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6%;滴滴進軍新能源汽車

2017年10月份乘用車銷量增長2.6%

日前,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公佈了10月份中國市場汽車銷量。10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2,248,959輛,同比增長2.6%;1-10月累計銷量為18,554,236輛,同比增長2.1%。“金九銀十”和第四季度車企衝刺銷量的決心均推動了10月份銷量的增長。

同時,10月份銷量環比9月份增長了2.4%。乘聯會指出,這是由於10月份SUV環比增長5%對整體進行了拉動。但MPV的下滑趨勢仍未改善,10月份同比下降22.5%。

10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前3名的廠商為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大眾。

4-6名與9月份相同,分別為上通五菱、東風日產和吉利汽車。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現代10月份重回前十車企名單,排名第9,東風本田則被擠出前十。

10月份新能源車銷量為6.5萬台,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翻番。其中PHEV同比增2倍,純電動車增長84%。乘聯會預計可以完成新能源乘用車50萬輛的年度目標。

整體而言,10月份車企的銷量增量主要由季節性需求拉動,而非廠家促銷。但乘聯會預計,合資品牌需求強但生產有限,自主品牌產能強但需求有限,這將抑制車市年末增長的幅度。

大咖點評

如今國內的汽車市場還是增長強勁,

10月份銷量環比9月份增長了2.4%。2017年也只剩下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各家車企能否完成銷量目標就看年末了。

滴滴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

近日,滴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昨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一個論壇上透露,滴滴已經與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GEIDCO)合資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

據程維介紹,滴滴將在2020年之前,率先在平臺推廣超過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同時,籌備搭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體系。在未來,隨著基礎建設規模的拓展,滴滴也將服務於每個家庭以及全社會,以科技力量提供智慧充換電服務,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有專家表示雖然滴滴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受益良多,但並不會一帆風順。新能源汽車本身面臨的問題與滴滴進軍的劣勢表明,這條路很難走。

新能源汽車本身是個新興的汽車製造業,它當前還是以技術為核心。目前新能源汽車還處在研發期,市面上已有的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比如續航的問題,據報導,當前已知的新能源汽車中,續航還沒有能超過100英里的車型。

滴滴本質還是一個互聯網打車平臺,它的優勢是有大量的垂直使用者資料和互聯網技術,但這些資源對於新能源汽車製造方面並沒有顯著的説明,同時滴滴作為新入行的企業,與國內外傳統汽車製造業的企業相比,底蘊也處於下風,況且當前新能源汽車製造業正處於整體虧損階段,燒錢比較嚴重,滴滴入局也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大咖點評

滴滴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挑戰頗多,大咖覺得新能源汽作為新興的汽車製造業還是需要有技術積累的,現階段的滴滴顯然還不具備技術條件。

吉利再“瘦身” 3家零部件公司被剝離

近日,吉利汽車發佈收購公告,通報了其擁有99%權益的附屬公司——吉利羅佑收購浙江吉利的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及上海華普的浙江義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吉利控股的寧波上中下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共3家公司的全部註冊資本的資訊,總交易金額達18.33億元。

根據吉利汽車公告內容,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與浙江義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汽車發動機及相關售後零件。寧波上中下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變速器及相關售後零件。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公告中亦提出,吉利與領克及吉利控股於11月7日訂立動力總成系統銷售協定。據此,該集團於上述收購事項完成後,向領克集團及吉利控股集團銷售該等目標公司生產的汽車發動機、變速器及相關售後零件,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為期3年。擬定動力總成系統銷售年度上限分別為人民幣91.79億元、人民幣145.56億元及人民幣156.61億元。

2014年吉利汽車開啟品牌“瘦身”戰略之際,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就公開表示,未來吉利汽車會更全面整合吉利集團旗下資源,同時借助外力優勢資源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集團。

大咖點評

吉利的瘦身計畫是在進一步整合資源,作為走向國際化最成功的國產車品牌,吉利正在打造自己的汽車集團。

當前已知的新能源汽車中,續航還沒有能超過100英里的車型。

滴滴本質還是一個互聯網打車平臺,它的優勢是有大量的垂直使用者資料和互聯網技術,但這些資源對於新能源汽車製造方面並沒有顯著的説明,同時滴滴作為新入行的企業,與國內外傳統汽車製造業的企業相比,底蘊也處於下風,況且當前新能源汽車製造業正處於整體虧損階段,燒錢比較嚴重,滴滴入局也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大咖點評

滴滴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挑戰頗多,大咖覺得新能源汽作為新興的汽車製造業還是需要有技術積累的,現階段的滴滴顯然還不具備技術條件。

吉利再“瘦身” 3家零部件公司被剝離

近日,吉利汽車發佈收購公告,通報了其擁有99%權益的附屬公司——吉利羅佑收購浙江吉利的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及上海華普的浙江義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吉利控股的寧波上中下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共3家公司的全部註冊資本的資訊,總交易金額達18.33億元。

根據吉利汽車公告內容,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與浙江義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汽車發動機及相關售後零件。寧波上中下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變速器及相關售後零件。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公告中亦提出,吉利與領克及吉利控股於11月7日訂立動力總成系統銷售協定。據此,該集團於上述收購事項完成後,向領克集團及吉利控股集團銷售該等目標公司生產的汽車發動機、變速器及相關售後零件,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為期3年。擬定動力總成系統銷售年度上限分別為人民幣91.79億元、人民幣145.56億元及人民幣156.61億元。

2014年吉利汽車開啟品牌“瘦身”戰略之際,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就公開表示,未來吉利汽車會更全面整合吉利集團旗下資源,同時借助外力優勢資源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集團。

大咖點評

吉利的瘦身計畫是在進一步整合資源,作為走向國際化最成功的國產車品牌,吉利正在打造自己的汽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