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1月11日,“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論壇(2017)”帶你領略“黃金時代”|社會科學報

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文化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交流與合作有助於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城市是人才、創意、思想、財富的重要載體,如何以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式來合理調控、平衡城市規模的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充分發揮文化創新發展在城市增長品質方面的關鍵作用,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議題。

全文大約3600字,閱讀時長約為6分鐘。

報紙原文:《城市發展新空間 文化發展新動力——“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論壇有限公司、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承辦的“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論壇(2017)”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城市發展新空間,文化發展新動力”,論壇集聚了來自倫敦、紐約、多倫多、芝加哥、都柏林、墨爾本、安卡拉、長崎、首爾、上海、香港、澳門、臺北等城市的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及政府文化官員,

圍繞城市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文化創新,延續城市文脈和保護城市特色等議題,共話新時代背景下文化發展新活力,探尋文化發展的新契機,為世界城市文化提供共用交流平臺。

城市文化進入“黃金時代”

世界城市是吸引人才和創意,產生創新和創造財富的重要中心,

對經濟和文化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5月18日,聯合國人居署發佈的《2016年世界城市狀況報告》指出,目前排名前600位的主要城市中居住著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對全球GDP的貢獻高達60%。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現任執行主任Joan Clos表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移徙,95%的人都出於經濟原因或者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進入城鎮地區。美國《外交雜誌》曾預測:到2025年,除了東京、倫敦、紐約、芝加哥等超級大都市,
1/3發達國家的城市將跌出全球600強城市榜單,被96個新興城市取代,其中72個來自於中國,在全球75座活力城市名單中,中國有29個城市入選,約占4成,上海摘得榜單的桂冠。

文化與經濟的逐漸一體化是現在經濟發展中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文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於經濟之外的另一種價值而存在,對現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別具意義。《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40)綱要》提出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並提出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的城市願景,首次提出了上海建設“文化大都市”的概念。

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論壇(Shanghai Global Cities Culture Forum)正是致力於促進城市文化作為都市發展政策的一個重要學術交流平臺。論壇舉辦以來,每年分別以“世界城市的設計創意戰略”“引領潮流:世界城市的時尚未來”“世界城市的公共文化”“城市敘事:記憶、想像和認同”為主題,探討文化在其各自城市中的作用,加強針對其所面臨挑戰的應對策略。

當今世界互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正在推動文化與經濟、政治和社會融合一體化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表示,文化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業態構成,其影響力日益滲透於城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國城市文化的發展和創新,不僅展現了城市居民的價值訴求和理想願景,還可以成為凝聚社會共識和構建社會和諧的巨大精神力量。

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中說到:“一切偉大的文化都是城市文化。”“城市化現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故事,城市化的步驟比以前更快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必須很好地思考一下,城市未來到底怎麼樣走,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樣的,不僅要考慮財政、金融、經濟,同時要考慮成為非常宜居的城市。”英國BOP機構秘書長Paul Owens認為,城市文化進入了“黃金時代”。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麼。”正如美國建築師伊利爾沙裡寧所言,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價值追求和走向未來的理想。倫敦、巴黎、東京、紐約、巴賽隆納等城市都將文化視為它們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對城市經濟的貢獻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文化有助於決定城市未來的經濟成功。城市文化不僅表現在統計資料上,更重要的是城市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取向。

“一帶一路”需要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文化的開放和包容使世界文明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異質文化的相互碰撞、彼此交流、不斷創新是實現人類文明繁榮的動力和源泉。“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經濟對外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歷史機遇。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提出了60項具體行動舉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上海如何抓住此機遇,加快與加強上海城市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並積極行動的。

“城市是人類活動的容器,是不同文化的載體,城市文化具有個體性、特殊性、差異性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認為,面對逆全球化、種族主義、恐怖主義襲擊等思潮給世界帶來的不確定性,“一帶一路”城市文化應當共商共建共用,增強不同城市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互鑒發展、包容共用。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龍強調,下一步應著力探索吸收採用現代技術手段和展示參與方式,提高各類文化活動的科技含量,進一步密切與經濟合作的聯繫,把這些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傳承的城市的優勢切實轉化成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的現實優勢。

多元文化的聚集與交融是城市的特質,世界的多樣性在城市的多樣性中得以集中展示。歐盟國家文化協會主席、德國歌德學院總秘書長Hans-Georg Knopp表示,創新不再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整個組織機構的工作。人們需要更多的新創意才能夠滿足消費者,同時網路和集群變得非常重要。“文化和藝術是一個驅動力,可以驅動經濟的增長,幫助城市變得富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Tobias Biancone提到,應該建立文化傳播的概念和機構,人們會對於生活更有創造力,結果很可能也會帶來經濟上的繁榮。

“發展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既注重將國外優秀的文化觀念、文化產品引進來,更注重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產品,並努力將這些文化產品推向世界。”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劍龍指出,注重具有地域色彩、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的打造,在融匯進現代因素和國際話語的過程中,努力加強文化產品的藝術性和國際水準,不失時機地將文化產品推向世界。

中國的城市化將對世界產生影響,將對中國的歷史產生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談到,在我們大規模的建設之中,現代性的終結或弊端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思考。在當今的世界,生態、環境、人倫、理念的問題都成了新的中國城市美學。

歷史是城市文化創新的依據,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僅是理清文化脈絡的重要途徑,也是將城市文化推向世界的有效手段。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實,我們對相關文化遺產的價值認識也正在深化,進一步的發掘行動也在展開。但從另外的角度觀察,很多固化的觀念以及慣例還嚴重制約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探尋城市文化發展的新動力

隨著文化發展在城市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大城市對城市文化競爭力的認識不斷深化,城市文化發展迎來空前的熱潮。10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從排名來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分別是洛杉磯、新加坡、倫敦、三藩市、深圳、東京、聖約瑟、慕尼克、達拉斯。中國除深圳進入全球十強外,香港、上海、廣州、北京進入前20強。中國很多城市陸續出臺文化規劃與政策,然而在此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文化觀念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文化資源的整合利用不夠;生態環境惡化、文化遺產被破壞、城市個性喪失等。

“包括只重視物質層面的保存,忽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性影響,只重視短期效益的開發,忽視長久的可持續的保護和利用模式,只關心列入保護名錄的單元,忽視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關聯性等等。這些都與遺產保護的觀念制約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黃松談到,只重視古代文化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當代文化資源的利用,也是一種觀念上的“短視”。

文化政策和公共文化在城市層面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來構建一個蓬勃發展的大都市,城市政府層面比起國家政府層面更接近它們所代表的公眾。依託“互聯網+”和“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成為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鮮明時代特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表示,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雲、公共文化服務新媒體傳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與活動等在各地風起雲湧、競相出現,創造出了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樣態。一個城市必然具有文化特殊性,以城市作為品牌,透過設計,可以將無形文化轉變成為具象符號,成為認識城市的媒介。澳門理工大學教授于國華以“宜蘭厝”和“宜蘭椅”為例,展示了這種可能性。設計師將宜蘭的具象符號或抽象的文化意涵,轉換成設計項目,透過設計師的巧思,挖掘出許多地方文化特色,將城市無形文化轉變成有形產品,增加了人們對於城市的瞭解與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而文化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糧。在十九大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背景下,民眾對文化的需要已經由量的提升轉變為質的追求。無論是博物館、音樂廳等公共文化場所,還是都市文學作品,抑或是城市空間,都與城市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滋養著人們走向未來,也激發出民族文化的創新活力。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82期第1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社會科學報

微信號:shehuikexuebao

社會科學報官網://www.shekebao.com.cn/

論壇舉辦以來,每年分別以“世界城市的設計創意戰略”“引領潮流:世界城市的時尚未來”“世界城市的公共文化”“城市敘事:記憶、想像和認同”為主題,探討文化在其各自城市中的作用,加強針對其所面臨挑戰的應對策略。

當今世界互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正在推動文化與經濟、政治和社會融合一體化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表示,文化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業態構成,其影響力日益滲透於城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國城市文化的發展和創新,不僅展現了城市居民的價值訴求和理想願景,還可以成為凝聚社會共識和構建社會和諧的巨大精神力量。

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中說到:“一切偉大的文化都是城市文化。”“城市化現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故事,城市化的步驟比以前更快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必須很好地思考一下,城市未來到底怎麼樣走,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樣的,不僅要考慮財政、金融、經濟,同時要考慮成為非常宜居的城市。”英國BOP機構秘書長Paul Owens認為,城市文化進入了“黃金時代”。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麼。”正如美國建築師伊利爾沙裡寧所言,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價值追求和走向未來的理想。倫敦、巴黎、東京、紐約、巴賽隆納等城市都將文化視為它們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對城市經濟的貢獻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文化有助於決定城市未來的經濟成功。城市文化不僅表現在統計資料上,更重要的是城市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取向。

“一帶一路”需要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文化的開放和包容使世界文明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異質文化的相互碰撞、彼此交流、不斷創新是實現人類文明繁榮的動力和源泉。“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經濟對外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歷史機遇。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提出了60項具體行動舉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上海如何抓住此機遇,加快與加強上海城市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並積極行動的。

“城市是人類活動的容器,是不同文化的載體,城市文化具有個體性、特殊性、差異性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認為,面對逆全球化、種族主義、恐怖主義襲擊等思潮給世界帶來的不確定性,“一帶一路”城市文化應當共商共建共用,增強不同城市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互鑒發展、包容共用。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龍強調,下一步應著力探索吸收採用現代技術手段和展示參與方式,提高各類文化活動的科技含量,進一步密切與經濟合作的聯繫,把這些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傳承的城市的優勢切實轉化成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的現實優勢。

多元文化的聚集與交融是城市的特質,世界的多樣性在城市的多樣性中得以集中展示。歐盟國家文化協會主席、德國歌德學院總秘書長Hans-Georg Knopp表示,創新不再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整個組織機構的工作。人們需要更多的新創意才能夠滿足消費者,同時網路和集群變得非常重要。“文化和藝術是一個驅動力,可以驅動經濟的增長,幫助城市變得富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Tobias Biancone提到,應該建立文化傳播的概念和機構,人們會對於生活更有創造力,結果很可能也會帶來經濟上的繁榮。

“發展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既注重將國外優秀的文化觀念、文化產品引進來,更注重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產品,並努力將這些文化產品推向世界。”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劍龍指出,注重具有地域色彩、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的打造,在融匯進現代因素和國際話語的過程中,努力加強文化產品的藝術性和國際水準,不失時機地將文化產品推向世界。

中國的城市化將對世界產生影響,將對中國的歷史產生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談到,在我們大規模的建設之中,現代性的終結或弊端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思考。在當今的世界,生態、環境、人倫、理念的問題都成了新的中國城市美學。

歷史是城市文化創新的依據,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僅是理清文化脈絡的重要途徑,也是將城市文化推向世界的有效手段。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實,我們對相關文化遺產的價值認識也正在深化,進一步的發掘行動也在展開。但從另外的角度觀察,很多固化的觀念以及慣例還嚴重制約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探尋城市文化發展的新動力

隨著文化發展在城市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大城市對城市文化競爭力的認識不斷深化,城市文化發展迎來空前的熱潮。10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從排名來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分別是洛杉磯、新加坡、倫敦、三藩市、深圳、東京、聖約瑟、慕尼克、達拉斯。中國除深圳進入全球十強外,香港、上海、廣州、北京進入前20強。中國很多城市陸續出臺文化規劃與政策,然而在此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文化觀念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文化資源的整合利用不夠;生態環境惡化、文化遺產被破壞、城市個性喪失等。

“包括只重視物質層面的保存,忽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性影響,只重視短期效益的開發,忽視長久的可持續的保護和利用模式,只關心列入保護名錄的單元,忽視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關聯性等等。這些都與遺產保護的觀念制約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黃松談到,只重視古代文化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當代文化資源的利用,也是一種觀念上的“短視”。

文化政策和公共文化在城市層面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來構建一個蓬勃發展的大都市,城市政府層面比起國家政府層面更接近它們所代表的公眾。依託“互聯網+”和“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成為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鮮明時代特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表示,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雲、公共文化服務新媒體傳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與活動等在各地風起雲湧、競相出現,創造出了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樣態。一個城市必然具有文化特殊性,以城市作為品牌,透過設計,可以將無形文化轉變成為具象符號,成為認識城市的媒介。澳門理工大學教授于國華以“宜蘭厝”和“宜蘭椅”為例,展示了這種可能性。設計師將宜蘭的具象符號或抽象的文化意涵,轉換成設計項目,透過設計師的巧思,挖掘出許多地方文化特色,將城市無形文化轉變成有形產品,增加了人們對於城市的瞭解與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而文化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糧。在十九大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背景下,民眾對文化的需要已經由量的提升轉變為質的追求。無論是博物館、音樂廳等公共文化場所,還是都市文學作品,抑或是城市空間,都與城市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滋養著人們走向未來,也激發出民族文化的創新活力。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82期第1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社會科學報

微信號:shehuikexuebao

社會科學報官網://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