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籍中提到的“河北”指哪裡?圖說“河北”歷史變遷,一目了然!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可謂是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古代的一些地名發生了變化,我們今天地區名稱,和古代所指的地點卻不盡相同。今天,小編以圖片標識的形式為大家講述“河北”一詞的歷史變遷,

圖片簡單明瞭,一目了然,希望能幫助你更好的學習歷史,辨別古代地理。

一、後秦、隋朝的河北

河北在遠古時期泛指黃河以北,只是一個根據黃河確定的一個通俗稱呼,並沒有具體的位置。直到南北朝的後秦和隋朝才開始作為行政區劃在黃河“幾”字形東側南北河段的最南端黃河北岸凹陷處一小塊區域設立河北縣。

恰好是該小段黃河之北,故乘河北縣!具體位置見下圖!標注一目了然!

二、唐朝的河北道

唐太宗李世民完成國家的大一統之後,重新對全國進行了一次行政劃分,

設立了河道,轄區在黃河“幾”字形以東河段一小塊北凸處開始,向北沿著太行山東側朝著東邊方向,北部直達今天的遼寧省北部,南部以黃河下游為界限圍成的大片區域。當然,朝鮮半島除外。此時的河北是歷史上指代區域最廣的時期。見下圖。

三、北宋時期的河北東、西兩路

北宋時期,又重新進行了行政劃分,由於幽燕歸遼,北宋時的河北比之唐時就縮小了很多,並且被劃分成了河北東道與河北西道,此時的河北東西兩路,不過是黃河“幾”字形東側凹陷中太行山以東,渤海西南部的一小塊區域。如下圖。

四、國民時期改名河北省

從元朝到清朝,都取消了河北作為行政區劃。元朝時期設立的中書省、明清時期的京師直隸地區,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所在地。知道國民時期,才將河北省從京師直隸地區劃分出來,河北重新成為了一個大的行政區劃。從國民到現在河北地方基本保持不變,見下圖。

古代將天下分為十二州,今天河北剛好處於冀州地面,所以河北簡稱冀,戰國時期,冀州地面有兩個大國位列戰國七雄,就是趙、燕兩國,所以河北又成為燕趙大地!

想瞭解其他河東、河西、河南、河內、河外、河套等的古今地理變遷,可查看小編的前一篇文章,都是用圖片標識的,一目了然、通俗易懂!