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冬季感冒期間適合吃什麼?

氣溫遽降的感冒流行季節,各式各樣預防或緩解感冒的食療,

紛紛應景出爐。從黑糖姜湯、梨子到白蘿蔔汁、人參等,這些民間流傳已久的感冒食療,有些確實可以紓緩感冒症狀,但錯誤使用,也會讓感冒症狀加劇。

感冒時該怎麼吃?

感冒食療應該跟著病程而轉變,有些食療可以平時調養,但碰上發炎或已染上流行感冒時,就要避免。

※(一)發炎期間(或染上流行感冒時)

發炎期間適合吃:水果,如梨、甘蔗、椰子汁等。蔥豉湯、四神湯。新鮮梨子汁,

可以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

蔥豉湯可緩解頭痛鼻塞,對於發燒的人也有幫助。取青蔥蔥白部份,加上淡豆豉(傳統市場可以買到,呈淡褐色)煮湯,蔥白具有發汗功效,發酵的豆鼓則可補充蛋白質。

蔥白中的蘋果酸、磷酸醣等,會刺激血液迴圈,促進發汗,效果甚至比薑更快,發燒時來碗蔥白粥,馬上逼出一身汗。但要注意本身發燒流汗多的人,不適用蔥豉湯。

發炎期間不適合吃:一般出現咽喉腫痛、鼻涕或痰液黃稠、發熱高燒等炎症反應時,

不宜使用補藥,如人參、當歸、黃耆及麻油等,以免火上加油,讓病情加重。

冬令進補的當歸鴨、麻油雞、薑母鴨或姜湯(老姜、乾薑湯)等,會加速血液迴圈,發炎反應期間不要輕易嘗試。

(二)感冒初期

感冒初期適合吃:姜湯

外出淋雨吹風受寒,覺得發冷、頭痛、咳嗽、鼻水直流(鼻水痰液清而稀),一碗老祖母的黑糖姜湯,

是最快也最有效的預防感冒方法。

姜中的薑辣素、薑油酮可以發汗,趕走體內蓄積的熱氣,尤其是水分較少的老薑辛辣,促進血液迴圈效果更好,添加黑糖則可補充熱量。

甘蔗姜湯也是不錯的選擇,保暖又可預防感冒。但薑會促進血液迴圈,若有發炎、出血情形,不建議飲用。

感冒期間要不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

有人說,感冒期間要多吃水果,但醫生認為,視個人情況而定。有些人吃水果反而咳嗽、鼻水不止,

感冒更形嚴重,這時就應該先暫時停止。

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C,但是維生素C是否可以治療或預防感冒,目前仍有爭議,均衡飲食比補充維生素C更重要。

且果汁或水果多半冰冷,可能會造成支氣管收縮,使咳嗽加劇,並不適合感冒期間(發燒時例外)食用。

尤其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橘子等較寒涼,如果有咳嗽、流鼻水、拉肚子、手腳冰冷情形,不適合吃太多,

容易讓病情惡化。這時可以選擇一般平性水果如連霧、芭樂、水蜜桃。

(三)感冒調養

適合吃:陳皮、梨子等

常見緩解咳嗽的食療如烤橘子加鹽、梨子燉貝母、陳皮茶等,中醫認為,這些多屬於日常保健,治療感冒效果有限。

芸香科植物的橘子或陳皮,在中醫裡有紓解胸悶不適、促進腸蠕動的效果,也可以強化心肺功能。梨子和貝母也有類似效果。但食療效果較慢,有症狀出現時,最好還是就醫診治。

至於人參,並不適用在發炎期間,但對於身體特別虛弱或是恢復期的調養有幫助,使用前最好先跟醫師討論。

日常預防感冒的食物:白蘿蔔、茶

冬季盛產的白蘿蔔,具有消炎、殺菌及利尿功效,是很好的天然消炎藥。民間也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

生蘿蔔有少量芥子油可以開胃,澱粉可以幫助消化,因此日本人常利用蘿蔔泥、醃漬蘿蔔當做佐餐勝品,吃生魚片添點蘿蔔絲才能殺菌。

生蘿蔔切絲加麥芽攪拌,所滲出的生蘿蔔汁液,加點蜂蜜,放在嘴裡慢慢吞咽,可以緩解喉嚨腫痛。

醃橄欖加上白蘿蔔燉煮的“白虎青龍湯”,是廖桂聲個人的預防感冒食療。橄欖和白蘿蔔具有殺菌消炎效果,對於呼吸道系統有保護作用。

每天喝杯茶,也有助遠離打噴嚏、流鼻水。

2星期內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免疫系統會增強,比起未飲茶者,可以多趕走10倍以上的感冒和流感病毒。綠茶也有同樣效果。

茶葉如同卡通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樣,讓身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抗感冒病毒,甚至食物毒素、致病細菌的強大能力。

感冒期間,最重要的還是要多休息。

只有充分休息,才能讓身體細胞回復作戰力。睡覺比拚命吃補更有效,很多人感冒還是在熬夜,以為多吞幾顆維他命、拚命灌水就可遠離感冒。

不休息是沒有用的,多喝水並不能對抗感冒,身體需要補充水分時,自然會以口渴反應,多休息才是重點。一般人感冒,即使不做處理,只要均衡飲食多休息,約七天就可以痊癒,不必就醫。

專家建議:如果每次感冒,三天之內就痊癒的人,感冒時可運用一些DIY或食療方式。但每次感冒症狀都很嚴重,或是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在感冒初期儘快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小心感冒病毒傳染

一般人如果鼻涕、痰液變濃稠,已經屬於細菌感染,最好就醫診治。每年12月到翌年2月,都是感冒流行的季節,對抗頑強的病毒無他,唯一有效的預防方法,還是多洗手。

感冒病毒四成是鼻病毒,多由鼻腔進入,且病菌會跟隨患者的手,沾染到所有接觸的地方,譬如手把、門把等,尤其溫度低時,病菌活性更強。

所有手會接觸到的地方都要小心,凡是碰觸過桌子、電梯按鈕、門把、洗手台、鈔票等,最好先洗手,以免成為感冒病毒的受害者。

快速緩解感冒不適的小妙招:

※鼻塞、流鼻水:

鼻塞時可按壓鼻根兩旁的迎香穴,直到有酸熱的感覺。迎香穴的作用是幫助鼻黏膜修復。

也可以試試互相搓揉兩手大拇指尾端、掌肉最豐富的地方(魚際穴),摩擦到熱,也有預防感冒的效果。

喉嚨痛

鹽開水漱口。先含在嘴裡5秒鐘再吐掉,鹽有殺菌作用,是一個兼具預防保健的方法。

最好還是就醫診治。

至於人參,並不適用在發炎期間,但對於身體特別虛弱或是恢復期的調養有幫助,使用前最好先跟醫師討論。

日常預防感冒的食物:白蘿蔔、茶

冬季盛產的白蘿蔔,具有消炎、殺菌及利尿功效,是很好的天然消炎藥。民間也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

生蘿蔔有少量芥子油可以開胃,澱粉可以幫助消化,因此日本人常利用蘿蔔泥、醃漬蘿蔔當做佐餐勝品,吃生魚片添點蘿蔔絲才能殺菌。

生蘿蔔切絲加麥芽攪拌,所滲出的生蘿蔔汁液,加點蜂蜜,放在嘴裡慢慢吞咽,可以緩解喉嚨腫痛。

醃橄欖加上白蘿蔔燉煮的“白虎青龍湯”,是廖桂聲個人的預防感冒食療。橄欖和白蘿蔔具有殺菌消炎效果,對於呼吸道系統有保護作用。

每天喝杯茶,也有助遠離打噴嚏、流鼻水。

2星期內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免疫系統會增強,比起未飲茶者,可以多趕走10倍以上的感冒和流感病毒。綠茶也有同樣效果。

茶葉如同卡通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樣,讓身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抗感冒病毒,甚至食物毒素、致病細菌的強大能力。

感冒期間,最重要的還是要多休息。

只有充分休息,才能讓身體細胞回復作戰力。睡覺比拚命吃補更有效,很多人感冒還是在熬夜,以為多吞幾顆維他命、拚命灌水就可遠離感冒。

不休息是沒有用的,多喝水並不能對抗感冒,身體需要補充水分時,自然會以口渴反應,多休息才是重點。一般人感冒,即使不做處理,只要均衡飲食多休息,約七天就可以痊癒,不必就醫。

專家建議:如果每次感冒,三天之內就痊癒的人,感冒時可運用一些DIY或食療方式。但每次感冒症狀都很嚴重,或是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在感冒初期儘快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小心感冒病毒傳染

一般人如果鼻涕、痰液變濃稠,已經屬於細菌感染,最好就醫診治。每年12月到翌年2月,都是感冒流行的季節,對抗頑強的病毒無他,唯一有效的預防方法,還是多洗手。

感冒病毒四成是鼻病毒,多由鼻腔進入,且病菌會跟隨患者的手,沾染到所有接觸的地方,譬如手把、門把等,尤其溫度低時,病菌活性更強。

所有手會接觸到的地方都要小心,凡是碰觸過桌子、電梯按鈕、門把、洗手台、鈔票等,最好先洗手,以免成為感冒病毒的受害者。

快速緩解感冒不適的小妙招:

※鼻塞、流鼻水:

鼻塞時可按壓鼻根兩旁的迎香穴,直到有酸熱的感覺。迎香穴的作用是幫助鼻黏膜修復。

也可以試試互相搓揉兩手大拇指尾端、掌肉最豐富的地方(魚際穴),摩擦到熱,也有預防感冒的效果。

喉嚨痛

鹽開水漱口。先含在嘴裡5秒鐘再吐掉,鹽有殺菌作用,是一個兼具預防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