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修了幾千年的長城廢在這個皇帝手裡,可他給的理由竟讓人無法反駁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築及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今天的長城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景點和文物見證,

而在古代,長城則是攔截北方敵人南下的重要屏障。

從長城的修建歷史來看,其實比大家知道的秦朝還要更早開始修建,早在戰國時代就開始了。在東周戰國七國爭雄時期,秦、燕、趙等國都分別在國境內修建過長城。秦朝統一中全國後,以全國之力將原先各國長城進行了連接,由此形成了長城的原型。當時領導這項國家工程的,

正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及名將蒙恬。

漢朝沿襲了秦朝對長城的利用和修繕,後來又經歷唐、宋、明等各朝,對長城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建設。可說長城的修建一直伴隨著所有統一的漢人政權。而明朝時期大規模的建設,是形成今天長城規模的基礎。

可是,明朝以後,長城怎麼就荒廢了呢?這是因為一位著名皇帝的原因,那便是千古一帝----康熙。

話說西元1691年(康熙三十年),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鎮守在古北口總兵上書康熙,說自己轄區內發生了多段長城倒塌,因此請求朝廷撥款修建轄區內的多處長城。

康熙當時就拒絕了,批閱說:“秦、漢、唐、宋時期,長城不停修繕,可是邊患平息了麼?當年本朝太祖入關,長城又擋住了一兵一將了麼?所以,長城並不能擋住外敵入侵,真正能擋住敵人的,只有修德安民。天下民心定了,邊疆自然穩定了。”

康熙這段話,可謂是說到點子上了,當時清朝的國力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內亂已經徹底平定,人民開始安居樂業,全國各個民族的融合正在加速。

而在塞外,蒙古的威脅已經被徹底掃除,曾經困擾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已經徹底不存在了,塞外再也沒有可以威脅到中原的外敵,長城更多地成為了一個象徵。

想當年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時期,國力強盛,有外敵敢入侵麼?而像宋徽帝,崇禎皇帝,即使擁有天下幾十萬的禁軍或軍隊,疆域比外人大十好幾倍,可治國無術,那麼再好的長城也起不了作用。

因此國家強大了,人民安居樂業了,外人即使有賊心也沒有賊膽。而要是自己內部鬧得民怨沸騰,不可開交,那麼,即使你修了再好的長城,也擋不住塞外的胡人。

康熙發話之後,後來清朝各帝自此再也沒有修建過長城,而長城,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漸漸褪去了軍事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