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論壇活動」“一帶一路”如何實現互利共贏?中國—東盟智庫論壇獻錦囊

“中國—東盟友好關係進入關鍵階段,近年來雙方文化交流與合作成效顯著。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推動下,柬中兩國的文化交流合作已達到較高水準,雙方未來在該領域深化合作前景可期。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副院長宋春奔9日在廣西南寧表示。

圖為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副院長宋春奔在會上致辭。 蔣雪林 攝

11月9日,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的高層論壇之一,第10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在南寧開幕,來自中國及東盟各國多家政府機構、智庫單位、高等院校的官員、專家學者等200余人參會。

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獲得東盟各國政府的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建設如何結合各國政府發展需要,創造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成為中國—東盟之間的熱點話題。

圖為第十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開幕式現場。

蔣雪林 攝

本屆論壇,緊密結合中國—東盟雙邊關係的熱點問題,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東盟合作共贏”為主題,分設“東盟成立50周年與中國—東盟關係現狀與展望”、“中國—東盟海陸經濟一體化建設”、“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東盟智庫交流機制建設”四個議題。

中國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業務二司司長孫維佳在論壇開幕致辭表示,

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依,中國重視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中國和東盟各國多年來的共同努力,中國—東盟關係友好發展、不斷提質升級。區域各方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各國智庫可以充分發揮獨特優勢,構建智庫交流平臺,凝結沿線國家的智慧。 中國國務院參事室作為中國政府決策的智力支持機構,希望通過加入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
共同為促進中國—東盟關係提質升級和“一帶一路”倡議務實落實貢獻智慧力量。

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馮氏惠表示,希望中國政府在推動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時,能結合越南的實際需求,把“兩廊一圈”建設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黃日波在開幕式上致辭。 蔣雪林 攝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黃日波表示,今年恰逢東盟成立五十周年,東盟在過去50年實現了穩定發展、融入世界的跨越,建成了亞州首個次區域共同體。他說,當前,中國—東盟關係是雙邊互為對話夥伴關係中最為活躍的一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是雙方各類共同體中最為緊密的一組關係。站在中國與東盟“擁抱變革、融入世界”的新起點上,廣西將繼續把東盟納為開放合作的優先地區,主動推進願景對接、需求對接、平臺對接、網路對接、產業對接,積極促進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開創中國—東盟合作共贏新局面。

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李海榮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和東盟各地智庫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的全方位、多維度研究,為沿線各國、各地區的發展發揮了諮政啟民、服務決策的重要作用,為加強中國—東盟友誼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新形勢下,中國與東盟關係面臨新課題、新挑戰,需要通過中國—東盟智庫交流碰撞觀點,集思廣益。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社會科學院、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和中國國務院參事室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承辦。

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自2008年首次舉辦,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系列高層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智庫機構開展對話與交流、思想互動的重要平臺。

站在中國與東盟“擁抱變革、融入世界”的新起點上,廣西將繼續把東盟納為開放合作的優先地區,主動推進願景對接、需求對接、平臺對接、網路對接、產業對接,積極促進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開創中國—東盟合作共贏新局面。

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李海榮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和東盟各地智庫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的全方位、多維度研究,為沿線各國、各地區的發展發揮了諮政啟民、服務決策的重要作用,為加強中國—東盟友誼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新形勢下,中國與東盟關係面臨新課題、新挑戰,需要通過中國—東盟智庫交流碰撞觀點,集思廣益。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社會科學院、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和中國國務院參事室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承辦。

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自2008年首次舉辦,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系列高層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智庫機構開展對話與交流、思想互動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