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延伸服務觸角 零距離服務群眾

隨著農村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村機動車保有量、駕駛人員數量上升,原有的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機制逐漸不適應農村道路交通現狀。2015年,高臺縣為了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管理,

按照一鎮一中隊的配置,在原有4個鄉鎮中隊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5個鄉鎮交警中隊,成立後,由於警力不足,管理不能完全延伸到每個鎮,導致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2016年9月,康強同志調任高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後,對這些情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向上級領導請示彙報後,經過不斷努力和爭取,今年7月,大隊面向全縣公開招錄了19名協警,經培訓後,補充到了各鄉鎮交警中隊,
延伸了交警服務觸角,真正全面落實了“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實現了零距離服務農村群眾。

一、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群眾滿意

自正常運行以來,各鎮交警中隊以農村道路沿線集鎮、集市為依託,

在趕集日、婚喪嫁娶和民俗民風活動日的重點路段、時段積極指揮疏導交通,嚴厲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對重點路段、危險路段實行全天候守護,消除安全隱患,改變了以前農村道路交通秩序失控漏管的局面,夯實了事故預防基礎,通過上路執勤,增強了群眾出行的安全感。以前的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違法載人現象不見了,集市擁堵現象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農村交通秩序井然。

二、加強宣傳築牢安全防線

依託農村交管站和建立鎮、村兩級交通安全微信群,大力開展中小學生和村民的安全教育。積極深入農村中小學校、村委會、鎮屬單位、居民家庭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利用農村三級微信群和農村“大喇叭”在惡劣天氣、農村婚喪嫁娶、民俗民風等活動時,

對村民開展交通安全預警提示活動;利用學生上下學,結合交通事故案例給接送學生家長講解農用車、三輪車、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性,開展面對面宣傳教育;以“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走”為主題開展中小學生宣傳教育,極大的提高了農村群眾和農村學校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三、零距離服務群眾促和諧

鎮交警中隊正常運行以來,拓展了服務層面,大大延伸了服務觸角,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服務面更廣,有的農村群眾因為摩托車沒有及時檢驗,駕駛摩托車外出又怕被交警查獲,想檢驗又不知道手續如何辦理,一直與交警躲貓貓,農村交警中隊成立後,民警經常走村進戶,加大了宣傳力度,並及時的幫助村民對沒有檢驗的車輛進行了檢驗,消除事故隱患密切了警民關係,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觀念改變支持理解交警工作

“我以為交警就只會罰款,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的工作。”這是駱駝城村村民李某對我們民警說的話。李某說,前年他駕駛摩托車從駱駝城到縣城,途中被交警查獲,因他所駕駛的摩托車沒有檢驗,被交警記了三分,罰了200元錢,本來是要到縣城買點東西,想不到錢還被交警罰了,只有返回家中。從此,李某一直不敢再駕駛摩托車進城,對交警懷恨在心。駱駝城交警中隊成立後,民警在開展“五進”活動時,來到了李某家裡,通過宣傳,李某明白了交警工作肩負的職責使命,理解了交警工作,而且在中隊民警的幫助下,李某到車管所檢驗了摩托車,李某的觀念得到了改變,從懷恨交警到理解、支援、配合交警工作,還與交警交上了朋友。“很多群眾不理解,認為交警就是在路上罰款的員警”,在開展工作時遇到很多麻煩,許多農村群眾甚至認為“我騎我的車,關你什麼事”,經過鄉鎮交警中隊民警的宣傳,農村群眾的觀念改變了,路上的交通違法行為也明顯減少了,理解、支援、配合的多了,交警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農村交警中隊的正常運行,極大的加強了和群眾聯繫、融洽了警民關係、提高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成為了農村群眾出行時保駕護航的橋頭堡。

民警經常走村進戶,加大了宣傳力度,並及時的幫助村民對沒有檢驗的車輛進行了檢驗,消除事故隱患密切了警民關係,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觀念改變支持理解交警工作

“我以為交警就只會罰款,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的工作。”這是駱駝城村村民李某對我們民警說的話。李某說,前年他駕駛摩托車從駱駝城到縣城,途中被交警查獲,因他所駕駛的摩托車沒有檢驗,被交警記了三分,罰了200元錢,本來是要到縣城買點東西,想不到錢還被交警罰了,只有返回家中。從此,李某一直不敢再駕駛摩托車進城,對交警懷恨在心。駱駝城交警中隊成立後,民警在開展“五進”活動時,來到了李某家裡,通過宣傳,李某明白了交警工作肩負的職責使命,理解了交警工作,而且在中隊民警的幫助下,李某到車管所檢驗了摩托車,李某的觀念得到了改變,從懷恨交警到理解、支援、配合交警工作,還與交警交上了朋友。“很多群眾不理解,認為交警就是在路上罰款的員警”,在開展工作時遇到很多麻煩,許多農村群眾甚至認為“我騎我的車,關你什麼事”,經過鄉鎮交警中隊民警的宣傳,農村群眾的觀念改變了,路上的交通違法行為也明顯減少了,理解、支援、配合的多了,交警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農村交警中隊的正常運行,極大的加強了和群眾聯繫、融洽了警民關係、提高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成為了農村群眾出行時保駕護航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