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家庭教育中主動積極的孩子是這樣養成的!

“我的孩子不願學習,除了玩遊戲,什麼都不願意做。”

“我的孩子8歲了,倒是不大喜歡看電視,玩遊戲,可除了完成作業,不知道其餘時間幹什麼?”

“我那個學書法,寫幾個字就要求休息,

說自己累死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常常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學習沒有自信,沒有動力!”

這是什麼原因呢?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指出:

“很多時候孩子們並非沒有動力,而是這種動力被其他的外在動力所壓抑或者迷惑,

如果僅僅靠孩子自我糾錯、自我反省顯然不夠,父母、教師如何能夠幫孩子找到目標和動力,顯得十分關鍵。”

01

目標的重要性

目標是一種召喚,一種動力,一種吸引,也是一種激勵。那些有明確目標的人,才能有更堅強的毅力克服各種困難。

目標制定的過程對孩子而言是自我管理的一個起點、明確自我發展的一個方向。不僅如此,不同的制定方式,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就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讓一群7-10歲的孩子參加了一個特色課程。

這個課程需要孩子上七節課,總共要做42頁的算術練習題。而這群孩子被隨機分為三組:

近期目標群組:他們每天都有一個目標——每節課結束後都至少做6頁的練習題目。

遠期目標群組:7節課結束後完成42頁的題目。

無目標群組:只上課,不進行任何目標設置。

7節課結束以後,研究者對這三組學生統一地進行測試。

結果發現,近期目標群組的學生成績最好,他們學得更好、更快,面對難題時,他們堅持得也更為持久。而遠期目標群組和無目標群組的成績差不多。

這個實驗讓我們瞭解到:目標和目標的設定方式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

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實現總目標分解的各個小目標,能夠讓孩子越學越有自信、越學越好。

清晰的目標説明孩子戰勝各種誘惑,主動離開電視機,

離開電子遊戲,離開舒服的床鋪,頭腦清醒地坐在書桌前,讓孩子戰勝惰性,成為自主、積極、努力的人。

相反的,沒有被培養出目標意識的孩子,容易在學習中喪失自信心、求知欲減退,以後還可能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去督促孩子學習和成長。

02

如何幫孩子制定目標

做父母的都知道,制定目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在制定目標時,常出現的困難包括孩子不知道怎麼制定目標;設定的目標很差、很低、很幼稚,

不符合父母的願望;設定的目標與自身實力脫節;再或者經常換目標,總是實施不了等。那麼,以下就提供幾個制定目標的方法,讓父母能夠給孩子制定有效的目標:

01

引導孩子自己設定目標、寫計畫

父母在引導、説明孩子制定目標時,一定要科學合理。比如說,美國小學老師常用的是SMART目標法,它是一種很通用的目標管理方法,合在一起的片語有聰明、乖巧的意思,所以特別好記。

Specific:具體的目標,比如今天要學會十個新成語;

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標,你怎麼證明自己達標了呢?

Attainable:可行的目標,比如讓孩子一天讀完一本幾百頁的書光聽上去就不太現實;

Rewarding:給自己的小獎勵;

Time-bound:有時限的目標,比如今天內,或者一周內要完成什麼。

為使目標更容易實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達到目標的計畫寫下來,因為被寫下來的計畫的完成性,會比沒寫下來的大很多。而且自己設定目標的孩子,其努力程度遠遠超乎父母的想像。

02

把大目標分解成短期能見效的小目標

叫孩子去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努力是不現實的,就像是叫孩子一分鐘跳100下的跳繩,實在困難!所以制定的目標最好是在短時間內能見效的。

美國一位負責學校領導力培訓專案的資深指導者吉姆·唯坦對此頗有經驗:“從小目標進展到大目標,對孩子來說很有效。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能給這個孩子增加難以置信的能量。”

03

讓孩子意識到達到目標需要付出努力

小孩子對於夢想經常過於樂觀,結果很容易被現實打擊:“原來這麼難!”。如果孩子跟你說想學吉他,你鼓勵他去學是對的,但不要太過度。

你可能要跟他說說學吉他會遇到哪些挑戰,比如會感到枯燥、或者額外練習可能需要佔用一些玩遊戲的時間等,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也會不斷犯錯誤。這麼做的目的不是要嚇退他,而是讓他知道要認真對待每一個計畫。

04

在孩子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為孩子喝彩

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父母都要予以支持和肯定,讓孩子看到,他正在取得重大的進步。可以告訴孩子:“不管這次考得怎樣,我看到了你每天都在努力。”

切勿使用賄賂和威脅。比如,“你這次如果能考進90分,我就給你買個新玩具”,或者“如果下次再考不進90分,你就不要看電視了”。這些賄賂和威脅也許可以暫時幫助孩子,但卻不會讓他們學會長久地去執行目標。

05

適時修正目標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應該時刻準備好指導孩子走出學習或者生活的誤區。

孩子的學習經驗有限,制訂出來的學習目標可能有許多實踐起來會有困難或者明顯存在很大不足的地方。

此時,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一些修正學習目標的方法以及修正的合適時間,讓孩子適時適當地修正自己的學習目標。

目標

目標對人生來說,就像撒在園中的草種,它無需我們關注,就會長得又快又好。

孩子有了學習的目標,就知道要往哪裡去;有了奮鬥的方向,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只要堅持,便能成功!

• • •

合在一起的片語有聰明、乖巧的意思,所以特別好記。

Specific:具體的目標,比如今天要學會十個新成語;

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標,你怎麼證明自己達標了呢?

Attainable:可行的目標,比如讓孩子一天讀完一本幾百頁的書光聽上去就不太現實;

Rewarding:給自己的小獎勵;

Time-bound:有時限的目標,比如今天內,或者一周內要完成什麼。

為使目標更容易實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達到目標的計畫寫下來,因為被寫下來的計畫的完成性,會比沒寫下來的大很多。而且自己設定目標的孩子,其努力程度遠遠超乎父母的想像。

02

把大目標分解成短期能見效的小目標

叫孩子去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努力是不現實的,就像是叫孩子一分鐘跳100下的跳繩,實在困難!所以制定的目標最好是在短時間內能見效的。

美國一位負責學校領導力培訓專案的資深指導者吉姆·唯坦對此頗有經驗:“從小目標進展到大目標,對孩子來說很有效。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能給這個孩子增加難以置信的能量。”

03

讓孩子意識到達到目標需要付出努力

小孩子對於夢想經常過於樂觀,結果很容易被現實打擊:“原來這麼難!”。如果孩子跟你說想學吉他,你鼓勵他去學是對的,但不要太過度。

你可能要跟他說說學吉他會遇到哪些挑戰,比如會感到枯燥、或者額外練習可能需要佔用一些玩遊戲的時間等,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也會不斷犯錯誤。這麼做的目的不是要嚇退他,而是讓他知道要認真對待每一個計畫。

04

在孩子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為孩子喝彩

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父母都要予以支持和肯定,讓孩子看到,他正在取得重大的進步。可以告訴孩子:“不管這次考得怎樣,我看到了你每天都在努力。”

切勿使用賄賂和威脅。比如,“你這次如果能考進90分,我就給你買個新玩具”,或者“如果下次再考不進90分,你就不要看電視了”。這些賄賂和威脅也許可以暫時幫助孩子,但卻不會讓他們學會長久地去執行目標。

05

適時修正目標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應該時刻準備好指導孩子走出學習或者生活的誤區。

孩子的學習經驗有限,制訂出來的學習目標可能有許多實踐起來會有困難或者明顯存在很大不足的地方。

此時,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一些修正學習目標的方法以及修正的合適時間,讓孩子適時適當地修正自己的學習目標。

目標

目標對人生來說,就像撒在園中的草種,它無需我們關注,就會長得又快又好。

孩子有了學習的目標,就知道要往哪裡去;有了奮鬥的方向,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只要堅持,便能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