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針紮不上就被罵!臨床護士的問題出在哪?

患兒家長眼見著自家寶貝輸液時被護士紮了好幾針,情緒激動,在朋友圈發洩私憤。護士遇到這種情況,如何應對?

護士婷婷:

患者家長反應給小孩打針,打了幾次都沒紮上,當時是患兒家長要求,說要最好的護士,並點名叫了個主管護師去打,患者家屬不同意一般護師給小孩打,患方給護理人員製造的壓力好大。這個護士平時都是一針見血的那種,這次卻一再的失手。

後來,家屬情緒特別激動,跑到醫生那裡告狀不說,還廣發朋友圈:“xx人民醫院就這水準???還有臉代表xx最好的醫院?給小孩打針從手打3針,

頭髮剃掉打頭,再轉移到腳,還是沒打成功,中途換了3個人,都是這樣的水準?!還說是急診科最好的主管護師,主管護師都是這樣的水準,其他的人呢?”

面對如此負面輿情,我們該如何應對?

點評

這家醫院的當時處理還是有問題的。患者家屬挑護士的時候,護理人員就應該事先跟患者家屬說明,主管護師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這樣給護理人員施壓,護士面對小孩子,應該也緊張了。

病人本身就有情緒,之後打針也不配合。兩針紮不上的時候,護理人員要引起重視,要會主動安慰溝通,體現人文關懷。立刻跟進護患溝通,護士能理解患兒家屬心疼孩子,

但家屬扎針態度,給護士施加的壓力也太大,此時,要想方設法地增進患方人文關懷,讓患者家屬自己做出下一步的抉擇,選擇換人或是換醫院。

綜合評估——沒有做好當時應對,護患溝通跟不上不說,還沒有紮不上針的應急預案。

存在問題:

1、不應該聽家屬的,

被患者家屬牽著鼻子走。

2、最多一個護士打兩針。打兩次不中,帶有心理負擔了也未及時換人。

3、溝通太少。估計這個案例,護士當時打不上也沒做出解釋,沒體現出關懷、安慰之類的緩衝一下,患者家屬憋著氣。

4、缺乏人文關懷。沒有安撫好病人家屬情緒。本身接診就應該能看出來,先提醒,注意一下哪些是醫患糾紛的高危病人。

應對

1、給患方好充分解釋 兒科確實是壓力比較大,

不管護理人員怎麼做,家長都沒有全滿意的。不過前期應做好評估,儘量不要在眾多家屬的注視下操作,那樣不管是誰壓力都會加大的。

把所有的問題儘量在穿刺前解決,儘量減少誤解。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到問心無愧,給患者家屬明明白白的解釋。

2、再打不中換科室打,比如,急診打不中,找兒科護士打,兒科護士再打不上,當天就不打了,或找靜脈穿刺小組,專門解決全院的麻煩會診。

3、正確的態度面對,不躲避,不推諉。可私下道歉,做好溝通解釋。

4、尊重患者或家屬的意見,讓患方自己做出抉擇。

5、防患於未然。當班護士要注意相互交流,注意那個患者,巡視護士注意留意患者家屬情緒。一般患者家屬也就是發洩一下負面情緒,畢竟都心疼孩子。

6、完善機制,制定應急處理流程:出現扎針困難的患者,第一步,護士長出面給患兒家屬解釋並道歉,從患兒疾病角度、護士心理壓力,再加上自我批評檢討,後請專業會診。第二步,尊重患方意見,徵求意見是否繼續治療。

7、人文關懷 給患者和家屬一個情緒的發洩口,發洩完了,也就沒氣了,也就不投訴了。安慰一下,並告訴患者家屬後期怎麼護理,貼敷土豆片,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

3、正確的態度面對,不躲避,不推諉。可私下道歉,做好溝通解釋。

4、尊重患者或家屬的意見,讓患方自己做出抉擇。

5、防患於未然。當班護士要注意相互交流,注意那個患者,巡視護士注意留意患者家屬情緒。一般患者家屬也就是發洩一下負面情緒,畢竟都心疼孩子。

6、完善機制,制定應急處理流程:出現扎針困難的患者,第一步,護士長出面給患兒家屬解釋並道歉,從患兒疾病角度、護士心理壓力,再加上自我批評檢討,後請專業會診。第二步,尊重患方意見,徵求意見是否繼續治療。

7、人文關懷 給患者和家屬一個情緒的發洩口,發洩完了,也就沒氣了,也就不投訴了。安慰一下,並告訴患者家屬後期怎麼護理,貼敷土豆片,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