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全用藥月|家庭用藥有哪些常見誤區和盲區?

微信ID:GT12331

高唐縣食藥局,捍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臨床上有75%的療效是通過藥物治療來實現的。但是,藥物是把雙刃劍。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是死於疾病,

而是死於不合理用藥。近年來,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的患者達250萬,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藥害觸目驚心!特此列出了部分容易忽視的禁忌,提醒大家注意!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ac56388aac0f631467f68ca22886568_hd.jpg" data-rawheight="298"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ac56388aac0f631467f68ca22886568_r.jpg">

用藥常識

1、不要濫用“雙跨藥品”

有一些藥品處於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之間,稱為“雙跨藥品”。

它們在醫院裡是處方藥,在藥店的貨架上就成了非處方藥。例如布洛芬就是一種雙跨藥品。作為處方藥,它主要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脊柱炎、腱鞘炎等,最大劑量為每日2400毫克,需要長期服用。作為非處方藥,主要用於頭痛、肌肉痛、痛經等症,最大劑量為每日1200毫克,只能短期服用。又如阿司匹林,作為處方藥,可用於治療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及心血管疾病。這時,必須根據醫囑服藥。
作為非處方藥,可用於感冒後的退熱、鎮痛(頭痛、腰痛、牙痛等)。

2、藥物漏服不要下次加倍

一旦發現藥物漏服了一次,千萬不要在下次服藥時加倍,這樣做很有可能引起藥物中毒。

⑴解熱鎮痛藥一般是6小時服一次,如果漏服了,時間沒有超過3小時,可以馬上補服;如果時間已經超過3小時,就不必再服了,只要以後各次按時服藥就行了。

⑵瀉藥漏服超過2小時,不需再服,下次按時服藥即可。

⑶止咳藥漏服在3小時以內可以補服,超過3小時不必補服了,只要下次按時服藥即可。

⑷抗生素類藥物特別注意要按時服用,一旦漏服會影響藥效,還會使致病菌產生耐藥性。當發生漏服時應設法馬上補上,但要記住不要離下次服藥的時間太近。

3、不要忘記有些藥物服用後需靜臥

有些藥物服用後需躺一會兒,時間最好控制在1~2小時,不能服完藥立即直立活動。否則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脈搏加快、頭暈,

甚至還會有短暫性的意識喪失。這是由於服用藥物後引起血管收縮,使腦部供血不足,產生短暫性腦缺血、缺氧。

這些藥物有苯二氮卓類:氯丙嗪、奮乃靜、舒必利、三氟丙嗪等;抗高血壓類:甲基多巴、帕吉林等;抗腎上腺素類:酚妥拉明、妥拉唑林、雙氫麥角堿等;抗結核類:乙硫異煙胺等;抗心絞痛類:硝酸甘油等;利尿類:氫氯噻嗪、雙肼屈嗪等。

4、不要一病多藥

有些患者得了病後,想快點痊癒,這種想法很自然,但他們的解決方法不對。找了一個醫生,又找一個醫生,而且都要求每個醫生多開點藥。然後自作主張,把兩套處方中開出的藥合併使用。其結果不但病況不見好轉,反而引起藥物中毒,加重對肝、腎的損害,既浪費了藥物,又加重了病情。

5、不要以為舌下含服發揮作用慢

有些患者認為,舌下含服不及口服發揮作用快,其實這是想當然。比如,抗心絞痛的硝酸甘油片,含在舌下2~5分鐘即可發揮作用;若是口服,不但吸收慢,藥物還會在肝臟遭受破壞,其效果只相當於舌下給藥的1/10。又如,不少作用於咽喉部的含片,若口服則完全不起作用。

6、不要稍有不適就忙著找藥吃

現代醫學已證明,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例如普通感冒,只要能充分休息,適當飲水,保證營養,不需服用藥物,過一個星期左右,感冒就可以痊癒。

許多人稍有不適,就忙著翻小藥箱,找藥吃;甚至急著跑醫院,讓醫生開藥。如果醫生不給開藥,或者開的藥品種少了些,還會不高興。事實上,身體上出現不適,有時只是因為疲勞,休息一下就好了;有時可能是自限性疾病,也不一定要就醫服藥。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4.zhimg.com/50/461b175135e56000c4b644ca212a3357_hd.jpg" data-rawheight="476"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61b175135e56000c4b644ca212a3357_r.jpg">

7、不要以為打針一定比口服效果好

不少人認為,服藥方式中打針要比口服效果好,顯然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有些藥物如抗生素類的阿莫西林、氯黴素等,口服吸收比注射更完全,效果更好;有些藥物如地西泮、可的松、氯喹、苯妥英鈉,由於經注射溶解、吸收很慢,效果不如口服。

所以,藥物效果的發揮,服藥方式是個重要因素,但是採取何種方式更好,還得由藥物本身的特性決定。

8、膠囊劑不可以剝了殼服用

用膠囊劑的藥物,一般都是些對食管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微粒,易於揮發,或易被口腔唾液酶分解而失效,粉末狀藥物直接服用也容易嗆人氣管。所以膠囊既保護藥物不被破壞,也保護了器官不受藥物的刺激。而膠囊是用明膠製成的,能溶於消化液,對人體無害。

9、不要隨意加大或減少抗生素的用量

要嚴格掌握抗生素的用量。當用於控制感染時,劑量要充足,療程要適當,除特殊需要一般還應避免長期用藥。不可任意加大劑量,以免引起毒副反應。也不可劑量太小,以免抗菌濃度不夠,起不了抑殺細菌的作用,反而易產生抗藥菌株。

10、有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

胃蛋白酶合劑、胰酶片、多酶片、酵母、乳酶生等藥物服用時,不宜用開水沖化和送服,這是因為這些藥物都是一些活體的酶或菌類,開水會殺死這些酶或菌類,從而使藥物失效。維生素C在熱水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所以,這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應以溫開水送服。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3.zhimg.com/50/dabf7646b7537c49abcf37b9075fe082_hd.jp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abf7646b7537c49abcf37b9075fe082_r.jpg">

止咳糖漿也不宜用熱水送服,這是因為它的作用機制是,讓糖漿覆蓋在發炎的咽喉黏膜表面,以減輕對黏膜的刺激,從而緩解咳嗽。若用開水送服,會使藥液稀釋而順咽喉吞下,發炎的咽部黏膜沒有物質覆蓋,咳嗽也就無法緩解。

11、不要不根據病情隨意服用中藥

對於中藥湯劑,咽喉疾病患者,可用多次頻飲、緩緩咽下的服法,使藥液能充分接觸患處,最大程度發揮療效。嘔吐患者,每次服藥量宜小,也可採用多次頻飲的服法。峻烈藥製成小劑量湯劑,宜一次服完,以便集中藥力,發揮作用。清熱解毒中藥,藥汁可以多一些,200~300毫升,生津止渴的藥也可以多一些,以藥汁代茶。健胃藥、滋補藥宜在飯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散風祛濕、止痛、消炎解毒藥,宜在飯後服,因為飯後胃中內容物多,可以減少藥物的刺激性;鎮靜、催眠藥和藥酒,宜在睡前服;急性病用藥不分時間,可隨時服用。

中藥湯劑一般以溫服為宜。三伏天藥液可偏涼一些,三九天湯液可偏溫一些。一些解毒藥(如甘草滑石湯)和清涼藥(如清暑益氣湯)、止吐藥,可以冷服,以便增強療效。

12、不要以為什麼時候服藥無所謂

一些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去痛片、保泰松、吲哚美辛等,催眠鎮靜藥如苯妥英鈉、氯丙嗪等,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借助胃內的食物減輕和緩和了對胃的刺激。

一些健胃藥、滋補藥、解痙藥、收斂藥、吸附藥、抑酸藥、利膽藥、止瀉藥一般在飯前服用,藥物可以不受食物干擾,有利於完全吸收和快速發揮作用。

一些助消化藥如胃蛋白酶合劑、澱粉酶、稀鹽酸等一般與食物同服,這樣有利於與食物充分混合,及時發揮療效。

一些緩瀉藥如酚酞片(用藥後需8小時以上才發揮作用),驅蟲藥如驅蛔片,或貴重滋補藥(臨睡前胃已排空,此時有益於滋補藥品的吸收),宜於睡前15~30分鐘服用。

一些鎮痛藥如顱痛定片,解熱止痛藥如複方對乙醯氨基酚片(APC片),解痙藥如阿托品片,止吐藥如甲氧氯普胺,防暈車船藥如異丙嗪片,治冠心病藥如硝酸甘油片等,宜在必要時服,以便及時緩解症狀或進行急救。

一些利尿藥和瀉下藥,一般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這是為了避免患者夜裡因起床大小便而影響休息。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3.zhimg.com/50/5cc38be16615c5a46728d0b9e017aa5e_hd.jpg" data-rawheight=&amp ;amp;quot;316"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cc38be16615c5a46728d0b9e017aa5e_r.jpg">

13、不要忘記老年人服藥的注意事項

⑴用藥少而精。可用可不用和療效不肯定的藥物一律不用,盡可能將用藥壓縮至5種以下。老年人常同時患多種疾病,用藥時,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先服用治療急、重病症的藥物,待病情穩定後,再適當兼顧其他病症的治療,服用其他藥物。

⑵用藥劑量不宜太大。老年人肝、腎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或合併有多器官嚴重疾病。因此,用藥要因人而異,一般應從“最小劑量”開始,然後密切觀察病情,隨時進行調整。

⑶在用藥過程中,如發生與原疾病無關的症狀,應及時停藥,或改用其他安全有效的藥物,若不良反應嚴重時,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以防發生不測。

14、不要一發熱就用解熱藥

一般來說,發熱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而解熱藥只是一種對症治療藥,不能消除病因,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要隨意濫用解熱藥,以免掩蓋病情,影響診斷,延誤治療,而且,隨便用藥後,病因不但不能消除,反而影響了抗病能力。

遇到患者發熱,首先要區分低、中、高熱。如果是低熱,一般不需服用解熱藥,只要多喝點水,多休息,多增加些營養,吃一些清淡泄熱的食物就可以,但須注意觀察,防止體溫升高。如果是高熱,或者發熱時間較長,則應立即送患者去醫院,請醫生診斷,查出病因,並服用解熱藥。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1.zhimg.com/50/d55925175b827c2b77e50b1ddc8da664_hd.jpg" data-rawheight="333"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55925175b827c2b77e50b1ddc8da664_r.jpg">

常見病用藥

1、不要以為只有血脂高才用調脂藥

常用的降脂藥包括他汀類(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貝特類(非諾貝特)、煙酸等。降脂藥不但有降脂的作用,還有穩定、甚至抑制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從而延緩甚至減輕血管狹窄堵塞,有效防治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降脂藥現在一般稱為調脂藥。調脂藥(主要是他汀類)一般用於:①高脂血症的患者;②動脈粥樣斑塊(無論血脂高低)如冠心病、腦卒中的患者。高脂血症的治療是長期的過程,如同高血壓病的治療一樣,需要終身服藥,不要自行停藥。另外,不同疾病患者服用調脂藥物降脂達標水準是不一樣的,應定期門診複查,監測療效和不良反應。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4.zhimg.com/50/efe574a504f2c9b26fe74c59cec05f6f_hd.jpg" data-rawheight="327"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fe574a504f2c9b26fe74c59cec05f6f_r.jpg">

2、不要認為使用胰島素會成癮

胰島素一般用於1型糖尿病患者,因為此型自身免疫引起的胰島B細胞破壞較多,體內不能或極少分泌胰島素,所以尚需終身用胰島素替代治療,不可隨意停用,否則有發生酮症酸中毒造成死亡的危險。

事實證明,胰島素並不會引起成癮。但少數患者也可能由於應用過久,對胰島素變得不甚敏感,常需加大劑量,這種情況稱為胰島素抵抗。再使用一段時期或採用結合其他療法後,待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後,可以減少用量直至改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

現在提倡2型糖尿病應儘早使用胰島素,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保護胰島B細胞的功能;二是可以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減少併發症。

3、感冒後咳嗽不應隨意使用抗生素

感冒通常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抗生素治療對病毒感染無效,因此不必常規使用抗生素。感冒的急性症狀如發熱、咽痛、鼻塞、流涕等緩解後,常會出現咳嗽持續不愈,成為感冒後咳嗽。而感冒後的咳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後,引起呼吸道上皮損傷和非特異性炎症,導致氣道反應性的增高,通常持續6~8周左右,以後可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因此更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不斷調換和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僅造成醫療資源大量浪費,而且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影響身體健康。

對於感冒的治療應以對症治療為主,如注意飲食起居、適當休息、避免過多外出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飲水,並適當使用一些退熱鎮痛藥和止咳祛痰劑作為對症治療。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2.zhimg.com/50/cdfe653c16111ef8004f76033b23cb11_hd.jpg" data-rawheight="27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dfe653c16111ef8004f76033b23cb11_r.jpg">

4、不要不瞭解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

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主要有下列幾類:

⑴5α還原酶抑制劑——縮小前列腺的體積(治本)。最常用的是非那雄胺,它能顯著改善症狀,使前列腺症狀評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前列腺體積縮小等。

⑵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降低排尿阻力(治標)。良性前列腺增生時,除增大的腺體可引起機械性梗阻外,前列腺部位平滑肌張力的增高也是導致排尿困難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有:①選擇性α1a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包括阿夫唑嗪(桑塔,25毫克,每日3次)、特拉唑嗪(馬沙尼、高特靈,2毫克,每晚1次)、多沙唑嗪等。②超選擇性的α1a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坦洛新(哈樂、坦索羅辛,0.2毫克,每晚1次)。坦洛新的藥效高而不良反應少,能增加患者的尿流率、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狀,對血壓、心率無明顯影響,幾乎不影響常規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

⑶其他藥物。主要是一些植物類製劑,如前列康、舍尼通、翁瀝通、癃閉舒等。

5、不要不合理使用外用藥

外用藥和內服藥一樣,若使用不當,對療效也會有影響,甚至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⑴皮膚病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現,在治療時要有整體觀念。在施行外用藥治療的同時,應服用一些適合的內服藥,如抗生素、抗過敏藥、維生素類、皮質類固醇等,以及一些中成藥如小金丹、連翹敗毒丸、生肌散等。

⑵外用藥品毒性多較大,口服後可引起中毒,千萬不得內服。最好與內服藥分開貯存,而且放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

⑶對於人體敏感組織如黏膜、眼、鼻周圍、肛門、會陰等部位,不能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如碘酊等)。

⑷皮膚病用藥時還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紅斑樣或濕疹樣皮疹,且有瘙癢、頭痛等過敏反應,就應立即停藥或及時去醫院就診。

作者:馬各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02584/answer/64628121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內容

其實這是想當然。比如,抗心絞痛的硝酸甘油片,含在舌下2~5分鐘即可發揮作用;若是口服,不但吸收慢,藥物還會在肝臟遭受破壞,其效果只相當於舌下給藥的1/10。又如,不少作用於咽喉部的含片,若口服則完全不起作用。

6、不要稍有不適就忙著找藥吃

現代醫學已證明,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例如普通感冒,只要能充分休息,適當飲水,保證營養,不需服用藥物,過一個星期左右,感冒就可以痊癒。

許多人稍有不適,就忙著翻小藥箱,找藥吃;甚至急著跑醫院,讓醫生開藥。如果醫生不給開藥,或者開的藥品種少了些,還會不高興。事實上,身體上出現不適,有時只是因為疲勞,休息一下就好了;有時可能是自限性疾病,也不一定要就醫服藥。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4.zhimg.com/50/461b175135e56000c4b644ca212a3357_hd.jpg" data-rawheight="476"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61b175135e56000c4b644ca212a3357_r.jpg">

7、不要以為打針一定比口服效果好

不少人認為,服藥方式中打針要比口服效果好,顯然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有些藥物如抗生素類的阿莫西林、氯黴素等,口服吸收比注射更完全,效果更好;有些藥物如地西泮、可的松、氯喹、苯妥英鈉,由於經注射溶解、吸收很慢,效果不如口服。

所以,藥物效果的發揮,服藥方式是個重要因素,但是採取何種方式更好,還得由藥物本身的特性決定。

8、膠囊劑不可以剝了殼服用

用膠囊劑的藥物,一般都是些對食管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微粒,易於揮發,或易被口腔唾液酶分解而失效,粉末狀藥物直接服用也容易嗆人氣管。所以膠囊既保護藥物不被破壞,也保護了器官不受藥物的刺激。而膠囊是用明膠製成的,能溶於消化液,對人體無害。

9、不要隨意加大或減少抗生素的用量

要嚴格掌握抗生素的用量。當用於控制感染時,劑量要充足,療程要適當,除特殊需要一般還應避免長期用藥。不可任意加大劑量,以免引起毒副反應。也不可劑量太小,以免抗菌濃度不夠,起不了抑殺細菌的作用,反而易產生抗藥菌株。

10、有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

胃蛋白酶合劑、胰酶片、多酶片、酵母、乳酶生等藥物服用時,不宜用開水沖化和送服,這是因為這些藥物都是一些活體的酶或菌類,開水會殺死這些酶或菌類,從而使藥物失效。維生素C在熱水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所以,這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應以溫開水送服。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3.zhimg.com/50/dabf7646b7537c49abcf37b9075fe082_hd.jp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abf7646b7537c49abcf37b9075fe082_r.jpg">

止咳糖漿也不宜用熱水送服,這是因為它的作用機制是,讓糖漿覆蓋在發炎的咽喉黏膜表面,以減輕對黏膜的刺激,從而緩解咳嗽。若用開水送服,會使藥液稀釋而順咽喉吞下,發炎的咽部黏膜沒有物質覆蓋,咳嗽也就無法緩解。

11、不要不根據病情隨意服用中藥

對於中藥湯劑,咽喉疾病患者,可用多次頻飲、緩緩咽下的服法,使藥液能充分接觸患處,最大程度發揮療效。嘔吐患者,每次服藥量宜小,也可採用多次頻飲的服法。峻烈藥製成小劑量湯劑,宜一次服完,以便集中藥力,發揮作用。清熱解毒中藥,藥汁可以多一些,200~300毫升,生津止渴的藥也可以多一些,以藥汁代茶。健胃藥、滋補藥宜在飯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散風祛濕、止痛、消炎解毒藥,宜在飯後服,因為飯後胃中內容物多,可以減少藥物的刺激性;鎮靜、催眠藥和藥酒,宜在睡前服;急性病用藥不分時間,可隨時服用。

中藥湯劑一般以溫服為宜。三伏天藥液可偏涼一些,三九天湯液可偏溫一些。一些解毒藥(如甘草滑石湯)和清涼藥(如清暑益氣湯)、止吐藥,可以冷服,以便增強療效。

12、不要以為什麼時候服藥無所謂

一些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去痛片、保泰松、吲哚美辛等,催眠鎮靜藥如苯妥英鈉、氯丙嗪等,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借助胃內的食物減輕和緩和了對胃的刺激。

一些健胃藥、滋補藥、解痙藥、收斂藥、吸附藥、抑酸藥、利膽藥、止瀉藥一般在飯前服用,藥物可以不受食物干擾,有利於完全吸收和快速發揮作用。

一些助消化藥如胃蛋白酶合劑、澱粉酶、稀鹽酸等一般與食物同服,這樣有利於與食物充分混合,及時發揮療效。

一些緩瀉藥如酚酞片(用藥後需8小時以上才發揮作用),驅蟲藥如驅蛔片,或貴重滋補藥(臨睡前胃已排空,此時有益於滋補藥品的吸收),宜於睡前15~30分鐘服用。

一些鎮痛藥如顱痛定片,解熱止痛藥如複方對乙醯氨基酚片(APC片),解痙藥如阿托品片,止吐藥如甲氧氯普胺,防暈車船藥如異丙嗪片,治冠心病藥如硝酸甘油片等,宜在必要時服,以便及時緩解症狀或進行急救。

一些利尿藥和瀉下藥,一般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這是為了避免患者夜裡因起床大小便而影響休息。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3.zhimg.com/50/5cc38be16615c5a46728d0b9e017aa5e_hd.jpg" data-rawheight=&amp ;amp;quot;316"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cc38be16615c5a46728d0b9e017aa5e_r.jpg">

13、不要忘記老年人服藥的注意事項

⑴用藥少而精。可用可不用和療效不肯定的藥物一律不用,盡可能將用藥壓縮至5種以下。老年人常同時患多種疾病,用藥時,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先服用治療急、重病症的藥物,待病情穩定後,再適當兼顧其他病症的治療,服用其他藥物。

⑵用藥劑量不宜太大。老年人肝、腎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或合併有多器官嚴重疾病。因此,用藥要因人而異,一般應從“最小劑量”開始,然後密切觀察病情,隨時進行調整。

⑶在用藥過程中,如發生與原疾病無關的症狀,應及時停藥,或改用其他安全有效的藥物,若不良反應嚴重時,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以防發生不測。

14、不要一發熱就用解熱藥

一般來說,發熱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而解熱藥只是一種對症治療藥,不能消除病因,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要隨意濫用解熱藥,以免掩蓋病情,影響診斷,延誤治療,而且,隨便用藥後,病因不但不能消除,反而影響了抗病能力。

遇到患者發熱,首先要區分低、中、高熱。如果是低熱,一般不需服用解熱藥,只要多喝點水,多休息,多增加些營養,吃一些清淡泄熱的食物就可以,但須注意觀察,防止體溫升高。如果是高熱,或者發熱時間較長,則應立即送患者去醫院,請醫生診斷,查出病因,並服用解熱藥。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1.zhimg.com/50/d55925175b827c2b77e50b1ddc8da664_hd.jpg" data-rawheight="333"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55925175b827c2b77e50b1ddc8da664_r.jpg">

常見病用藥

1、不要以為只有血脂高才用調脂藥

常用的降脂藥包括他汀類(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貝特類(非諾貝特)、煙酸等。降脂藥不但有降脂的作用,還有穩定、甚至抑制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從而延緩甚至減輕血管狹窄堵塞,有效防治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降脂藥現在一般稱為調脂藥。調脂藥(主要是他汀類)一般用於:①高脂血症的患者;②動脈粥樣斑塊(無論血脂高低)如冠心病、腦卒中的患者。高脂血症的治療是長期的過程,如同高血壓病的治療一樣,需要終身服藥,不要自行停藥。另外,不同疾病患者服用調脂藥物降脂達標水準是不一樣的,應定期門診複查,監測療效和不良反應。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4.zhimg.com/50/efe574a504f2c9b26fe74c59cec05f6f_hd.jpg" data-rawheight="327"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fe574a504f2c9b26fe74c59cec05f6f_r.jpg">

2、不要認為使用胰島素會成癮

胰島素一般用於1型糖尿病患者,因為此型自身免疫引起的胰島B細胞破壞較多,體內不能或極少分泌胰島素,所以尚需終身用胰島素替代治療,不可隨意停用,否則有發生酮症酸中毒造成死亡的危險。

事實證明,胰島素並不會引起成癮。但少數患者也可能由於應用過久,對胰島素變得不甚敏感,常需加大劑量,這種情況稱為胰島素抵抗。再使用一段時期或採用結合其他療法後,待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後,可以減少用量直至改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

現在提倡2型糖尿病應儘早使用胰島素,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保護胰島B細胞的功能;二是可以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減少併發症。

3、感冒後咳嗽不應隨意使用抗生素

感冒通常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抗生素治療對病毒感染無效,因此不必常規使用抗生素。感冒的急性症狀如發熱、咽痛、鼻塞、流涕等緩解後,常會出現咳嗽持續不愈,成為感冒後咳嗽。而感冒後的咳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後,引起呼吸道上皮損傷和非特異性炎症,導致氣道反應性的增高,通常持續6~8周左右,以後可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因此更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不斷調換和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僅造成醫療資源大量浪費,而且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影響身體健康。

對於感冒的治療應以對症治療為主,如注意飲食起居、適當休息、避免過多外出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飲水,並適當使用一些退熱鎮痛藥和止咳祛痰劑作為對症治療。

<img src=http://post.xxxssk.com/api/"https://pic2.zhimg.com/50/cdfe653c16111ef8004f76033b23cb11_hd.jpg" data-rawheight="27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dfe653c16111ef8004f76033b23cb11_r.jpg">

4、不要不瞭解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

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主要有下列幾類:

⑴5α還原酶抑制劑——縮小前列腺的體積(治本)。最常用的是非那雄胺,它能顯著改善症狀,使前列腺症狀評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前列腺體積縮小等。

⑵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降低排尿阻力(治標)。良性前列腺增生時,除增大的腺體可引起機械性梗阻外,前列腺部位平滑肌張力的增高也是導致排尿困難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有:①選擇性α1a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包括阿夫唑嗪(桑塔,25毫克,每日3次)、特拉唑嗪(馬沙尼、高特靈,2毫克,每晚1次)、多沙唑嗪等。②超選擇性的α1a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坦洛新(哈樂、坦索羅辛,0.2毫克,每晚1次)。坦洛新的藥效高而不良反應少,能增加患者的尿流率、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狀,對血壓、心率無明顯影響,幾乎不影響常規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

⑶其他藥物。主要是一些植物類製劑,如前列康、舍尼通、翁瀝通、癃閉舒等。

5、不要不合理使用外用藥

外用藥和內服藥一樣,若使用不當,對療效也會有影響,甚至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⑴皮膚病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現,在治療時要有整體觀念。在施行外用藥治療的同時,應服用一些適合的內服藥,如抗生素、抗過敏藥、維生素類、皮質類固醇等,以及一些中成藥如小金丹、連翹敗毒丸、生肌散等。

⑵外用藥品毒性多較大,口服後可引起中毒,千萬不得內服。最好與內服藥分開貯存,而且放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

⑶對於人體敏感組織如黏膜、眼、鼻周圍、肛門、會陰等部位,不能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如碘酊等)。

⑷皮膚病用藥時還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紅斑樣或濕疹樣皮疹,且有瘙癢、頭痛等過敏反應,就應立即停藥或及時去醫院就診。

作者:馬各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02584/answer/64628121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