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絲絨AI商情日報|中國人工智慧初創企業超千家!(11.10第104期)

【 編選┃一條醫策 責編┃劉錚】

NO.1 中國人工智慧初創企業超千家

人工智慧熱潮席捲全球,並深刻改變著傳統行業的面貌。日前,首屆“JDD-2017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在京舉行,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重構金融業成為焦點話題。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JDD大會將是整個京東集團最高級別的資料大會,

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盛典。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透露,目前全球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年投入達300億美元,中國所有投資活動中的50%都與AI相關,國內已有超過1000家的AI領域初創企業。JDD大會最後一個字母D有著雙關意味,既代表探索(Discovery),又代表資料(Data)。大會將通過論壇、大賽等形式,為行業挖掘和發現人才,將技術、場景與資料相結合,加快AI等前沿技術落地于金融等行業。

連結:

//news.xinhuanet.com/tech/2017-11/10/c_1121933410.htm

NO.2 人工智慧令人類智而不智?

人工智慧使用大資料和概率數學,使我們能夠根據現有的最先進的知識進行外推,但總是會存在不確定因素——已知的未知數和未知的未知數,包括不可知的事物。人工智慧一直被大肆宣傳,由明星歷史學家變身未來學家的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認為,

人類(智人)將演變為人神合一(Homo Deus),幾乎同神一樣,通過技術和科學來戰勝饑荒、戰爭甚至死亡。關於人工智慧,需要記住的第一件事就是它是人類智慧的衍生物。人工智慧是人類知識積累的結果,每個發現、每個過程、每個創新、每個新機制都打開了新的知識領域。我們身處新知識爆炸領域的邊緣。當前的人工智慧是知識通過演算法取得的發現,
被定義為“可用於計算、解決問題、達成決策的一系列按部就班的步驟”。你可以為電腦或機器人編輯一套演算法,讓它們學會學習和適應。也許電腦甚至可以學會如何識別和編寫演算法。

連結:

//tech.ifeng.com/a/20171109/44752819_0.shtml

NO.3 騰訊王蘭:AI生態計畫,培育AI時代最優秀的公司

11月8日下午,在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TGPC)“創想·人工智慧”論壇上,騰訊推出“AI生態計畫”,騰訊開放平臺副總經理、騰訊眾創空間總經理王蘭表示,騰訊公司推出“AI生態計畫”,正式通過騰訊開放平臺,開放騰訊AI能力,助力AI產業發展。據王蘭介紹,騰訊“AI生態計畫”將通過開放100項AI技術,孵化100個AI創業項目,推出300個“雲+創業百萬扶持計畫”,為1000個合作夥伴賦能,並透露該計畫的核心關鍵在於開放騰訊在場景、技術、人才和資本方面的資源及優勢,與合作夥伴一起成長。王蘭表示,“技術的革新推動了新的生態、新的時代的來臨,如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紅利孕育了非常多的優秀創業企業,同時對傳統行業進行了改造,現在已經是進入了一個新技術時代。”她還分享了,騰訊佈局AI領域,能力、應用、生態協同發展的三條路徑。

連結:

//tech.ifeng.com/a/20171109/44752878_0.shtml

NO.4 美媒:下一場科技競賽將聚焦人工智慧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1月3日刊發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席、前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約翰·艾倫以及美國人工智慧專家阿米爾·侯賽因的文章《下一場太空競賽目標是人工智慧》稱,雖然美國歷史上是人工智慧領域大部分最重要的創新和研究機構的所在地,但國際競爭對手正緊隨其後。文章稱,約60年前,時任美國參議院多數党領袖林登·詹森預測說,誰贏得太空競賽,誰就將“控制、徹底控制地球”。美國最終贏得了那場競賽,不僅登上了月球,而且還激發了下一代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和樂觀主義者。最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預測下一場偉大的科技競賽——人工智慧時,重複了詹森的這種表述。文章認為,詹森和普京對技術力量的理解中,存在一條跨越時代和地緣政治的真理。不過,現在美國擔心的是,它正面臨在這場關鍵競賽中落後的風險。

連結: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11/10/c_129737309.htm

NO.5 科大訊飛發佈AI新品 劇透“意念控制”黑科技

科大訊飛2017年度發佈會於11月9日在京舉辦。大會圍繞“以人為本A.I.賦能”主題,重點發佈了訊飛“超腦計畫”的最新進展和訊飛人工智慧技術面向教育、客服、醫療及家庭等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11月6日,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了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機器人。”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報喜”道。“要知道,IBM Watson的負責人多年前就夢想,讓Watson能通過美國的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而今天,中國率先實現了這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還在會上展示了被譽為黑科技的“腦機介面”技術,已可實現意念控制家用電器的場景應用,不過距離產品化還有一段時間。

連結:

//news.cnstock.com/paper,2017-11-10,908531.htm

NO.6 人工智慧:人類的翅膀還是殺手?

谷歌、阿裡巴巴、百度、騰訊……我們耳熟能詳的業內科技巨頭們紛紛重金投入於人工智慧,百度甚至採用All in的方式投入。人工智慧正處於全行業爆發的前夜,業界正在暢想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電子商務、無人零售、交通物流等方面即將爆發出來的能量。另一方面,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髮出警告,強調監管AI的重要性。今年8月份,包括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Tesl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內的100多名科技界領袖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聯合國禁止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武器。人工智慧會威脅到人類嗎?還是僅僅替代人類的某些工作?最終人工智慧將何去何從?

連結:

//www.robot-china.com/news/201711/10/46725.html

NO.7 AI+醫療,改變未來的未來創業項目

2017年“人工智慧”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於7月20日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路線圖”。作為公認的,人工智慧技術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醫療健康領域的AI產品已經成為市場環境競爭的焦點。人工智慧與醫療的結合,可以讓包括診斷、手術、護理在內的諸多醫療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同時也讓醫療設備的設計、生產、銷售、以及維護更加的科學理性。通過建立基於資料採擷、分析技術的專業醫學資料庫,不僅可以達到智慧識別疑難雜症,同時還可以推薦最優病例解決方案,更可以實現對病情變化情況的動態監控,提前預知病人將要發生的場景。對病人各項身體指標進行全方位的資料計算,形成視覺化資料包表,能夠輔助醫務人員準確預估病人病情變化情況,為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

連結:

//news.163.com/shuangchuang/17/1109/14/D2QCLFC50001986B.html

NO.8 AI要搶HR的飯碗了

在人工智慧產業結合的諸多可能性當中,人工智慧+招聘服務很可能是最複雜的。畢竟這東西涉及最複雜的資源:人。人才資源的資質、證書、業績、履歷加在一起,可能組成一個極為複雜的迷宮。而且很多時候招聘之間的感覺和判斷非常微妙,需要依靠HR經驗與思考的地方非常多。用AI替代人類,絕對個任重道遠的工程。但另一方面,人力資源流通中又涉及非常多的資料和模型,似乎又是非常適合AI發揮效力的領域。在美國市場中,AI+人力服務專案已經成為大風口。可是我朝自有國情在。尤其是互聯網招聘這件事在我國是極富特色的,歐美這個領域的AI項目很難貼合中國需求。

連結:

//tech.sina.com.cn/csj/2017-11-09/doc-ifynstfh2465231.shtml

與合作夥伴一起成長。王蘭表示,“技術的革新推動了新的生態、新的時代的來臨,如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紅利孕育了非常多的優秀創業企業,同時對傳統行業進行了改造,現在已經是進入了一個新技術時代。”她還分享了,騰訊佈局AI領域,能力、應用、生態協同發展的三條路徑。

連結:

//tech.ifeng.com/a/20171109/44752878_0.shtml

NO.4 美媒:下一場科技競賽將聚焦人工智慧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1月3日刊發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席、前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約翰·艾倫以及美國人工智慧專家阿米爾·侯賽因的文章《下一場太空競賽目標是人工智慧》稱,雖然美國歷史上是人工智慧領域大部分最重要的創新和研究機構的所在地,但國際競爭對手正緊隨其後。文章稱,約60年前,時任美國參議院多數党領袖林登·詹森預測說,誰贏得太空競賽,誰就將“控制、徹底控制地球”。美國最終贏得了那場競賽,不僅登上了月球,而且還激發了下一代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和樂觀主義者。最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預測下一場偉大的科技競賽——人工智慧時,重複了詹森的這種表述。文章認為,詹森和普京對技術力量的理解中,存在一條跨越時代和地緣政治的真理。不過,現在美國擔心的是,它正面臨在這場關鍵競賽中落後的風險。

連結: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11/10/c_129737309.htm

NO.5 科大訊飛發佈AI新品 劇透“意念控制”黑科技

科大訊飛2017年度發佈會於11月9日在京舉辦。大會圍繞“以人為本A.I.賦能”主題,重點發佈了訊飛“超腦計畫”的最新進展和訊飛人工智慧技術面向教育、客服、醫療及家庭等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11月6日,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了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機器人。”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報喜”道。“要知道,IBM Watson的負責人多年前就夢想,讓Watson能通過美國的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而今天,中國率先實現了這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還在會上展示了被譽為黑科技的“腦機介面”技術,已可實現意念控制家用電器的場景應用,不過距離產品化還有一段時間。

連結:

//news.cnstock.com/paper,2017-11-10,908531.htm

NO.6 人工智慧:人類的翅膀還是殺手?

谷歌、阿裡巴巴、百度、騰訊……我們耳熟能詳的業內科技巨頭們紛紛重金投入於人工智慧,百度甚至採用All in的方式投入。人工智慧正處於全行業爆發的前夜,業界正在暢想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電子商務、無人零售、交通物流等方面即將爆發出來的能量。另一方面,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髮出警告,強調監管AI的重要性。今年8月份,包括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Tesl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內的100多名科技界領袖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聯合國禁止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武器。人工智慧會威脅到人類嗎?還是僅僅替代人類的某些工作?最終人工智慧將何去何從?

連結:

//www.robot-china.com/news/201711/10/46725.html

NO.7 AI+醫療,改變未來的未來創業項目

2017年“人工智慧”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於7月20日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路線圖”。作為公認的,人工智慧技術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醫療健康領域的AI產品已經成為市場環境競爭的焦點。人工智慧與醫療的結合,可以讓包括診斷、手術、護理在內的諸多醫療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同時也讓醫療設備的設計、生產、銷售、以及維護更加的科學理性。通過建立基於資料採擷、分析技術的專業醫學資料庫,不僅可以達到智慧識別疑難雜症,同時還可以推薦最優病例解決方案,更可以實現對病情變化情況的動態監控,提前預知病人將要發生的場景。對病人各項身體指標進行全方位的資料計算,形成視覺化資料包表,能夠輔助醫務人員準確預估病人病情變化情況,為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

連結:

//news.163.com/shuangchuang/17/1109/14/D2QCLFC50001986B.html

NO.8 AI要搶HR的飯碗了

在人工智慧產業結合的諸多可能性當中,人工智慧+招聘服務很可能是最複雜的。畢竟這東西涉及最複雜的資源:人。人才資源的資質、證書、業績、履歷加在一起,可能組成一個極為複雜的迷宮。而且很多時候招聘之間的感覺和判斷非常微妙,需要依靠HR經驗與思考的地方非常多。用AI替代人類,絕對個任重道遠的工程。但另一方面,人力資源流通中又涉及非常多的資料和模型,似乎又是非常適合AI發揮效力的領域。在美國市場中,AI+人力服務專案已經成為大風口。可是我朝自有國情在。尤其是互聯網招聘這件事在我國是極富特色的,歐美這個領域的AI項目很難貼合中國需求。

連結:

//tech.sina.com.cn/csj/2017-11-09/doc-ifynstfh24652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