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特幣陣亡 現金貸高能預警」風控專家充當新金融護旗手?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P2P有人“跑路”,比特幣“陣亡”,現金貸“高能預警”,而在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謀新金融的當下,二者體現皮存與毛附的關聯,那麼,信貸風險控制專家能否充當新金融護旗手?

2017年11月9-10日,同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盾科技”)在深圳舉辦了“2017年新金融CRO(Chief Risk Officer,

首席風控官)閉門研討會”,《金卡生活》雜誌執行出版人作為特邀嘉賓參加該活動,此文據其在會上的專題發言整理而成,有刪節。

整整七天前,一家公司度過了它的四歲生日。因為乳臭與稚嫩,我們可以忽略它的簡單存在。但是,由於執著於大資料技術與人工智慧工具“雙輪”驅動下的深度應用,與靜好歲月同長,與信貸風險及欺詐盾抗,這樣一來,

我們不可以忽略它奉獻給經濟社會的和諧與美好。大家知道,我在說同盾科技。感謝同盾科技的邀請,我才有機會與各位專家一起交流“新金融護旗手”的話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強調,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可回避的主題之一是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融資。

隨之產生的金融創新在便利企業與大眾的同時,虛擬貨幣、現金貸卻不斷地暴露出新的金融風險。2017年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在“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再次對互聯網金融監管表態,強調要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任何金融活動都要獲取准入”的要求。個人認為,規避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從業者職業大考的良心題,
相應地,風控專家應該有更大的作為。

大小貓依次鑽進大小洞

PC時代,“路橋隧”“鐵公機”“水電氣”,諸多基礎設施表現硬性,“身(身份證)手(手機)鑰(鑰匙)錢(錢包)”是人們出門的隨身必備之物。

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大資料)平(平臺化)雲(雲計算與雲服務)移(移動互聯網)”,成為增加的“微軟性”基礎設施,“手(手機)卡(銀行卡)”成了人們出門的隨身必備之物。

物聯網時代,“智”(人工智慧)“鏈”(區塊鏈)是新添加的“超軟性”基礎設施,

人們出門帶好自己便萬事大吉。人臉、指紋、聲紋、靜脈、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能夠證明你的身份,並完成支付行為(表1)。

表1 各個時代金融創新觸發基礎設施相關特徵

製表 | 王孔平

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催生了新金融,也促成了金融要素市場化、金融主體多元化、金融產品快速反覆運算化,當然,直接的效應便是加劇了“金融脫媒”。我們看到,在金融管制的背景下,資金供給繞開傳統商業銀行媒介,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形成資金的體外迴圈。

一個細節在於,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已經實現了市場定價,只有存、貸款利率還存在一定管制(圖1)。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採用沒有競爭力的利率,自然吸納不了更多的社會資金,從而讓餘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輕鬆實現了存款搬家,這表現了社會資金的“趨利性”。另一方面,貸款利率較低致使社會融資需求高,但是,“大貓(傳統商業銀行)不鑽小洞(中小微客戶)”,傳統商業銀行專注于發展大客戶,給互聯網金融企業“拱手相讓”一條“活路”:發展中小微客戶。

圖1 銀行存貸款利差收窄情況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製圖 | 葛辛晶

卡基和帳戶是無卡支付的基礎

根據網貸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6月30日,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達1.02萬億元;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推算,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4.43萬億元。也就是說,網貸平臺貸款餘額占到同期信用卡未償餘額的23.02%。為此,在這裡,我以信用卡作為分析信貸的一個切入點。

即便無卡支付成為潮流,傳統商業銀行仍然持續發力發行信用卡(圖2、圖3)。我們看到,銀行卡與帳戶屬於同體操作、直接對應的關係,他們構成了無卡支付的基礎。

圖2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新增信用卡數量 單位:萬張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 製圖 | 葛辛晶

圖3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末累計信用卡數量 單位:萬張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卡基消費是基礎,更大的卡量促成更多的信用卡交易(圖4)。

圖4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額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信用卡當仁不讓成為消費信貸工具,透支餘額決定信貸實力(圖5)。

圖5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透支餘額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2009年末至2017年6月末期間,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在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中的占比,除2009年末外,其他年末數均運行在1.7%(含)以下(圖6),信用卡的信貸風險可控。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逐年上升,相應逾期持卡人上升,風控專家對其監控的力度也會隨之加大。

圖6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收入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競爭:新分與舊化

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開展一些同質化業務方面,新舊分化,涇渭分明。

三組數據。

第一組資料,僅有12年市場經歷的螞蟻金服2016年的估值追趕上有著108年歷史的交通銀行的市值。當年4月26日,螞蟻金服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高達600億美元。也就是說,這家起步於2004年的支付寶的金融服務公司,與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便成立的交通銀行,在螞蟻金服B輪融資完成當天的市值,基本打了個平手。

第二組資料,僅有4年市場經歷的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以下簡稱“餘額寶”)2017年6月30日的淨資產,超過1987年4月便成立,有著30年歷史和“零售之王”美譽的招商銀行同期零售活期與定期存款金額(圖7、圖8)。餘額寶的手法簡單,通過存款搬家,實現理財互聯網化。

圖7 2013年末-2017年9月末餘額寶淨資產同招商銀行零售活期與定期存款金額對比

來源 | 天天基金網 招商銀行2017年半年度、第三季度報告及2013至2016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圖8 2013年6月30日-2017年10月31日餘額寶收益趨勢

來源 | 天天基金網製圖 | 葛辛晶

第三組資料,一家成立三年虧損兩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僅靠分期業務占到A股“農商行五子”七成市值。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10月18日,2014年才成立的中國線上分期平臺趣店集團在紐交所上市,成為當年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IPO,同時也是當年美國第四大規模IPO。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趣店集團市值約96億美元,占到與同樣開展或正在開展同質化分期業務的A股全部農商行總市值的七成(表2)。這些農商行全部出在江蘇,我將其稱為A股“農商行五子”。近期趣店集團負面資訊不斷,市值縮水,監管承壓,在此按下不表。

表2 A股“農商行五子”與趣店集團市值對比

製錶 | 王孔平

自2013年成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以來,多家傳統商業銀行陸續推出類餘額寶產品,比如,2013年底,平安銀行推出了“平安盈”,工商銀行浙江分行推出“天天益”。傳統商業銀行基本上也開展了信用卡分期業務,以創新手段創造更多的收入機會。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商業銀行競爭下來,各領風騷。

三個回合測試壓力。

第一回,存款資金理財互聯網化,從收益角度不利於傳統商業銀行。用戶A若將現金存入傳統商業銀行,將獲取一年定期存款利息1.5%;用戶A若將現金存入餘額寶,將獲取七日年化收益3.89%(截至2017年10月31日),二者收益相差2.39%。結果用戶A選擇了餘額寶。

第二回,消費分期,從用戶支出角度來看,傳統商業銀行勝出。用戶B若向某銀行申請12期的消費分期,將向銀行支付手續費8.00%;用戶B若向“花唄”申請12期的消費分期,將向“花唄”支付手續費8.80%,二者支出相差0.8%。結果用戶B選擇銀行。

圖9 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商業銀行開展典型同質化業務比較

製圖 | 葛辛晶

合作:皮存與毛附

總體合作模式:雙向賦能。互聯網金融企業向傳統商業銀行賦能科技手段、資料支援,傳統商業銀行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賦能金融本質,在替客戶理財、融資、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建立信用,利用杠杆,控制風險。這樣,傳統商業銀行實現“大貓鑽小洞”,互聯網金融企業完成“小貓鑽大洞”。二者從早期的網上銀行業務初級合作,晉升到現在的基於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高級合作(表3)。

表3 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簡表

製錶 | 葛辛晶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便將互聯網金融分為互聯網支付、P2P網路借貸、非P2P網路小額貸款、眾籌融資、金融機構創新型互聯網平臺和基於互聯網的基金銷售六種業態。其實,過去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基本圍繞上述形態開展了合作。在這裡,我只表述傳統商業銀行存(托)管資金、產品與金融結合兩類分項業務的合作。

分項合作模式之一:傳統商業銀行存(托)管資金。

一是符合要求的傳統商業銀行集中存管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是非銀行支付機構預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自2017年4月17日起,非銀行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網路支付業務從12%至20%,銀行卡收單業務從10%至18%,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從16%至24%)交存至銀行專用存款帳戶,銀行不向該帳戶計付利息,從而終止其“吃利差”的主要盈利模式,向提供小額、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務回歸。

二是傳統商業銀行存管P2P資金。2017年2月22日起執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印發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銀行開展網路借貸(P2P)資金存管業務,防止其平臺自設資金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客戶資金安全。當然,銀行不對P2P交易行為提供保證,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北京時間2017年11月3日和信貸在美國上市,成為納斯達克中國互聯網金融第一股,同年1月其平臺資金存管江西銀行,此舉早於全國90%的P2P平臺。

三是傳統商業銀行託管眾籌資金。銀行接收、託管眾籌平臺的運營資金,並根據需要,分批轉入由投資人入股的有限合夥企業(圖10)。 2015年10月24日上線的“圈籌網”,成為國內首家資金由銀行託管的眾籌平臺。

圖10 傳統商業銀行託管眾籌資金流程

製圖 | 陳厚文

圖11 專項資產證券化業務流程

來源 | 華寶證券研究所 製圖 | 葛辛晶

風控專家能夠做什麼?

傳統商業銀行視抵押、質押和擔保為“三件寶”,開展信貸業務。在這裡,我選取堅持小微企業市場定位的泰隆銀行作為代表。泰隆銀行建立以“三品三表”為核心的信貸評估技術,也就是將數位化的“硬”資訊和社會化的“軟”資訊有機結合,達到了“瞭解你的客戶”的目的。“三品”是指人品、產品、押品。人品要看放貸物件信不信得過,考察其還款意願;產品要看賣不賣得動,考察其還款能力;押品要看靠不靠得住,考察其還款保障。“三表”是指水錶、電錶、海關報表,以協力廠商資訊作為更重要的參考依據。泰隆銀行不依賴抵押、質押,而是追加其法定代表人、股東、實際控股人作為擔保人,把企業的“有限責任”轉變為個人的“無限責任”。泰隆銀行還創新了擔保的“聲譽機制”,圍繞小企業貸款,推出“親人友人恩人擔保”的道義擔保貸款。

圖12 智慧信貸風控流程

來源 | 綜合讀秒相關資訊製圖 | 陳厚文

風控專家能夠做些什麼?

圖13 同盾“科技畫像”

製圖 | 陳厚文

一個基本的前提是,信貸風控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從貸前、貸中和貸後完整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圖14)。

圖14 基於業務流程設計信貸風控環節

來源| 同盾科技

《金卡生活》雜誌通過深度調查,選取貸前,剖析同盾科技基於人工智慧及大資料,如何説明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風險控制。

貸前通過人工智慧洞察潛在的信貸風險。通過設備“指紋”等技術識別設備是否關聯不同帳號、不同銀行卡、不同身份證的資訊,可以進行可疑號碼分析,開展虛擬機器偵測,通過位址資料甄別高風險位址,通過IP代理測試識別帳戶名是否正常,可以進行歸屬地分析,重點還可以對申請行為進行分析(圖15)。

圖15 貸前人工智慧洞察分析

來源| 同盾科技

貸前充分彰顯大資料的能力“表現”。

我將使用者資料的成因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依託集團供應鏈、消費鏈、“混業”金融鏈,開展供應鏈信貸、消費信貸,形成“自迴圈”。如,海融易對應海爾集團,螞蟻金服對應天貓、淘寶、阿裡巴巴批發電商平臺,“壹錢包”對應平安集團。

第二類,借助投資方,開展部分使用者導流,形成“毛細迴圈”。如,趣店集團對應支付寶。用戶可以在支付寶App上,可以找到趣店集團旗下的“來分期”入口,繼而獲得分期服務。

第三類,融合社交資料、申請人身份資料、社會征信資料、同盾科技風險名單資料以及過往信貸類資料,開展跨行業“聯防聯控”,形成“他迴圈”。如,同盾科技對應全行業,盡最大限度消除“資訊孤島”(圖16),最終通過模型產生綜合評價。

圖16 貸前大資料能力“表現”

來源| 同盾科技

菜鳥物流與順豐快遞發生摩擦,華為與騰訊產生糾葛,充分反映了“毛細迴圈”出於膨脹的需要,獨立“自迴圈”出於擴充的衝動,或有可能從“毛細迴圈”“自迴圈”走向“他迴圈”。

在這裡,我十分贊同京東金融的“舍”與“得”的邏輯:一是要有開放的胸懷,二是要有開放的實力,三是要捨得把自己的用戶往外輸出。2017年10月28日,在“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透露,目前在京東體系裡,京東金融承擔了3.6億金融用戶,2.5億電商活躍用戶,擁有超過800萬線上線下商戶,覆蓋中國農村地區30萬以上的行政村,與超過400多家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合作。並且,還與中國銀聯合作推出深度融合的“雲閃付”創新產品。

傳統商業銀行,即便是泰隆銀行將數位化的“硬”資訊和社會化的“軟”資訊進行定性分析、定量測評時,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開展智慧信貸涉及資料收集處理、建模和決策時,無一例外需要大資料技術和人工智慧工具。尤其是在普惠金融推向縱深,物聯網時代只需要生物識別身份和支付,資訊安全至關重要。在此借用中國人民銀行桂林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關崇明的一句話來說明這一切:生物特徵丟失,比銀行密碼丟失的風險更加嚴重。

社會分工充分表明,風控專家在傳統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客戶中間應當有所作為,風控專家亦有實力貢獻作為。如,同盾科技給客戶提供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調用,而API響應時間僅在200毫秒之內,我有一個較為形象的說法,“蜜蜂扇動40次翅膀,同盾科技給你調用一次資料。”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專注的人專注做事。

葛辛晶、李夢琪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 | 鐘立群

實習編輯 | 邢夢揚

資金供給繞開傳統商業銀行媒介,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形成資金的體外迴圈。

一個細節在於,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已經實現了市場定價,只有存、貸款利率還存在一定管制(圖1)。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採用沒有競爭力的利率,自然吸納不了更多的社會資金,從而讓餘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輕鬆實現了存款搬家,這表現了社會資金的“趨利性”。另一方面,貸款利率較低致使社會融資需求高,但是,“大貓(傳統商業銀行)不鑽小洞(中小微客戶)”,傳統商業銀行專注于發展大客戶,給互聯網金融企業“拱手相讓”一條“活路”:發展中小微客戶。

圖1 銀行存貸款利差收窄情況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製圖 | 葛辛晶

卡基和帳戶是無卡支付的基礎

根據網貸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6月30日,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達1.02萬億元;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推算,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4.43萬億元。也就是說,網貸平臺貸款餘額占到同期信用卡未償餘額的23.02%。為此,在這裡,我以信用卡作為分析信貸的一個切入點。

即便無卡支付成為潮流,傳統商業銀行仍然持續發力發行信用卡(圖2、圖3)。我們看到,銀行卡與帳戶屬於同體操作、直接對應的關係,他們構成了無卡支付的基礎。

圖2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新增信用卡數量 單位:萬張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 製圖 | 葛辛晶

圖3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末累計信用卡數量 單位:萬張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卡基消費是基礎,更大的卡量促成更多的信用卡交易(圖4)。

圖4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額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信用卡當仁不讓成為消費信貸工具,透支餘額決定信貸實力(圖5)。

圖5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透支餘額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2009年末至2017年6月末期間,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在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中的占比,除2009年末外,其他年末數均運行在1.7%(含)以下(圖6),信用卡的信貸風險可控。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逐年上升,相應逾期持卡人上升,風控專家對其監控的力度也會隨之加大。

圖6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信用卡收入 單位:億元

來源 | 部分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競爭:新分與舊化

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開展一些同質化業務方面,新舊分化,涇渭分明。

三組數據。

第一組資料,僅有12年市場經歷的螞蟻金服2016年的估值追趕上有著108年歷史的交通銀行的市值。當年4月26日,螞蟻金服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高達600億美元。也就是說,這家起步於2004年的支付寶的金融服務公司,與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便成立的交通銀行,在螞蟻金服B輪融資完成當天的市值,基本打了個平手。

第二組資料,僅有4年市場經歷的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以下簡稱“餘額寶”)2017年6月30日的淨資產,超過1987年4月便成立,有著30年歷史和“零售之王”美譽的招商銀行同期零售活期與定期存款金額(圖7、圖8)。餘額寶的手法簡單,通過存款搬家,實現理財互聯網化。

圖7 2013年末-2017年9月末餘額寶淨資產同招商銀行零售活期與定期存款金額對比

來源 | 天天基金網 招商銀行2017年半年度、第三季度報告及2013至2016年度報告,製圖 | 葛辛晶

圖8 2013年6月30日-2017年10月31日餘額寶收益趨勢

來源 | 天天基金網製圖 | 葛辛晶

第三組資料,一家成立三年虧損兩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僅靠分期業務占到A股“農商行五子”七成市值。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10月18日,2014年才成立的中國線上分期平臺趣店集團在紐交所上市,成為當年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IPO,同時也是當年美國第四大規模IPO。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趣店集團市值約96億美元,占到與同樣開展或正在開展同質化分期業務的A股全部農商行總市值的七成(表2)。這些農商行全部出在江蘇,我將其稱為A股“農商行五子”。近期趣店集團負面資訊不斷,市值縮水,監管承壓,在此按下不表。

表2 A股“農商行五子”與趣店集團市值對比

製錶 | 王孔平

自2013年成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以來,多家傳統商業銀行陸續推出類餘額寶產品,比如,2013年底,平安銀行推出了“平安盈”,工商銀行浙江分行推出“天天益”。傳統商業銀行基本上也開展了信用卡分期業務,以創新手段創造更多的收入機會。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商業銀行競爭下來,各領風騷。

三個回合測試壓力。

第一回,存款資金理財互聯網化,從收益角度不利於傳統商業銀行。用戶A若將現金存入傳統商業銀行,將獲取一年定期存款利息1.5%;用戶A若將現金存入餘額寶,將獲取七日年化收益3.89%(截至2017年10月31日),二者收益相差2.39%。結果用戶A選擇了餘額寶。

第二回,消費分期,從用戶支出角度來看,傳統商業銀行勝出。用戶B若向某銀行申請12期的消費分期,將向銀行支付手續費8.00%;用戶B若向“花唄”申請12期的消費分期,將向“花唄”支付手續費8.80%,二者支出相差0.8%。結果用戶B選擇銀行。

圖9 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商業銀行開展典型同質化業務比較

製圖 | 葛辛晶

合作:皮存與毛附

總體合作模式:雙向賦能。互聯網金融企業向傳統商業銀行賦能科技手段、資料支援,傳統商業銀行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賦能金融本質,在替客戶理財、融資、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建立信用,利用杠杆,控制風險。這樣,傳統商業銀行實現“大貓鑽小洞”,互聯網金融企業完成“小貓鑽大洞”。二者從早期的網上銀行業務初級合作,晉升到現在的基於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高級合作(表3)。

表3 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簡表

製錶 | 葛辛晶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便將互聯網金融分為互聯網支付、P2P網路借貸、非P2P網路小額貸款、眾籌融資、金融機構創新型互聯網平臺和基於互聯網的基金銷售六種業態。其實,過去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基本圍繞上述形態開展了合作。在這裡,我只表述傳統商業銀行存(托)管資金、產品與金融結合兩類分項業務的合作。

分項合作模式之一:傳統商業銀行存(托)管資金。

一是符合要求的傳統商業銀行集中存管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是非銀行支付機構預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自2017年4月17日起,非銀行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網路支付業務從12%至20%,銀行卡收單業務從10%至18%,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從16%至24%)交存至銀行專用存款帳戶,銀行不向該帳戶計付利息,從而終止其“吃利差”的主要盈利模式,向提供小額、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務回歸。

二是傳統商業銀行存管P2P資金。2017年2月22日起執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印發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銀行開展網路借貸(P2P)資金存管業務,防止其平臺自設資金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客戶資金安全。當然,銀行不對P2P交易行為提供保證,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北京時間2017年11月3日和信貸在美國上市,成為納斯達克中國互聯網金融第一股,同年1月其平臺資金存管江西銀行,此舉早於全國90%的P2P平臺。

三是傳統商業銀行託管眾籌資金。銀行接收、託管眾籌平臺的運營資金,並根據需要,分批轉入由投資人入股的有限合夥企業(圖10)。 2015年10月24日上線的“圈籌網”,成為國內首家資金由銀行託管的眾籌平臺。

圖10 傳統商業銀行託管眾籌資金流程

製圖 | 陳厚文

圖11 專項資產證券化業務流程

來源 | 華寶證券研究所 製圖 | 葛辛晶

風控專家能夠做什麼?

傳統商業銀行視抵押、質押和擔保為“三件寶”,開展信貸業務。在這裡,我選取堅持小微企業市場定位的泰隆銀行作為代表。泰隆銀行建立以“三品三表”為核心的信貸評估技術,也就是將數位化的“硬”資訊和社會化的“軟”資訊有機結合,達到了“瞭解你的客戶”的目的。“三品”是指人品、產品、押品。人品要看放貸物件信不信得過,考察其還款意願;產品要看賣不賣得動,考察其還款能力;押品要看靠不靠得住,考察其還款保障。“三表”是指水錶、電錶、海關報表,以協力廠商資訊作為更重要的參考依據。泰隆銀行不依賴抵押、質押,而是追加其法定代表人、股東、實際控股人作為擔保人,把企業的“有限責任”轉變為個人的“無限責任”。泰隆銀行還創新了擔保的“聲譽機制”,圍繞小企業貸款,推出“親人友人恩人擔保”的道義擔保貸款。

圖12 智慧信貸風控流程

來源 | 綜合讀秒相關資訊製圖 | 陳厚文

風控專家能夠做些什麼?

圖13 同盾“科技畫像”

製圖 | 陳厚文

一個基本的前提是,信貸風控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從貸前、貸中和貸後完整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圖14)。

圖14 基於業務流程設計信貸風控環節

來源| 同盾科技

《金卡生活》雜誌通過深度調查,選取貸前,剖析同盾科技基於人工智慧及大資料,如何説明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風險控制。

貸前通過人工智慧洞察潛在的信貸風險。通過設備“指紋”等技術識別設備是否關聯不同帳號、不同銀行卡、不同身份證的資訊,可以進行可疑號碼分析,開展虛擬機器偵測,通過位址資料甄別高風險位址,通過IP代理測試識別帳戶名是否正常,可以進行歸屬地分析,重點還可以對申請行為進行分析(圖15)。

圖15 貸前人工智慧洞察分析

來源| 同盾科技

貸前充分彰顯大資料的能力“表現”。

我將使用者資料的成因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依託集團供應鏈、消費鏈、“混業”金融鏈,開展供應鏈信貸、消費信貸,形成“自迴圈”。如,海融易對應海爾集團,螞蟻金服對應天貓、淘寶、阿裡巴巴批發電商平臺,“壹錢包”對應平安集團。

第二類,借助投資方,開展部分使用者導流,形成“毛細迴圈”。如,趣店集團對應支付寶。用戶可以在支付寶App上,可以找到趣店集團旗下的“來分期”入口,繼而獲得分期服務。

第三類,融合社交資料、申請人身份資料、社會征信資料、同盾科技風險名單資料以及過往信貸類資料,開展跨行業“聯防聯控”,形成“他迴圈”。如,同盾科技對應全行業,盡最大限度消除“資訊孤島”(圖16),最終通過模型產生綜合評價。

圖16 貸前大資料能力“表現”

來源| 同盾科技

菜鳥物流與順豐快遞發生摩擦,華為與騰訊產生糾葛,充分反映了“毛細迴圈”出於膨脹的需要,獨立“自迴圈”出於擴充的衝動,或有可能從“毛細迴圈”“自迴圈”走向“他迴圈”。

在這裡,我十分贊同京東金融的“舍”與“得”的邏輯:一是要有開放的胸懷,二是要有開放的實力,三是要捨得把自己的用戶往外輸出。2017年10月28日,在“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透露,目前在京東體系裡,京東金融承擔了3.6億金融用戶,2.5億電商活躍用戶,擁有超過800萬線上線下商戶,覆蓋中國農村地區30萬以上的行政村,與超過400多家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合作。並且,還與中國銀聯合作推出深度融合的“雲閃付”創新產品。

傳統商業銀行,即便是泰隆銀行將數位化的“硬”資訊和社會化的“軟”資訊進行定性分析、定量測評時,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開展智慧信貸涉及資料收集處理、建模和決策時,無一例外需要大資料技術和人工智慧工具。尤其是在普惠金融推向縱深,物聯網時代只需要生物識別身份和支付,資訊安全至關重要。在此借用中國人民銀行桂林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關崇明的一句話來說明這一切:生物特徵丟失,比銀行密碼丟失的風險更加嚴重。

社會分工充分表明,風控專家在傳統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客戶中間應當有所作為,風控專家亦有實力貢獻作為。如,同盾科技給客戶提供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調用,而API響應時間僅在200毫秒之內,我有一個較為形象的說法,“蜜蜂扇動40次翅膀,同盾科技給你調用一次資料。”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專注的人專注做事。

葛辛晶、李夢琪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 | 鐘立群

實習編輯 | 邢夢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