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元朝亡於權臣,原因很簡單,不會玩三省六部制

大家對元朝的一些皇帝可能不太瞭解,但是對伯顏、燕帖木兒、脫脫等權臣反倒是印象深刻,總是覺得權臣才是皇帝,皇帝只是木偶。這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元朝的中央官制,

照貓畫虎反類犬,玩不來歷代中原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晉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駁正違失;尚書省是執行機構,負責貫徹執行重要政令。這樣三省之間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在提高了行政辦事效率的同時,將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加強了中央皇權。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採取故老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沿襲宋、金舊制,建立較完整的中央官僚機構。

這套機構與其他各朝有相同之處,但也有其特殊設置。元朝的中書省總理政務,中書省最高長官為中書令,必以皇太子任之。皇太子兼職僅虛領其銜而已,實權則歸右、左丞相。這就是說右丞相為中書省最高長官,才是總理政務的那個人。誰當了右丞相,誰就會成為權臣。

而元朝的尚書省時置時廢,完全是中書省一家獨大相互攬權,相互牽制的結果。比如元世祖忽必烈時期,阿合馬總理財政事務,凡事不通過中書省而直奏皇帝,獨攬財權。他覺得中書省掣肘,因此上書忽必烈設立了尚書省。當時阿合馬任平章尚書省事之職,以一省長官自居而渺視中書省,選官任人,既不經吏部也。後來元朝統治者又發現中書省、尚書省並立,

弊端百出,便合兩省為一,廢尚書省,恢復中書一省之舊制。而三省之中的另一個機構門下省著實比較慘,在元朝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總之,元朝中央官制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禦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尚書省時置時廢、門下省不復置,

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成為惟一的權力機關,所以造成了元朝權臣疊出,擅權亂政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了皇權的至高性,權臣成了皇帝,皇帝成了木偶和牌面。不信來看看元朝權臣擔任過的官職吧,伯顏任中書省右丞相,燕帖木兒任中書省右丞相,脫脫任中書省右丞。

後世就有人評價說,“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也就是說,元朝之所以能統一天下,雖然是元世祖忽必烈神武之功勳蓋世,但是元朝的滅亡,也完全是由於忽必烈委任權臣,擅權亂政的緣故。皇帝本人不能親理朝政,所以大臣才得以專權引禍,才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人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也就是說,元朝之所以能統一天下,雖然是元世祖忽必烈神武之功勳蓋世,但是元朝的滅亡,也完全是由於忽必烈委任權臣,擅權亂政的緣故。皇帝本人不能親理朝政,所以大臣才得以專權引禍,才導致了國家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