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種事件屢屢發生”——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你要做到這5點!

據多家媒體報導,幾個小時前,上海警方就“攜程親子園虐☆禁☆童事件”的發生,

將其中涉嫌三名涉案的人員,進行了刑事拘留。

這是又一起惡劣的“幼稚園虐☆禁☆童”事件:

昨天,一家名叫“攜程親子園”的幼稚園的老師虐待孩子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視頻裡,幼稚園的女老師,粗暴地推開身邊的孩子。導致孩子的頭部,狠狠地磕到了桌角上,之後,她再把孩子惡狠狠地拉回來。

另一邊,一個幼兒老師,不但讓只有一歲的寶寶,吃大量的“芥末”,還把“消毒水”往孩子的眼睛和嘴裡亂噴……

後為,看了現場監控,家長們才知道,原來老師對孩子的虐待行為,是一整套的方案:除了“芥末”,“消毒水”外,他們還喂孩子吃安眠藥;並把孩子關禁閉;還用特製的柵欄,把孩子關到角落……

“我家孩子才17個半月,老師給我寶寶在半個小時內,

就喂了半管的‘芥末’。使我家寶寶在一個小時內,就拉了6次,10分鐘一次……老師還不給寶寶換尿布……老師還拿消毒水往孩子的眼睛和嘴裡噴……”在道歉會上,一位媽媽說,心情是無法形容的崩潰……他們一個個粗暴、卑鄙的行為,像一個個邪惡的炸彈,令人憤怒無比,也炸碎了每一個父母的心!

太令人憤怒了!像這樣的幼稚園、這樣的老師,一巴掌拍死都不為過!

然而,更悲哀的是,

現在像這樣的普通的“幼稚園虐☆禁☆童事件”,已經太多太多了,早已不是新聞了。

比如:前兩三天發生的:“南京棲霞愛德美幼稚園”——老師毆打3歲男孩。

“老師不但用手打孩子,還用腳踢他。並把他拖進監控的死角,因為那裡攝像頭照不到。但是,聽孩子的同學說,還是在持續地毆打中……現在我孩子的額頭上有個大包,鼻子流血流了好幾天了,哭得很傷心……”3歲男孩的家長說。

真是觸目驚心!這個老師,

對3歲的孩子,怎麼下得去手?!

然而,再然而,這好像已經是普通的毆打了!因為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虐☆禁☆童事件”出現——

雖然“虐☆禁☆童者”還樂此不疲,但對大家來說,好像已經麻木了!

那麼,對於頻繁發生的“虐☆禁☆童事件”,我們能怎麼辦呢?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呢?

首先,應呼籲:相關機構,對“虐☆禁☆童者”加大懲罰力度!

不要只是:停職、調崗,或拘留一下;

不要,只是整頓一下,又開業了;

要知道,

不就是因為犯罪成本太低,一些教育機構,才敢這麼囂張嗎?

要知道,他們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可不是這樣就能彌補的。

曾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童年時期被虐待,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及心理健康,甚至會造成他們懦弱、暴戾的性格;嚴重的還可能會使孩子產生人格分裂、自閉、抑鬱,甚至自殺等精神問題。

所以,對於類似的“虐☆禁☆童事件”,務必要敲響警鐘,務必要採取重責、重罰的措施,從而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一片安全的天空!

作為家長,做為父母,為了孩子少受一點無辜的傷害,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平時一定要盡力做好這幾點:

1、及時發現孩子異常的表現:

孩子在外面受了傷害,見到你或回到家之後,一定會有不同與往常的表現,就算孩子小的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也依然會通過一些異常的“言行”,來向你傾訴!

下面是一些專家,列舉的“兒童被虐待”之後的信號,你一定要多注意:

1、感情表現極端貧乏,如呆瓜一樣;

2、用奇異行為,吸引你的注意;

3、反復出現蹺課、遲到、遊蕩等問題行為

4、反應遲鈍、易忘事;

5、放學後不想回家

6、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如虐待動物等

7、學習能力驟降,啥都學不會

8、突然陷入恐慌不安的狀態等

9、突然特別懂事,說話像大人

10、出現與性相關的言行

有心的父母,要做到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平日裡要多定期地和孩子溝通與互動。

2、從學校接到孩子要耐心的詢問:

可以這樣問孩子:

“寶寶,你們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分享給媽媽聽聽吧”

“你今天做什麼讓老師不高興的事了嗎?”

“老師今天帶你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嗎?”

“你今天與哪個小朋友玩得最好呀?”

……

這樣孩子往往會將天生的情況,描述給你聽。

3、將孩子接每天回家後你要這樣做:

孩子回家後,不要只關注他的功課或成績,而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與行為反應,看孩子有否異常的地方。

而且,不要只關心孩子一個人的事,而要多與孩子聊些他們學校發生的各種事,比如學校裡的每老師,每個孩子,都怎麼樣。這樣,才能客觀把握孩子在學校裡的真正狀態。

此外,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下情形,一定要特別留意:

1、本來愛說話的孩子,最賓變得沉默寡言。

2、孩子對於某個事物,變得特別敏感。

3、孩子晚上總做惡夢,說怪話,在夢中尖叫。

4、孩子身上有不明傷痕。

5、孩子莫名地鬧情緒,動不動就哭。

……

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可能意味著他在學校遇到了困難、傷害,自己卻不知道怎麼辦。

4、你去學校看望孩子,要注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

1、老師輕微地警告一上,孩子卻嚇得一動不動;

2、孩子吃校餐的時候,一副饑不擇食的樣子;

3、孩子不敢向你撒嬌,也不敢接近你;

4、老師寫板書時只要一舉手,孩子就下意識地抱住自己的腦袋;

5、孩子一看見你,突然就哭了;

6、孩子一直嚷著讓你帶他回家;

……

這些異常的行為,往往是孩子受了委屈的表現。

5、平時將這些早點告訴孩子:

1、沒有那個孩子該受到老師的虐待,每個虐待你的人,都應該受到法律制裁的。

2、如果孩子說老師擰了他的耳朵,要對他說:這不是老師在懲罰你,而是在虐待和折磨你。他這樣做是犯法的,你一定要告訴媽媽。

3、如果孩子說,他打碎了一個杯子,老師揍了他。要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你只是無辜的孩子。

4、如果孩子已經受到了傷害,可以告訴他:受傷害不是一切,決定不了你未來的路,你仍然是個優秀的孩子。

5、如果孩子告訴你,老師罵他很討厭,你可以對他說:老師說的不對,你是討人喜歡的孩子。

6、如果孩子說,老師讓他滾蛋,明天不讓他去了。你可以對他說:該滾蛋的恐怕是他,你這麼可愛,我會陪伴你一起去。

甚至自殺等精神問題。

所以,對於類似的“虐☆禁☆童事件”,務必要敲響警鐘,務必要採取重責、重罰的措施,從而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一片安全的天空!

作為家長,做為父母,為了孩子少受一點無辜的傷害,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平時一定要盡力做好這幾點:

1、及時發現孩子異常的表現:

孩子在外面受了傷害,見到你或回到家之後,一定會有不同與往常的表現,就算孩子小的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也依然會通過一些異常的“言行”,來向你傾訴!

下面是一些專家,列舉的“兒童被虐待”之後的信號,你一定要多注意:

1、感情表現極端貧乏,如呆瓜一樣;

2、用奇異行為,吸引你的注意;

3、反復出現蹺課、遲到、遊蕩等問題行為

4、反應遲鈍、易忘事;

5、放學後不想回家

6、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如虐待動物等

7、學習能力驟降,啥都學不會

8、突然陷入恐慌不安的狀態等

9、突然特別懂事,說話像大人

10、出現與性相關的言行

有心的父母,要做到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平日裡要多定期地和孩子溝通與互動。

2、從學校接到孩子要耐心的詢問:

可以這樣問孩子:

“寶寶,你們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分享給媽媽聽聽吧”

“你今天做什麼讓老師不高興的事了嗎?”

“老師今天帶你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嗎?”

“你今天與哪個小朋友玩得最好呀?”

……

這樣孩子往往會將天生的情況,描述給你聽。

3、將孩子接每天回家後你要這樣做:

孩子回家後,不要只關注他的功課或成績,而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與行為反應,看孩子有否異常的地方。

而且,不要只關心孩子一個人的事,而要多與孩子聊些他們學校發生的各種事,比如學校裡的每老師,每個孩子,都怎麼樣。這樣,才能客觀把握孩子在學校裡的真正狀態。

此外,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下情形,一定要特別留意:

1、本來愛說話的孩子,最賓變得沉默寡言。

2、孩子對於某個事物,變得特別敏感。

3、孩子晚上總做惡夢,說怪話,在夢中尖叫。

4、孩子身上有不明傷痕。

5、孩子莫名地鬧情緒,動不動就哭。

……

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可能意味著他在學校遇到了困難、傷害,自己卻不知道怎麼辦。

4、你去學校看望孩子,要注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

1、老師輕微地警告一上,孩子卻嚇得一動不動;

2、孩子吃校餐的時候,一副饑不擇食的樣子;

3、孩子不敢向你撒嬌,也不敢接近你;

4、老師寫板書時只要一舉手,孩子就下意識地抱住自己的腦袋;

5、孩子一看見你,突然就哭了;

6、孩子一直嚷著讓你帶他回家;

……

這些異常的行為,往往是孩子受了委屈的表現。

5、平時將這些早點告訴孩子:

1、沒有那個孩子該受到老師的虐待,每個虐待你的人,都應該受到法律制裁的。

2、如果孩子說老師擰了他的耳朵,要對他說:這不是老師在懲罰你,而是在虐待和折磨你。他這樣做是犯法的,你一定要告訴媽媽。

3、如果孩子說,他打碎了一個杯子,老師揍了他。要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你只是無辜的孩子。

4、如果孩子已經受到了傷害,可以告訴他:受傷害不是一切,決定不了你未來的路,你仍然是個優秀的孩子。

5、如果孩子告訴你,老師罵他很討厭,你可以對他說:老師說的不對,你是討人喜歡的孩子。

6、如果孩子說,老師讓他滾蛋,明天不讓他去了。你可以對他說:該滾蛋的恐怕是他,你這麼可愛,我會陪伴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