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莞這裡荔枝花盛開 迎來各路養蜂人

時值4月,在荔鄉大朗,荔花爛漫。荔枝林中,一穗穗沉甸甸的荔花,

微風拂過,空氣中有一種荔花特有的芬芳。

清明前後 荔蜜正當時

大朗鎮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清明前後,大朗遍地山野米黃一片,荔花燦漫。荔鄉大朗成為各路養蜂人的必經和必來之地。清明前後是荔枝花開的時節,也是蜜蜂采蜜的最佳季節,

在大朗鎮荔枝園集中的地方,隨處可見蜜蜂忙碌采蜜釀蜜的風景,此時也正是蜂農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

走進大朗的荔枝園,只見蜜蜂成群結隊在花叢飛舞,荔林中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個一個的木箱,或擺開一字長蛇陣,或圍成一圈橢圓形,

木箱散發著陣陣甜香,無數蜜蜂圍著木箱嗡嗡鳴唱。

逐花而居 收穫瓊漿

來自廣東清遠佛岡的養蜂人鄒玉奎,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跟老婆一起趕蜂來到大朗。正如,語文課本中《趕花》一文曾提到,“我們也和蜂兒一樣,一年四季極少在窩裡停,天南海北,

哪裡花開就往哪裡趕。”風餐露宿,人在哪,家就在哪,這就是大多數養蜂人的真實寫照。

奎叔說,目前國內的蜜蜂主要有義大利蜜蜂和中華小蜜蜂兩種,而他養的蜜蜂是中華小蜜蜂,就是俗稱的“中蜂”。雖然這些“中蜂”產量沒有“意蜂”多,但成蜜的品質相對比“意蜂”好一些,

所以他更喜歡養“中蜂”。

去年因為天氣下雨,奎叔在大朗的花期裡面幾乎采不到荔枝蜜,所以今年趁著天氣好,他帶了將近300箱蜂過來,希望能多采點荔枝蜜。奎叔說,他喜歡來大朗,不僅僅是因為大朗這邊的荔枝多,他看中的是大朗這邊的蜂蜜品質,

他以前也去過海南、茂名、從化等一些地方采過荔枝蜜,但還是在大朗采的荔枝蜜品質最好,所以大朗是他每年都必來的地方。

苦盡甘來 甜蜜生活

為了趕在天亮前到達目的地,鄒玉奎調侃說,每次趕花,就像夸父追日一樣,裝車、行路……什麼都要俐落點,要和太陽比速度、搶時間。逐花而居、遊徙養蜂,一個帳蓬就是一個家,帳篷內夏熱冬涼,遇上風雨不能采蜜,甚至時不時還有蛇蟲鼠蟻不問自擾。每一次的輾轉與收穫,養蜂人既享受苦盡甘來,也情願苦中作樂,這是他們甜蜜生活的全部。

說到底,趕花養蜂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鄒玉奎說,從開始的經濟利益出發而養蜂,幾十年過去了,現在自己也愛上了蜜蜂,蜜蜂就像他的朋友一樣,他也熱愛上這項“甜蜜”的事業,趕蜂的過程中,自己走南闖北也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

每一次的輾轉與收穫,養蜂人既享受苦盡甘來,也情願苦中作樂,這是他們甜蜜生活的全部。如候鳥般不停地遷徙,守著一個又一個初晴的花季,風雨途中,花開花落,把握著每一個絢爛的花期。

奎叔認為在大朗采的荔枝蜜品質最好。

收穫瓊漿。

奎叔養的蜜蜂是中華小蜜蜂,就是俗稱的“中蜂”。

大朗的荔枝園迎來養蜂人。

要和太陽比速度、搶時間。逐花而居、遊徙養蜂,一個帳蓬就是一個家,帳篷內夏熱冬涼,遇上風雨不能采蜜,甚至時不時還有蛇蟲鼠蟻不問自擾。每一次的輾轉與收穫,養蜂人既享受苦盡甘來,也情願苦中作樂,這是他們甜蜜生活的全部。

說到底,趕花養蜂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鄒玉奎說,從開始的經濟利益出發而養蜂,幾十年過去了,現在自己也愛上了蜜蜂,蜜蜂就像他的朋友一樣,他也熱愛上這項“甜蜜”的事業,趕蜂的過程中,自己走南闖北也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

每一次的輾轉與收穫,養蜂人既享受苦盡甘來,也情願苦中作樂,這是他們甜蜜生活的全部。如候鳥般不停地遷徙,守著一個又一個初晴的花季,風雨途中,花開花落,把握著每一個絢爛的花期。

奎叔認為在大朗采的荔枝蜜品質最好。

收穫瓊漿。

奎叔養的蜜蜂是中華小蜜蜂,就是俗稱的“中蜂”。

大朗的荔枝園迎來養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