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眉山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召開 開放引領 創新驅動 綠色發展 為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奮鬥

開放引領 創新驅動 綠色發展

為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奮鬥

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大會現場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時刻,昨(8)日,我市隆重召開眉山建區設市20周年座談會,與全市350萬人民一道,共同回顧20年艱辛歷程,共同分享20年成功喜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開啟眉山發展新征程,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攬眉山各方面工作,奮力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佳明主持。市政協主席王影聰出席。

慕新海在講話中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向所有關心眉山、支持眉山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為眉山發展奉獻智慧、傾注心血、貢獻力量的老領導、老同志和350萬眉山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慕新海說,20年艱苦奮鬥,20年春華秋實。2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地委和歷屆市委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屆接著一屆幹,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艱苦創業、苦幹興眉,主動作為、爭創一流,創造了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輝煌業績,鑄就了年輕眉山的光榮與夢想。這是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的20年,2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工業強市、產業富民,不斷推進一二三產協同發展,工業量質齊升,農業品牌彰顯,三產蓬勃崛起。這是城鄉面貌深刻變化的20年,2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統籌城鄉、一體發展,
不斷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美麗鄉村成果斐然。這是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的20年,2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融入成都、開放合作,不斷改善交通基礎條件,“成都區位”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這是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的20年,2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民生為本、共建共用,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民生,相繼實施一大批重大民生專案,全市百姓心齊氣順、安居樂業。
這是党的建設不斷加強的20年,2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錘煉出了堅強有力的各級領導班子,奮發有為的幹部隊伍,形成了黨風清、政風勤、民風淳的良好政治生態。

慕新海指出,20年披荊斬棘、20年風雨兼程、20年鑄就輝煌。20年來,我們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驗,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眉山經驗”,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桂冠”。眉山20年的發展成就,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領導、親切關懷;歸功於歷屆領導班子風雨同舟、薪火相傳;歸功於全市黨員幹部艱苦奮鬥、奮發圖強;歸功於社會各界傾情支援、鼎力相助;歸功於350萬眉山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

慕新海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的努力,我們的國家已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置身偉大祖國的新時代,眉山也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建區設市20年,是眉山跨越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攬眉山各項工作,推動眉山在新的起點上再創佳績、再譜新篇。

慕新海指出,立足全新起點,謀劃眉山未來,必須清楚眉山身在何處。當前的眉山,正處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正迎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的機遇千載難逢,天府新區、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貿區、天府國際機場等重大機遇交匯疊加,眉山將由發展腹地變身開放前沿。我們的挑戰前所未有,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市情沒有根本改變;傳統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時代主題;“變”與“不變”的內外形勢,決定了我們加快發展、追趕發展、綠色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我們的使命責重如山,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號角,省委提出的“兩個率先”要求,市第四次黨代會描繪的“天府新區增長極、大都市區新高地”藍圖,歷史使命光榮,肩上責任重大,需要我們矢志不渝推進。

慕新海指出,立足全新起點,謀劃眉山未來,我們必須明確眉山思路所在。我們要自覺投身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全心全意為眉山人民謀幸福,為年輕眉山謀發展,奮力譜寫偉大中國夢的眉山篇章。歷經20年跨越發展,眉山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謀劃眉山未來發展,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站位,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眉山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國家級天府新區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去定位,推動新一輪跨越發展。更遠的眼光,就是要把抓當前和謀長遠相結合,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兩個階段”安排,著眼未來、立足長遠,謀定而動、循序推進。更寬的視野,就是要瞄準國際、對標先進,推進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水準的開放合作。

慕新海指出,推動眉山新一輪跨越發展,必須牢牢鎖定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這個目標。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奉獻精神,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的務實作風,以“一屆接著一屆幹”的使命擔當,艱苦奮鬥、苦幹興眉,不斷把眉山各項事業推向前進,通過艱辛的努力與付出,與全國、全省一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時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建成“繁榮富裕美好眉山”。

慕新海強調,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必須始終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三條路徑。

要堅定不移走“開放引領”之路。要緊緊抓住天府新區、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貿區、天府國際機場等重大機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推動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轉型,以開放促發展。要突出開放重點,瞄準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重點國家,港澳臺等重點地區,四川“雙七雙五”等重點產業,6300萬海外華人華僑等重點人群,世界500強等重點企業,有的放矢抓開放。要突出吸引外資,把握政策機遇,研判外商投資趨勢,集中力量優先引進外資,助推眉山經濟發展。要突出營商環境,與世界接軌、與自貿區對標,在涉外管理政策體系上勇於創新,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加快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崇尚契約精神,善用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管住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為企業排憂解難,助企業做大做強。

要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以創新破難題、以創新增動力、以創新促發展。要突出科技主導,重點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當前階段,我們尤其應當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借智借力發展,推動與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所簽戰略合作協定的落地落實。要突出市場主體,重點培育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支援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金融、財稅、項目等方面的支持,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著力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特長的創新型、複合型企業家人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才能,引領和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發展,努力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眉山。要抓好綠色發展頂層設計。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綠色理念融入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實踐,制定具有眉山特色的行動計畫;進一步優化國土資源開發空間,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要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認真落實今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6項重點任務;抓住綠色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優勢,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綠色發展;大力宣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要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按照最高的標準、最高的水準、最先進的技術、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處罰,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精准發力抓環境問題整改,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慕新海強調,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必須在融入成都、產業發展、文化旅遊、城鄉建設、民生事業五個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

要在“融入成都”上取得新突破。“成都區位”是眉山的最大優勢,“融入成都”是地委和歷屆市委的戰略選擇。我們要在交通上無縫對接,在資源上優勢互補,在產業上分工協作,實現與國家中心城市定位匹配、能級對應。要優化空間佈局。全面優化開放佈局,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實施全域對接,推動同體發展,用好成都的溢出效應、輻射效應、牽動效應,著力“做強一帶、做活一區、做美一片”。“做強一帶”,即以青龍、視高區域為核心,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環天府新區經濟帶”。“做活一區”,即以東坡區為主,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重點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繁榮文化,活躍人氣,聚集商氣,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現代城市”。“做美一片”,即依託眉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平原、丘陵、山地等多樣性地形地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綠水環抱、滿城翰墨飄香的“天府花園”。要優化交通體系。樹立大都市區意識,把眉山交通放在大都市區中去定位,把眉山道路放到成都路網中去規劃,對接線路、對接項目、對接標準、對接時序,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加強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進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幹道建設、通用航空建設,實現成眉無縫對接、一體運行。

要在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要順應全球產業變革大趨勢,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能力,加快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推進三次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著力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要優化產業佈局。要緊盯成都“南拓”“東進”戰略,圍繞“一帶、一區、一片”,量體選衣、精准定位,形成主導突出、分工合理、特色鮮明的產業佈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要培育優勢產業。要結合自身的產業基礎,科學分析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梳理,選擇最有條件、最具潛力的產業,比如先進製造業、食品加工產業、電子資訊產業等,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攻關,抓引進、抓培育、抓配套、抓服務,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將其打造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要在文化旅遊上取得新突破。眉山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特色資源,走多元化的特色發展之路,全面提升眉山的知名度、影響力。要大力弘揚三蘇文化。深度挖掘三蘇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斷豐富三蘇文化的精神和內涵,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結合時代要求大力實施三蘇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提高眉山文化的辨識度和感召力。要不斷豐富文化傳播載體,真正讓“三蘇父子”走向民間百姓,特別是要做精三蘇祠博物館。要大力發展高端旅遊。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差異化發展,主打“休閒牌”“生態牌”“養生牌”,強化國際化開發理念、編制國際化旅遊規劃、堅持國際化建設標準,依託優質景區,主攻沿海及境外遊客市場,引領和推動全市旅遊業發展。要大力承辦高端會議。瓦屋山、玉屏山、七裡坪、黑龍灘完全具備承辦國際性會議的條件,要全力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要在城鄉建設上取得新突破。要堅持“生態為底、文化為魂、產業為基、人民為本”,在城市功能配套、城市管理服務、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重點突破。要著力推進城市繁榮。除了加快培育支柱產業、增加就業外,要配套優質的醫療、教育、衛生、體育等資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吸引外來人口到眉山讀書求學、康養治病、娛樂休閒。要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各區縣都要對轄區內的村落進行全面摸底梳理,在全面完成“四好村”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具有潛力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過程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不照搬照抄城鎮建設,不搞大拆大建,注重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與統籌城鄉發展相結合、與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相結合,傳承文化、留住鄉愁,真正把農村新村建成城裡人的嚮往之地。要著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市場導向,突出企業主體,引進一些國際、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來打造特色小鎮。各個區縣都要集中力量打造至少一個省級特色小鎮,積極創建中國特色小鎮,引領全市特色小鎮發展。

要在民生事業上取得新突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不移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深入推進“1593”脫貧攻堅,堅持一手抓成效鞏固、一手抓聚力攻堅,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以“繡花”功夫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要繼續深入推進藏區對口幫扶,為全省脫貧事業貢獻“眉山力量”。要扎實推進民生事業。堅持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民生,完善教育、醫療、體育、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眉山人民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要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提高社會福利水準,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讓每一名群眾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要加快平安眉山、法治眉山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慕新海強調,開啟眉山發展新征程,加快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我們要堅持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党,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重點,全面推進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努力把全市各級黨組織建設好,把廣大共產黨員的作用發揮好,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激勵350萬眉山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偉大中國夢眉山篇章的磅礴力量。

慕新海要求,要解放思想創新幹事。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更寬的視野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要提高能力高效幹事。黨員幹部要瞄準高素質、專業化這個新要求,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甘於奉獻,努力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通過能力素質的提升來開創新局面、推動新發展。要轉變作風用心幹事。要學習眉山老一輩的拓荒精神、創業精神和優良作風,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幹在實處,走在前列。要清正廉潔乾淨幹事。要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保持品格上的廉潔和思想上的純潔,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乾淨幹事、清白做人,不斷鞏固發展風清氣正、崇廉尚實、遵紀守法、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凝心聚力帶頭幹事。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域、協調各方”領導核心作用和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切實把黨員幹部心思凝聚到幹事創業上來,把力量凝聚到攻堅克難上來,彙聚推動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慕新海強調,輝煌業績彪炳史冊,美好明天令人嚮往。全市上下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只爭朝夕、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跨越發展,為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奮鬥。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建區設市20周年專題片。市級老同志代表原地委書記李吉榮,及區縣委書記代表,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代表,企業代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市民代表,行業代表先後作了發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眉山軍分區副司令員,退出市級領導班子的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和擔任過市級領導職務的在眉老同志,市政府秘書長,各區縣委書記、區縣長,市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代表人士,企業代表,各行業先進個人代表參加會議。

文:眉山日報

微眉山 | 在這裡讀懂眉山!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眉山也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建區設市20年,是眉山跨越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攬眉山各項工作,推動眉山在新的起點上再創佳績、再譜新篇。

慕新海指出,立足全新起點,謀劃眉山未來,必須清楚眉山身在何處。當前的眉山,正處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正迎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的機遇千載難逢,天府新區、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貿區、天府國際機場等重大機遇交匯疊加,眉山將由發展腹地變身開放前沿。我們的挑戰前所未有,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市情沒有根本改變;傳統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時代主題;“變”與“不變”的內外形勢,決定了我們加快發展、追趕發展、綠色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我們的使命責重如山,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號角,省委提出的“兩個率先”要求,市第四次黨代會描繪的“天府新區增長極、大都市區新高地”藍圖,歷史使命光榮,肩上責任重大,需要我們矢志不渝推進。

慕新海指出,立足全新起點,謀劃眉山未來,我們必須明確眉山思路所在。我們要自覺投身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全心全意為眉山人民謀幸福,為年輕眉山謀發展,奮力譜寫偉大中國夢的眉山篇章。歷經20年跨越發展,眉山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謀劃眉山未來發展,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站位,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眉山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國家級天府新區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去定位,推動新一輪跨越發展。更遠的眼光,就是要把抓當前和謀長遠相結合,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兩個階段”安排,著眼未來、立足長遠,謀定而動、循序推進。更寬的視野,就是要瞄準國際、對標先進,推進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水準的開放合作。

慕新海指出,推動眉山新一輪跨越發展,必須牢牢鎖定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這個目標。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奉獻精神,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的務實作風,以“一屆接著一屆幹”的使命擔當,艱苦奮鬥、苦幹興眉,不斷把眉山各項事業推向前進,通過艱辛的努力與付出,與全國、全省一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時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建成“繁榮富裕美好眉山”。

慕新海強調,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必須始終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三條路徑。

要堅定不移走“開放引領”之路。要緊緊抓住天府新區、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貿區、天府國際機場等重大機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推動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轉型,以開放促發展。要突出開放重點,瞄準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重點國家,港澳臺等重點地區,四川“雙七雙五”等重點產業,6300萬海外華人華僑等重點人群,世界500強等重點企業,有的放矢抓開放。要突出吸引外資,把握政策機遇,研判外商投資趨勢,集中力量優先引進外資,助推眉山經濟發展。要突出營商環境,與世界接軌、與自貿區對標,在涉外管理政策體系上勇於創新,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加快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崇尚契約精神,善用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管住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為企業排憂解難,助企業做大做強。

要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以創新破難題、以創新增動力、以創新促發展。要突出科技主導,重點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當前階段,我們尤其應當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借智借力發展,推動與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所簽戰略合作協定的落地落實。要突出市場主體,重點培育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支援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金融、財稅、項目等方面的支持,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著力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特長的創新型、複合型企業家人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才能,引領和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發展,努力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眉山。要抓好綠色發展頂層設計。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綠色理念融入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實踐,制定具有眉山特色的行動計畫;進一步優化國土資源開發空間,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要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認真落實今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6項重點任務;抓住綠色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優勢,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綠色發展;大力宣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要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按照最高的標準、最高的水準、最先進的技術、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處罰,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精准發力抓環境問題整改,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慕新海強調,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必須在融入成都、產業發展、文化旅遊、城鄉建設、民生事業五個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

要在“融入成都”上取得新突破。“成都區位”是眉山的最大優勢,“融入成都”是地委和歷屆市委的戰略選擇。我們要在交通上無縫對接,在資源上優勢互補,在產業上分工協作,實現與國家中心城市定位匹配、能級對應。要優化空間佈局。全面優化開放佈局,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實施全域對接,推動同體發展,用好成都的溢出效應、輻射效應、牽動效應,著力“做強一帶、做活一區、做美一片”。“做強一帶”,即以青龍、視高區域為核心,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環天府新區經濟帶”。“做活一區”,即以東坡區為主,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重點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繁榮文化,活躍人氣,聚集商氣,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現代城市”。“做美一片”,即依託眉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平原、丘陵、山地等多樣性地形地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綠水環抱、滿城翰墨飄香的“天府花園”。要優化交通體系。樹立大都市區意識,把眉山交通放在大都市區中去定位,把眉山道路放到成都路網中去規劃,對接線路、對接項目、對接標準、對接時序,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加強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進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幹道建設、通用航空建設,實現成眉無縫對接、一體運行。

要在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要順應全球產業變革大趨勢,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能力,加快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推進三次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著力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要優化產業佈局。要緊盯成都“南拓”“東進”戰略,圍繞“一帶、一區、一片”,量體選衣、精准定位,形成主導突出、分工合理、特色鮮明的產業佈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要培育優勢產業。要結合自身的產業基礎,科學分析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梳理,選擇最有條件、最具潛力的產業,比如先進製造業、食品加工產業、電子資訊產業等,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攻關,抓引進、抓培育、抓配套、抓服務,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將其打造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要在文化旅遊上取得新突破。眉山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特色資源,走多元化的特色發展之路,全面提升眉山的知名度、影響力。要大力弘揚三蘇文化。深度挖掘三蘇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斷豐富三蘇文化的精神和內涵,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結合時代要求大力實施三蘇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提高眉山文化的辨識度和感召力。要不斷豐富文化傳播載體,真正讓“三蘇父子”走向民間百姓,特別是要做精三蘇祠博物館。要大力發展高端旅遊。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差異化發展,主打“休閒牌”“生態牌”“養生牌”,強化國際化開發理念、編制國際化旅遊規劃、堅持國際化建設標準,依託優質景區,主攻沿海及境外遊客市場,引領和推動全市旅遊業發展。要大力承辦高端會議。瓦屋山、玉屏山、七裡坪、黑龍灘完全具備承辦國際性會議的條件,要全力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要在城鄉建設上取得新突破。要堅持“生態為底、文化為魂、產業為基、人民為本”,在城市功能配套、城市管理服務、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重點突破。要著力推進城市繁榮。除了加快培育支柱產業、增加就業外,要配套優質的醫療、教育、衛生、體育等資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吸引外來人口到眉山讀書求學、康養治病、娛樂休閒。要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各區縣都要對轄區內的村落進行全面摸底梳理,在全面完成“四好村”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具有潛力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過程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不照搬照抄城鎮建設,不搞大拆大建,注重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與統籌城鄉發展相結合、與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相結合,傳承文化、留住鄉愁,真正把農村新村建成城裡人的嚮往之地。要著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市場導向,突出企業主體,引進一些國際、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來打造特色小鎮。各個區縣都要集中力量打造至少一個省級特色小鎮,積極創建中國特色小鎮,引領全市特色小鎮發展。

要在民生事業上取得新突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不移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深入推進“1593”脫貧攻堅,堅持一手抓成效鞏固、一手抓聚力攻堅,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以“繡花”功夫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要繼續深入推進藏區對口幫扶,為全省脫貧事業貢獻“眉山力量”。要扎實推進民生事業。堅持新增財力主要用於改善民生,完善教育、醫療、體育、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眉山人民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要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提高社會福利水準,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讓每一名群眾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要加快平安眉山、法治眉山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慕新海強調,開啟眉山發展新征程,加快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我們要堅持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党,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重點,全面推進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努力把全市各級黨組織建設好,把廣大共產黨員的作用發揮好,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激勵350萬眉山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偉大中國夢眉山篇章的磅礴力量。

慕新海要求,要解放思想創新幹事。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更寬的視野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要提高能力高效幹事。黨員幹部要瞄準高素質、專業化這個新要求,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甘於奉獻,努力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通過能力素質的提升來開創新局面、推動新發展。要轉變作風用心幹事。要學習眉山老一輩的拓荒精神、創業精神和優良作風,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幹在實處,走在前列。要清正廉潔乾淨幹事。要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保持品格上的廉潔和思想上的純潔,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乾淨幹事、清白做人,不斷鞏固發展風清氣正、崇廉尚實、遵紀守法、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凝心聚力帶頭幹事。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域、協調各方”領導核心作用和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切實把黨員幹部心思凝聚到幹事創業上來,把力量凝聚到攻堅克難上來,彙聚推動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慕新海強調,輝煌業績彪炳史冊,美好明天令人嚮往。全市上下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只爭朝夕、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跨越發展,為建設繁榮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奮鬥。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建區設市20周年專題片。市級老同志代表原地委書記李吉榮,及區縣委書記代表,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代表,企業代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市民代表,行業代表先後作了發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眉山軍分區副司令員,退出市級領導班子的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和擔任過市級領導職務的在眉老同志,市政府秘書長,各區縣委書記、區縣長,市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代表人士,企業代表,各行業先進個人代表參加會議。

文:眉山日報

微眉山 | 在這裡讀懂眉山!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