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流媒體看綦江」綦江這座千年小鎮,每處都有歲月的烙印

古鎮,往往是歷史上的經濟繁華之樞,文化彙聚之處,從塞北到江南,從中原到關外,古鎮都是一抹絢爛的色彩。綦江東溪古鎮便是這樣一個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地方。

東溪古鎮在全國的知名度不高,即便是放在重慶其實也算比較冷僻。

但這裡卻得到了《傻兒師長》《紅色追擊令》《記憶之城》《無言的山脈》等影視劇的青睞。東溪古鎮沒有摩肩接踵的遊客,也不需門票,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

傳統民居房屋傳統巴渝特色濃郁,

“穿鬥夾壁牆”的竹木構造,小青瓦鋪蓋房頂,將傳統建築與自然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在這兒,所有的一切都有著歲月的烙印,但最讓人留戀的還是隱藏在古鎮深處的背街小巷。

東溪的背街由青石板鋪成,它古老,以至於後人都忘了它是什麼時候鋪建的,

一根根石板凹凸的表面,被歲月消磨的光滑滋潤,散發著藏青色的古樸。

閒暇時分,大家還可以坐下來,聽聽說書人的小故事,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人們更喜歡聚在老黃桷樹下擺“龍門陣” 。渴了,就喝杯沱茶;餓了,就吃一碗豆腐腦,悠然地享受慢生活。

除了老街,這裡還有一條見證了兩千年滄桑歲月的鹽馬古道,會讓人夢回古代。素有“渝南第一山水古鎮”之稱的東溪,兩面是山,中間是河,山環水抱。撲面而來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既視感,意境清幽意遠,頗有水墨畫的風格,如果你是個愛拍照、愛寫生的人,這裡的景觀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在東溪,許多現代化元素已經穿插其中,但老街的歷史和韻味依然清晰可見。古鎮各個好玩的地方都淩亂地遍佈在河邊,

在山清水秀中。眾多的歷史遺跡演繹了東溪,歷史的興衰也積澱了厚重而豐富的文化。

歷史淵源

東溪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漢墓群、西南最古老的郵局——麻鄉約民信局、“旌表節孝”牌坊等古跡,彰顯古鎮文化源遠流長。東溪春秋戰國時就屬“夜郎古國”,吊腳木樓,飛簷走閣,雕龍刻鳳,頗具特色,七孔子崖漢墓群就是“夜郎古國”的見證和縮影,東溪現仍有山民能傳唱夜郎山歌等。

鹽馬古道

古鎮東面的綦河向下可直達長江,往上走可達貴州,水路陸路交通都四通八達,是渝、川、雲、桂、黔的重要通道之一。古道上太平橋即是以前綦河上游集散的大碼頭,當年的碼頭上是商客雲集,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從鹽馬古道到太平橋,就是這個東溪古鎮最美的一段,青石板、黃桷樹、吊腳樓、石橋、流水……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

版畫文化

東溪是綦江農民版畫的發源地,源於民間古老的木刻板印年畫“財神”等,始于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

美食推薦

東溪花生遠近聞名,因這裡有獨特的氣候和土壤,種植出來的“東溪花生”吃了根本停不下來。東溪劉氏黑鴨,肉質細嫩,入口化渣,回味悠長。東溪豆腐乳光澤照人、腐乳切面細膩而略帶微糯、酥軟鮮嫩又不失清香。

交通線路

大巴:

在南岸四公里樞紐站坐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了“東溪路口”,步行就能到達東溪古鎮。

自駕:

主城—渝黔高速—東溪互通(下道)—東溪鎮,全程約1小時。

(內容來源於“重慶市旅遊局”)

源於民間古老的木刻板印年畫“財神”等,始于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

美食推薦

東溪花生遠近聞名,因這裡有獨特的氣候和土壤,種植出來的“東溪花生”吃了根本停不下來。東溪劉氏黑鴨,肉質細嫩,入口化渣,回味悠長。東溪豆腐乳光澤照人、腐乳切面細膩而略帶微糯、酥軟鮮嫩又不失清香。

交通線路

大巴:

在南岸四公里樞紐站坐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了“東溪路口”,步行就能到達東溪古鎮。

自駕:

主城—渝黔高速—東溪互通(下道)—東溪鎮,全程約1小時。

(內容來源於“重慶市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