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首艘貨運飛船重要進展 被稱為太空快遞小哥

2017年9月12日23時58分,我國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順利完成了和天空二號空間實驗室自主交會對接,

這次的成功對接標誌著空間站時代的大門向中國人豁然打開。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二號“送貨”,但是它只送貨,不送人,所以被人們太空“快遞小哥”,既然是快遞小哥那載荷能力也是有要求的,天舟一號的載荷能力達到6.5噸。很多人覺得6.5噸也不是很大,那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貨運飛船運載能力,蘇聯進步號貨運飛船運載能力為2.6噸,

美國“龍”飛船運載能力為6噸,歐洲的自動轉移飛行器貨運飛船,運載能力可達7噸,是至今為止運載能力大大的貨運飛船,但是目前已經停止建造。按照目前情況來看,天舟一號的運載能力是名列前茅的,而且是現役貨運飛船運載能力最大的。

這次天舟一號完成了和天宮一號的第三次對接,為的是給天宮一號進行推進劑補加,這些補加的推進劑將會支援組合體的在軌飛行,而突破和掌握推進劑補加技術 ,將為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行解決能源問題。

為什麼要對天宮二號進行推進劑補加,天宮二號飛行軌道393千米,也是存在一定的數量的大氣,所以還是會造成很微弱的阻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造成空間站的速度逐漸降低,從而引起飛行軌道降低,如果不加干涉,有可能引起空間站掉進大氣層燒毀。所以需要經常用發動機噴射一下,提高空間站速度,讓飛行軌道高度保持在理想狀態。據悉,國際空間站平均每年需要7噸左右的燃料。

建設空間站是一個國家進入太空必備技術,但太空站發射時攜帶物質有限,推進劑也不多,所以未來的日子是需要貨運飛船來進行空中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