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支付寶接入網聯後首迎雙十一,“剁手族”能否零卡頓支付?!

全民翹首以盼的“雙十一” 已進入讀秒模式。不少剁手黨將心儀商品放入購物車後,不免有些擔心:“支付寶接入了剛成立不久的網聯平臺,還能保證用戶支付不卡頓,順利地秒殺到收藏的商品嗎?”

網聯首迎雙11大考,備受關注

事實上,雙十一不僅是電商銷售的狂歡,也是一場對支付機構和銀行的大考。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場中多了一名特別的“考生”,即由7家“央行系”機構和38家支付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作為協力廠商支付清算直聯模式的終結者,今年橫空出世的網聯備受業內關注,上線僅半年即將面臨“雙十一”和“春節紅包”兩輪大考。目前,備受關注的一個問題,無疑是網聯能否扛得住消費盛宴中的支付峰值。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最近一次測試結果看,網聯資料處理扛過“雙11”沒問題,但也有人持觀望態度,因為這畢竟是網聯首次面對的一場硬仗。

雙11能否流暢“買買買”,拭目以待

比起電商的狂歡,網聯更多的感受恐怕是緊張。資料顯示,網聯在“雙11”當天面臨的高峰值將主要來自支付寶,支付寶在2016年“雙11”當天創下的最高峰值是12萬筆/秒。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高峰值將增長到20萬筆/秒,涉及銀行帳戶中的業務量是8萬筆/秒。

除了對技術方面的隱憂,

網聯的團隊是否有經驗,會不會在巨量支付湧來時出現操作上的一些狀況也是一方面。不過,據瞭解,網聯的股東也多是業內知名的支付機構,為網聯輸送了一些金融人才。

網聯使命巨大,為中小支付機構帶來新機遇

市場對網聯難以徹底消退的擔憂,

與網聯的巨大使命不無關係。在沒有網聯這堵“牆”之前,一些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與銀行是直連模式,但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成為詐騙、轉移贓款、套現獲利等犯罪行為的“溫床”。另一方面,較長一段時間以來,支付寶和財付通在支付市場的地位難以撼動。

網聯上線會給中小支付機構帶來新機遇,中小支付機構不再有逐一對接銀行的壓力,

也不再因支持銀行數量有限而受到商戶和用戶排斥,會獲得更公平的拓展線下場景的機會,也能更專注于產品創新與客戶服務。

秒錢趣評:俗話說:“吃得土中土,方為人上人。”這麼多人搶著吃土的路上,千萬不要堵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