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興業務爆發,黑科技崛起,順豐的大物流佈局能夠抗衡新零售嗎?

趕在雙十一到來之前,各大公司相繼公佈了三季度財報,

可謂各有亮點。

比如去年上市的順豐控股就在近期發佈了前三季度財報,其中營業收入498.26億元,同比增長 23.18%,淨利潤36.45億,同比增長10.80%,均超出原有預期,總體完成全年業績承諾的94%。加上雙11即將暴增的電商件快遞增量,超額完成任務看起來並不是難事。

新興業務爆發,大物流戰略初步成型

財務資料之外,這次財報也顯示出順豐業務結構上的增長性,大物流格局逐步形成。

目前順豐的收入主要來源依然是快遞業務(多數為中高端商務件,少數為電商件),而同城業務、國際業務、重貨、冷運等新興業務迅猛增長,前半年分別同比增長180倍、99.7%、85.6%和39.5%。

順豐自快遞業務起家,市場主要集中高端客戶群,同時這部分資源也成為其拓展新興業務的抓手,

得以快速打開局面。

按照這種趨勢,五年後,新業務極可能發展成順豐大物流佈局中的重要支撐板塊,能與傳統快遞業務同樣重要的利潤貢獻來源,甚至創造單項業務營收百億級的新局面。

在順豐看來,未來快遞行業維持高增速來自於為社會提供綜合物流服務。

順豐的大物流決策既源于對單一核心市場的商業危機感,同時說明其迫切希望搭建物流生態體系的野心。

新興業務齊頭趕上,順豐的下一步就是整合綜合物流資源和能力,向各個領域持續輸出。

目前順豐已經在汽車配件、3C產品、快銷快時尚產品、服裝等重點行業進行了嘗試,一旦形成配送標準化、流程化、規模化行業解決方案,也就意味著順豐將從人貨連接方,

正式步入大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快車道。

還記得上市之前王衛曾坦言:“成為上市公司後,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東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深挖護城河,打造智慧物流銅牆鐵壁

順豐的崛起源於運力及物流系統的原始積累,順豐在幾十年間構築起了市場老大的護城河。眼下,在護城河之上,順豐還要打造一排貫穿核心優勢的銅牆鐵壁。

順豐是最早租用貨機和籌建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公司。今年8月份,隨著國內首架帶翼梢小翼的波音757飛機加入順豐航空全貨機機隊,順豐航空全貨機數量正式增長至40架,運營全貨機數量穩居國內第一。

在深圳機場順豐華南航空樞紐總占地面積為7.3萬㎡,,每天進出港25架飛機,以B737為例,可以載貨14噸,15分鐘可以完成貨物裝機,卸貨則只需要12分鐘左右。場地使用全新的全自動化設備一期規劃處理能力為7.1萬件/小時,其中包裹處理能力為2.6萬/小時,小件處理能力為4.5萬/小時。

另一方面,隨著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硬體等技術與手段逐漸滲透物流業務場景,智慧物流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為進一步規範快遞服務,順豐已經嘗試數位化手段實現全流程管理,緊密連接物流各環節,提高運營效率,其中就涉及到物流無人機、智慧硬體、智慧服務、智慧包裝、智慧雲倉等多個智慧物流層面的佈局。

在支撐投入上,順豐也做到了不遺餘力,僅2017年上半年順豐的資訊化研發投入就達到3.4億元。三季度財報中還顯示,順豐將近期募集的80億配套資金變更用途,其中用於資訊化建設的資金從原先的11.19億變更到34.5億左右。

目前,順豐已成為國內首個無人機物流示範企業,其最大中轉場的全自動分揀設備能力峰值可達15萬件/小時。

順豐與北汽集團等合作研發的AT200物流無人機試飛成功,初步構成了順豐“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的三段式空運網。

把控資料應用,抗衡新零售資源爭奪

然而,數字增長並不代表順豐已經高枕無憂,在電商巨頭們渲染的新零售氛圍中,人、貨、場三元關係重構,線上線下融合推動了消費場景、供應鏈的革新,也要求物流的無縫對接,這就給傳統快遞行業提出新的命題。

面對新零售模式的資源爭奪局面,順豐這家雄霸物流行業的傳統巨頭,也已經進入戰備狀態。

按照電商巨頭們的邏輯,新零售試圖打造一種虛擬商業+實體商業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在這個理想化的圖譜中,誰能把握使用者資料與社交關係,構建高度粘性的信任與價值鏈條,誰就更有話語權。

順豐自然也在最大限度把控資料沉澱與應用,大概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在最後一公里,構建社區豐巢體系,與形成物流業務天然的線下觸達站和資料入口;

第二步,上線隱私保護系統“豐密面單”,對收件人以及寄件人的資訊做了隱藏加密☆禁☆處理,快遞單上只能看到相關編碼,搭建週邊護城河,將使用者資料鎖定在競爭對手的視線之外;

第三步,推出快遞行業首款大資料產品“資料燈塔”,融合順豐內外部資料,在物流端為順豐快遞、入倉合作夥伴提供各類資料及分析,説明合作企業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在市場端説明商家提供客戶維護挖掘、使用者及商圈畫像、行業分析等定制化解決方案,以電商+物流平臺的角色幫助商家構建行銷、消費場景。

由於物流的天然用戶觸達優勢,順豐的佈局更像是密集分佈的毛細血管,看似隱蔽,但卻遍佈全身,直接觸達用戶的神經。通過第二次調節供血變成“第二心臟”,反制上游,抓緊用戶,獲取更多“議價”能力。

由此看來,儘管電商巨頭們構建的新零售體系幾乎囊括消費的方方面面,但短時間內絕不可能越過由順豐把控的物流陣地。

與此同時,順豐繪製的綜合物流生態圖景和智慧物流體系,也已經向零售產業虎視眈眈。

在資料爭奪之外,這兩股陣營可能還將在下一個路口再次交匯,到時候是惡戰還是合作,猶未可知。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臺「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

今年8月份,隨著國內首架帶翼梢小翼的波音757飛機加入順豐航空全貨機機隊,順豐航空全貨機數量正式增長至40架,運營全貨機數量穩居國內第一。

在深圳機場順豐華南航空樞紐總占地面積為7.3萬㎡,,每天進出港25架飛機,以B737為例,可以載貨14噸,15分鐘可以完成貨物裝機,卸貨則只需要12分鐘左右。場地使用全新的全自動化設備一期規劃處理能力為7.1萬件/小時,其中包裹處理能力為2.6萬/小時,小件處理能力為4.5萬/小時。

另一方面,隨著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硬體等技術與手段逐漸滲透物流業務場景,智慧物流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為進一步規範快遞服務,順豐已經嘗試數位化手段實現全流程管理,緊密連接物流各環節,提高運營效率,其中就涉及到物流無人機、智慧硬體、智慧服務、智慧包裝、智慧雲倉等多個智慧物流層面的佈局。

在支撐投入上,順豐也做到了不遺餘力,僅2017年上半年順豐的資訊化研發投入就達到3.4億元。三季度財報中還顯示,順豐將近期募集的80億配套資金變更用途,其中用於資訊化建設的資金從原先的11.19億變更到34.5億左右。

目前,順豐已成為國內首個無人機物流示範企業,其最大中轉場的全自動分揀設備能力峰值可達15萬件/小時。

順豐與北汽集團等合作研發的AT200物流無人機試飛成功,初步構成了順豐“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的三段式空運網。

把控資料應用,抗衡新零售資源爭奪

然而,數字增長並不代表順豐已經高枕無憂,在電商巨頭們渲染的新零售氛圍中,人、貨、場三元關係重構,線上線下融合推動了消費場景、供應鏈的革新,也要求物流的無縫對接,這就給傳統快遞行業提出新的命題。

面對新零售模式的資源爭奪局面,順豐這家雄霸物流行業的傳統巨頭,也已經進入戰備狀態。

按照電商巨頭們的邏輯,新零售試圖打造一種虛擬商業+實體商業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在這個理想化的圖譜中,誰能把握使用者資料與社交關係,構建高度粘性的信任與價值鏈條,誰就更有話語權。

順豐自然也在最大限度把控資料沉澱與應用,大概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在最後一公里,構建社區豐巢體系,與形成物流業務天然的線下觸達站和資料入口;

第二步,上線隱私保護系統“豐密面單”,對收件人以及寄件人的資訊做了隱藏加密☆禁☆處理,快遞單上只能看到相關編碼,搭建週邊護城河,將使用者資料鎖定在競爭對手的視線之外;

第三步,推出快遞行業首款大資料產品“資料燈塔”,融合順豐內外部資料,在物流端為順豐快遞、入倉合作夥伴提供各類資料及分析,説明合作企業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在市場端説明商家提供客戶維護挖掘、使用者及商圈畫像、行業分析等定制化解決方案,以電商+物流平臺的角色幫助商家構建行銷、消費場景。

由於物流的天然用戶觸達優勢,順豐的佈局更像是密集分佈的毛細血管,看似隱蔽,但卻遍佈全身,直接觸達用戶的神經。通過第二次調節供血變成“第二心臟”,反制上游,抓緊用戶,獲取更多“議價”能力。

由此看來,儘管電商巨頭們構建的新零售體系幾乎囊括消費的方方面面,但短時間內絕不可能越過由順豐把控的物流陣地。

與此同時,順豐繪製的綜合物流生態圖景和智慧物流體系,也已經向零售產業虎視眈眈。

在資料爭奪之外,這兩股陣營可能還將在下一個路口再次交匯,到時候是惡戰還是合作,猶未可知。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臺「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