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番禺|曾經好女不嫁的裡仁洞,後來的“中國淘寶第一村”……

在番禺曾經流傳著一句話,大人們嚇唬未出閣的女兒:“再不聽話,就把你嫁去南村”,“恐嚇”之中,以裡仁洞最盛,因為有話說“好女不嫁裡仁洞”......

時間流逝,誰也無法猜想,如今的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樓林立而起,產業聚集,成為一方寶地,而曾經的裡仁洞,也早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淘寶第一村”,成就了許多人“一夜暴富”的傳奇。

這些房子裡面都是淘寶商戶

裡仁洞來穗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站的阿儀指著面前的樓說:“這些房子裡基本都是用來做淘寶的,巷子盡頭有一家比較大,8年前這裡房租8元一平方米,現在30元一平方米。”

裡仁洞來穗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站提供的資料,

裡仁洞村在冊戶籍人口5568戶,在不到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租屋3536棟,28161戶,商戶2162間,來穗人員29019人。

淘寶村的第一批拓荒者

2009年,羅文斌和他的團隊來到裡仁洞,那時候他的淘寶生意已經做的風生水起,為了靠近工廠,降低運營成本,他來到了南村裡仁洞,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其他幾家淘寶店以及幾家制衣廠。

這是淘寶村最初的雛形,羅文斌這批人,是淘寶村的第一批拓荒者,

他們見證著裡仁洞的變化,羅文斌被稱為淘寶村代理村長。“我們租的房子在4街12號,一平方米地8塊錢,房子600平方米大,300辦公,300做倉庫。後來越做越好,辦公場所也越變越好”。

羅文斌回憶起剛來裡仁洞的情形:“那時候,建築很少,是現在的八分之一,人少,車也少,整個裡仁洞只有三、四家龍記麵館,一兩家大排檔,小作坊比較多。我們有句開玩笑的話:‘在裡仁洞拿彈弓打,

都打不到人。”

2009年,羅文斌所租辦公室

如今的辦公室

裡仁洞的裂變

裡仁洞之所成為淘寶村,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裡仁洞交通發達,

星光快速、番禺大道、興業路、金山大道連通廣州,在村口就有公家站,坐303路可以直達淘寶賣家的三家主要拿貨點之一:沙河服裝批發市場。去“白馬”和“十三行”也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不同於其它城中村,裡仁洞道路寬敞、筆直、方便三輪車運送快遞。在裡仁洞,60的%的淘寶店主都是潮汕人,同鄉關係加快了這裡的發展。

“老闆,我辭職,我要開淘寶店”

“2009年前後是淘寶的黃金期,2010年到2012年淘寶呈井噴式發展,雇來工作了幾個月工作的員工,保不准哪天就說:‘老闆,我辭職,我要自己開淘寶店’。”

2012年,第一次出現‘淘寶村’的概念,那一年全國出現了14個淘寶村。我還被叫去開會,2013年全國有20個淘寶村,2014年就有100多個了.....”回憶起“那些風光的日子”,羅文斌一臉平靜,仿佛訴說著別人的故事,與己無關。

淘寶店越來越多,他轉型做了網批平臺

2014年年末,羅文斌從淘寶轉型做服飾網批平臺,淘寶店越來越多,淘寶店主去批發市場尋找款式和貨源,耗時耗力,有限的實體店也無法展示所有款式,他看到了服裝市場與淘寶賣家之間的市場以及服飾網批平臺蘊含的前景。

雖然不做淘寶,但是羅文斌的行業並未離開淘寶。“我從淘寶店主換成了淘寶的上游,是淘寶店和服裝批發市場的橋樑。”羅文斌說。

什麼都在漲,房租、商品品質、進駐門檻……

在裡仁洞萬利商業園三樓的辦公室裡,羅文斌有40多名員工做開發、運營。

對於這幾年淘寶的變化,羅文斌說:“這些年什麼都在漲,房租越來越高,淘寶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進駐門檻越來越高......唯一降低的是快遞成本,我們剛來裡仁洞時,寄一件快遞7、8塊錢,後來6塊錢、5塊錢,現在一件3塊錢左右。”

“兩年前,裡仁洞有約有1000家淘寶店,其中約200戶規模比較大,其餘規模偏小,三三兩兩幾個人,租一套房子,辦公住所兼倉庫用。‘三合一’,‘二合一’的房子對他們來說節約了成本,但是安全隱患較大。裡仁洞來穗人員服務于管理工作站站長李仲明跟e家君說了一些情況,

這兩年,淘寶的競爭越來越大,關掉的淘寶店有300多家,有一些是難以維持,而有一些是回到家鄉,去做淘寶。在家房子不用租,降低了成本。”

淘寶村所面臨的挑戰

品質是保障,推廣是手段

龐先生2011年來到裡仁洞,和妻子經營著一家淘寶店。現在店裡9個人,4個客服,兩個質檢,他和妻子統籌。

雖然整個淘寶村情況不容樂觀,但是這對小夫妻生意卻做的順風順水。180平方米的店面內整整齊齊的碼著衣服,一個員工正在貼標籤。

問起他們做這些年的經驗,她說“做宣傳,打廣告,還有就是品質有保障”。

“這個‘雙十一’,備了一萬件貨。”

今年的“雙十一”,龐先生的淘寶店備了一萬件貨。而對於銷售期望,龐太太卻十分平常心:“還是要靠每天穩定的銷售,如果一年指望這半天,那就完了。‘雙十一’雖然銷售量大,銷售額多,但是利潤低,我們其實是不想做雙十一的”。

這些年淘寶店的迅速發展,讓品質成為淘寶第一競爭力。前些年,“只要做淘寶,傻瓜都會賺錢”的時代已成為傳說。好的品質需要資金的投入,當大家都拼品質的時候,又要拼宣傳。龐先生說:“好的越來越好,壞的越來越壞,這就是現狀”。

1/3

員工在貼標籤

2/3

為了“雙十一”準備的貨。

3/3

排放整齊的貨物,就等今晚23時59分

不能單從銷量看行情

楊先生2012年來到裡仁洞,他經營淘寶的主要產品是褲子。今年為“雙十一”準備了兩萬件貨,是平日的五倍左右。

夜幕降臨,他和朋友們正坐在店門口悠閒的喝著茶。

談到預計今年“雙十一”情況,楊先生說:“不能單純的看銷售量,雖然從銷售量來講,今年比去年好,可是今年同去年相比,我請的員工也多了,開銷也大了,總的來說,淘寶一年比一年難做了。”

楊先生告訴e家君,他最初來裡仁洞做淘寶的原因,是裡仁洞快遞便宜,他說:“我來的時候只有一家快遞,5塊錢送一件,這些年就不知道有多少家了”。

在走訪到一家淘寶店時,店鋪裡坐著兩位員工,e家君問他們預計今年“雙十一”的經營情況時,其中有個員工突然大聲說:“你問什麼,你不在這裡面,你永遠也不能明白”。

楊先生和朋友們在喝茶

或許,無論怎樣的細緻的文字和深入的探訪,都無法真正體生活在淘寶村裡三萬“淘寶人”的苦辣酸甜。

今夜,對於賣家和買家來說,又是一個不眠狂歡夜。

【圖文記者 王文雨】

【編輯 嚴直高】

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授權

雇來工作了幾個月工作的員工,保不准哪天就說:‘老闆,我辭職,我要自己開淘寶店’。”

2012年,第一次出現‘淘寶村’的概念,那一年全國出現了14個淘寶村。我還被叫去開會,2013年全國有20個淘寶村,2014年就有100多個了.....”回憶起“那些風光的日子”,羅文斌一臉平靜,仿佛訴說著別人的故事,與己無關。

淘寶店越來越多,他轉型做了網批平臺

2014年年末,羅文斌從淘寶轉型做服飾網批平臺,淘寶店越來越多,淘寶店主去批發市場尋找款式和貨源,耗時耗力,有限的實體店也無法展示所有款式,他看到了服裝市場與淘寶賣家之間的市場以及服飾網批平臺蘊含的前景。

雖然不做淘寶,但是羅文斌的行業並未離開淘寶。“我從淘寶店主換成了淘寶的上游,是淘寶店和服裝批發市場的橋樑。”羅文斌說。

什麼都在漲,房租、商品品質、進駐門檻……

在裡仁洞萬利商業園三樓的辦公室裡,羅文斌有40多名員工做開發、運營。

對於這幾年淘寶的變化,羅文斌說:“這些年什麼都在漲,房租越來越高,淘寶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進駐門檻越來越高......唯一降低的是快遞成本,我們剛來裡仁洞時,寄一件快遞7、8塊錢,後來6塊錢、5塊錢,現在一件3塊錢左右。”

“兩年前,裡仁洞有約有1000家淘寶店,其中約200戶規模比較大,其餘規模偏小,三三兩兩幾個人,租一套房子,辦公住所兼倉庫用。‘三合一’,‘二合一’的房子對他們來說節約了成本,但是安全隱患較大。裡仁洞來穗人員服務于管理工作站站長李仲明跟e家君說了一些情況,

這兩年,淘寶的競爭越來越大,關掉的淘寶店有300多家,有一些是難以維持,而有一些是回到家鄉,去做淘寶。在家房子不用租,降低了成本。”

淘寶村所面臨的挑戰

品質是保障,推廣是手段

龐先生2011年來到裡仁洞,和妻子經營著一家淘寶店。現在店裡9個人,4個客服,兩個質檢,他和妻子統籌。

雖然整個淘寶村情況不容樂觀,但是這對小夫妻生意卻做的順風順水。180平方米的店面內整整齊齊的碼著衣服,一個員工正在貼標籤。

問起他們做這些年的經驗,她說“做宣傳,打廣告,還有就是品質有保障”。

“這個‘雙十一’,備了一萬件貨。”

今年的“雙十一”,龐先生的淘寶店備了一萬件貨。而對於銷售期望,龐太太卻十分平常心:“還是要靠每天穩定的銷售,如果一年指望這半天,那就完了。‘雙十一’雖然銷售量大,銷售額多,但是利潤低,我們其實是不想做雙十一的”。

這些年淘寶店的迅速發展,讓品質成為淘寶第一競爭力。前些年,“只要做淘寶,傻瓜都會賺錢”的時代已成為傳說。好的品質需要資金的投入,當大家都拼品質的時候,又要拼宣傳。龐先生說:“好的越來越好,壞的越來越壞,這就是現狀”。

1/3

員工在貼標籤

2/3

為了“雙十一”準備的貨。

3/3

排放整齊的貨物,就等今晚23時59分

不能單從銷量看行情

楊先生2012年來到裡仁洞,他經營淘寶的主要產品是褲子。今年為“雙十一”準備了兩萬件貨,是平日的五倍左右。

夜幕降臨,他和朋友們正坐在店門口悠閒的喝著茶。

談到預計今年“雙十一”情況,楊先生說:“不能單純的看銷售量,雖然從銷售量來講,今年比去年好,可是今年同去年相比,我請的員工也多了,開銷也大了,總的來說,淘寶一年比一年難做了。”

楊先生告訴e家君,他最初來裡仁洞做淘寶的原因,是裡仁洞快遞便宜,他說:“我來的時候只有一家快遞,5塊錢送一件,這些年就不知道有多少家了”。

在走訪到一家淘寶店時,店鋪裡坐著兩位員工,e家君問他們預計今年“雙十一”的經營情況時,其中有個員工突然大聲說:“你問什麼,你不在這裡面,你永遠也不能明白”。

楊先生和朋友們在喝茶

或許,無論怎樣的細緻的文字和深入的探訪,都無法真正體生活在淘寶村裡三萬“淘寶人”的苦辣酸甜。

今夜,對於賣家和買家來說,又是一個不眠狂歡夜。

【圖文記者 王文雨】

【編輯 嚴直高】

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