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三屆“玉樹好人”評選結果公示啦!你認識他們嗎

關於第三屆“玉樹好人”評選結果的公示

“玉樹好人”評選已連續進行了兩屆,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形成重品行、講文明、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根據州委安排,

州委宣傳部、州文明辦從2017年3月至10月在全州範圍內開展了第三屆“玉樹好人”推薦評選活動。經基層單位推薦申報、本級主管部門把關,市、縣文明辦考評,州文明辦審查,部務會集體討論,文明委研究決定,現評選出第三屆“玉樹好人”共15人。為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現將入選人名單及簡要事蹟面向社會公示,徵求各界意見,接受群眾監督。若有異議,請向州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公示時間:2017年11月10日-16日

聯繫電話:0976-8818753

電子郵箱:yszwmb@163.com

玉樹州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7年11月10日

第三屆“玉樹好人”名單

愛國愛教模範 昂卡江才(玉樹市仲達鄉幫群寺)

助人為樂模範 阿保曲忠(囊謙縣香達鎮村民)

助人為樂模範 尕拉旺紮(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

誠實守信模範 索南巴毛(玉樹市環衛公司工人)

誠實守信模範 松傑(曲麻萊縣葉格鄉牧民)

敬業奉獻模範 格紮(玉樹市上拉秀鄉)

敬業奉獻模範 王宏(稱多縣歇武鎮中心寄宿制學校)

敬業奉獻模範 藏青(治多縣完全小學)

敬業奉獻模範 龍周才加(可哥西裡索南達傑管理站)

敬業奉獻模範 孫剛凝(八一職校)(援青幹部)

孝老愛親模範 韓英(玉樹州紅旗小學)

孝老愛親模範 德高(治多縣民政局敬老院)

民族團結模範 劉雲軍(玉樹州人民醫院)(援青幹部)

民族團結模範 白才(曲麻萊縣政協)

民族團結模範 仲生成(曲麻萊縣人民醫院)

第三屆“玉樹好人”先進材料

奮力抗震救災 全力推進災後重建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愛國愛教模範昂卡江才

昂卡江才,男,1937年生於玉樹市,現為玉樹市幫群寺民管會主任。昂卡江才活佛自“3.14”事件以來,能夠正確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積極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方面,立場堅定,是非分明,旗幟鮮明,始終與各級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並嚴格管理寺院內部事務,教育廣大僧侶及信教群眾要遵紀守法,要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積極協助黨委政府開展維穩工作,為維護一方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尤其玉樹4·14強烈地震以來,始終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搶救被埋人員,清理遇難者遺體,幫助政府安置災民,以失小家顧大家的高尚品質為玉樹抗震救災做出了貢獻。同時,認真組織全寺僧侶,踴躍參加寺院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眾僧侶既做筆記、又寫體會、學習熱情高昂、態度端正、明確,暢談認識,抒發愛國、愛教,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

在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他的教育引導下廣大僧侶政治立場堅定,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辨別是非,維護祖國尊嚴,堅定繼續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貢獻的決心與信念,堅持自立的辦教原則,不受國外任何宗教團體的左右,積極宏揚佛法。

用善良訴說著大愛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助人為樂模範阿保曲忠

阿保曲忠,女,藏族,1975年10月生,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香達鎮東才西村村民。

阿保曲忠奉行樸素的愛心觀,把唯善、行善、勤善立為自己的處世箴言,為一名沒有血緣關係的藏族青年捐獻腎臟,受到當地人的稱讚。她說:“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

彭措求忠家是當地一戶樸實的農牧戶,厄運卻接二連三地降臨到她的家庭。大兒子意外死于車禍,本人不幸身患重病,雪上加霜的是,年僅22歲的二兒子阿保紮西又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癥,巨額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阿保曲忠曾租過彭措求忠家的房子。因為兩家相處得很好,阿保曲忠一家搬離後,雙方仍有電話聯繫。彭措求忠常向阿保曲忠傾訴,阿保曲忠對於她的處境感同身受,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她、鼓勵她。

2015年6月,阿保曲忠瞞著丈夫悄悄去醫院做了匹配測試,沒想到竟與病人的腎型完全吻合。當丈夫得知她想割腎救人後,為妻子的擅自決定感到氣憤,但看到妻子助人于危難的決心和善良的胸懷,又逐漸轉變了態度。經過深思熟慮,阿保曲忠和彭措求忠一家走進了醫院,順利完成了腎臟移植手術。阿保曲忠的初衷很簡單:“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我捐腎,就能幫助彭措求忠渡過難關。”從腎臟移植到術後身體康復,阿保曲忠沒有向彭措求忠家索要一分錢,反而自己掏腰包花了2萬餘元的醫藥費。

在日常生活裡,阿保曲忠的道德品行在街坊鄰居當中有口皆碑。在丈夫擔任也熱社社長6年期間,無論是村裡修路架橋,還是村民蓋房修院,阿保曲忠都會跟隨丈夫參加義務勞動,幫助村民。“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作為,只要我的丈夫和女兒們理解我、支持我,我就心滿意足了。”阿保曲忠用最淳樸的語言詮釋了自己的大愛情懷。

致富不忘家鄉人 共同富裕奔小康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助人為樂模範尕拉旺紮

尕拉旺紮,男,藏族,1968年出生,2000年8月入黨,2000年7月當選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黨支部副書記、村長。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黨代表。

2009年創辦了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並擔任任理事長,選擇170戶主要包括(貧困、殘疾、五保戶)為合作社成員、通過這個平臺經營收益,股份分紅,實現精准扶貧政策體系兼顧統一性和靈活性,以工作實效換取群眾的信任。他以一名黨員的高度使命感積極回應《中央扶貧工作會議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本村資源情況從事畜牧業養殖技術,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啟動貧困地區沉睡的優質資源,在內部自我脫貧與外部多元扶貧互助機制下,全村脫貧致富工作取得了優越的成績。

2000年他被評為全省農牧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先後被評為結多鄉先進工作者和脫貧致富的好村長,全縣“生態養殖、規模養殖”榮譽稱號,全省農牧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玉樹州維穩先進個人及全縣抗雪災先進個人。

高原城市的黃玫瑰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誠實守信模範索南巴毛

索南巴毛、女、藏、出生於1970年8月,小學學歷,農村戶口,玉樹市紅衛村村民。她是一名單親媽媽,丈夫在2010年因為癌症逝世,面對丈夫的離去身單力薄的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孤身一人撐起一個家,孤身一人撫養著兩個孩子,兒子現就讀在西寧職業技術學校,女兒現就讀於玉樹市第一民族中學。

自2009年9月參加環衛工作,成為玉樹市環衛公司環衛工人中的一員,8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本著認真負責、敬業盡職的工作態度,由她負責的清掃路段乾淨整潔、秩序井然,經常得到單位和主管部門領導的好評。

她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就擔任了市中心最主要的幹道,最繁華的視窗(藏醫院行道至州中學行道)的清掃保潔工作,每天清掃面積為2960平方米,還負責臨街果皮箱,垃圾桶的清洗工作,大大超過了國家勞動定額規定的工作量。自創建衛生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她的擔子又加重了,清潔的頻率提高了,休息的時間減少了,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2個小時,就連吃中午飯,也是隨便湊合吃點饅頭,怕的就是耽誤了時間,影響工作的進程,為了使環境衛生更上一個臺階,身邊的同事有請假的,她總是熱心地幫助他人代掃,這使她身邊的職工對她的工作熱情,無不稱讚。儘管環衛工人的工作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但她卻是城市中最辛苦的勞動者,不論是冬日的嚴寒,還是現在盛夏的酷熱,她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辛勤工作,作為“高原城市的美容師”,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牧民群眾的領頭雁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誠實守信模範松傑

幾十年來,桑傑在自己成長的這片熱土上,以一顆執著的愛心,用雙手勤奮地鑄造著屬於自己的理想,也構築起了屬於牧區人民的希望。如今,他的夢想隨著歲月的流逝步步成長,走出了一條讓更多牧民所夢寐以求的幸福小康之路,也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1998年以來他曾多次被玉樹州委、州政府、曲麻萊縣委、縣政府評為全州牧業典型經營戶、科學養畜典型經營能手.先後6次榮獲“全縣雙文明戶”稱號。

說起松傑,村裡人都會尊敬地稱他為“阿吾松傑”,都會說松傑不僅是個有本事的男人,而且也是個助人為樂的好人。每當左鄰右舍家裡有個家庭糾紛或鄰里糾紛,只要傳到他耳朵裡,他都會及時趕去進行耐心地勸解說服或調解;每當鄰近牧戶有人生病需要到外地治療時,只要叫他一聲,不管他多忙都會用小車送出去進行治療;每當村裡有什麼公益性集體活動時他都會參加並盡力辦些好事。為了解決附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2012年松傑個人主動出資40000餘元修建了一條里程10公里的簡易公路,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看病就醫和生產生活。

現年已65歲的松傑,做為一名普通黨員,他始終能夠牢記一名黨員的職責,履行一名黨員的義務。當他在多次受到上級政府的肯定和鼓勵後,更是義不容辭地支持村“兩委”的工作,成了村“兩委”的義務工作顧問,主動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村民,帶頭勤勞致富,遵紀守法,帶頭學習宣傳黨在牧區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萊陽村牧民的生產生活面貌有了可喜的變化,大部分人家還購置了貨車、小車或摩托車。

一心為民初衷不改 造福百姓公僕情懷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格紮

格紮,男,藏族,197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9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玉樹市上拉秀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先後榮獲全省災後重建先進個人、省州優秀計劃生育工作者和全州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格紮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將群眾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擔任領導崗位之後,更是將這種精神進行了充分的發揚,為單位和同事做出了榜樣和表率。在擔任哈秀鄉副鄉長期間,結合分管的計生工作,第一時間走遍了全鄉的計生重點戶和婦幼戶,詳細瞭解了她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掌握了她們的實際困難,為開展好計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民南建委會工作期間,面對繁重的災民登記、保障安置、征地拆遷、補助發放等方面的工作,他主動收集群眾對災後重建工作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向群眾進行重建政策講解,用一言一行感動群眾支持災後重建工作,顧全社會穩定大局;擔任上拉秀鄉鄉長後,格紮將全鄉群眾視為自己盡心盡力服務的物件,將群眾知曉不知曉、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主動將自己的聯繫方式在全鄉範圍內進行了公示,群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諮詢和瞭解。

自參加工作以來,格紮同志始終堅持紮根基層一線,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具體工作中,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幹部,還是在擔任副鄉長、副主任和鄉長等職務期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人生信條,成為一名群眾滿意、組織放心、同志認可的優秀共產黨員。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本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王宏

王宏,男,藏族,1965年生,中共黨員,稱多縣歇武鎮中心寄宿制學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青海省中小學特級教師。

王宏幼年時患過小兒麻痹症,雖然走路很不方便,但他依然選擇了堅守講臺,而且一站就是28年。1988年,剛從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畢業的王宏回到家鄉稱多縣,並主動申請到離縣城70公里開外的歇武鎮中心寄宿制學校的前身——稱多縣第二民族中學任教。

“當時的條件確實很苦,但這裡是我的家鄉,我已經受過那樣的苦了,如果再不想辦法讓娃娃們走出去,他們將來的出路就會更窄。”王宏深知,這樣落後封閉的地方,唯有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首選之路,這也是他當初選擇當教師的原因。在王宏的努力下,當地學生從當初的失學率30%,變成如今入學率99%,他教過的學生有60人考上了大學本科,220多人考上了大專、中專。

王宏常說:“要想教好書、育好人就得多費心思,多花精力和時間,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教師教書育人就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還要有愛心,用愛心和責任來做好工作。”為了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知識,王宏每天在不同學段學生間來回“轉換模式”,把自己變成了“變形金剛”。

細微之中見功夫 無私奉獻展風采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藏青

藏青,男,196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治多縣完全小學校長。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在教書育人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工作了27個春秋,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情、決心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工作態度,以扎實的工作作風,成為一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人民教師。

1990年7月畢業後他捨棄了離家近別人都羡慕的在州府工作的機會,到治多後他更是放棄了留在縣城工作的安排,毅然要求去最需要的基層到了治多縣當江鄉寄宿小學當起了一名普通的教師。生活艱苦的孩子們很少有換洗衣服的條件,寄宿在一起很容易生蝨子,在休息日把寄宿的孩子們召集在一起用新購置的一把“手推子”給孩子們理髮,領著大點的孩子們自己洗衣物,把老師們的衣服先借給孩子們遮羞,等孩子們的衣服幹了再換上,現在回想一下那段時光是多麼的溫馨;一個“老師”挑起六個班級的課程,這樣的情況少之又少,但在某個時期缺少工作人員的鄉村學校為維持正常工作不得不這樣安排,當過數學老師,做過體育老師,他對待工作總是一絲不苟,要求自己教什麼就要精什麼,備課經過多次修改,作業認真批改,單獨輔導學生他一樣都不曾落下。

工作成績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在短短兩年後他就成了學校的校長,更多的想法滿足了他擔負的責任。學校經費緊張,省下錢來辦大事。牧場和學校建設需要到西寧為學校購置拖拉機,為了省錢坐在拉貨的卡車車廂中晃悠了一星期才到目的地,為了省下人工費,帶著老師們動手建房子、修牧場改善辦學條件。任勞任怨,千方百計為職工、為人民群眾服務。在工作中善於揚長避短,糾正不足,受到了領導、同仁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贏得了良好的百姓口碑和社會聲譽。也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的職責,編織著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可哥西裡的忠誠衛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龍周才加

龍周才加,男,藏族,1989年6月出生於玉樹囊謙縣,2006年參加工作,在可哥西裡工作期間,雖然是單位聘用的生態管護員,但他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無私奉獻,辛勤耕耘,艱苦奮鬥,為可哥西裡生態保護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2006年至今,他先後被評為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可哥西裡專項巡山行動先進個人、年度先進工作者。

來到可哥西裡後,常年在基層保護站和保護區腹地的專項巡山中度過,面對可哥西裡嚴酷的自然條件,巡山路途中常常舉步艱難,夏日沼澤泥濘,大河攔道;冬季冰封雪凍,哈氣成霜,有時候巡山隊員連續幾天睡不上一個囫圇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和戰友們依然無怨無悔,忠實地守護著可哥西裡,用心呵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

他深知可哥西裡有地球之腎和肺之稱,是孕育人類的母親,最重要的是可哥西裡是最後一片人間淨土,他勵志堅守這片淨土,為保護好這裡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現如今,可哥西裡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平靜而悠閒地繁衍生息,青藏公路沿線隨時都可以看到藏羚羊及其他野生動物採食、嬉戲、活動的場景,並成為了青藏線上的一道靚麗風景。近十年來,在巡山行動中,保護隊員看到成群結隊的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野生動物自由活動,悠然覓食……這些和諧的畫面也正是龍周才加和他的隊友們繼續為之奮鬥和期盼的。

幸福的支教老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孫剛凝

孫剛凝,男,1979年4月出生,2001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掛職玉樹州教育局副局長兼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到玉樹工作後,孫剛凝同志在瞭解了玉樹中考報名招生錄取系統一直採取半人工的低效率方式後,自行編寫搭建中考招生錄取系統,免費提供給玉樹州教育局使用。在設計系統的過程中他克服種種困難,有時因為高原缺氧晚上睡不著覺,閉著眼睛也在想著中招系統的事,腦子裡只要有解決問題得方法,便起床穿衣把演算法寫出來,很多時候當他測試成功的時候,天已經亮了。經過這樣半年多的日日夜夜,他利用寒假及各種休息時間,終於將累計13000多行代碼的玉樹中考招生錄取系統第一版完成了,經過同玉樹州教育局中招業務人員測試,不斷地修改系統,最終上線使用,並且順利完成了全州5000多名中考考生錄取任務。

2017年7月8日,是青海省玉樹州中考考生查詢成績採用的就是他編寫的“玉樹州中考報名招生錄取系統”,通過使用系統,玉樹州在青海省率先發佈中考成績,今年錄取結束後,教育局特別清靜,幾乎沒有上訪的群眾。“電腦專家”的名號叫響了,也傳的遠了。

為了長期考慮,他通過無數次一對一講解培訓,讓本地的電腦教師也成為了專業技術性人才。並且改造學校教學樓網路,在不增加資金預算的基礎上,提高了互聯網速度,使教師員工能夠更便捷的獲得互聯網資源。他還經常到八一職校附屬小學巴塘附小走訪、調研,督促援建專案完成進度,並和孩子們談心交流,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孫老師”!

這就是孫剛凝,一個把玉樹、把學生、把教育理想一直裝在心裡的幸福支教老師!

用大愛感動三江源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孝老愛親模範韓英

韓英,女,漢族,1977年4月生,青海省玉樹州紅旗小學教師。

韓英的丈夫肖玉平在抗震救災中發生車禍,導致嚴重燒傷,在重症監護室整整昏迷了4個多月,康復期長達7年。在漫長的手術期和康復期裡,韓英日日夜夜悉心照料,與丈夫共渡難關。她和丈夫先後撫養了7名藏族孤兒,撐起了一個有情有愛的大家。

1998年,韓英從青海師專畢業便到玉樹縣結古鎮東風村小學任教。2001年,又被選調到玉樹州紅旗小學任教。韓英參加工作後,與丈夫一直資助貧困學生,先後撫養了7名藏族孤兒,就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關心他們。

2010年4月,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韓英的丈夫肖玉平是教育局負責人,在轉移最後一批學生時,不幸發生嚴重車禍,在重症監護室整整昏迷了120多天過後,丈夫終於睜開眼睛,醫生感歎這是“愛的奇跡”。對於重度燒傷病人,蘇醒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需要治療的專案還有很多,醫生建議轉院。轉院以後,肖玉平做了38次全麻手術,最長的手術13個小時,每一次對丈夫和韓英來說都是巨大的身心折磨。燒傷後,丈夫喪失行走能力,失去了雙手和雙眼,生活不能自理。韓英每天為丈夫做康復運動,7年裡,一天也沒有離開過肖玉平。肖玉平感動地說,娶了韓英是他最大的福氣。由於身體嚴重殘疾,肖玉平難免心裡失落,有時會跟妻子發脾氣,但韓英總是嫣然一笑,用更多的關懷去溫暖他。她每天讀報給丈夫聽,讓丈夫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使丈夫從病痛中解脫出來,用愛揚起最美家庭風帆。

韓英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她本人被授予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以心換心,以愛鑄愛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孝老愛親模範德高

德高,男,藏族,於1988年5月參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2010年擔任治多縣敬老院管理人員至今,他工作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自踏入敬老院的那天起他便放棄了照顧家裡生病的老婆和孩子的時間,放棄了節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愛老的事業中。在他帶領下,敬老院裡所有服務人員堅持以人為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五保老人服務。五保老人的冷暖他們時刻記掛心上,什麼時候該添制夏衣冬被,他們提前作好了準備;五保老人有了病痛,請醫拿藥,忙過不停,對待五保老人勝過自己的親人。負責特護的服務員,對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端水、餵飯、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經年累月,不怕髒、不怕累。他們並沒有特殊的津貼,僅僅是憑自己的責任心、愛心,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工作。

“只要我在敬老院,這些就是我的工作,雖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也知道我們應該對工作負起責任,我也想用我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有用的事情”。德高的這一番話,言語樸實無華,行動真摯感人,他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孤寡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們心情舒暢、神采飛揚,敬老院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德高同志也因此先後被評為縣級“抗雪救災”工作先進個人, “玉樹4.14強烈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先進個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全縣綜治維穩工作先進個人、第二屆“最美治多人”等榮譽稱號,

情系民族地區醫療發展,助力基層群眾衛生服務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劉雲軍

劉雲軍,男,1971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掛職玉樹州衛計委副主任、州人民醫院院長。

2016年8月1日,回應北京全面援助玉樹、醫療隊精准幫扶玉樹州人民醫院的號召,剛結束為期一年援疆任務的劉雲軍,又來到玉樹執行援青工作。

為打破“大鍋飯”的分配方式,他快速啟動和實施了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嚴格執行按勞分配、獎勤罰懶、以向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傾斜、向臨床一線傾斜為原則,極大的提高了職工的凝聚力、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為了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準,先後與濟南153方艙、西安紅會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二院、省四院、 省兒童醫院、四川甘孜州人民醫院、溫州眼視光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對接,建立醫聯體協作,為玉樹州人民醫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指導、新業務開展、設備引進、資金注入活力。

利用北京專家的專業技術特長,制定了州人民醫院骨幹人才培養戰略,實施“手把手”、“結對子”、“傳幫帶”計畫,對本院骨幹實行三年“壓擔子”工程,並先後外送42名專業骨幹進修學習,極大的推動了學科梯隊的建設。2016年12月與北京朝陽醫院實行了遠端會診。

醫院業務取得大幅度的提升,住院患者由原來平均每天100人次左右,增加為平均每天200人次,最多達308人次;手術量由原來每天平均1.7台手術增長到現在每天平均4.5台,職工收入翻了好幾番。

在劉雲軍院長的帶領下,醫院今年獲得了三項國家級獎項:2017年8月1日,玉樹州人民醫院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2017年9月1日,玉樹州人民醫院兒科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的榮譽稱號。

十六年如一日 愛崗敬業顯黨性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白才

2001年9月,大學畢業做了兩年教師的白才調入曲麻萊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從此,一干就是16年。正所謂:“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白才就是以十六年如一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有力地詮釋了這一真理。

2008年,當地信教群眾因一處宗教房產權屬爭議發生糾紛,為協調解決好這個問題,白才顧不上身患重病的妻子,多次赴玉樹州、稱多縣、巴幹鄉等地查找檔案資料,依據政策法規和扎實的證據,維護了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妻子病重時,他把孩子託付給年邁的父母照料,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如今,白才已年近五十,但他依然珍惜熱愛這個崗位,自覺踐行“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的職業操守。

宗教活動場所登記是一項量大面廣、程式嚴格的工作。為此,白才跑遍了全縣17個宗教活動場所,由於地廣人稀,寺院分散,跑完全程達到1000多公里。對照法規要求逐一審查驗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白才十六年如一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求名,不逐利,孜孜不倦地工作,把美好的青春和滿腔赤誠都獻給了民族宗教事業,自工作以來從未享受過公休假。

人生在世,五十知天命。十六年來,白才把自己的理想、才華、青春、熱血和汗水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這莊嚴的民族宗教事業,他始終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來對待。不論是在本職工作中,還是在社會公益事業中,所作所為無不是點點滴滴、細緻普通的事情。而正是這平凡卻又無處不閃現著大愛光芒的高尚行為,才真正體現出一名最普通、最基層民族宗教管理工作人員克己奉公、獻身事業、無私奉獻的真諦;真正體現了為社會公益事業奉獻愛心的博愛精神。

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仲生成

在玉樹州曲麻萊縣,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人,他叫仲生成,漢族,一位樸實無華的甘肅漢子,現任曲麻萊縣人民醫院院長。在曲麻萊縣,提起仲生成的名字,沒有人不為他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技所折服,也沒有人不為他為牧民群眾無限關懷、無私奉獻的品行而讚歎。

1981年他從玉樹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自願到海拔4200多米、高寒缺氧、條件最為艱苦的曲麻萊縣工作。從醫35年來,他紮根曲麻萊草原,全身心投入醫療事業,視事業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的天職,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進步之歌,被牧民群眾稱為“草原好曼巴”。

那時的麻多鄉交通十分不便,出行全靠騎馬、騎牛,沒電、沒水,生活條件極度艱苦,醫療條件極為簡陋。作為紮根高原的第二代,他並沒有被當地惡劣的工作環境所嚇倒。做為一名鄉村醫生,他常常面對的是一張張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面容,一個個急需救治的鮮活生命。他始終將德行操守放在第一位,時刻堅定為病人服務的決心和信心,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服務于每個患者,盡職盡責地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牧民群眾們離不開這位他們口中的“仲大夫”,而他也捨不得放下這份堅持與執著,依舊辛勤地耕耘著。現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這片土地上,他把一切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奉獻給了曲麻萊的醫療衛生事業和廣大牧民群眾。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知疲倦地治病、救人、助人,用他真誠的付出,成就大醫風範。他就是這樣一個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以他堅忍不拔的精神,無私地奉獻著,以他的信心、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他的工作作風詮釋了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紮根高原、無私奉獻的精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他不變的信念,為人民群眾服務,讓老百姓滿意,讓員工放心是他不懈奮鬥的目標。

辨別是非,維護祖國尊嚴,堅定繼續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貢獻的決心與信念,堅持自立的辦教原則,不受國外任何宗教團體的左右,積極宏揚佛法。

用善良訴說著大愛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助人為樂模範阿保曲忠

阿保曲忠,女,藏族,1975年10月生,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香達鎮東才西村村民。

阿保曲忠奉行樸素的愛心觀,把唯善、行善、勤善立為自己的處世箴言,為一名沒有血緣關係的藏族青年捐獻腎臟,受到當地人的稱讚。她說:“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

彭措求忠家是當地一戶樸實的農牧戶,厄運卻接二連三地降臨到她的家庭。大兒子意外死于車禍,本人不幸身患重病,雪上加霜的是,年僅22歲的二兒子阿保紮西又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癥,巨額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阿保曲忠曾租過彭措求忠家的房子。因為兩家相處得很好,阿保曲忠一家搬離後,雙方仍有電話聯繫。彭措求忠常向阿保曲忠傾訴,阿保曲忠對於她的處境感同身受,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她、鼓勵她。

2015年6月,阿保曲忠瞞著丈夫悄悄去醫院做了匹配測試,沒想到竟與病人的腎型完全吻合。當丈夫得知她想割腎救人後,為妻子的擅自決定感到氣憤,但看到妻子助人于危難的決心和善良的胸懷,又逐漸轉變了態度。經過深思熟慮,阿保曲忠和彭措求忠一家走進了醫院,順利完成了腎臟移植手術。阿保曲忠的初衷很簡單:“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活在世上的一份責任。我捐腎,就能幫助彭措求忠渡過難關。”從腎臟移植到術後身體康復,阿保曲忠沒有向彭措求忠家索要一分錢,反而自己掏腰包花了2萬餘元的醫藥費。

在日常生活裡,阿保曲忠的道德品行在街坊鄰居當中有口皆碑。在丈夫擔任也熱社社長6年期間,無論是村裡修路架橋,還是村民蓋房修院,阿保曲忠都會跟隨丈夫參加義務勞動,幫助村民。“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作為,只要我的丈夫和女兒們理解我、支持我,我就心滿意足了。”阿保曲忠用最淳樸的語言詮釋了自己的大愛情懷。

致富不忘家鄉人 共同富裕奔小康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助人為樂模範尕拉旺紮

尕拉旺紮,男,藏族,1968年出生,2000年8月入黨,2000年7月當選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黨支部副書記、村長。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黨代表。

2009年創辦了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並擔任任理事長,選擇170戶主要包括(貧困、殘疾、五保戶)為合作社成員、通過這個平臺經營收益,股份分紅,實現精准扶貧政策體系兼顧統一性和靈活性,以工作實效換取群眾的信任。他以一名黨員的高度使命感積極回應《中央扶貧工作會議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本村資源情況從事畜牧業養殖技術,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啟動貧困地區沉睡的優質資源,在內部自我脫貧與外部多元扶貧互助機制下,全村脫貧致富工作取得了優越的成績。

2000年他被評為全省農牧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先後被評為結多鄉先進工作者和脫貧致富的好村長,全縣“生態養殖、規模養殖”榮譽稱號,全省農牧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玉樹州維穩先進個人及全縣抗雪災先進個人。

高原城市的黃玫瑰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誠實守信模範索南巴毛

索南巴毛、女、藏、出生於1970年8月,小學學歷,農村戶口,玉樹市紅衛村村民。她是一名單親媽媽,丈夫在2010年因為癌症逝世,面對丈夫的離去身單力薄的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孤身一人撐起一個家,孤身一人撫養著兩個孩子,兒子現就讀在西寧職業技術學校,女兒現就讀於玉樹市第一民族中學。

自2009年9月參加環衛工作,成為玉樹市環衛公司環衛工人中的一員,8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本著認真負責、敬業盡職的工作態度,由她負責的清掃路段乾淨整潔、秩序井然,經常得到單位和主管部門領導的好評。

她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就擔任了市中心最主要的幹道,最繁華的視窗(藏醫院行道至州中學行道)的清掃保潔工作,每天清掃面積為2960平方米,還負責臨街果皮箱,垃圾桶的清洗工作,大大超過了國家勞動定額規定的工作量。自創建衛生城市工作開展以來,她的擔子又加重了,清潔的頻率提高了,休息的時間減少了,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2個小時,就連吃中午飯,也是隨便湊合吃點饅頭,怕的就是耽誤了時間,影響工作的進程,為了使環境衛生更上一個臺階,身邊的同事有請假的,她總是熱心地幫助他人代掃,這使她身邊的職工對她的工作熱情,無不稱讚。儘管環衛工人的工作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但她卻是城市中最辛苦的勞動者,不論是冬日的嚴寒,還是現在盛夏的酷熱,她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辛勤工作,作為“高原城市的美容師”,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牧民群眾的領頭雁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誠實守信模範松傑

幾十年來,桑傑在自己成長的這片熱土上,以一顆執著的愛心,用雙手勤奮地鑄造著屬於自己的理想,也構築起了屬於牧區人民的希望。如今,他的夢想隨著歲月的流逝步步成長,走出了一條讓更多牧民所夢寐以求的幸福小康之路,也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1998年以來他曾多次被玉樹州委、州政府、曲麻萊縣委、縣政府評為全州牧業典型經營戶、科學養畜典型經營能手.先後6次榮獲“全縣雙文明戶”稱號。

說起松傑,村裡人都會尊敬地稱他為“阿吾松傑”,都會說松傑不僅是個有本事的男人,而且也是個助人為樂的好人。每當左鄰右舍家裡有個家庭糾紛或鄰里糾紛,只要傳到他耳朵裡,他都會及時趕去進行耐心地勸解說服或調解;每當鄰近牧戶有人生病需要到外地治療時,只要叫他一聲,不管他多忙都會用小車送出去進行治療;每當村裡有什麼公益性集體活動時他都會參加並盡力辦些好事。為了解決附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2012年松傑個人主動出資40000餘元修建了一條里程10公里的簡易公路,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看病就醫和生產生活。

現年已65歲的松傑,做為一名普通黨員,他始終能夠牢記一名黨員的職責,履行一名黨員的義務。當他在多次受到上級政府的肯定和鼓勵後,更是義不容辭地支持村“兩委”的工作,成了村“兩委”的義務工作顧問,主動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村民,帶頭勤勞致富,遵紀守法,帶頭學習宣傳黨在牧區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萊陽村牧民的生產生活面貌有了可喜的變化,大部分人家還購置了貨車、小車或摩托車。

一心為民初衷不改 造福百姓公僕情懷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格紮

格紮,男,藏族,197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9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玉樹市上拉秀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先後榮獲全省災後重建先進個人、省州優秀計劃生育工作者和全州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格紮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將群眾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擔任領導崗位之後,更是將這種精神進行了充分的發揚,為單位和同事做出了榜樣和表率。在擔任哈秀鄉副鄉長期間,結合分管的計生工作,第一時間走遍了全鄉的計生重點戶和婦幼戶,詳細瞭解了她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掌握了她們的實際困難,為開展好計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民南建委會工作期間,面對繁重的災民登記、保障安置、征地拆遷、補助發放等方面的工作,他主動收集群眾對災後重建工作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向群眾進行重建政策講解,用一言一行感動群眾支持災後重建工作,顧全社會穩定大局;擔任上拉秀鄉鄉長後,格紮將全鄉群眾視為自己盡心盡力服務的物件,將群眾知曉不知曉、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主動將自己的聯繫方式在全鄉範圍內進行了公示,群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諮詢和瞭解。

自參加工作以來,格紮同志始終堅持紮根基層一線,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具體工作中,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幹部,還是在擔任副鄉長、副主任和鄉長等職務期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人生信條,成為一名群眾滿意、組織放心、同志認可的優秀共產黨員。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本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王宏

王宏,男,藏族,1965年生,中共黨員,稱多縣歇武鎮中心寄宿制學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青海省中小學特級教師。

王宏幼年時患過小兒麻痹症,雖然走路很不方便,但他依然選擇了堅守講臺,而且一站就是28年。1988年,剛從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畢業的王宏回到家鄉稱多縣,並主動申請到離縣城70公里開外的歇武鎮中心寄宿制學校的前身——稱多縣第二民族中學任教。

“當時的條件確實很苦,但這裡是我的家鄉,我已經受過那樣的苦了,如果再不想辦法讓娃娃們走出去,他們將來的出路就會更窄。”王宏深知,這樣落後封閉的地方,唯有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首選之路,這也是他當初選擇當教師的原因。在王宏的努力下,當地學生從當初的失學率30%,變成如今入學率99%,他教過的學生有60人考上了大學本科,220多人考上了大專、中專。

王宏常說:“要想教好書、育好人就得多費心思,多花精力和時間,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教師教書育人就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還要有愛心,用愛心和責任來做好工作。”為了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知識,王宏每天在不同學段學生間來回“轉換模式”,把自己變成了“變形金剛”。

細微之中見功夫 無私奉獻展風采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藏青

藏青,男,196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治多縣完全小學校長。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在教書育人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工作了27個春秋,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情、決心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工作態度,以扎實的工作作風,成為一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人民教師。

1990年7月畢業後他捨棄了離家近別人都羡慕的在州府工作的機會,到治多後他更是放棄了留在縣城工作的安排,毅然要求去最需要的基層到了治多縣當江鄉寄宿小學當起了一名普通的教師。生活艱苦的孩子們很少有換洗衣服的條件,寄宿在一起很容易生蝨子,在休息日把寄宿的孩子們召集在一起用新購置的一把“手推子”給孩子們理髮,領著大點的孩子們自己洗衣物,把老師們的衣服先借給孩子們遮羞,等孩子們的衣服幹了再換上,現在回想一下那段時光是多麼的溫馨;一個“老師”挑起六個班級的課程,這樣的情況少之又少,但在某個時期缺少工作人員的鄉村學校為維持正常工作不得不這樣安排,當過數學老師,做過體育老師,他對待工作總是一絲不苟,要求自己教什麼就要精什麼,備課經過多次修改,作業認真批改,單獨輔導學生他一樣都不曾落下。

工作成績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在短短兩年後他就成了學校的校長,更多的想法滿足了他擔負的責任。學校經費緊張,省下錢來辦大事。牧場和學校建設需要到西寧為學校購置拖拉機,為了省錢坐在拉貨的卡車車廂中晃悠了一星期才到目的地,為了省下人工費,帶著老師們動手建房子、修牧場改善辦學條件。任勞任怨,千方百計為職工、為人民群眾服務。在工作中善於揚長避短,糾正不足,受到了領導、同仁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贏得了良好的百姓口碑和社會聲譽。也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的職責,編織著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可哥西裡的忠誠衛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龍周才加

龍周才加,男,藏族,1989年6月出生於玉樹囊謙縣,2006年參加工作,在可哥西裡工作期間,雖然是單位聘用的生態管護員,但他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無私奉獻,辛勤耕耘,艱苦奮鬥,為可哥西裡生態保護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2006年至今,他先後被評為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可哥西裡專項巡山行動先進個人、年度先進工作者。

來到可哥西裡後,常年在基層保護站和保護區腹地的專項巡山中度過,面對可哥西裡嚴酷的自然條件,巡山路途中常常舉步艱難,夏日沼澤泥濘,大河攔道;冬季冰封雪凍,哈氣成霜,有時候巡山隊員連續幾天睡不上一個囫圇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和戰友們依然無怨無悔,忠實地守護著可哥西裡,用心呵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

他深知可哥西裡有地球之腎和肺之稱,是孕育人類的母親,最重要的是可哥西裡是最後一片人間淨土,他勵志堅守這片淨土,為保護好這裡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現如今,可哥西裡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平靜而悠閒地繁衍生息,青藏公路沿線隨時都可以看到藏羚羊及其他野生動物採食、嬉戲、活動的場景,並成為了青藏線上的一道靚麗風景。近十年來,在巡山行動中,保護隊員看到成群結隊的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野生動物自由活動,悠然覓食……這些和諧的畫面也正是龍周才加和他的隊友們繼續為之奮鬥和期盼的。

幸福的支教老師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敬業奉獻模範孫剛凝

孫剛凝,男,1979年4月出生,2001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掛職玉樹州教育局副局長兼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到玉樹工作後,孫剛凝同志在瞭解了玉樹中考報名招生錄取系統一直採取半人工的低效率方式後,自行編寫搭建中考招生錄取系統,免費提供給玉樹州教育局使用。在設計系統的過程中他克服種種困難,有時因為高原缺氧晚上睡不著覺,閉著眼睛也在想著中招系統的事,腦子裡只要有解決問題得方法,便起床穿衣把演算法寫出來,很多時候當他測試成功的時候,天已經亮了。經過這樣半年多的日日夜夜,他利用寒假及各種休息時間,終於將累計13000多行代碼的玉樹中考招生錄取系統第一版完成了,經過同玉樹州教育局中招業務人員測試,不斷地修改系統,最終上線使用,並且順利完成了全州5000多名中考考生錄取任務。

2017年7月8日,是青海省玉樹州中考考生查詢成績採用的就是他編寫的“玉樹州中考報名招生錄取系統”,通過使用系統,玉樹州在青海省率先發佈中考成績,今年錄取結束後,教育局特別清靜,幾乎沒有上訪的群眾。“電腦專家”的名號叫響了,也傳的遠了。

為了長期考慮,他通過無數次一對一講解培訓,讓本地的電腦教師也成為了專業技術性人才。並且改造學校教學樓網路,在不增加資金預算的基礎上,提高了互聯網速度,使教師員工能夠更便捷的獲得互聯網資源。他還經常到八一職校附屬小學巴塘附小走訪、調研,督促援建專案完成進度,並和孩子們談心交流,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孫老師”!

這就是孫剛凝,一個把玉樹、把學生、把教育理想一直裝在心裡的幸福支教老師!

用大愛感動三江源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孝老愛親模範韓英

韓英,女,漢族,1977年4月生,青海省玉樹州紅旗小學教師。

韓英的丈夫肖玉平在抗震救災中發生車禍,導致嚴重燒傷,在重症監護室整整昏迷了4個多月,康復期長達7年。在漫長的手術期和康復期裡,韓英日日夜夜悉心照料,與丈夫共渡難關。她和丈夫先後撫養了7名藏族孤兒,撐起了一個有情有愛的大家。

1998年,韓英從青海師專畢業便到玉樹縣結古鎮東風村小學任教。2001年,又被選調到玉樹州紅旗小學任教。韓英參加工作後,與丈夫一直資助貧困學生,先後撫養了7名藏族孤兒,就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關心他們。

2010年4月,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韓英的丈夫肖玉平是教育局負責人,在轉移最後一批學生時,不幸發生嚴重車禍,在重症監護室整整昏迷了120多天過後,丈夫終於睜開眼睛,醫生感歎這是“愛的奇跡”。對於重度燒傷病人,蘇醒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需要治療的專案還有很多,醫生建議轉院。轉院以後,肖玉平做了38次全麻手術,最長的手術13個小時,每一次對丈夫和韓英來說都是巨大的身心折磨。燒傷後,丈夫喪失行走能力,失去了雙手和雙眼,生活不能自理。韓英每天為丈夫做康復運動,7年裡,一天也沒有離開過肖玉平。肖玉平感動地說,娶了韓英是他最大的福氣。由於身體嚴重殘疾,肖玉平難免心裡失落,有時會跟妻子發脾氣,但韓英總是嫣然一笑,用更多的關懷去溫暖他。她每天讀報給丈夫聽,讓丈夫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使丈夫從病痛中解脫出來,用愛揚起最美家庭風帆。

韓英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她本人被授予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以心換心,以愛鑄愛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孝老愛親模範德高

德高,男,藏族,於1988年5月參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2010年擔任治多縣敬老院管理人員至今,他工作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自踏入敬老院的那天起他便放棄了照顧家裡生病的老婆和孩子的時間,放棄了節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愛老的事業中。在他帶領下,敬老院裡所有服務人員堅持以人為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五保老人服務。五保老人的冷暖他們時刻記掛心上,什麼時候該添制夏衣冬被,他們提前作好了準備;五保老人有了病痛,請醫拿藥,忙過不停,對待五保老人勝過自己的親人。負責特護的服務員,對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端水、餵飯、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經年累月,不怕髒、不怕累。他們並沒有特殊的津貼,僅僅是憑自己的責任心、愛心,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工作。

“只要我在敬老院,這些就是我的工作,雖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也知道我們應該對工作負起責任,我也想用我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有用的事情”。德高的這一番話,言語樸實無華,行動真摯感人,他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孤寡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們心情舒暢、神采飛揚,敬老院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德高同志也因此先後被評為縣級“抗雪救災”工作先進個人, “玉樹4.14強烈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先進個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全縣綜治維穩工作先進個人、第二屆“最美治多人”等榮譽稱號,

情系民族地區醫療發展,助力基層群眾衛生服務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劉雲軍

劉雲軍,男,1971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掛職玉樹州衛計委副主任、州人民醫院院長。

2016年8月1日,回應北京全面援助玉樹、醫療隊精准幫扶玉樹州人民醫院的號召,剛結束為期一年援疆任務的劉雲軍,又來到玉樹執行援青工作。

為打破“大鍋飯”的分配方式,他快速啟動和實施了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嚴格執行按勞分配、獎勤罰懶、以向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傾斜、向臨床一線傾斜為原則,極大的提高了職工的凝聚力、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為了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準,先後與濟南153方艙、西安紅會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二院、省四院、 省兒童醫院、四川甘孜州人民醫院、溫州眼視光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對接,建立醫聯體協作,為玉樹州人民醫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指導、新業務開展、設備引進、資金注入活力。

利用北京專家的專業技術特長,制定了州人民醫院骨幹人才培養戰略,實施“手把手”、“結對子”、“傳幫帶”計畫,對本院骨幹實行三年“壓擔子”工程,並先後外送42名專業骨幹進修學習,極大的推動了學科梯隊的建設。2016年12月與北京朝陽醫院實行了遠端會診。

醫院業務取得大幅度的提升,住院患者由原來平均每天100人次左右,增加為平均每天200人次,最多達308人次;手術量由原來每天平均1.7台手術增長到現在每天平均4.5台,職工收入翻了好幾番。

在劉雲軍院長的帶領下,醫院今年獲得了三項國家級獎項:2017年8月1日,玉樹州人民醫院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2017年9月1日,玉樹州人民醫院兒科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的榮譽稱號。

十六年如一日 愛崗敬業顯黨性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白才

2001年9月,大學畢業做了兩年教師的白才調入曲麻萊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從此,一干就是16年。正所謂:“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白才就是以十六年如一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有力地詮釋了這一真理。

2008年,當地信教群眾因一處宗教房產權屬爭議發生糾紛,為協調解決好這個問題,白才顧不上身患重病的妻子,多次赴玉樹州、稱多縣、巴幹鄉等地查找檔案資料,依據政策法規和扎實的證據,維護了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妻子病重時,他把孩子託付給年邁的父母照料,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如今,白才已年近五十,但他依然珍惜熱愛這個崗位,自覺踐行“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的職業操守。

宗教活動場所登記是一項量大面廣、程式嚴格的工作。為此,白才跑遍了全縣17個宗教活動場所,由於地廣人稀,寺院分散,跑完全程達到1000多公里。對照法規要求逐一審查驗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白才十六年如一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求名,不逐利,孜孜不倦地工作,把美好的青春和滿腔赤誠都獻給了民族宗教事業,自工作以來從未享受過公休假。

人生在世,五十知天命。十六年來,白才把自己的理想、才華、青春、熱血和汗水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這莊嚴的民族宗教事業,他始終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來對待。不論是在本職工作中,還是在社會公益事業中,所作所為無不是點點滴滴、細緻普通的事情。而正是這平凡卻又無處不閃現著大愛光芒的高尚行為,才真正體現出一名最普通、最基層民族宗教管理工作人員克己奉公、獻身事業、無私奉獻的真諦;真正體現了為社會公益事業奉獻愛心的博愛精神。

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

——記第三屆“玉樹好人”民族團結模範仲生成

在玉樹州曲麻萊縣,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人,他叫仲生成,漢族,一位樸實無華的甘肅漢子,現任曲麻萊縣人民醫院院長。在曲麻萊縣,提起仲生成的名字,沒有人不為他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技所折服,也沒有人不為他為牧民群眾無限關懷、無私奉獻的品行而讚歎。

1981年他從玉樹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自願到海拔4200多米、高寒缺氧、條件最為艱苦的曲麻萊縣工作。從醫35年來,他紮根曲麻萊草原,全身心投入醫療事業,視事業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的天職,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進步之歌,被牧民群眾稱為“草原好曼巴”。

那時的麻多鄉交通十分不便,出行全靠騎馬、騎牛,沒電、沒水,生活條件極度艱苦,醫療條件極為簡陋。作為紮根高原的第二代,他並沒有被當地惡劣的工作環境所嚇倒。做為一名鄉村醫生,他常常面對的是一張張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面容,一個個急需救治的鮮活生命。他始終將德行操守放在第一位,時刻堅定為病人服務的決心和信心,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服務于每個患者,盡職盡責地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牧民群眾們離不開這位他們口中的“仲大夫”,而他也捨不得放下這份堅持與執著,依舊辛勤地耕耘著。現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這片土地上,他把一切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奉獻給了曲麻萊的醫療衛生事業和廣大牧民群眾。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知疲倦地治病、救人、助人,用他真誠的付出,成就大醫風範。他就是這樣一個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以他堅忍不拔的精神,無私地奉獻著,以他的信心、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他的工作作風詮釋了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紮根高原、無私奉獻的精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他不變的信念,為人民群眾服務,讓老百姓滿意,讓員工放心是他不懈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