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腦子是個好東西,你用一下又不會死

文/不二

有時候,真是搞不懂女人的思維,似乎上天在創造女人時,

邏輯出了問題。

你比如今天雙十一,女人對老公說:買衣服之前是沒錢,買衣服之後還是沒錢,那等於買衣服不花錢了。你等會~神馬情況?你等會!我腦回路死機了,讓我重啟一下先。

這神邏輯~哥當時就震驚了!難怪馬雲爸爸能成為中國首富,他背後站的都不是一般女人啊!

驚歎之餘,要照你這麼說:我憑自己本事借的錢還要還嗎?草船借箭還了嗎?劉備借荊州還了嗎?借錢還要還的話誰還敢借錢......

打住!咱能要點臉不?

你發現沒有,似乎這種神邏輯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

小時候頂撞父母,會被教訓:再怎麼樣也是你爹媽,怎麼能跟他們這麼說話?長大了教育孩子,又會被念叨:再怎麼說也是你親生的,管這麼嚴幹嘛?做寶寶的時候表示心累,

做父母的時候表示無言以對。我能怎麼辦呢?

在公司,不加班就是不願意為理想努力。你看老闆還在加班,員工憑什麼不加班?試問老闆加班跟員工加班有什麼必然聯繫嗎?這是你的理想,又不是我的理想,誰的理想應該誰去努力,請讓老闆/領導加班吧。

談個戀愛,難道你愛我愛的死心塌地海枯石爛天地可鑒,我就必須娶你嗎?難道我就不能愛其他人愛得死心塌地死去活來。還真是一種我弱我有理的神邏輯……

賣保險的朋友說:沒買保險,就得用20萬解決20萬的問題,買了保險,只需要6000元,就能解決20萬的問題。只是他沒說,這個保險繳費期是20年以上……

你雙十一搶了100塊錢劵,不買損失100,買損失99。這都是什麼邏輯?難道不是,

不買一分錢不損失麼?

這樣的邏輯多了去了

熊孩子小,你讓著她~

我窮,你別計較這些小錢了~

你捐100萬太少了啊,你掙那麼多錢!

我身體不好,你就多分擔一點工作吧~

仿佛普天之下皆是媽....

很多雞湯文章在末尾都會加上一句話:父母生你養你多辛苦多不容易,

一定要好好孝敬,如果你是孝敬父母的人,一定記得轉發,如果你連這點小事都不肯為父母做,你枉為人!話說真正孝順父母,怎麼可能是靠轉發一篇文章?你有腦子沒?

前段時間有一篇《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當時這篇危言聳聽的文章出現在朋友圈時,我就針對地駁訴過,一點常識都沒有,卻擺出一大堆嚇人的資料。很多讀者根本不能算讀者,只是沒腦子的複讀機,連自我思考和辨別是非能力都沒有。

我還為此寫過一篇:《外賣毀掉的是你的無知,跟下一代有毛關係》而我只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你用一下又不會死。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還是需要自己的分辨能力的。

美容店小妹:姐,你要辦一張10萬塊的美容卡,女人要對自己好,男人賺錢了就是給女人花,你不美容,幾年以後變成黃臉婆,老公多半就拋棄你,娶那些曾經花10萬元保養自己的年輕貌美的女人。

顧客:姐不花10萬,還能保幾年婚姻,花了10萬,怕是晚上就得離婚……

其實,真正的做事邏輯,從來都是靠事實和實力說話,而不是拿感情忽悠人。

情感式的杞人憂天不只是在古代,幾乎所有人都按照別人的邏輯去思考別人提出的問題怎麼解決,很少有跳出這個問題本身的邏輯,用自己腦子裡的邏輯去思考。

換一個角度看邏輯,會發現邏輯的新角度。經濟學大師哈耶克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願意放棄自己的自由而獲取所謂的一點保障的話,那他既不配擁有自由,也不配擁有保障。

最後再講個故事:

古時候,老爺在外面養了外室。一天,外室跪在夫人面前苦苦哀求:夫人,你可憐可憐我吧,我什麼也不求,我只願留在這裡服侍你和老爺。那哭得是梨花帶雨。小時候看到這個感覺很糾結,感覺做夫人的留也不對,不留也不好。直到有一次,看到一部劇裡面夫人回答:你口口聲聲說什麼也不求,其實你就是在求,求我留下你。

一時間醍醐灌頂。這利用的不就是人的憐憫和旁人的口舌嗎?所以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這個故事,已經給了答案。外室跪在夫人面前苦苦哀求——求。我什麼也不求——不求。這本身就自相矛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所謂的神邏輯,不知忽悠了多少次!以後可得留神了。

再說了,中國目前最缺的就是冷靜思考的人。還是那句話:腦子是個好東西,你用一下又不會死。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

我就針對地駁訴過,一點常識都沒有,卻擺出一大堆嚇人的資料。很多讀者根本不能算讀者,只是沒腦子的複讀機,連自我思考和辨別是非能力都沒有。

我還為此寫過一篇:《外賣毀掉的是你的無知,跟下一代有毛關係》而我只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你用一下又不會死。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還是需要自己的分辨能力的。

美容店小妹:姐,你要辦一張10萬塊的美容卡,女人要對自己好,男人賺錢了就是給女人花,你不美容,幾年以後變成黃臉婆,老公多半就拋棄你,娶那些曾經花10萬元保養自己的年輕貌美的女人。

顧客:姐不花10萬,還能保幾年婚姻,花了10萬,怕是晚上就得離婚……

其實,真正的做事邏輯,從來都是靠事實和實力說話,而不是拿感情忽悠人。

情感式的杞人憂天不只是在古代,幾乎所有人都按照別人的邏輯去思考別人提出的問題怎麼解決,很少有跳出這個問題本身的邏輯,用自己腦子裡的邏輯去思考。

換一個角度看邏輯,會發現邏輯的新角度。經濟學大師哈耶克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願意放棄自己的自由而獲取所謂的一點保障的話,那他既不配擁有自由,也不配擁有保障。

最後再講個故事:

古時候,老爺在外面養了外室。一天,外室跪在夫人面前苦苦哀求:夫人,你可憐可憐我吧,我什麼也不求,我只願留在這裡服侍你和老爺。那哭得是梨花帶雨。小時候看到這個感覺很糾結,感覺做夫人的留也不對,不留也不好。直到有一次,看到一部劇裡面夫人回答:你口口聲聲說什麼也不求,其實你就是在求,求我留下你。

一時間醍醐灌頂。這利用的不就是人的憐憫和旁人的口舌嗎?所以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這個故事,已經給了答案。外室跪在夫人面前苦苦哀求——求。我什麼也不求——不求。這本身就自相矛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所謂的神邏輯,不知忽悠了多少次!以後可得留神了。

再說了,中國目前最缺的就是冷靜思考的人。還是那句話:腦子是個好東西,你用一下又不會死。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