前,將自己大部分的積蓄捐給需要上學的貧困學生,成立基金會,為他們保駕護航。

這種故事的結局應該是好人有好報。但可惜的是,現實伸手黨們的醜惡嘴臉吞噬者奄奄一息的叢飛。

曾經被叢飛資助過的一位學生家長,在叢飛生病期間,問叢飛索要孩子的學費。他的理由是:你承諾的,會資助我家孩子大學畢業,現在怎麼不給錢了,你不是歌手嘛,怎麼會沒錢治病呢,你就是不想繼續資助了。

更有甚者說叢飛資助的行為是自願的,我們又沒有強迫他捐款。

叢飛臨終前,孩子還未滿周歲,家中已負債累累,年輕的妻子帶著孩子,面對丈夫病危的痛苦,承受著那些伸手要錢者的勒索。

此時,這些人,已不再是需要幫助的“弱者”,而是殘忍的“剝削者”。

最可怕的不是我幫助你,你沒有感恩,而是我選擇不幫時,你卻恩將仇報。

04

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一句名言表述的十分貼切: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幫助在最初時,都是充滿陽光雨露,感恩在心的。

但漸漸地,你越來越強大,“弱者們”產生一種你成功,就應該做更多的事情,所謂能者多勞的思想。

當初的善舉成為了“應該,必須”的事,成為了你的責任。

幫助者越來越被動,被幫助者佔據道德點的上風。

他們手插褲兜,嗤之以鼻的指責你:你怎麼能這樣,你怎麼能不幫我。

看,一個“正義凜然”的高姿態者正昂首挺胸的向你宣戰呢。

此時,你應該作何舉動,是不是要對那些正在恬不知恥,向你伸手“乞討”的人說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